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義元
摘 要:歷史課外閱讀對于學生初高中歷史銜接具有重要意義。它是高一新生亟須彌補的一項功課,這能為他們順利適應高中歷史課程提供很大幫助。教師應幫助高一新生解決好為什么讀、讀什么、怎么讀等問題,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歷史課外閱讀習慣,幫助他們實現(xiàn)初高中歷史的順利過渡。
關鍵詞:高中歷史 課外閱讀 初高中銜接
初高中銜接是我國當前中學教育領域中的一個熱門話題。中考后,大批的初中畢業(yè)生都涌入各種初高中銜接的培訓班。高中開學之初,教師也都會花一定的時間與精力給剛跨入高中的新生進行初高中銜接輔導。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初高中歷史銜接問題也受到了廣泛關注。但歷史課外閱讀對于學生初高中歷史銜接的重要性,如何進行有效的歷史課外閱讀輔導,以及幫助學生實現(xiàn)初高中歷史的順利過渡等問題并未受到應有重視。
一、歷史課外閱讀在學生初高中歷史銜接中的重要性
1.歷史課外閱讀是高一新生亟須彌補的一項功課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道出了廣泛閱讀對學習的重要性。歷史課外閱讀對于學習歷史也顯得極為重要,因為歷史囊括古今,包羅萬象。僅僅依托教科書是很難學好歷史的。鑒于此,在新課程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初高中歷史課程對于課外閱讀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读x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指出:學生要初步學會從多種渠道獲取歷史信息,了解以歷史材料為依據來解釋歷史的重要性……通過多種途徑感知歷史。在課程資源方面強調:除了歷史教科書外,圖書館、校外歷史課程資源、歷史題材的視頻資料、網絡資源等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也指出:學生要進一步提高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在課程資源方面強調:除了歷史教科書以外,圖書館、歷史音像資料、歷史遺存等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當前,教育部的歷史課標研制專家們在多個場合透露: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歷史課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而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簡而言之包括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歷史價值觀。顯而易見,要落實初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深化初高中歷史教學改革,就離不開在學生中推廣歷史課外閱讀。然而,眾所周知,當前中學生的歷史課外閱讀十分匱乏。歷史課外閱讀是廣大中學生亟須彌補的一項功課。而高一階段則是學生改變舊習慣、重視歷史課外閱讀的一個契機。
2.歷史課外閱讀是高一新生克服初高中銜接障礙,順利適應高中歷史課程的重要途徑
初中歷史課程從宏觀角度入手,按照時序編排教材,注重教學內容的基礎性,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側重于識記。通過課堂教學,學生能基本掌握知識,應對中考。高中歷史課程兼顧宏觀與微觀,按照專題編排教材,教學內容的時空跳躍性很大,教學內容的廣度與深度也遠遠超過了初中,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上升到了側重理解與應用的層面。高考更是突顯能力,對分析、綜合、歸納、評價等高層次能力的考查。習慣了初中歷史的高一新生,一跨入高中,就面對著迥然不同、難度驟增的歷史課,往往很不適應,難以順利實現(xiàn)初高中歷史的銜接,進而影響了學習,而歷史課外閱讀能幫助高一新生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首先,一些可讀性較強的歷史課外讀物能幫助高一新生緩解畏難情緒,重拾學習歷史的興趣與信心。其次,與教材相關的歷史課外讀物能幫助高一新生適應教學內容跳躍性大的特點,有利于拓展知識面,構建完善的歷史知識體系。此外,廣泛的歷史課外閱讀以及相應的交流探討有助于高一新生領悟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內容與方法技巧,進一步提升閱讀能力、史證能力、質疑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養(yǎng)成勤學好問的良好習慣。
二、改進高一新生歷史課外閱讀狀況的策略
歷史課外閱讀對于高一新生的初高中歷史銜接是很重要的,但他們卻對于歷史課外閱讀不夠重視。如何改變這一狀況,幫助高一新生養(yǎng)成歷史課外閱讀的習慣呢?
1.開門見山,講明為什么讀
歷史課外閱讀對于初高中歷史銜接的重要性,教師很容易明白,但學生就不一定能明白。所以,在學生剛跨入高中,剛接觸歷史時,教師就應開門見山地告訴學生歷史課外閱讀對于讀好高中歷史的重要作用。我習慣于借助高一新生的第一堂歷史課上一節(jié)《導言課》。在這節(jié)課里,我會簡單介紹初高中歷史的差別與聯(lián)系、高中歷史的知識體系、學習高中歷史的建議等內容。我會向學生強調歷史課外閱讀對于學好高中歷史的重要作用。
2.推薦書目,指明讀什么
由于歷史包羅萬象,歷史類讀物汗牛充棟,一個人窮其一生也無法讀完。由于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各種書籍琳瑯滿目卻又良莠不齊,高一新生在閱讀歷史課外之初應由教師推薦閱讀書目。適合高一新生閱讀的歷史讀物有以下幾類:
(1)優(yōu)秀的歷史通俗讀物。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諶旭彬的《漢朝:被掩蓋的真相》《中國:1864—1911》,張鳴的《辛亥:搖晃的中國》《歷史的底稿》,(美)林達的《歷史深處的憂慮》《帶一本書去巴黎》等。這些優(yōu)秀的歷史通俗讀物,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可讀性強,有助于學生提升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并且能在輕松愉悅的閱讀中增長知識、提升歷史素養(yǎng)。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市場上的歷史通俗讀物魚龍混雜,各種穿越、戲說、秘史充斥其間,低俗化、娛樂化的傾向較為嚴重,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甄別優(yōu)劣。
(2)名家名著。歷史課外閱讀應重點讀名家名著。但歷史類書籍多,名家名著也多,切忌貪多求全,要從高中歷史教育的實際出發(fā),精選與高中歷史教材相關、與高中生認知水平相契合的名家名著。值得推薦的中國史方面的書籍有:錢穆的《國史大綱》《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中國大歷史》,葛劍雄的《統(tǒng)一與分裂》,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大綱》,(美)徐中約的《中國的奮斗》,陳旭麓的《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潰》,王奇生的《革命與反革命》,(美)傅高義的《鄧小平時代》等。世界史方面的書籍有:陳哲衡的《西洋史》,羅榮渠的《現(xiàn)代化新論》,錢乘旦的《在傳統(tǒng)與變革之間》,李劍鳴的《美國的奠基時代》,(美)帕爾默等合著的《現(xiàn)代世界史》,(美)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以)赫拉利的《人類簡史》等。
(3)優(yōu)秀的中學歷史教學雜志。《歷史教學》《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中學歷史教學》《中學歷史教學研究》,這些是國內中學歷史教學圈內公認的四大學術刊物。在當前這個信息時代,數不勝數的歷史類文章充斥著網絡與各類報紙雜志,令人眼花繚亂,難以辨別,又因高一新生的認知水平與辨別能力尚顯稚嫩。鑒于此,我認為,學生要閱讀歷史類文章應首選優(yōu)秀歷史雜志中的文章,專業(yè)的學術雜志論文對他們來說過于高深。上述四種刊物中有很多的內容都適合學生閱讀,能對他們學習高中歷史以幫助與啟迪。
3.言傳身教,教會怎么讀
首先,大多高一新生由于長期不注重歷史課外閱讀,因此,教師應加以輔導,這樣才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歷史課外閱讀習慣。若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先有一桶水。而要讓學生愛上閱讀,教師就要喜愛閱讀,通過榜樣作用去影響學生,通過淵博的學識去感染學生。我就很喜歡購書與閱讀,家中藏書近千冊,長期保持著每月精讀兩本書的習慣,工作之余也常常手捧一卷,埋頭閱讀,雖然囫圇吞棗、不求甚解,難以在知識層面上給予學生深刻啟迪,但我愛讀書的習慣還是影響了部分學生。
其次,要為學生排憂解難,幫助學生走出誤區(qū),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例如,一講到課外閱讀,很多學生馬上就會說:“學習任務那么重,作業(yè)那么多,根本沒時間讀?!苯處熞寣W生學會利用零散時間來閱讀,讓閱讀代替玩手機、玩游戲,使之成為一種消遣的方式。面對茫茫書海,動輒幾十萬字甚至上百萬字的大著作,學生往往容易退縮,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選讀與全讀、精讀與略讀等閱讀技巧。有的學生說:“教科書都記不牢,課外書更是看了就忘?!苯處熞龑W生認識到閱讀不追求過目不忘,只要書看多了,就會有一定積累,自然會潤物細無聲般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時要求學生在閱讀中應有所問、有所思,當有想法時要及時記錄下來,養(yǎng)成記筆記的好習慣。但如何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則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三言兩語是說不清楚的,對于深入探究此問題的學生可閱讀美國學者艾德勒的名著《如何閱讀一本書》。
最后,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歷史小論文比賽、讀書報告會、優(yōu)秀讀書筆記、讀后感評選、歷史辯論會和編排歷史話劇等都是很好的活動。當然,很多交流探討無須大張旗鼓,只要隨時隨地、輕松自由地進行即可。教師應鼓勵學生自發(fā)地交流探討。如學生向教師借書,教師可適時詢問“讀到哪里”“有什么感受”等。當碰到兩位同學交流問題時,教師也可以加入其中,給予他們以鼓勵與肯定,并解答疑問。
三、結語
總而言之,歷史課外閱讀是學生初高中歷史銜接的重要橋梁。教師應重視歷史課外閱讀的重要作用,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從高中教育的實際與高一新生的特殊學情出發(fā),對他們的歷史課外閱讀進行輔導,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歷史課外閱讀習慣,讓歷史課外閱讀在學生的初高中歷史銜接中以及以后的學習中發(fā)揮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陸宏慧.高中生課外閱讀與歷史課學習[J].考試周刊,2008(4).
[4]余延學.讓課外閱讀成為中學歷史課程的一部分[C].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