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去“性別化”的社會主義性別建構:基于仫佬族婚姻形式變遷的思考

2017-01-28 16:04謝秋慧羅樹杰
中華女子學院學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仫佬族兩性婦女

謝秋慧 羅樹杰

去“性別化”的社會主義性別建構:基于仫佬族婚姻形式變遷的思考

謝秋慧 羅樹杰

通過深入調查仫佬族聚居村落,在獲得第一手田野調查資料的基礎上,以社會性別作為研究視角,梳理出仫佬族在不同歷史時期經(jīng)歷了“入贅婚”、“嫁娶婚”、“兩頭走”的婚姻形式。同時探究不同婚姻形式下仫佬族婦女的社會性別角色、話語權等,展現(xiàn)當下仫佬族兩性的性別建構,預測出兩性和諧平等觀念的植入以及去“性別化”的社會主義性別建構更能促進兩性關系的和諧健康發(fā)展。

仫佬族;婚姻形式;社會性別

婚姻既是個人行為,又是社會設置?;橐錾婕岸嗝嫘?,婚姻賦予結婚者的居住形式、地位、角色、性別分工、權利、義務等,無不體現(xiàn)了社會的塑造和文化的規(guī)范?;橐鲂问降牟煌?,婦女的社會地位獲得也不盡相同。研究婚姻形式的變遷,對婦女獲得平等權利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仫佬族是我國55個少數(shù)民族之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口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廣西境內的仫佬族絕大多數(shù)居住于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根據(jù)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統(tǒng)計局《2014年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國民經(jīng)濟統(tǒng)計資料》記錄,該縣仫佬族人口126845人,分布在四把、東門、小長安、黃金等11個鄉(xiāng)鎮(zhèn)。廣西其余仫佬族散居于宜州、柳城、柳江、忻城、都安等地。改革開放以來,涌現(xiàn)出一批研究仫佬族的學者,他們對仫佬族族稱與族源、人口、風俗節(jié)慶、歲時禮儀、民歌、民居建筑、兒童教育等內容進行研究探討,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以仫佬族婦女為對象的研究卻相對薄弱。1949年以來,我國開始實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一夫一妻婚姻制、男女同工同酬、計劃生育政策等從不同領域堅持了保護婦女的基本原則。雖然我國的婦女解放運動沒有經(jīng)歷西方為爭取婦女勞動權、受教育權、政治權、選舉權等而進行的三次革命浪潮,但我國的女性主義具有明顯的中國化特征,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還有其獨特的民族性特征。

仫佬族婚姻經(jīng)歷了入贅婚、嫁娶婚和“兩頭走”的婚姻形式變遷,婦女在不同婚姻形式下獲得了不同的婚姻自主權、決定權以及社會賦予的“第二性”。

鑒于此,本文以社會性別作為研究視角,對不同婚姻形式下仫佬族婦女的社會性別角色、平等權利獲得進行探究。通過探究歷史發(fā)展的縱向維度下不同婚姻形態(tài)中仫佬族婦女社會性別的獲得,旨在與同一時期的西方女性主義主流理論進行對話,展現(xiàn)當下仫佬族婦女社會角色與社會權利的獲取情況,從而為國家了解仫佬族以及制定相應的民族政策提供參考。

一、仫佬族婚姻形式的變遷

(一)早期的“入贅式”

歷史上,仫佬族經(jīng)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母系社會。在1956年確定仫佬族族稱前,有學者調查發(fā)現(xiàn):“先祖來時,講的是漢話、官話。因娶當?shù)刂v仫佬語的土人(一說苗人或侗人)為妻,所生子女,一切風習言語從母不從父?!盵1]5可以推測,在較早時期,仫佬族家庭經(jīng)歷過贅婿時代,贅婿遺俗在當今仫佬族社會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他族入贅婚,一說男子家貧不能娶妻,身入婦家作質,地位低下,無獨立人格;二說實則男尊女卑宗法制度的附屬,整個社會男權至上。此說法是建立在多子貧家或有女無子之家才成立,如大元《通制條格》規(guī)定:“止有一子不許出贅,若貧家止有一子,立年限出舍者聽?!盵2]仫佬族贅婿如行走江湖之士,或逃難,或經(jīng)商,或遷移。“今羅城東門鎮(zhèn)中石村大銀屯銀氏四冬、五冬族譜序稱:銀姓系穆柯公之苗裔,原籍乃宋金人氏,生居帝胄。時因叛亂(即成吉思汗伐金),遷居河南開封府無錫縣??直或尪局?,遂去金而銀姓?!盵3]10羅姓仫佬族“歷秦、漢、晉、隋、唐、宋、元等朝代,羅姓子孫均有出仕。適元朝中期,羅玉公由湖南省寶慶府武岡州橋頭鎮(zhèn)鎮(zhèn)眾橋遷至廣西柳州府羅城縣”。[3]9

由于仫佬族是一個有語言而無文字的民族,因而考察早期入贅婚的經(jīng)濟效力和法律效力,沒有相關民族文獻史料可作為參考。但從多個族譜記載或口口相傳的傳說發(fā)現(xiàn),仫佬先祖獨自與地方女子成婚,婚后從妻居,生子大多從父姓,生活習慣遵從妻方,而后與夫家無太多往來。由此說明,仫佬族入贅婚在形式上是男嫁女娶,夫從妻居。仫佬族入贅婚的婚姻形式是以婦女家庭為中心,一切生產(chǎn)、生活以女方為本位。從族際交流而獲得的社會效應看,婦女是主導地位,贅婿相應也獲得一定的家庭地位和社會地位。而仫佬族贅婿不一定是多子家貧的情況,有關贅婿地位低下、不受尊重的結論并不成立。贅婿不僅不改隨妻姓,而且贅婿婚后所生子女大多從父姓,贅婿所生子女繼承妻子的那一份財產(chǎn),這說明該時期仫佬族父系傳宗接代的觀念并不十分強烈。

在以入贅婚為主的仫佬族發(fā)展史上,仫佬族還有傳統(tǒng)的青年男女社交“走坡”習俗。不過這一習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逐漸淡化?!白咂鹿?jié)”那天,“青年男女穿上節(jié)日的盛服,成群結隊,從四面八方云集到坡場來,等待著與意中人相見。......最耐人尋味的是那些撐著花傘,三個一群,五個一伙,站立在山坡綠蔭間的青年小伙子和姑娘們,他們并沒有沉浸在歡樂的人海里,而是哼著悅耳的山歌,與自己的知音互相傳情”。[4]103通過走坡唱歌傳情及相互了解,仫佬族青年男女自由選擇意中人,女子有選擇婚戀對象的絕對權力,父母不強加干涉。

仫佬族女子婚后有“不落夫家”①“不落夫家”指已出嫁的女子,除節(jié)日喜慶丈夫專程接至夫家外,婚后生育以前不能住在夫家。女子要在娘家生活直至有了身孕,才去夫家長久居住。的習俗,以及生育后“做外婆”的習俗?!白鐾馄拧笔侵肛锢凶鍕D女在女兒出嫁生下第一個孩子后,把去女兒家當作一個喜事。她們會準備豐厚的禮品,包括背帶、花帽、五彩刺繡、布料、玩具、粽粑等?!巴馄诺牡匚辉谌藗兊男闹腥匀幌喈斨匾?。它反映了仫佬族人民傳統(tǒng)的心理狀況,也反映了‘從母不從父’的母系社會的歷史痕跡?!盵4]135這表明仫佬族婦女有較高的家庭地位和社會地位。

(二)從“嫁娶式”到“兩頭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提倡男女平等,并在制度、法律等方面制定了相關政策予以保障,表現(xiàn)在婚姻制度上實行一夫一妻制。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以及社會文化的推進,仫佬族婚姻形式適時而變。筆者通過對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鎮(zhèn)鳳梧屯、田心屯、德音屯、四把鎮(zhèn)大梧屯的婦女進行調研采訪,發(fā)現(xiàn)仫佬族婚姻形式經(jīng)歷了由入贅婚到嫁娶婚,再到“兩頭走”的形式變遷。仫佬族通婚范圍擴大,“剩男”、婦女離婚、婦女再婚等比例上升,這些新的社會問題的產(chǎn)生賦予了婦女權利新的內容。

通過對40—60歲仫佬族婦女婚姻形式的調查,發(fā)現(xiàn)該年齡段的婦女通婚范圍主要限于羅城境內。這一時期的仫佬族通婚圈主要以本村寨為中心,輻射到附近其他村寨和鄉(xiāng)鎮(zhèn),離村寨越遠,通婚則越少。該時期仫佬族婦女的社會交往主要是依附家庭關系,“結婚并不是個人的私事,選擇誰與自己終生相伴,也不完全取決于當事人的喜好和意志,而是更多地受家庭制度、社會價值和風俗習慣的制約”。[5]129-132仫佬族婦女受到鄉(xiāng)土社會的地域限制,在婚姻觀念的形成上主要是傳統(tǒng)家庭的耳濡目染或父母的口口傳教。選擇勤勞、肯干、忠厚等能改變家庭經(jīng)濟狀況的對象成為婚姻標準。調研還發(fā)現(xiàn),40—60歲的仫佬族婦女雖然家里有幾個兄弟姐妹,但也招婿上門或嫁在本村,在問及“有兄弟為什么不外嫁”時,她們回答最多的就是“家里勞動力少,在家①指招婿上門。養(yǎng)家”。

1949年以來,我國實行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等政策,生產(chǎn)方式由家庭為單位轉為集體勞動模式。而改革開放后,大量青壯年農(nóng)民外出務工,婦女由“女主內,男主外”的家務分工模式變成“同主內外”,婦女獲得了更大自由度的勞動權、經(jīng)濟權,由此帶來了觀念的轉變?!拔矣凶约旱腻X”、“我賺的不比他少”、“有無男人沒差別”等成為婦女們說得頻率比較多的話。此外隨著計劃生育的實行,仫佬族人口增長的幅度大大降低,少子對家庭的影響就是“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外嫁”,因此這一時期“兩頭走”成為主流,仫佬族男子的“娶妻進”和仫佬族女子的“入贅婿”比例大大下降。仫佬族婦女在嫁出去或招贅婿二者之間有一定的選擇權。對20世紀70年代出生的婦女來說,家里經(jīng)濟條件較好、所在村寨交通較發(fā)達的女子大多選擇了入贅婚形式;而一些家庭經(jīng)濟困難、偏遠村寨的仫佬族婦女選擇了嫁出。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婦女由于受到外來婚育觀念和性別觀念的影響,為照顧雙方家長的感受,開始選擇新型的“兩頭走”婚姻形式。

進入21世紀,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帶來了先進性別文化,仫佬族婦女的擇偶標準也發(fā)生了改變。家庭條件不再成為締結婚姻的重要標準,而是更注重個人素質。仫佬族婦女偏向于選擇性格開朗、陽光活潑、社交能力強、有一技之長的對象,而一些勤勞卻老實、不善言談的男人就比較難娶妻。由于仫佬族婦女的擇偶及婚姻形式都是基于自己的意愿,因此父母對子女戀愛婚姻的干涉和影響力越來越弱。夫妻感情成為維系婚姻家庭的重要紐帶,婦女可以說完全享有自由擇偶權和婚姻自主權。這一時期,婦女初婚年齡表現(xiàn)出降低的趨勢,由于感情的變動導致的離婚率上升,婦女再婚的比例也有上升。仫佬族婦女希望通過占有更多的社會資源來表現(xiàn)自己的社會價值,同時獲得家庭地位;而由于男女比例失調的原因也給身為女性的她們帶來了一定的社會價值效應。采訪中,她們多表達出“這個社會男多女少”、“只要是個女的就不怕沒人要”、“離婚有什么,很多離婚的照樣再嫁個從未結過婚的男人”等觀點。

這一時期的婦女個性越來越明顯,而婦女的話語權與歷史上其他時期相比有明顯不同,二元結構表現(xiàn)出了差異性。然而,差異并非對立,差異激發(fā)了兩性生理性別(Sex)。所以在生理差異基礎上,應充分發(fā)揮社會性別(Gender)的能動性,從而使兩性在家庭中的分工需求、兩性關系的期待上趨于平等。

二、仫佬族婚姻形式變遷的社會性別建構

(一)“差異”中的“平等”

早期社會主義者傅立葉提出,“婦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標準?!盵6]309“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寧可說是逐漸形成的。”[6]309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的這一觀點為認識、思考女性角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視角?!暗诙浴敝竻^(qū)別于男女兩性的生物學特征,是由后天的社會制度、社會習慣等影響而造成的特定的女性特征,意指女性被男權社會的文化、政治、經(jīng)濟、心理等要素影響、束縛、制約而建構出來的女性角色和表現(xiàn)出來的女性氣質,表現(xiàn)為社會地位相比男性更為低下,不受重視或尊重。20世紀60年代,在波伏娃“第二性”理論觀點的基礎上,社會性別(Gender)一詞出現(xiàn)。社會性別理論認為,兩性差異并非生理差異決定、衍生的,而是長期以來的男權思想和父權社會性質所決定的。而我們研究的仫佬族社會及家庭由于其特有的文化源流,并不存在兩性針鋒相對的時期,相反還擁有開放、不保守的文化特質。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仫佬族婦女一直享有特權,能招婿上門,也可嫁人不順再回門,現(xiàn)在還可“兩頭走”,這些是與其掌握一定的家庭和社會資源分不開的。社會性別理論認為,要想改變女性的“他者”地位,最為關鍵的是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和自我賦權。唯有如此,才能打破男性中心文化,使女性獲得話語權。仫佬族婦女在自由婚戀的基礎上,通過自我實現(xiàn)的經(jīng)濟價值而掌握了一定的家庭權利。加之,由于男多女少的性別比失衡帶來的性別資源優(yōu)勢使得仫佬族婦女獲得了在家庭中的優(yōu)越感和自豪感。

21世紀20年代后,仫佬族婦女的婚姻形式將進入“兩頭走”的高峰期。新的時期正在促成新的性別觀念的形成。婦女在婚姻里的性別角色期待也相應調整,經(jīng)濟獨立能力更強、自我意識更覺醒、家庭權利和義務的對等要求更明顯等,這些也均將成為仫佬族新型婚姻形式中婦女社會性別的再建構特性。由于婦女不斷的自我提高,其社會價值和家庭價值同時共存共贏,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平等與建構和諧家庭。但是由于社會的發(fā)展,一些新的家庭問題如生育性別偏好的轉變、贍養(yǎng)老人模式的變化、家庭規(guī)模擴大等將會伴隨產(chǎn)生,仫佬族家庭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呢?通過調研,筆者認為,夫妻婚姻感情的維系方式、處理家庭矛盾的技巧、普及性別平等觀念已經(jīng)成為仫佬族家庭極度關注并渴求獲得的知識領域。為促進兩性和諧發(fā)展,政府有關部門要突破宣傳口號階段,以專家下鄉(xiāng)輔導和開展培訓會等形式,或通過現(xiàn)代科技平臺如微信公眾號推出家庭和諧相處常識等,解決家庭現(xiàn)實問題,切實為兩性情感、性別和諧、家庭和睦提供建議,從而實現(xiàn)新時期兩性家庭的和諧,開啟仫佬族兩性關系的歷史新篇章。

(二)“合作促和諧”的建構路徑

仫佬族的婚姻形式從來都不是在“閉關”的狀態(tài)下完成變遷的,而是在不斷與中原漢族、周圍壯族、苗族、侗族、毛南族等民族產(chǎn)生文化沖突、融合,加之在各種社會浪潮的沖擊下,表現(xiàn)出新的婚姻形式和特征。仫佬族婚姻形式內涵保持著傳統(tǒng)的包容性特征,但同時賦予了對兩性社會性別期待的新內容??v觀整個中國社會,新時期社會性別建構具有長期性、復雜性等特點,而在婚姻形式中,兩性的對立與聯(lián)系顯得尤為突出。然而這一性別特征并沒有被任何時期的女性主義者們注意到。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對于婦女地位和家庭的討論是相互脫離的,將婦女問題濃縮到她們的工作能力上,而對于家庭的討論則被視作私有制的前提。李銀河在《婦女:最漫長的革命》中提到:“婦女被賦予了自己另外的世界——家庭。家庭像婦女自身一樣,被視為自然的產(chǎn)物,而實際上它是文化的產(chǎn)物。”[7]2西方女權主義者把婦女和家庭視為獨立存在的兩個體系,毫無相干。一些激進女性主義贊同男性權力無處不在,把生活的一切領域當作政治領域來看待,試圖為家長制權力找到一個歷史的位置,以此去理解它與其他統(tǒng)治形式的關系。性別文化規(guī)范固然是導致社會不平等的重要因素,但這些觀點和理論并不能指導仫佬族婚姻形式下的社會性別建構。新時期仫佬族性別文化如何規(guī)范、社會性別如何建構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

在較小私人領域婚姻形式的選擇上,西方女性主義從來沒有一個嚴密的理論思想體系對其進行指導。它指向的只是西方特有的政治、經(jīng)濟、制度、歷史和文化背景中產(chǎn)生的性別獲得,以及追求男女平等的宗旨。在仫佬族婚姻形式中,婦女有權選擇婚后居住模式。可以說,“兩頭走”是仫佬族兩性在婚姻形式中權衡社會性別的體現(xiàn)。同時也要認識到,“兩頭走”未必是性別建構達到和諧的表現(xiàn)。只有出現(xiàn)一種超越兩性社會性別期待的“不娶不嫁”的自然婚姻形式,兩性關系才會達到平等。正如后現(xiàn)代女性主義者所倡導的,要尊重兩性生理差異,允許表達女性生理上的特殊性,解構私人領域(婚姻家庭中)的性別等級,以實現(xiàn)“差異中的平等”,從而實現(xiàn)男女性別平等。不論是何種婚姻形式,仫佬族社會性別的構建都應以此為目標,適應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不斷深化兩性平等和諧,促進社會的文明發(fā)展。

當前,仫佬族婚姻形式下的社會性別建構主張要吸收社會主義女性主義思想,在建構性別文化上更要注重男性的參與、合作,以合作促和諧。新的婚姻形式走向賦予其性別平等的內容,包括在六禮中削弱以經(jīng)濟形式表達的禮節(jié)以及聘禮與回禮的對等;親屬稱謂不因不同婚姻形式而變化①,等等。民間的傳統(tǒng)是分散的,卻有自己的脈絡,正如仫佬族婚姻形式的變遷是其吸收先進性別文化的內涵自覺應對的結果。這對于仫佬族兩性社會性別的建構是起積極促進作用的。這種民間自覺行為需要國家在充分了解少數(shù)民族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在對社會性別的建構上實現(xiàn)政府主導,實現(xiàn)制度革新,例如對一些性別不平等的現(xiàn)象或陋習以村規(guī)民約進行規(guī)范;同時需要少數(shù)民族自覺提升性別觀念,繼續(xù)保持傳統(tǒng)文化中包容性、平等性等先進性別觀念,以此來實現(xiàn)男女兩性的共同關注和參與,促進社會性別更加和諧。

三、結語:一種去“性別化”的社會主義性別建構

仫佬族這一個案呈現(xiàn)出在無國家力量引導和推動作用下婚姻形式變遷的性別觀念重構,說明了婚姻形式的變遷是如何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性別觀念的建構,并作用于新觀念的再生產(chǎn)。具體來說,通過對仫佬族婚姻形式變遷的發(fā)展脈絡進行梳理,看到仫佬族婚姻形式變遷中男女兩性權利的斗爭、交織、“中和”,女性的任何一種婚姻選擇都是社會化的結果,很長一段時間是女性自身話語權和社會賦予其話語權的博弈。雖然我國沒有明確地發(fā)起宣傳男女平等的運動,但一直在探索男女平等的路徑,也曾建立起一套宣傳機制,服務于社會主義性別建構的整體,以改變傳統(tǒng)的性別觀念,使男女兩性在婚姻形式中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權,以促進家庭和諧穩(wěn)固發(fā)展。即便如此,客觀上講,國家實行干預或推行的政策,并不是暢通無阻的,來自個體的觀念接受以及不同社會體系思潮的沖擊都不可避免地成為推行的阻礙。更有甚者,“男女平等的觀念不僅僅是一種公共的政治理想,它更觸及變革人們生活中最私密的空間和相處方式,而性別觀念的展現(xiàn)恰恰屬于日?;纳顚嵺`領域?!盵8]40如何在家庭內部構建去性別化的平等觀念將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它的實現(xiàn)不僅會通過文化傳播和滲透的力量與根深蒂固的性別觀念進行斗爭,而且會在博弈的過程中實現(xiàn)性別平等觀念的再更新、再改造。一種全新的去“性別化”社會主義性別建構也應當根植于家庭中,并且發(fā)芽、開花和結果。

[1]《仫佬族簡史》編寫組.仫佬族簡史[M].桂林:廣西民族出版社,1983.

[2]郭成偉.大元通制條格[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肖永孜,陳潔蓮,等.中國仫佬族人口[Z].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04.

[4]李干芬,胡希瓊.仫佬族[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M].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

[6](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鐵柱譯.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

[7]李銀河.婦女:最漫長的革命[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7.

[8]郭燕平.農(nóng)村性別觀念的現(xiàn)代性改造——以20世紀50年代陜西地區(qū)的流動放映為例[J].婦女研究論叢,2016,(6).

責任編輯:張艷玲

①仫佬族不同婚姻形式下有相對應的親屬稱謂體系。對于“兩頭走”這種婚姻形式,一些稱謂如“外祖父母”、“舅舅”、“姨媽”等不存在,兩邊都被認為是主體家庭。

Socialist Gender Construction of the Difference of Sex:Reflection Based on Change of Marriage Forms of Mulam

XIE Qiuhui,LUOShujie

This paper uses gender as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e gender role and the voices of Mulam minoritywomen in different forms ofmarriage,showingthe gender construction ofMulamethnic group.It predicts that the implantation of gender harmony concept and the socialist gender construction can promote the harmonious healthy development ofgender relations.This not onlyenriches the theories on the gender research in China,but alsoprovides a case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Mulamand formulatingcorrespondingnational policy.

Mulamethnic group;forms ofmarriage;gender

10.13277/j.cnki.jcwu.2017.03.007

:2017-03-15

C913.68

:A

:1007-3698(2017)03-0047-05

謝秋慧,女,仫佬族,河池學院政治與歷史文化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仫佬族兩性文化。546300;羅樹杰,男,壯族,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530004

本文系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青年項目“羅城仫佬族人口均衡發(fā)展的問題及對策研究”(項目批準號:15CSH001)、2016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羅城仫佬族留守人口社會問題研究”(項目批準號:KY2016LX270)、2015年廣西人口較少民族發(fā)展研究中心課題“困境與出路:仫佬族人口‘流’與‘留’的博弈”(項目批準號:GXRKJSY200512)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仫佬族兩性婦女
廣西仫佬族古歌活態(tài)傳承研究*
基于文化旅游資源開發(fā)的仫佬族特色村寨保護研究——以羅城大勒峒村為例
一株“靈芝”——一位貧困婦女的脫貧自述
郭文景歌劇作品中的兩性形象剖析
廣西仫佬族傳統(tǒng)蔬菜種質資源調查與保護對策研究
當代婦女的工作
DMC-IA-AM兩性聚丙烯酰胺用于混合廢紙漿抄紙
兩性羊的診斷與防治方法
《婦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則
中國惟一的仫佬族自治縣慶祝成立30周年
新竹市| 呼和浩特市| 洛阳市| 孝感市| 葫芦岛市| 汾西县| 三穗县| 泰兴市| 灌阳县| 利津县| 九龙县| 息烽县| 清原| 静安区| 宜春市| 浦县| 蒙山县| 中西区| 门头沟区| 博客| 万源市| 宿松县| 喀喇| 龙州县| 盖州市| 眉山市| 定襄县| 遵义县| 安溪县| 嘉义市| 湘乡市| 铁岭县| 涟源市| 普安县| 井陉县| 海安县| 九寨沟县| 金平| 德昌县| 钟山县| 汕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