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瑩++鮑悅
摘 要:從自媒體時代下大學校園流行語的新內(nèi)容、大學校園流行語在自媒體時代下的新特性、大學校園流行語在自媒體時代下的新興詞匯和特殊詞匯現(xiàn)象三方面進行研究,以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語言習慣,從而達到促進語言規(guī)范化的目標。
關鍵詞:自媒體;大學校園;流行語;思想道德;特性;詞匯
中圖分類號:G526.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3-0018-01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自媒體時代下的大學校園流行語呈現(xiàn)出多樣化、豐富化的特點;同時通過多種方式的諧音手段,也呈現(xiàn)出了修辭手段的多元化、外來詞語表現(xiàn)的新形式、縮略語的簡潔高效使用、方言口音對于流行語的滲透、舊詞語被賦予新的內(nèi)涵、電視網(wǎng)絡語頻繁使用等表現(xiàn)特征??梢哉f,自媒體時代下的大學校園流行語對大學生的語言使用習慣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要認真研究這一現(xiàn)象,引導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zhì),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自覺成長為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人才。
一、自媒體時代下大學校園流行語的新內(nèi)容
通過貼吧、微博等自媒體平臺,篩選出60條最頻繁使用的大學校園流行語,運用網(wǎng)絡問卷星進行了調(diào)查,調(diào)查問卷的發(fā)放也多數(shù)通過QQ空間、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平臺。調(diào)查從2016年5月開始,到2016年7月結(jié)束,選取出了十大校園流行語。比如“你咋不上天呢”“也是醉了”“你開心就好”“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等這些流行語,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園文化的精神面貌,同時也可以反映部分大學生的生活態(tài)度、價值觀念和人生理想。
二、大學校園流行語在自媒體時代下的新特性
1. 修辭手法多元化
以“你咋不上天呢”這一句舉例,這一句流行語被選中頻率最高,共有267次點擊率,占到總?cè)舜蔚?6.8%。實際上,這句話是采用夸張和反問的手法來表達說話人對于某個人的做法或行為做出的具有貶義色彩的評價性句子,并由“你咋不上天”引申出了很多相同手法并且更加形象生動的句子,如“你咋不上天和太陽肩并肩呢”等。在被選擇的60條句子中,也不乏采用多元修辭的流行語。再如,“畫面太美不敢看”這句流行語的點擊率為12.8%,該流行語采用了夸張和反諷的修辭,“美”原指美好、美麗之意,但在此語境中語義完全改變,也是具有貶義語氣的評價性句子。
2. 外來詞語新穎化
由韓語衍化而來的“歐巴”“擦浪黑”等詞語,隨著各大韓劇的熱播而成為中國大學校園的熱詞。英語文化對中國學生的影響則更加深遠,中英混雜的表達方式、新譯外來詞等都是大學校園流行語表達的方式。例如“嗨”這一表達方式,是根據(jù)英文單詞“high”衍生的一個音譯外來詞,今天已活躍在大學生的日常表達中。部分大學生不使用漢語固有的“興奮”“熱烈”等詞語來描述心情、感受和氣氛,而是選用“嗨”來簡明直接地進行交際交流。
3. 語域跨界靈活化
隨著電視及網(wǎng)絡媒體的快速發(fā)展,一些電視網(wǎng)絡中出現(xiàn)的流行語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說話習慣,而這類詞語的風行離不開當下的偶像?!拔覀儼字亍眮碓从凇栋职只貋砹恕?,由此衍生而來的“人家白著呢”,點擊率占3.7%;“你是豬嗎”是來源于《奔跑吧,兄弟》中陳赫的經(jīng)典語句;“狗帶”則來源于歌手黃子韜在說唱中“go die”的發(fā)音。再如“我的天哪”,是通過德云社相聲演員岳云鵬之口而廣泛流傳的。
4. 舊詞內(nèi)涵豐富化
十大校園流行語中排名第二,在調(diào)查中的點擊率為44.7%的“也是醉了”就屬于典型的舊詞新用?!白怼?,有形容詞、動詞等詞性,在《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里有三種意思:1)飲酒過量,神志不清;2)沉迷、陶醉;3)以酒浸物。而在這個新詞里,它是一種對無奈、郁悶情緒的輕微表達方式,用法類似“我也是暈了”,是一種幽默用語。它通常表示對人物或事物無法理喻、無法交流,多可與“無語”“無力吐槽”換用。與之前的意思相比,很明顯可以看出“醉”有了更豐富、更深層次的內(nèi)涵,這屬于詞義的擴大現(xiàn)象?!耙彩亲砹恕?4.7%的點擊率表現(xiàn)了醉的詞義擴大以后人們對醉的使用率更高了。
5. 方言滲透初顯化
方言作為地域文化的一個載體,不僅體現(xiàn)了地區(qū)的地理位置、自然環(huán)境等特點,也表明方言地域的人文歷史、文化心理等對校園流行語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你咋不上天呢”這句流行語中,很明顯“咋”字的用法常見于北方方言區(qū),尤其是東北官話區(qū)域。
6. 縮語簡潔高效化
用一個句子中的若干字詞精練地表達出一個句子的含義,也是流行語的來源之一。除了漢語的縮略之外,還有英文的縮略語如“PS”“DIY”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快節(jié)奏生活對大學生的影響,同時也表現(xiàn)了年輕人的創(chuàng)新意識。
自媒體時代下大學校園流行語的特征更加多元化,并且在這樣的特征的影響下,大學校園流行語的創(chuàng)造源源不斷,也創(chuàng)造出了更多的形式。
三、大學校園流行語在自媒體時代下的新興詞語和特殊詞語現(xiàn)象
1. 新生詞語
所謂新詞,是指內(nèi)容新、形式新,原來的詞匯系統(tǒng)沒有的詞,既包括利用原有的語言材料,按照固有的構(gòu)詞方式構(gòu)成的內(nèi)容新、形式新的詞,也包括吸收的音譯外來詞。這里討論的新詞語應當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一是以前從未出現(xiàn)過,二是在自媒體平臺上產(chǎn)生、傳播和流行,三是受到部分大學生的喜愛并且使用普遍的詞匯。例如調(diào)查中的“單身狗”,這一詞最早產(chǎn)生于網(wǎng)絡,起源于電影《大話西游》。這一流行語在60條常規(guī)流行語中點擊率達到了38.4%,在調(diào)查中受歡迎程度較高。在漢語系統(tǒng)中,也有用“狗”來形容一類人,如“單身狗”這一詞語的產(chǎn)生就體現(xiàn)了時代的特點,即剩男剩女很多。大學是一個小型社會,大學生擁有了光明正大的戀愛的機會,戀愛問題逐漸成為了他們關注的對象,由此也衍生出來了一系列的新興詞語和短語。再如“呵呵噠”這個詞,在調(diào)查中的點擊率為16%。它是由“呵呵”與“噠”組合而成,雖然所占比例不高,但是隨著“噠”在大學校園流行,逐漸有了類詞綴的趨向,出現(xiàn)了許多同形式的詞語如占點擊率24.2%的“萌萌噠”、日常生活中也會用到的“美美噠”等。不同詞與“噠”的組合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如之前舉出的“呵呵噠”,這個詞產(chǎn)生于網(wǎng)絡社交平臺,較“呵呵”來說具有更強的表現(xiàn)力?!昂呛恰币辉~是笑聲的擬聲詞,隨著自媒體的發(fā)展,其含義也逐漸變化,可以表示單純的笑、淺笑、開心地笑,或表示嘲笑、諷刺,或表示好笑,或表示無奈,或是想結(jié)束本次的聊天,甚至是糊弄的笑。在大學校園流行語中,“呵呵噠”常表示無語的含義。
2. 縮略詞語
縮略詞是語言經(jīng)過壓縮和簡略的詞語,是指不改變原有詞語含義,把長且復雜的詞語加以簡縮??s略詞因其造詞簡練、使用簡便等特點在大學得到了廣泛的使用??s略詞的形式在自媒體上的使用較為頻繁,如調(diào)查中的“城會玩”是“城里人真是會玩”的縮寫,在此次調(diào)查中的點擊率為1.25%。當然也有一些特殊的縮略詞,如流行語中的“PS”和“BT”,“PS”是photoshop的簡稱,在28條特殊形式流行語中的點擊率為43.24%;“BT”是“變態(tài)”的縮寫,在調(diào)查中的點擊率為40.54%。這些既能表達出說話人的意思,又能給對話帶來一些趣味,不顯得那么常規(guī)。由此可見,在自媒體時代下的大學校園流行語既可以是英文的縮略詞,也可以是中文的縮略詞。同時,在自媒體時代下大學校園的流行語與大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與大學生的關注程度有關。
3. 短語形態(tài)的流行語
(1)短語形式。在自媒體時代下的大學校園流行語中,以三字格的短語形式居多,并且三字格的形式中出現(xiàn)了新的格式,如點擊率占12.5% 的“城會玩”。四字格和多字格在大學校園流行語中雖然逐漸減少,但是四字格的也出現(xiàn)了許多和三字格一樣形式的新格式,如不在60條大學生常用流行語中但也曾受到極大歡迎的“人艱不拆”“喜大普奔”等。由此可見,在自媒體時代的影響下,一些網(wǎng)絡流行語成為校園流行語的比例在逐漸擴大。
(2)句子形式。在自媒體時代下的大學校園流行語,大多使用句子。漢語的句子形式具有多樣性,在自媒體時代下的大學校園流行語也有著靈活多變的特征。如調(diào)查中的“也是蠻拼的”占17%,“有錢,任性”占22.1%,“忍不住笑出聲”占6.3%。這些句子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主謂語,但是這樣的句子在大學校園流行語中占到了大多數(shù),具有很強的表達性。再如“良辰服了”占2.1% ,“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占3%,“人家白著呢”占3.7%,“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占6.5%。這些句子本身都來源于微博段子、廣告、電視節(jié)目和歌詞等,具有很強的時代性,能夠體現(xiàn)出大學生自身的特質(zhì)。當然也有其他句子也成為了大學生所喜愛的流行語,如點擊率占38.1% 的“我竟無言以對”,點擊率為46.8% 并且為最高的“你咋不上天呢”,點擊率占33.2% 的“你開心就好”。這三條流行語受大學生歡迎的程度都較高,在60條常用流行語中點擊率也是最高的。這一類型句子的特點是篇幅短小、言簡意賅,由此可見句子形式的流行語是主流,也體現(xiàn)了自媒體時代下簡便交流的趨勢。
(3)語篇形式。在自媒體時代下的大學校園流行語中,以語篇形式存在的流行語較少,并且語篇較短。如“你這么厲害,你爸爸知道嗎”“不要嚇我,我還是個寶寶”。
四、結(jié)束語
總之,流行語是時代進步和發(fā)展的必然產(chǎn)物,是社會生活變化在語言中的反映。同時,大學校園流行語以一定的文化基礎作為依托,具有特定的文化知識內(nèi)涵,它反映了大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因為如此,應從語用的角度進行分析,并將所得出的理論運用到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語言習慣上,促進語言規(guī)范化,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揚社會主旋律,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鄭二利.自媒體時代媒體文化研究的多棱透視——以2011年媒體文化研究為例[J].新聞愛好者,2012(09).
[2]熊亞飛.自媒體環(huán)境下網(wǎng)絡輿論引導策略分析[J].新聞窗,2016(05).
[3]徐默凡.流行語的游戲心態(tài)和游戲成分——以無關指稱為例[J].當代修辭學,2012(01).
[4]梁子超.漢語網(wǎng)絡流行語模因分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5]宋沁潞,徐先蓬.大學校園流行語的分類及文化闡釋[J].濟寧學院學報,2007(04).
[6]王巖.大學校園流行語的認知及其生成的文化心理機制[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