任志強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分層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教學實際中發(fā)揮了重要功效。本文對分層教學法進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分層教學法的意義和實施原則,然后提出了實施策略。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 小學數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4-0259-02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教育行業(yè)也在不斷改革。新課程標準支出要使教學內容有學習價值,分層教學法應運而生。教師也開始意識到分層教學法的作用和意義,并在教學實踐中應用,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
1.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的意義
1.1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分層教學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能夠將不同水平的學生劃分至不同層次,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達成標準而統(tǒng)一的教學要求,全面提升教學質量[1]。分層教學法被應用于教學實踐,結果發(fā)現與我國的教學實際相適應,相比常規(guī)教學法具有更顯著的教學效果。若是教師能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分層教學法的作用,就能探究出教學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解決,既可以豐富教學經驗和理論,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1.2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因為分層教學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要把它應用于教學實踐,教師就要更新教學理念,接受新型教學法,并探究新的教學方式,針對學生的特點和學習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還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入新的教學法,。著對教師而言是個巨大的挑戰(zhàn),教師能夠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步,提高教學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活動參與度,從而不斷獲取新知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1.3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
實施分層教學法的前提是學生的不同特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層次劃分,然后將分層理念落實到各個教學過程中。學校必須根據學生的差異開展各項教學工作,從而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體現個性化教育的特點,并解決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2.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法的教學原則
2.1客觀性和動態(tài)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是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客觀地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劃分層次,不能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好壞進行劃分,要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同學,確保層次劃分的科學性,而且每個層次的教學方法是適合該層次的學生的[2]。遵從動態(tài)性原則是因為學生的分層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學生的進步情況和思想變化,及時調整學生的分層,并制定出新的教學目標和方法,以適應學生的變化,幫助他們得到更大程度的進步。
2.2制定合理教學目標的原則
教學目標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元素,它是指導教師設計教學過程和選用正確的教學方法的參照,對學生層次進行層次也要考慮到教學目標的可行性。不同的教學階段需要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而在分層教學中教師需要針對分層標準和變化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此外,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對于學生學習能力和效果也大有助益。
3.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策略
3.1對學生進行分層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是實施分層教學法的前提和基礎。教師需先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包括學生的數學基礎、智力等級、學習態(tài)度、心理狀態(tài)和課余愛好等方面,經過統(tǒng)計分析后將學生分為三個等級[3]。A層次的學生基礎扎實,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較強,擁有獨立學習的能力,數學思維能力較強;B層次的學生基礎一般,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較好,擁有較強的上進心,渴望提高學習能力;C層次的學生能力較弱,基礎也比較差,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教師要讓學生明確自己所處的層次,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向著更高層次努力進發(fā)。還要告知學生分層不是保持不變的,以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進步和改變,及時對層次作出調整。
3.2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只是照本宣科,按照教材內容講述知識,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內心感受,課堂效率也無法得到提高。而分層教學法的實施可以避免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發(fā)現新的問題,形成良性循環(huán),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4]。因此,要將教學內容劃分層次,按照內容難度依次劃分,先讓學生解決與能力對應的層次問題,然后鼓勵他們挑戰(zhàn)更高層次的問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這樣C層次的學生不會因為題目太難而打退堂鼓,A層次的學生也不會因為題目過于簡單而疏于練習,讓學生完成與能力相應的問題,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3.3對課后作業(yè)進行分層
作業(yè)是教學活動必不可缺的環(huán)節(jié),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之前教師是統(tǒng)一布置作業(yè),學生的積極性不高,而且獨立完成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作業(yè)量過多使學生不堪重負,從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無法達到鞏固學習的作用,因此需要對作業(yè)進行分層。教師可以要求C層次的學生完成教材上的課后習題,學會運用當天所學的定律或公式;B層次的學生除了布置教材習題,還可以適當增加題目量,讓學生在反復練習中掌握解題技巧;A層次的學生則需要安排更有難度的題目,教師可以自行設計有針對性的題目,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A層次的學生就不會因為題目過于簡單而敷衍了事,C層次的學生也不會因為過于復雜而難以完成甚至直接放棄,按照血清布置合理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得到提高,并且培養(yǎng)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學生獨自完成后也會產生成就感,可以達到提高自信心的目的,增強學習動力。
4.結語
分層教學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也可以避免傳統(tǒng)模式下學生形成的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促進全體學生的進步,實現教學效果和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米瑪卓瑪.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3,12(04):50-51.
[2]范玉梅.小學數學的分層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13(09):282-283.
[3]王振俊.教育公平的微觀研究——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分層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4,13(26):18-19.
[4]張東強.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分層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網絡科技時代,2015,22(16):138-140.
[5]范玉梅.小學數學的分層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13(09):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