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勝利 劉開軍 周一 李安榮 胡鈞濤 王輝
·臨床經驗·
改良腦室腹腔分流方法治療腦積水臨床療效觀察
胡勝利 劉開軍 周一 李安榮 胡鈞濤 王輝
腦室腹腔分流; 腦積水; 療效
腦室腹腔分流術療效確切,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治療腦積水的方法。傳統的腦室腹腔分流術操作簡單,但術后并發(fā)癥較多。為了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我們對手術方法做了部分改進,取得了較滿意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1.對象:我院2008年6月~2015年12月完成的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的腦積水患者87例。男38例,女49例,年齡6個月~71歲,平均年齡44歲,其中12歲以下19例。繼發(fā)性腦積水74例:顱腦損傷 21例,腦出血36例,顱內腫瘤8例,顱內感染9例。先天性腦積水4例,其中1例10月齡時曾行腦室腹腔分流術,14歲時因分流管堵塞再次手術。不明原因腦積水9例。交通性腦積水69例,臨床表現主要以認知能力和智力下降,步態(tài)不穩(wěn),大小便失禁,病情恢復慢甚至惡化等為主,幼兒以頭圍進行性增大,囟門增大,頭皮靜脈怒張,鞏膜“落日征”、嘔吐等。非交通性腦積水18例,以頭痛、頭脹、頭暈、嘔吐、視力下降、下肢無力等為臨床表現。術前顱腦 CT和(或)MRI檢查均提示幕上腦室明顯擴大,伴或不伴四腦室擴大,額角腦室旁間質水腫明顯,“戴帽征”。 術前所有患者均行腰椎穿刺測顱壓,顱壓>300 mm H2O者23例,200~300 mm H2O者46例,120~200 mm H2O者18例。術前所有患者均行腦脊液檢查,細胞數<10×106/L,蛋白含量<200 mg/L,腦脊液培養(yǎng)均為陰性,不明原因腦積水均排除新生隱球菌感染。腦出血患者顱內出血完全吸收。患病時間較長的患者行腹部B超檢查排除腹水。術前血液常規(guī)檢查排除隱性感染。
2.方法:手術醫(yī)生分頭部組和腹部組,常規(guī)采用右側腦室額角穿刺,若右側腦室額角不適宜手術可選擇左側腦室額角。全麻,右肩、頸部墊高,頭略后仰,偏向對側,常規(guī)消毒。先劍突下2 cm做一切口,深達脂肪層。通條前端10 cm處折彎,成30°角,通條從切口緊貼肌層向頸部做皮下隧道,通條前端直達同側頂結節(jié)附近頭皮,切開頭皮做一小口,將引流管腹腔端引入皮下隧道。發(fā)際后中線右側旁開各2.5 cm做長約3 cm的直切口,沿皮下帽狀腱膜外向右側頂結節(jié)方向分離一腔隙,長度約3~4 cm,寬度約2 cm,以備放置分流泵。常規(guī)鉆骨孔,切開硬膜,分流管腦室端穿刺額角,根據術前頭CT或MRI測量數值決定置入深度,一般為5~6 cm,見腦脊液流出后再送入1~2 cm,固定分流管腦室端。再沿頂結節(jié)處頭皮切口向額部切口做皮下隧道,將分流管腹腔端引入額部切口,分流管腦室端和腹腔端分別連接和固定于分流泵兩端,將分流泵埋藏于額部頭皮下。在肚臍旁做一切口,置入曲卡羅,建立人工CO2氣腹,在腹腔鏡下操作鉗沿劍突下切口將分流管腹腔端送入腹腔,縫線固定于肝圓韌帶,按壓分流泵腦脊液流出通暢,解除氣腹,縫合各切口。術后常規(guī)預防感染治療。
87例患者手術均獲成功,手術操作時間25~50分鐘,平均35分鐘。術后隨訪1~5年,平均2年。術后患者認知能力和智力(韋克斯勒智力量表)有不同程度改善,IQ平均改善15~30;下肢肌力(Lovett 肌力分級標準)平均改善I-II級,大小便失禁有不同程度改善,幼兒頭圍逐漸減小,囟門逐漸閉合,頭皮靜脈怒張消失。絕大多數頭痛、頭暈、嘔吐癥狀改善。頭CT檢查提示幕上腦室均有不同程度縮小,腦室旁間質水腫不同程度改善。術后有1例患者頂結節(jié)處頭皮切口不愈合,分流管外露,再次清創(chuàng)縫合后愈合良好。分流管腦室端堵塞3例,其中1例為分流管退出腦室進入腦實質,2例為腦室脈絡叢堵塞。
腦積水治療方法較多,但療效不一,術后并發(fā)癥較多。盡管腦室腹腔分流術手術操作簡單,但是神經外科失敗率最高的手術,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高達19%~40%[1]。
分流管堵塞是腦室腹腔分流術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術后早期的分流管堵塞最常見于腦室端,約占50%[2]。腦室端置管位置淺,腦室明顯縮小時,分流管退出腦室進入腦實質,造成堵塞;腦室置管位置過深,脈絡叢可向腦室管內生長并包裹造成堵塞[3]。穿刺時的出血和腦室內沉渣碎片均可能堵塞分流管腦室端。本組發(fā)生3例腦室端堵塞,1例為分流管退出腦室進入腦實質,2例為腦室脈絡叢包裹堵塞,發(fā)生率為3.4%。盡管根據術前頭CT或MRI測量數值決定分流管的置入深度,但在固定腦室端分流管、連接分流泵、埋藏分流泵的過程中都可能牽拉腦室端分流管,造成置管過深或過淺等。因此,縫合頭皮前再次確定腦室置管的深度。宋志軍等[4]報道采用腦室鏡輔助將分流管腦室端置于腦室額角處,成功避開脈絡叢包繞,并持續(xù)沖洗清除腦室內沉渣、穿刺引起的出血和腦組織碎片,209例患者隨訪4年無一例出現腦室端堵管。腦室鏡輔助分流管腦室端精確置管可能成為腦室腹腔分流術的發(fā)展趨勢。分流泵阻塞常見原因為感染和腦脊液蛋白含量過高[5]。本組沒有發(fā)生分流泵堵塞病例。分流管堵塞最常發(fā)生于腹腔端,原因如下:分流管系異物容易被大網膜包裹;分流管末端引流的腦脊液,可能造成腹腔局部無菌性炎癥,形成假性囊腫包裹分流管;分流管長期對空腔臟器的刺激可能造成穿孔,引起分流管堵塞、逆行性感染。文獻報道采用腹腔鏡輔助分流手術,能降低腹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腸道功能恢復快[6-7]。采用腹腔鏡輔助將分流管腹腔端置于肝臟膈面并固定于肝圓韌帶,可防止分流管游走、脫出和扭曲,避免了分流管與大網膜直接接觸,有利于減少大網膜和假性囊腫包裹;分流管沒有直接接觸腸管,有利于避免腸粘連、腸梗阻和腸穿孔的發(fā)生[8]。但也有學者認為分流管腹腔端無需固定于肝臟膈面或盆腔,只要確認其在腹腔,均可自行進入盆腔而避免被大網膜包裹[9]。本組均在腹腔鏡下將分流管腹腔端置于肝臟膈面并固定于肝圓韌帶,僅發(fā)生2例分流管腹腔端堵塞病例,發(fā)生率約2.3%,遠低于常規(guī)開腹手術的25%[7]。無其他腹部手術相關并發(fā)癥。本組留置的成人腹腔端分流管長約15 cm,考慮兒童生長發(fā)育較快,分流管腹腔端留置約25 cm。本組發(fā)生腹腔端堵塞的2例患者均為兒童,可能于腹腔端留置的分流管較長有關。增加腹腔端分流管的長度可能增加其被包裹的風險。
感染是分流手術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生率約 0.3%~39%[10]。感染與術中消毒、手術操作和手術時間、分流管暴露時間有關。本組手術時間短,且沒有感染病例發(fā)生。本組發(fā)生1例術后頂結節(jié)附近傷口不愈合、分流管外露病例,經過二次清創(chuàng)縫合后愈合良好。
我們對手術的方法做了部分改良,首先做腹部至頭部的皮下隧道,然后同時開始頭部和腹部手術,顯著縮短手術時間和術區(qū)暴露時間,降低感染的風險;強調皮下隧道的皮層厚度,減少皮膚破潰的發(fā)生;分流泵埋入額部頭皮下,被壓迫的機會少,額部頭皮厚不易破潰,容易觸摸并按壓、了解分流管的通暢性;在腹腔鏡下將分流管腹腔端固定于肝臟膈面[11],分流管腹腔端堵塞的并發(fā)癥顯著減少。從目前隨訪的情況看,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較文獻[1]報道低。
[1] 沈紅健,黃流清.特發(fā)性正常壓力腦積水的診斷研究進展[J].中華神經醫(yī)學雜志,2013,12(8):860-862.
[2] 陸業(yè)平,黃景慧,郭一新,等.腦室腹腔分流治療腦積水60例臨床分析[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1,16(3):178-180.
[3] 沈沉浮,劉景平.腦積水68例診治體會[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1,38(4):330-333.
[4] 宋志軍,陳曉雷,唐運林,等.腦室鏡與腹腔鏡在交通性腦積水腦室一腹腔分流中的聯合應用[J].中華外科雜志,2015,53(10):772-775.
[5] 鄭光明,張海軍,吳恒浩.腦室-腹腔分流術 42 例術后并發(fā)癥的臨床分析[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3, 10(5):311.
[6] Marchetti P,Razmaria A,Zagaja GP,et al.Management of the ventriculo-peritoncal shunt in pediatric patients during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urologic procedures[J].J Endourology,2011,25(2):225-229.
[7] 衣服新, 白敬洋,馬俊,等.腹腔鏡輔助下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腦積水的臨床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2,41(13):1270-1271.
[8] Naftel RP,Argo JL,Shannon CN,et al.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insertion of the peritoneal catheter in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placement:review of 810 consecutive cases[J].J Neurosurg,2011,115(1):151-158.
[9] 梁玉敏,高國一,包映暉,等.腦室-腹腔分流術中分流管腹腔端無需特殊處理[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1,27(4):331-334.
[10]王寧,趙瑞林,徐躍嶠,等.腦室腹腔分流術后早期并發(fā)癥調查研究[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09,9(4):378-381.
[11]鄒欽,陽小生,吳小兵,等.早期、同期手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術后顱骨缺損并腦積水21例[J].臨床外科雜志,2015,23(8):632-633.
(本文編輯:楊澤平)
10.3969/j.issn.1005-6483.2017.05.020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yī)院神經外科
20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