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惠清
20年前,我剛剛參加工作。那時的語文教學,比較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讀寫聽說的訓練,語文課堂上凸顯的是工具性,但總感覺似乎少了些靈性。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這之后,再看我們的語文課堂,似乎工具性淡了,人文性濃了??墒前l(fā)展到后來,有些語文課堂卻又走向另一個極端,那就是片面追求人文性,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導致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能得到有效提升,感覺語文課越來越像是思想品德課了。
自去年開始接觸并實施“語文主題學習”實驗以來,我在課堂上嘗試實施單元整體教學。這不僅僅是對教材的內(nèi)容進行整合,還指向“語言訓練點主題”和“內(nèi)容情感主題”兩個方面,簡單地講就是指向“語用主題”和“人文主題”。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我們的語文課堂發(fā)生了新的變化:教學目標更清晰,課堂容量更大,教學資源整合更加巧妙、恰當。學生的閱讀量加大,孩子們在課堂上讀中學寫,以寫促讀,理解與運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語文課堂也更具活力了。
上學期,新發(fā)布的《山東省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實施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充分挖掘各學科蘊涵的內(nèi)在德育價值,強化學科核心素養(yǎng)與德育的契合,充分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突出學科獨有的育人功能。對于語文課程而言,這就是說,今后要充分發(fā)揮課程本身獨有的德育功能,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這讓我不由想起了梁衡老師在《教材的力量》一文的開頭所說的話:“中小學教育就是要教學生怎樣做人,而教材就是改變?nèi)松母軛U,是奠定他一生事業(yè)的基礎。”他在結尾又寫道:“教材(語文)對學生的直接作用是學習語言文字知識,但從長遠來看,其在思想道德方面的間接作用更大。這是一種力量,它將思想基因植入到青少年頭腦中,將影響他(們)的一生,進而影響一代人,影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不禁思考:“今后的語文課到底要怎樣上?”帶著困惑,我認真閱讀了王尚文、吳忠豪兩位教授分別撰寫的《語文教學教什么》及《語文課需圍繞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組織教學》兩篇文章,頓有撥云見日之感。
王尚文教授認為“教什么”取決于“為什么教”,他指出葉圣陶等前輩和語文課程標準已經(jīng)做出了明確的回答:為了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理解與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說得簡潔一點就是一篇作品是如何表達的,而不是它表達了什么。
吳忠豪教授則提出:我們雖然面對的是一篇篇課文,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語文課不應該是單純的“教課文”,而是應該由教師引導學生“用課文來學語文”。他指出,按照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功能的闡述,我們可以把語文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大致劃分成兩個大類:一類是語文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一類是非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所謂語文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就是反映這門學科本質特征的、區(qū)別于其他各門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包括語文知識、語文策略(方法)和語文技能。所謂非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包括情感、態(tài)度、審美、價值觀教育、多元文化的學習、思維能力包括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等,這類教學內(nèi)容并不是由語文課程一科獨擔,而是由基礎教育各門課程共同承擔。
《中小學語文學科德育實施指導綱要》在實施建議中也指出:語文的學科特點,決定了中小學語文德育主要通過引導學生閱讀、體驗、感悟語言文字和參與其他語文實踐活動來實施。教師應認真研究語文課程中的德育元素,把握語文德育范疇,從學科教學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探求德育實施的有效方式方法,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切實把德育落到實處。從吳忠豪教授所介紹的《高爾基和他的兒子》和《將相和》這兩個課例的對比上不難看出,我們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圍繞“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來開展教學,而“非本體內(nèi)容”教學,也就是《中小學語文學科德育實施指導綱要》中提出的“德育元素”則是滲透在本體性內(nèi)容的教學過程之中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思考“教什么”的同時,我們不妨再多想想“怎么教”,才能更準確地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的內(nèi)涵,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責 編 阿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