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里山中心學校 章惠琴
小學數學“數與代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里山中心學校 章惠琴
數學是教學中的重要學科,“數與代數”也是數學學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教好“數與代數”一直是困擾數學教師的一大問題。本文對提高“數與代數”課堂教學質量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給同行們帶來一點點啟發(fā)。
數學;數與代數;策略
學習數學可以培養(yǎng)人的邏輯思維,因此數學教育對學生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小學數學是高等數學的入門階段,小學基礎打得好能為學生以后的邏輯思維提供助力。小學數學教學中“數與代數”是主體部分,是學生開始了解數量關系和含義的起步時期,如何給學生們打好這個基礎至關重要。
1.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形式古板機械
很多學校的教學模式還是采用傳統“教”的主要方式,老師負責一遍遍地給學生灌輸數學知識,監(jiān)督學習;學生負責死記硬背,記知識點。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是一次被提到其弊端很大,教學行為過于主動,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知識點難懂枯燥,學生抵觸排斥,很難提升學習成績。
2.學生好奇心被打壓
“學生”這個稱謂代表了有活力,充滿好奇心,對周邊新鮮事物都想探索了解的一個群體。尤其是身處小學的學生們,剛剛具有獨立的意識和人格,周遭的一切新鮮事物都對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是這種好奇心卻和有些教師認為的“教育”背道而馳。其實教育不僅代表著約束管教,它還是一個引導和釋放的過程。一味地按照古板的教學去打壓學生的探索欲,很容易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在教學時沒必要要求學生一板一眼地按照教材步驟去解題,應該允許學生的思維發(fā)散,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問題,誘導出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3.盲目豐富內容卻適得其反
目前很多學校應教育改革要求,要求數學教師一味創(chuàng)新,教師為了引起小學生的關注和興趣,只好在教案中加入動畫或彩圖,但是往往很多添加的彩圖其實與教學內容并無太大關系,最后導致學生對課程內容理解不到位,有的學生干脆把關注點完全放在動畫上,完全忽視了教學內容。
4.“數與代數”知識過于零散
就目前教材來看,數與代數的教學內容太過零碎,整體意識很難在學生之中樹立起來,教學的核心內容不夠突出,相關的衍生內容也不明顯,一些能體現出主體教學思想的東西經常被忽略。這種教學內容很容易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管中窺豹”的片面認識,學生對課標內容的關聯知識、延續(xù)知識都不能很好地聯系起來。
1.讓學生正確認識“數與代數”的定義
數學老師可以在課程開始前的幾分鐘,對數的歷史和相關知識做一下簡單的講解,內容可以生動有趣一些。這樣學生在正式學習的時候已經對數字有了一點了解,學習時就不會覺得陌生和排斥。日常教學中,老師也可以在課程中穿插一些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處用法,根據實例進行敘述,還可以組織學生表演一些有關數字的小節(jié)目、小游戲,提高課堂活躍度,讓學生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增強對數字的認識。這樣不僅豐富了課堂內容、降低了書本知識的枯燥性,還能讓學生放松身心,師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渠道,為日后的深入教學打下基礎。
2.充分利用情景記憶教學模式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學科,思維要求有較強的邏輯性和嚴謹性,不能要求學生像對待語文、英語一樣死記硬背。數學的定義大多枯燥難懂,以“乘法分配律”為例,在對其定義進行教授時,多數老師會照本宣科地進行敘述:乘法分配律就是乘法和加法的結合……,結果可想而知,學生大部分云里霧里。但是把定義與生活實例進行融合,效果又會不一樣,比如某某在超市購買了一堆蘋果和橘子,設蘋果和橘子價格相同,蘋果有xx個,橘子有xx個,求蘋果和橘子的總價格。這樣舉例,學生的興趣就會被好吃的水果吸引,然后對問題展開認真的思考,學生肯定會按照他們所掌握的算出蘋果總價和橘子總價再相加的算法,老師可以在公布答案后,采用乘法分配律的方式計算結果。如此,將生活場景帶入枯燥的教學中,可以在無形中加深學生對公式的概念,避免了傳統的死記硬背。
3.注重課內與課外實踐相結合
數學要“取之生活,用于生活”,除了平時的課堂教學內容要豐富合理外,老師還可以鼓勵課外學生跟隨家長一起去購物,比如母親在去超市買菜的時候,學生可以跟著一起去,付款之前,學生可以根據包裝上的菜價進行計算,鍛煉孩子們的數學運用能力。重返課堂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們互相交流,互通經驗和所得。這種日常的鞏固和練習,可以加快學生的學習效率。
4.增加課堂討論活動
如果課程進度合理,老師可以擠出一部分時間給學生用于課堂討論,對于提出新穎看法和獨特觀點的學生,老師不要吝嗇表揚,對于知識認知有誤的同學,老師要及時糾正,并講解分析錯誤點,學生在課堂交流中也可以對數學知識進行鞏固。
5.運用課堂活動加深知識印象
雖然數學是一門嚴謹而枯燥的學科,但是并不代表課堂氣氛也一定要隨之嚴謹枯燥,老師可以活用課堂活動,組織一些結合數學知識的小節(jié)目、小活動,寓教于樂。比如,在“1千米”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叫10個同學手拉手站好,然后讓另一名同學來測量10個手拉手的同學有多少米,再告訴學生需要多少個這樣的同學手拉手才能組成“1千米”。這種看似簡單的小方法,其實能在活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對枯燥的書本理解力還不夠,但是對于生動的情景活動卻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將抽象的數字轉換為真實的情景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探索和思考中逐漸發(fā)現數學的魅力。
6.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多元化思考問題
諺語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數學的正確答案雖然只有一個,但是通往答案的道路卻不止一條,很多數學題都會出現一題多解的情況。老師在授課時不能過于拘泥于教程答案,當下的學生們善于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就會得出不同的解法,老師不要看到過程和自己預期的不一樣,不經檢驗就判斷為錯誤解法,要鼓勵學生們從不同的思維角度去思考問題。對于過程簡潔直觀的答案要進行推廣,這樣可以滿足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求新。
小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一個慢慢培養(yǎng)的過程,老師應該戒驕戒躁,耐心引導,通過好的教學模式和實踐活動來引導出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力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
[1]方志良.談小學數與代數 課堂教學設計[J].教師,2016(9):103-103.
[2]黃育萍.淺談數學史在“數與代數”教學中的運用[J].廣西教育(義務教育),2016(8):29-31.
[3]金建琴.幾何直觀在小學“數與代數”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5(22):82-83.
[4]潘園園.小學“數與代數”教學的意義建構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book=31,ebook=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