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清代京杭運河沿線民間信息傳播與擴散
——以漕運旗丁為載體的考察

2017-03-06 11:49沈勝群
關(guān)鍵詞:運河貨物民間

沈勝群

(吉林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吉林 長春 130012)

清代京杭運河沿線民間信息傳播與擴散
——以漕運旗丁為載體的考察

沈勝群

(吉林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吉林 長春 130012)

京杭運河是清代重要的水運渠道,溝通南北的同時肩負漕糧運輸?shù)闹厝巍S射钸\形成的旗丁群體不僅常年活躍于運河之上,成為民間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而且其沿途買賣貨物,雇傭篙舵等行為也為信息“人際”傳播提供了條件。信息傳播中,有諸如米價等重要的商業(yè)情報,亦有人云亦云的謠傳等,這些民間信息在擴散中往往存在真與假,利與弊的雙重性,或促進某地的商貿(mào)活動,間接上強化了旗丁承運者的角色,或影響某地的社會秩序,成為政府控制與反控制的對象。無論何種形式,都反映了傳播者的身份、地位,以及民間信息滲透力強,流傳廣的特點,愈發(fā)突出了旗丁群體承運者的角色。

運河;旗?。幻耖g信息;傳播

有清一代,京杭運河除肩負著漕運的功能外,也充當著各地貨物水運的渠道,四通八達的交通網(wǎng)絡(luò),利于各類商品的集散與流通,也利于政府了解和收集各地的信息。民間信息傳播方式中,“人際”成為傳播的主要途徑,相應(yīng)每年因漕運而云集的旗丁等人也是這種傳播方式的重要載體。在其口中,有諸如米價等重要的商業(yè)信息,亦有人云亦云的謠傳等,這些民間信息或促進了某地的商貿(mào)活動,或影響了某地的社會穩(wěn)定,成為政府控制與反控制的對象。無論何種形式,都說明了民間信息滲透力強,流傳廣的特點。鑒于此,本文從肩負漕糧之責的旗丁群體入手,爬梳其漕運中傳播民間信息的方式與途徑,多層面考察這種傳播方式的功效與作用,以及信息傳播對旗丁群體本身與地方社會秩序的影響,從而益于社會史與傳播史①目前學(xué)界關(guān)于漕運旗丁研究成果較少,相應(yīng)關(guān)注其在民間信息傳播方面的成果亦較少,多數(shù)站在新聞傳播學(xué)領(lǐng)域做概括性或個案研究。如詹佳如《十八世紀的中國新聞與民間傳播網(wǎng)絡(luò)——作為媒介的孫嘉淦偽稿案》(《新聞與傳播研究》,2015年第12期)以孫嘉淦偽稿案為中心,動態(tài)展現(xiàn)了民間政治信息的傳播網(wǎng)絡(luò),并指出了市場是信息傳播的重要動力。劉文鵬《乾隆時期孫嘉淦偽稿案再探討》(《明清論叢》,2012年6月)一文則也著重探討了商業(yè)網(wǎng)絡(luò)在偽稿案傳播中的作用,強調(diào)了清代社會流動性增強的特點。與前二者不同,史媛媛《清代前中期新聞傳播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一書則整體性的研究了清代中前期的新聞傳播途徑,包括官方邸報與民間小報等,認為此時新聞傳播已形成了多層面、多要素共存的傳媒格局。因此,史學(xué)視野下的清代民間信息傳播研究尚薄弱,尤其在信息傳遞者研究等方面,仍有值得深入挖掘與拓展空間。的研究。

一、旗丁出運中商業(yè)信息的傳播

旗丁出運中,商業(yè)信息的傳播占據(jù)重要比例,不僅緣于旗丁隨船攜帶大量貨物沿途售賣,間接上扮演商賈的角色,又在于其沿途所經(jīng)市鎮(zhèn)、泊船地都是貿(mào)易活動頻繁之所,便于了解和收集各類貨物信息??傮w來說,漕船行進中捕捉到的商業(yè)信息主要分以下幾類:商品價格的變動信息,部分區(qū)域貨物的短缺信息,以及政府針對某種貨物而進行的調(diào)整信息等。這些信息看似微不足道,但涉及國計民生,意義非凡。

(一)商品價格的變動信息

商品價格變動直接刺激區(qū)域內(nèi)貨物的流通與集散情況,漕運中,米價是旗丁時刻關(guān)心與收集的“情報”,這很大程度因為其自身會攜帶一定額數(shù)的米石出售,也在于其沿途販賣糧米,故一定程度上說旗丁是流動的糧價“晴雨表”。

從地域的角度看,因華北等地作物生長期長,故相較于江南,北方米價稍貴,尤其人口聚集區(qū),需米甚多,如“天津煙戶稠密,惟藉商販米石接濟?!雹佟肚迦首趯嶄洝罚ň?88),嘉慶十九年三月乙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影印本,第940頁。從時間斷限看,“春夏之交,正米價昂貴時候?!雹凇肚甯咦趯嶄洝罚ň?9),乾隆四年八月甲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本,第497頁。而此時亦是漕船重運之時,江南旗丁往往攜帶大量余米北上販賣。部分情況下,政府也“令旗丁余米,準其在通變買,以資日用?!雹邸肚甯咦趯嶄洝罚ň?12),乾隆二十五年五月庚戌,第879頁。

那么在京杭運河沿線米價變動中,出運的旗丁是如何探知與傳播信息的呢?

一般來說,水旱等情況是米價變動的前兆,某地遇災(zāi)后,此地米價往往飛漲,這一點雍正帝亦云:“凡各省地方,有缺米、或米價昂貴者,必系其地,上年荒歉所致”④《清世宗實錄》(卷46),雍正四年七月丙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本,第687頁。尤其是運河北段的地區(qū),往往是災(zāi)荒的多發(fā)區(qū)。為抗災(zāi)救濟百姓,清廷在天津建立北倉以截撥漕糧,故政府緊急截撥漕糧赴某地賑濟的做法也起到暗示的作用。法國學(xué)者魏丕信在考察十八世紀中國官僚制度在處理內(nèi)地發(fā)生災(zāi)荒事件時注意到:

“(糧)船隊必須領(lǐng)受新的安排,駐守在運河沿岸的相關(guān)機構(gòu)和軍隊的官員必須掌握船隊的最新

動向,隨時通報有關(guān)道府官員,以便領(lǐng)米州縣的官員在漕糧到達時能夠親自到場監(jiān)兌,并及時分運?!雹菸贺牛骸妒耸兰o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徐建青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8-129頁。

糧艘的聚集與政府緊急撥運漕糧的做法足以說明了某些區(qū)域發(fā)生災(zāi)荒的情況,相應(yīng)也成為旗丁兜售食米的最佳時機。此外,旗丁行走于運河之上,如兩岸發(fā)生災(zāi)荒,往往能目擊之。此時,在政府賑濟或調(diào)撥糧米之前,旗丁隨船攜帶的米石成了解決災(zāi)民口糧的一種途徑。另,政府張貼的告示也是旗丁探知米價變動的一個途徑。告示也稱為布告,是清代政府曉諭百姓的一種文件,屬于官方傳播新聞方式之一。當部分府縣出現(xiàn)災(zāi)荒后,地方官會張貼告示,一方面告示官府賑濟政策,另一方面也起到穩(wěn)定社會的作用。

與米價的變動相似,食鹽價格波動也涉及百姓的日常生活。與余米自由出售不同,食鹽不得私自買賣,面對高額的利潤,旗丁往往鋌而走險,加入販賣食鹽的大軍中。這種販賣活動,既有南北方食鹽價格差異等因素,也有旗丁為貼補生計而甘愿冒險的行為,清人姚文然在其《舟行日記》中載:

“蓋鹽在津門不過三錢外,或四錢一石,至南上江等處,則三兩、四兩不等,以十倍之利,而用其本甚微,物沉重、狹小,而易藏,水手等禁之不止,趨之若鶩?!雹抟ξ娜唬骸吨坌腥沼洝?,《皇朝經(jīng)世文編》(卷47),《魏源全集》(第15冊),長沙:岳麓出版社,2004年,第521-522頁。

因此,正是鹽價江南貴而北地賤的差別,使丁舵、水手等回南途中大量攜帶蘆鹽。如道光年間,兩江總督陶澍曾云“糧船夾帶蘆鹽,最為淮綱之害?!雹咛珍骸短珍罚ㄉ蟽裕?,長沙:岳麓出版社,1998年,第233頁。指出夾帶私鹽之弊的同時也暗示了丁舵等人對食鹽價格變動信息的敏銳性。除米和鹽等生活必需品外,其它一些商貨信息也是旗丁的關(guān)注點,其中既有北上時的各種木植、磁器等商品價格變動情況,又有回南時收購梨、棗等北方土特產(chǎn)的信息。尤其是運河沿線某地的貨物短缺與緊俏信息,往往構(gòu)成了旗丁出運中走私違禁品或與商賈相勾結(jié),共同謀利的一個誘因。

(二)運河區(qū)域商貨匱乏與緊俏信息

旗丁較商賈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在于可優(yōu)先使用運河的航行權(quán),故在出運中能及時了解運河沿線市鎮(zhèn)的商貨的流通情況,有一定的“預(yù)見性”。另,出運之年,長達大半年的運期與南北往來的境況也使旗丁較容易收集此類信息。旗丁出運中關(guān)于運河區(qū)域商貨緊俏等信息的傳播主要分為兩個層面,二者都含有微沾余利的色彩,只不過程度輕重罷了。

其一,自帶土宜,沿途販賣

旗丁漕運中,自帶土宜沿途售賣,很大程度上屬于商貿(mào)活動,似與信息傳播無關(guān),然“地域性”的商品隨船售賣,本身就說明了因氣候、地域等因素而帶來的商機。光緒《陽谷縣志》載,每年漕運或官船到來之時,當?shù)厝藭谩澳z、棗、棉、布、瓜、仁等物與船帶大米、赤砂、竹席、葛布等物雜沓交易,各得所歡?!雹倏滴酢蛾柟瓤h志》(卷1),《方輿志?運河》,《中國地方志集成?山東府縣志輯?93》,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第185頁。這種繁盛的商貿(mào)活動是雙方互利互惠的體現(xiàn),著實反映了地域性商品的受歡迎程度,也從側(cè)面體現(xiàn)了此地缺乏相關(guān)貨物,以及商貨緊俏的狀態(tài)。以上僅是漕船北上的商品交易情形,糧艘回南時攜帶北方皮貨、瓜棗等販賣亦然,故旗丁自帶土宜販賣行為彌補運河周遭地商貨匱乏的同時也促進了南北貨物流通。

其二,隨船購買,赴緊俏地售賣

旗丁沿途隨船購買貨物赴緊俏地售賣活動類似商賈的販賣行為,只不過在組織性上較商賈隨意些,這種買賣行為一般在運河沿線市鎮(zhèn)進行,而其中尤以稻米居多,一定程度上驗證了諸如食米等生活必需品是運河沿線緊俏貨物的說法,《漕運則例纂》中亦云:“沿途居住人等皆賴此項米糧,買以資生。”②楊錫紱:《漕運則例纂二十卷》(卷16),《通漕禁令》,《四庫未收書輯刊》(壹輯)(第2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637頁。旗丁出運中售米得錢置辦私貨的行為早在明朝即已蔚然成風,《明憲宗實錄》載運軍“今多以原兌耗米,盡賣輕赍,置買私貨于沿途發(fā)賣?!雹邸睹鲬椬趯嶄洝罚ň?4),成化六年十月乙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第1632頁。入清后,清廷雖有所治理,但糧艘仍“沿船包攬,亦沿途脫卸”④王芑孫:《轉(zhuǎn)般私議》,《皇朝經(jīng)世文編》(卷46),《魏源全集》(第15冊),第537頁。。此外,旗丁也利用漕船轉(zhuǎn)運商賈貨物,以賺取水腳錢,清人包世臣曾云:“南貨附重艘入都,北貨赴空艘南下,皆日用所必須,河之通窒,則貨之貴賤隨之?!雹莅莱迹骸督K水利略說代陳玉生承宣》,《安吳四種?中衢一勺》,《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30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474頁。反映出糧艘攜帶與售賣商貨對南北經(jīng)濟發(fā)展,以及百姓生活的影響。特別是對人口聚集的京師地區(qū),尤為重要,如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九月,調(diào)任長蘆鹽政徵瑞奏稱:

“糧船所帶南貨,上年因河道淺阻,中途起卸,過津關(guān)者,十無二三。本年江、浙、湖南幫船,緣上年客貨附搭無利,是以除旗丁土宜外,攬載甚少,此時京師南貨,仍恐未能充足?!雹蕖肚甯咦趯嶄洝罚ň?265),乾隆五十一年九月庚子,第1061頁。

由此觀之,運道暢通與漕船的云集對給城市經(jīng)濟的刺激作用,也暗示了因南北地域差異而形成的貨物緊俏現(xiàn)象。此過程中,旗丁不僅起到收集與傳播商業(yè)信息的作用,本身也扮演“商賈”角色,促進了運河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另,除以上兩種重要的信息外,還有一種信息也是旗丁出運中易于獲得與探知的,即政府對某種商品調(diào)整的信息。在傳統(tǒng)古代中國,政府針對某種商品調(diào)整信息并不似于現(xiàn)代社會中遵循經(jīng)濟規(guī)律而調(diào)節(jié)貨物流通的情形,更多情況下是一時解決某地貨物匱乏情況,或是以朝廷名義下?lián)芤恍┪锲分聊车?,故這種調(diào)整商品信息的政策往往帶有臨時性,隨意性的色彩。

總體來說,與旗丁相關(guān)的政府調(diào)整商品的信息無外乎兩類:一是清廷“規(guī)范”旗丁所攜帶貨物的信息,包括增加或削減某些貨物的攜帶額數(shù),部分情況下可以攜帶“違禁品”,以及臨時變更或捎帶某些貨物。二是政府準許在某運河市鎮(zhèn)、碼頭等場所的交易信息,以及過淮盤僉中的一些政策變更等。前者直接影響旗丁商貿(mào)活動,尤其乾隆后,運道逐漸淤塞,清廷為保證漕船抵通,修改了原定的旗丁攜帶土宜的額數(shù),減輕了糧艘北上時的載重量。而后者雖是漕運制度下的政策調(diào)整,但卻涉及糧艘載重、抵通與回空時間,故對出運之年的旗丁也有重要影響。

走筆至此,旗丁出運中商業(yè)信息的傳播,更多情況下是對運河沿線商業(yè)信息收集與整理過程,也是一個逐步擴散的過程。挽運漕糧的工作不僅使旗丁能夠有效的獲知沿河沿線的商業(yè)信息,而且也最大化加速了信息傳播的過程。加之本身攜帶貨物的情況也決定了其對貨物信息的敏感性,多種因素疊加,使旗丁間接上扮演了商賈的角色,不自覺肩負了南北貨物與信息流通的職責。

二、漕船往來中其它非官方信息的傳播

與運河沿線商業(yè)信息傳播相似,漕運旗丁也是運河南北沿岸一些其它非官方信息的傳播者,如謠傳、“時效性新聞”等,這些信息很大程度上屬于“再加工”產(chǎn)品,加之其無商業(yè)信息的“等價性”,故其傳播過程與功效,或成為民眾的茶余飯后之樂,或成為旗丁“推銷”自身的一種手段。但無論何種形式,在民間信息滯后性的清代,糧艘的南北往來成為民眾獲取不同地域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相應(yīng),旗丁也兼具傳播者的角色。

(一)謠(訛)傳

謠傳或訛傳(下稱謠傳)屬于誤導(dǎo)性的信息擴散,極易引起民眾恐慌,有一定社會危害性,如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時“大江南北訛言有妖術(shù)剪人發(fā)者,民情洶洶,奸民借以倡團立卡,多苦行旅?!雹仝w爾巽:《清史稿》,循吏4《李炳濤傳》,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43冊,第13077頁。為此,清廷嚴厲打擊謠傳制造者與傳播者,《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載:

“凡造讖緯、妖書、妖言及傳用惑眾者,皆斬監(jiān)候,被惑人不坐,不及眾者流三千里,合依量情分坐。若他人傳造私有妖書,隱藏不送官者,杖一百徒三年”②《欽定大清律例》(卷23),《故宮珍本叢刊》(第331冊),??冢汉D铣霭嫔纾?000年,第314頁。

清廷雖嚴厲處理謠傳之人,但民間信息傳播廣,極易流散等特點,使政府很難禁絕謠傳。與此同時,部分區(qū)域內(nèi)官僚通訊系統(tǒng)的滯后性也加速了謠傳的擴散過程。因京杭運河是清代便捷與舒適的交通渠道,出行人一般會選擇水路坐船北上或南下,相應(yīng)運河兩岸城鎮(zhèn)不可避免成為謠傳的發(fā)源地或傳播地,甚至一些謠傳信息源自運河,并沿著商貿(mào)活動繁盛的運河市鎮(zhèn)呈南北帶狀的傳播。美國學(xué)者柯文在研究義和團運動時曾引用特哈爾觀點論述“在交通和貿(mào)易發(fā)達的人口稠密地區(qū),謠言傳播的速度更快,謠言引發(fā)恐慌的次數(shù)更多。”③柯文:《歷史三調(diào)——作為事件、經(jīng)歷和神話的義和團》,杜繼東譯,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15年,第184頁。一定程度上暗示了運河在謠傳擴散的廣度和速度上的作用。

既然運河在民間消息擴散中的大環(huán)境中扮演“推進器”的角色,那么長年活躍于運河之上的丁舵等人是否不自覺成為肩負了消息傳播的任務(wù)呢?

乾隆年間,曾禍及大半個清朝版圖的“叫魂”案,在傳播路線上總體上呈現(xiàn)了由南而北的特點,對此研究頗有建樹的美國學(xué)者孔飛力曾指出“叫魂恐懼首先發(fā)生在江蘇、浙江,然后蔓延到山東和其他省份?!雹芸罪w力:《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shù)大恐慌》,陳兼、劉昶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12年,第223頁。細思之,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省份都是運河流區(qū)域,也是旗丁活動頻繁之所,此情形下,運糧的丁舵等人不免沾染。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一則發(fā)生于運河山東段的案件,直接證明了“叫魂”案有旗丁的涉入,不過旗丁是整個案件的“受害者”。這年八月,正在回空途中的旗丁周某向本幫千總控訴其侍女“被乞婆上船剪去衣角一塊,當場昏迷,經(jīng)醫(yī)治才蘇?!雹佟吨炫嗾邸罚ǖ?60卷),第3號,乾隆三十三年七月二十八日(楊錫紱),今引孔飛力:《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shù)大恐慌》,第192頁。最終官府并未找到確鑿的證據(jù)來證明張乞婆是施妖術(shù)者,只不過地方大員迫于皇帝壓力窮追不舍,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線索”罷了,乞婆也因年事已高而死于獄中。

此事件或?qū)賹?,或是地方官捕風捉影,完成皇帝“任務(wù)”的一種手段,但從傳播學(xué)的角度看,叫魂的案件的確隨著運河的通達在南北傳播起來。此外,清廷嚴格追查叫魂案的過程,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恐慌”氛圍,使整個社會都保持敏感神經(jīng),甚至一絲風吹草動,都謠傳與“妖術(shù)”有關(guān),如本案中的旗丁周某,在其侍女被剪掉衣襟,且有昏迷癥狀時,立即匯報漕運總督楊錫紱,報告其與“妖術(shù)”有關(guān),請求拿獲送交官府審訊,不自覺成為了此事件探知者與傳播者。

另,旗丁出運中兼具商人的角色,也為其消息的傳播提供了便利,不僅緣于商人社會網(wǎng)絡(luò)通達,消息傳播范圍廣,也在于其行走各地的客觀事實。乾隆朝,孫嘉淦偽稿案中偽稿的擴散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是商人,乾隆帝曾就其中一條路線指出:“據(jù)各省傳播,多得自木商木筏,由湖南浮江而下,即至漢口,故漢口傳布特眾?!雹凇肚甯咦趯嶄洝罚ň?03),乾隆十六年十一月丙戌,第297頁。說明了偽稿由湖南到湖北的傳播路徑,以及商人在此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故在漕糧運輸中,旗丁兼具商人售賣貨物等角色也客觀上促進了民間信息的流通。

(二)“時效性新聞”

與謠(訛)傳不同,“時效性新聞”或涉及清廷出臺新政策,或某地發(fā)生重大事件,或區(qū)域內(nèi)經(jīng)濟動態(tài)變化等,一般多見于官方邸報。其對象多是各省文武大員,鮮見于平民百姓,一方面清廷有自己的邸報分發(fā)系統(tǒng),不容其它人染指,即由各省駐京提塘負責?!稓J定大清會典事例》載:“各提塘親赴六科鈔錄,刷印送科查核,轉(zhuǎn)發(fā)各省,所有在京各衙門鈔報,總由公報房鈔發(fā)?!雹踇清]昆岡等修《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二十五年重修本,卷1014,都察院,六科,“發(fā)鈔”條。故尋常百姓能見者少,另一方面地方官礙于平民、小販等“此輩等一閱邸抄,每多訛傳以惑眾聽,亦風俗人心所關(guān)”④史媛媛:《清代中前期新聞傳播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6頁。,從而禁止百姓閱讀邸報。此情形下,糧艘行進中獲取的“新聞”成為運河沿岸百姓獲知信息的重要來源。

“時效性新聞”同其它民間信息一樣,亦具有流傳廣,擴散快等特點,就旗丁獲取途徑來說,主要分為三種,前者屬于直接獲取,后二者是間接所得。

其一,在漕運中所見所聞。運路程漫長,所過區(qū)域與市鎮(zhèn)風土人情風格迥異,過閘盤壩與商業(yè)活動難免與當?shù)厝税l(fā)生聯(lián)系,故運河兩岸的發(fā)生事件,旗丁是直接感知者,甚至是參與者,故其見聞構(gòu)成了消息來源的一部分。

其二,官方邸報中的見聞。如上文,清朝邸報的印制與發(fā)送有自己的系統(tǒng)與人員,其整個運作過程亦呈現(xiàn)專門化的趨勢,在這些分門別類的分發(fā)系統(tǒng)中,有一駐京提塘稱為漕河提塘⑤《清史稿》職官志載:“駐京提塘官十有六人。直隸、山東、山西、河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廣東各一人,陜甘、新疆一人,云南、貴州一人,漕河一人,由督撫保送本省武進士、舉人及守備咨補?!保ㄔ斠娳w爾巽:《清史稿》第12冊,第3286頁),專門負責河漕邸報的印制與發(fā)送,旗丁久居漕船,且是管理糧艘之職,故有機會閱讀與獲取邸報見聞。

其三,民間報紙中的消息。除官方報紙——邸報外,清朝亦有民間報紙,這些私人刊印報紙集中于京師地區(qū),故稱京報。因以營利為目的,其發(fā)行量較大,成為清代除邸報外,傳播信息的重要新聞手段,如小說《兒女英雄傳》中道:

“當朝圣人愛民如子,一見河水沖決,民田受害,龍顏大怒,便照折一道旨意,將安學(xué)?!锫毮脝枺髯镔r修’。這個旨意從內(nèi)閣抄了出來,幾天兒功夫就上了京報,那報房里便挨門送看起來?!雹傥目担骸秲号⑿蹅鳌罚ǖ?回),“三千里孝子走風塵,一封書義仆托幼主”,長沙:岳麓出版社,1998年,第24頁。

以上三種途徑很大程度上是旗丁出運中“時效性新聞”的來源,也代表了民間獲取消息的途徑。其所載內(nèi)容較為豐富,涉及政策動態(tài),經(jīng)濟情況、社會新聞與自然災(zāi)害等內(nèi)容,乾隆年間,來華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成員斯當東很詳細審視所見報紙的內(nèi)容,其描繪道:

“它的主要內(nèi)容主要登載全國的重要人事任免命令,豁免災(zāi)區(qū)賦稅的命令,皇帝的恩賜,皇帝的重要行動,對特殊功勛的獎賞,外藩使節(jié)的覲見,各處的進貢禮物等等,皇帝的事務(wù)和私人日常起居注很少登在邸抄上,邸抄上還登載一些全國發(fā)生的特殊事故,如老年人瑞,違法失職的官吏處分,甚至奸淫案件也登在內(nèi)?!雹谒巩敄|:《英使遏見乾隆紀實》,葉篤義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第394頁。

由副使斯當東的記載可知,報紙上的內(nèi)容龐雜多樣,不僅有皇帝的動態(tài),也有一些刑事案件等,尤其一些特殊內(nèi)容,往往成為百姓品頭論足的對象,也是下層民眾感知社會事件的重要來源。因此,就“時效性新聞”傳播來說,旗丁因接觸的信息量大,且流動性強的緣故,客觀上扮演了消息傳遞者的角色,除官方新聞外,一些喜聞樂見的小道信息也成為傳遞的對象,其中有道聽途說的“祥瑞”,亦有人云亦云的“傳聞”等。

綜上,“謠傳”與“時效性新聞”雖民間信息,但二者相較,性質(zhì)有別。謠傳或訛傳很大程度上屬于杜撰的,帶有很強的“人為加工”的痕跡,甚至是虛假信息,有制造者或傳播者自身的用意。相反“時效性新聞”則是對社會已發(fā)生事件的擴散,具有一定真實性、可靠性的特點,它們一同構(gòu)成了旗丁出運中民間信息傳播的一部分,不自覺影響了運河沿線民眾生產(chǎn)與生活。

三、旗丁民間信息傳播功效的“雙重性”

民間信息傳播屬于國家消息傳遞的一部分,相較于官方信息傳遞的正規(guī)性與準確性,民間信息傳播有一定的隨意性和誤導(dǎo)性。真實信息利于民眾了解時事,利于民眾計劃出行或買賣貨物等事宜,相反謠傳等虛假信息則易于引起區(qū)域內(nèi)民眾的恐慌。這種恐慌一部分緣于危險來臨前的恐懼,另一部分在于缺少適度的處理措施,苦無對策的心理,有一定社會危害性。故旗丁在民間信息在傳播功效上表現(xiàn)出真與假,利與弊的“雙重性”。

(一)利于民眾生活與商貿(mào)

作為信息傳播功效“雙重性”之一,一些諸如商業(yè)信息的傳播利于運河市鎮(zhèn)民眾的生活與商賈的貿(mào)易活動。如前文所述,運河航道區(qū)域內(nèi)的商品價格變動與貨物緊俏情況,直接影響本地區(qū)的生活,而糧艘的往來除捎帶貨物外,也傳播了商業(yè)信息,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區(qū)域間信息不足的弊端。相應(yīng),某種貨物短缺信息的傳播,會刺激此商品交易活動的繁盛,隨商賈而來的不僅有充足的貨物,也促進了本地的消費,繁榮了商貿(mào)。

一部分市鎮(zhèn),更是因為貨物的中轉(zhuǎn)與集聚等緣由,發(fā)展成為集貿(mào)易、消費、貨物流散于一體的商業(yè)城市。當然,在商業(yè)性城市發(fā)展過程中,地理位置,本地特產(chǎn),以及商業(yè)會館的成立等因素起著重要作用,但運河的通達與漕船的往來等方面卻加速了城市的形成過程。此過程中,每年途徑此地的丁舵人等既是交易貨物的商賈,又是信息傳遞者和消費者,進而有利于整個城鎮(zhèn)經(jīng)濟的發(fā)展。正所謂漕運通,則城市興,漕運達,則貿(mào)易盛,故每年糧艘的到來,運河沿線碼頭除成為小商小販除販賣小物件的場所外,也成為了南北貨物的匯流地,小說《兒女英雄傳》有云:

“那運河沿河的風氣,但是官船靠住,便有些村莊婦女,趕到岸邊,提個籃兒,裝些零星東西來賣,如麻繩、線繩、零布、帶子,以及雞蛋、燒酒、豆腐干、小魚子之類都有,也為圖些微利?!雹傥目担骸秲号⑿蹅鳌罚ǖ诙兀拔铍p親勞心驚噩夢,完大事矢志卻塵緣”,第239頁。

這些零碎貨物看似簡單,卻和旗丁生活息息相關(guān),方便旗丁北上的同時也貼補了運河沿線百姓日常所需,最重要的是二者互利互惠的行為使旗丁兼具商販角色的同時為其商業(yè)信息的傳播提供便利條件。

(二)易引起民眾恐慌

民間信息傳播有助于尋常百姓了解時事,但一些謠言、流言則會引起民眾恐慌。每年漕運之時,江南各省船幫綿亙數(shù)千里運河之上,絡(luò)繹不絕,其中難免會散布一些謠言或流言,這些流言或是丁舵等人道聽途說,人云亦云的結(jié)果,或是因不滿官吏管束而泄憤的產(chǎn)物,無論何種形式,這些虛無的言論,都一定程度危害了地方社會秩序。

乾隆年間,“叫魂案”的發(fā)生與傳播過程形象表明,一些小事或流言在輿論和官僚雙重壓力下,極易引起社會恐慌。部分情形下,恰恰是個人本身內(nèi)心活動的變化,加速謠言的傳播,換言之,為謠言提供了“膨脹”的空間。這一點在在消息閉塞區(qū)尤為明顯,百姓易被感染,甚至接受謠言。加之“人際”傳播的方式,使本細小的事件有經(jīng)過“人為加工”后逐漸變大的趨勢,進一步增加傳播信息的不真實性和危害性。

與“叫魂”案不同,乾隆朝另一案件則完全屬于虛假信息的傳播,即偽孫嘉淦奏稿案,偽稿傳播之始,即已蒙上“神秘”色彩,此后偽稿傳抄數(shù)省,在官員和百姓中流傳甚廣,上到督撫,下到腳夫都知此事。在案件追查中,其傳播途徑亦多樣,其中不乏商人②如劉文鵬在《論清代商業(yè)網(wǎng)絡(luò)傳播與國家的社會控制力——以乾隆時期的偽孫嘉淦奏稿案為中心》一文中認為“各個層級的商人是偽稿案的主要傳播者,他們通過商業(yè)中心的商行、會館獲得信息,在通過商業(yè)網(wǎng)絡(luò)間偽稿傳向不同區(qū)域,成為當時基層民眾表達和發(fā)泄度清朝統(tǒng)治不滿的政治文化心理的一種方式。” (《清史研究》,2012年第1期),這些商人獲取信息靈敏,常常行走于各地,故成為偽稿的主要傳播者。在案件的調(diào)查中,雖未及旗丁身影,但旗丁兼具商賈的角色卻為其傳播信息提供可能。

以上所舉兩則事例,欲表明民間信息傳播的一些特點與流言背后民眾的恐慌情形,因民間信息傳播缺少官方信息傳遞系統(tǒng),故其傳播途徑多種多樣,上到衙門要員,下到街頭民夫都可能參與其中。此外,民間信息在傳播過程中,如未涉及政府統(tǒng)治秩序,地方官員極少干涉。加之清廷雖有禁止謠言傳播的律令,但基層官員在實踐中存在瀆職等因素,謠言易于擴散。如乾隆帝對偽稿案云:“…偽稿流言,亂民風者尚小,而上下相蒙,關(guān)吏治者甚大?!雹邸肚甯咦趯嶄洝罚ň?25),乾隆十七年十月丙午,第563頁。一語道破地方官員在政務(wù)處理上的欺瞞行為,也從側(cè)面反映了諸如乾隆朝“叫魂”案等事件會蔓延數(shù)省的緣由。

另,部分情形下,為出售貨物,旗丁亦會如“商販居奇,造作謠言,抬高市價”④尹耕云:《心白日齋集》,《中華文史叢書》(第92冊),臺北: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第81頁。,這種行為雖屬“商業(yè)行為”的一種,但抬高米價卻會影響百姓的生計,不利于穩(wěn)定正常的市場秩序。此外,旗丁出運中因不滿漕政官員的貪索等行為,亦會散布一些謠言,這些謠言僅限于本幫內(nèi)或同船內(nèi)傳播,以達到“抗爭”的目的,由于多富含強烈的個人色彩,此類謠言雖不至于引起兩岸百姓慌亂,卻埋下了漕運中旗丁與官吏沖突的隱患。

總言之,與其它民間信息傳播一樣,出運中旗丁民間信息的傳播也面臨著功效上的“雙重性”,準確、實時性的信息利于運河沿線百姓的生活,也利于旗丁自身的漕運與商貿(mào)活動。相反謠言或虛假性信息的傳播,不僅擾亂傳播地的社會秩序,甚至把自身陷于被動局面,成為律例懲治的對象。當然,社會的大環(huán)境與清廷政策等方面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當清廷放任不管時,一些信息傳播可能會成為街頭巷尾的“趣談”,亦可能隨時間的流逝而變得煙消云散。相反,部分情況下,官方的介入,人為改變了某些信息性質(zhì),賦予了濃厚的政治意味。最終在官方主導(dǎo)下,雖肅清了流言,但其過程卻是曲折的,其中有官員的欺蒙行為,亦有百姓驚恐不安的心理。

四、信息傳播中旗丁漕運角色強化與社會秩序

旗丁是京杭運河沿線民間信息的傳播者之一,也是隸屬于衛(wèi)籍,肩負漕糧運輸任務(wù)的挽運者。其常年累月行走于運河之上的生活狀況,以及沿途售賣貨物的行為決定了此群體在民間信息收集與傳遞上的作用與地位。相應(yīng),其信息的傳播也強化了這一群體承運者的角色,越發(fā)突出了其漕運過程中的功能。與之相應(yīng)的是,消息受眾者之一的地方政府也常常因信息的擴散處于控制與反控制的角色,不僅要承擔核實信息的責任,還要肩負處理消息傳播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在民間信息擴散中,旗丁不自覺肩負傳播者的角色,成為運河兩岸民間信息傳遞的一個載體。作為傳播媒介,此群體在信息擴散過程中亦不免會受到原有信息潛移默化的影響,進一步強化固有身份,甚至在原有身份基礎(chǔ)上賦予新的角色與含義。旗丁因承運漕糧而得名①注:“承運之人曰旗丁”,詳見民國《南通縣圖志》卷22《雜紀》,《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53》,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51頁。,亦因漕運而往來于運河南北,甚至其日?;顒右膊环︿钸\烙印,故漕運是旗丁群體形成與發(fā)展中的重要因素。

與其它信息傳遞者不同,旗丁參與國家的政治活動,也是法定運糧者,運輸漕糧是其本職工作,信息擴散僅是其出運中不自覺或無意間傳播的產(chǎn)物。這種不自覺性,決定了其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會缺乏完整性,但漕運中不間斷的信息傳遞卻豐富運河兩岸的信息網(wǎng)絡(luò)。尤其作為南北方交通大動脈的運河,既是商貨、人旅往來的通道,也是各種貨物與信息匯集之地,如清人包世臣云:“閘河,由臺莊入東境,為商賈所聚,而夏鎮(zhèn)、而南陽、而濟寧、而張秋、而阿城、而東昌、而臨清,皆為水碼頭。”②包世臣:《閘河日記》,劉平、鄭大華等編:《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包世臣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13年,第191頁。這張鋪蓋運河周遭的信息網(wǎng)絡(luò)在提升信息敏感度的同時也強化了旗丁的漕運角色,這種強化一方面表現(xiàn)為運河市鎮(zhèn)商貿(mào)越發(fā)依賴漕運與商業(yè)信息,并借助這些信息繁榮城鎮(zhèn)經(jīng)濟,另一方面又表現(xiàn)為旗丁在信息傳遞中逐漸強化原有的社會網(wǎng)絡(luò),甚至發(fā)展為新的傳播途徑。

總體來說,信息網(wǎng)絡(luò)的對旗丁漕運角色的強化過程,仍未脫離傳統(tǒng)的商貿(mào)活動,這既是由旗丁出運中買賣貨物的“商賈”角色決定的,也是清代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一個階段與表現(xiàn)。與之相應(yīng),社會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的強化,則著實反映了旗丁運漕中社會關(guān)系的形成過程,諸如米店老板、商賈等人既是漕運社會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中的一部分,又是旗丁在商貿(mào)活動拓展人際關(guān)系的一個途徑。

信息傳播過程中客觀上強化了旗丁的漕運角色,但對于政府來說,大規(guī)模的信息擴散會卻使政府處于控制與反控制的境況,即一些信息在傳播中可以成為政府可控信息,一直處于官方掌控之內(nèi),不會危害社會秩序,甚至為政府所用。相反,另一些信息則會牽制政府,政府的處理政策也會隨著信息的傳播而流變。由于不可控制,社會秩序隨時面臨失控的危險,這要求清廷或地方政府在處理信息時要分清真假,不可一概而論。

旗丁民間信息傳播中,一些諸如米價、鹽價等商業(yè)信息屬于政府的可控信息,一方面,食米與食鹽等屬于生活物資,清廷有相應(yīng)律令規(guī)定,故地方官在實際事務(wù)處理中有例可循。與此同時,以皇帝為首的統(tǒng)治集團亦會根據(jù)實際情形調(diào)整統(tǒng)治策略,起到調(diào)劑或協(xié)濟的作用,如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清廷因部分旗丁漕運中途私自賣米,到通買補,會抬高京師地區(qū)的物價,且“到京米糧,愈見其少,于民食甚有妨礙?!雹佟肚甯咦趯嶄洝罚ň?8),乾隆三年十月己丑,第235頁。的緣由,加強了監(jiān)管,并重申了重懲失察官員的立場。相較于米價等政府可控信息,一些虛假信息傳播則不利于政府管控,甚至破壞了地方的社會秩序,學(xué)者柯文在關(guān)注義和團運動時,注意到當政府立場和政策搖擺不定時②柯文:《歷史三調(diào)——作為事件、經(jīng)歷和神話的義和團》,第184頁。,謠言很容易大范圍的傳播,甚至會誘發(fā)集體性的恐慌。這種恐慌時刻考驗地方政府的處理能力,相應(yīng)為追查或核驗一些信息的真實性,地方官員會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甚至成為某時段的主要政務(wù),這種情形往往使地方政府受制于來歷不明的信息傳播,進而加劇了地方緊張的形勢。

需要指出的是,個人感情色彩在信息傳播中也占據(jù)重要位置,這一方面突出了“人際”傳播的特點,說明“人”在整個信息網(wǎng)絡(luò)中的地位與作用,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不同種類信息在不同時間段限內(nèi)的特點。如米價與鹽價的波動,除維持基本或官方價格外,商業(yè)利益的驅(qū)使往往會導(dǎo)致旗丁人為抬高或壓低價格,以滿足自身的需求。而謠言等虛假信息更是如此,在經(jīng)過多層面、多群體的“雕琢”后,其已經(jīng)偏離了原有的內(nèi)容,甚至謠言本身即是某些群體為實現(xiàn)某種目的而“制造”的信息。這樣情形的出現(xiàn),說明了古代社會中民間信息傳播的一個弊端,即其缺乏諸如官方信息傳遞的正規(guī)性與有序性,在官方信息傳遞中,清廷不僅有完整的通訊系統(tǒng),不容他人染指的規(guī)定也保證了信息傳遞時的準確性。二者鮮明反差,暗示了民間信息傳播中對地方社會的影響,也說明了民間信息傳播過程中可塑性等特點。

綜上所述,清代旗丁群體在運漕中不自覺地承擔了信息傳遞者的角色,這種不自覺性一部分來源于其肩負漕糧運輸?shù)目陀^事實,愈發(fā)強化了此群體漕運中的角色與地位,另一部分也是旗丁為改善困窘的生計,完成運役而做出的努力。諸如商業(yè)等信息的傳遞或促進了南北方商貿(mào)的發(fā)展,或繁榮了運河沿線市鎮(zhèn)經(jīng)濟,成為運河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一個推力,而謠傳等虛假信息的擴散則危害了社會秩序,不僅考驗地方政府的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易引起地方性的恐慌,此過程中,旗丁或因自身利益而傳播虛假信息,成為政府管制的對象,或道聽途說,豐富自身枯燥的運漕生活。無論何種形式,都證明民間信息傳播仍如其它信息傳遞一樣,越發(fā)依賴其傳遞者,相應(yīng)承運的旗丁群體也成為不可忽視的信息傳播與擴散者,在清代民間信息傳播中的作用不容小覷。

[責任編輯 山陽]

The Propagation and Diffusion of Folk Information along the Jinghang Canal in the Qing——Take the Tribute Grain Transport Troops as an Example

SHEN Sheng-qun
(College of the Humanities,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 China)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of the Qing Dynasty, communication north-south also shoulder the important task of grain transportation. The group formed by the water transportation is not only active on the canal all the year round, but also acts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the spread of folk information. Moreover, the behavior of buying and selling goods along the way of employment also provides conditions for the informati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such as rice prices and other important business information, there are rumors of others, these folk information in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rue and false,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duality, or promote a place of business activities, indirect On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role of the flag carrier,or affect the social order of a place, become the object of government control and anti-control. No matter what form, reflect the identity and status of communicators and infiltration of private information strong, wide spread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creasingly prominent group of people in the water transport role and status.

canal;the tribute grain transport troops;folk information;spread

K249

A

1672-1217(2017)01-0001-09

2016-11-18

沈勝群(1986-),男,吉林梨樹人,吉林大學(xué)文學(xué)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運河貨物民間
獨占鰲頭的運河傳奇
文化,讓運河“活”起來
《中國運河志》簡介
如泰運河謠
逛超市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郴州市| 东光县| 南木林县| 呼和浩特市| 双鸭山市| 繁峙县| 北流市| 海阳市| 岳普湖县| 长垣县| 浪卡子县| 镇赉县| 岱山县| 施秉县| 岳普湖县| 铁岭市| 绥阳县| 大连市| 鹤岗市| 搜索| 麦盖提县| 且末县| 大洼县| 高阳县| 凌源市| 博野县| 吴忠市| 白河县| 韶关市| 昌平区| 阆中市| 武强县| 扶绥县| 安新县| 毕节市| 临澧县| 易门县| 酒泉市| 根河市| 昌黎县| 且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