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詩淇
曬著暖人的陽光,踩著軟厚的落葉,我們在《民主與科學》編輯部同仁的引領下走進了本次培訓活動的基地——國家氣象局影視中心。走進中心,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巨大的動態(tài)氣象地圖,陸地、海洋、云團、洋流,各類氣象元素交錯融合,日常生存的環(huán)境以一種生態(tài)圈的形式呈現(xiàn)在眼前,人仿佛置身于滄海桑田、變幻莫測的大自然中,頓覺自身的渺小。
目光從云圖上移開,目前站著一位“眼熟”的人,定睛一看,原來是氣象節(jié)目主持人穆薇。此時氣象中心的大屏幕還在播放她的氣象節(jié)目。真人和影像同時出現(xiàn)在眼前,一時間竟有些分不清虛擬和現(xiàn)實。鎂光燈閃耀的演播廳里,多彩的地球模型熠熠生輝,穆薇為我們介紹了基本的氣象知識,演示了天氣預報的錄制過程。大家紛紛在“綠屏變天氣圖”的錄制屏幕前“過把主持人的癮”,現(xiàn)場歡聲笑語不斷,一時間人人都變成了預報晴雨的天氣小姐/先生。
結束參觀后我們開始了正式的培訓學習,在內(nèi)容豐富的培訓課程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曹正文老師“寫作知識ABC”的講座。曹老師筆名米舒,是上?!缎旅裢韴蟆返母呒壘庉?,著名文學評論家和作家。
他勸導學員們不要把寫作當成拖累和痛苦,不要曲解寫作的本質。寫作應該是一種愛好,同讀書繪畫欣賞音樂會一樣,是一種高雅的精神生活。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個美人,形象靚麗,氣質優(yōu)雅。它不僅美在表面,更要有深層次的內(nèi)涵。不僅美在皮更在骨,各元素的相得益彰才能造就它的國色天香和與眾不同。一篇文章中,結構如同人的骨骼,它是支撐形體的基礎,有了骨骼才有了美的架構;材料是皮膚,好的材料能夠巧妙地充實內(nèi)容,彌補結構的不足;“語言”則是不可或缺的修飾品,生動的語言就像時尚得體的服裝首飾,使文章增色。
除了講授寫作知識,曹老師還給大家講了很多歷史典故。從春秋戰(zhàn)國到盛唐南宋,從蕭何劉邦到岳飛蘇軾,在老師的描述中古人的軼事風骨躍然眼前、栩栩如生,坐在講堂里,思緒卻穿越古今。整場講座不像說教,更像是一位長者將人生感悟和經(jīng)驗娓娓道來。聽曹老師的課仿佛在和一個和藹的叔叔圍爐夜話,傾聽他的所聞所見、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