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娣
摘 要: 表面貼裝技術是目前電子組裝行業(yè)里最流行的一種技術和工藝,操作性強,傳統(tǒng)教學理念已經不能完全適用于當前的電子專業(yè)的教學。項目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自主探索為基礎,采用科學研究及實踐方法,促進學生主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 表面貼裝技術 項目教學法 網速測試器 主體性
一、SMT概述
表面貼裝技術,就是無需對電路基板鉆插裝孔,直接將表面組裝元器件貼、焊到印制板表面規(guī)定位置上的裝聯技術。SMT組裝技術優(yōu)點眾多,其工藝流程可以簡單概括為印刷(或點膠)→貼裝→(固化)→回流焊接→清洗→檢測→返修。
二、SMT主要教學內容
SMT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一套完整的SMT教學應該包括表面組裝工藝、表面組裝元器件、表面組裝材料、表面組裝設備原理及應用、表面組裝質量檢測等SMT技術基礎知識。要掌握這樣一門綜合型工程技術,必須經過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和培訓,教學的實用性、針對性及完整性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課堂教學時間存在局限性,容易形成知識點的不連貫性,采用項目教學法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三、項目教學法在SMT教學中的應用
(一)項目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處理,從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直到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負責,在該項目的實施中,主動了解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基本要求?!绊椖拷虒W法”具有“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的顯著特點,具體表現在:目標指向的多重性;培訓周期短,見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二)SMT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1.綜合信息,明確專業(yè)教學目標。
當前我國經濟高速增長,電子技術得到迅猛發(fā)展,但目前高職在校生整體素質不高,學生的主動學習和自我調控能力都有大的提升空間,職業(yè)院校應對職校生的就業(yè)特點進行教學改革,對專業(yè)理論知識進行重組,把課程目標定位于掌握的基本理論,了解相關的SMT產品的設計、安裝、檢測及維護方法,重點掌握SMT實踐操作的能力,為學生就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
2.制定教學目標,提出實施項目。
通過整合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情況,教師先提出相關項目設想。學生是項目實施的主體,其所掌握的知識點、操作技能點在項目提出前應被充分考慮,以確保項目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完成具有一些趣味性的套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互聯網+”時代,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很強,讓學生完成“網速測試器”的制作,不僅僅是已有知識及技能的應用,更要求學生運用新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學會將電子專業(yè)中的各模塊知識進行交叉融合,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
3.進行項目細化,制訂項目實施計劃。
在進行項目的細化時,應聯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小組討論,共同制訂項目實施計劃,小組共同或成員分工完成整個項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教師只起指導作用。在整個項目實施工程中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勵學生獨立思考。
4.電路調試,自檢成果。
衡量項目完成與否最直觀的方法是電路測試,正確的現象顯示會帶給學生極大的成就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探究真理的動力。
5.設計評價方式,得到多層收獲。
項目結束,老師的評價很重要,如對學生的評價產生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兩極分化,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老師應當考慮給學生多方面、多層次的評價,同時項目實施的過程中穿插進行的階段性總結評價也很重要。當每個項目階段性任務完成后,應及時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估,再交由老師進行檢查、評估,評估應該階段性評價與整體性相結合,讓學生在各個角度和各層面都有所收獲。
四、項目教學的實施效果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教學重難點由項目進程加以調整,做到全生參與。實踐證明: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而且能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進行互換,重新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使學生有更高的學習積極性。
五、項目教學法實施注意點
項目教學法要求教師不僅要組織和管理好教學,而且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基礎學科知識及信息加工處理的能力,更要具備項目規(guī)劃、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能力,對所教專業(yè)課程融會貫通,隨時回答學生提出的提問,同時要求學校具備相應的教學資源。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監(jiān)督和管理。針對有些學生存在的依賴思想,分工必須明確,推行“一幫一”的措施,對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差的學生應及時幫助糾正,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吳婷.項目情景教學[J].科學大眾,2005.11.
[2]周林林.項目教學法在會計電算化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J].職教通訊,2006.6.
課題來源:江蘇省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2015-2016年度職業(yè)教育研究立項課題《基于“云平臺”的高職電子類專業(yè)“可行性”課程改革實踐與研究》(XHGZ201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