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第一實驗小學 殷 峰
例談小學數學解題思路的有效引導
江蘇省沭陽縣第一實驗小學 殷 峰
教育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社會各界所廣泛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特別是小學教育中的數學教育,作為學生思維與邏輯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學科,如何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引導其樹立靈活多樣的解題思路成為教師所需深思的重中之重。本文旨在探討小學數學解題思路的有效引導策略。
小學數學;解題思路;引導策略分析
小學數學教育中,注重對學生解題思路的引導與培養(yǎng),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不僅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僅要讓學生多掌握一種數學解法,還應促使其具備一定的解題技巧與邏輯思維,促進其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邏輯思維能力較弱,思維發(fā)展不全面,所以數學學習中常會出現不會做的難題現象,而多數小學生只會放棄,久而久之,難題的積累造成學生數學能力的嚴重下降,導致其學習信心與興趣的喪失。而數學解題的過程不只是應用知識的過程,更應該是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所以,小學數學解題思路的有效引導,能夠幫助學生增強學習自信心,并重視思維邏輯對之后學習與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性作用。
小學階段是學生數學學習與發(fā)展的基礎性啟蒙階段,也是夯實數學基礎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所以,只有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加強解題思路教學的靈活性與多變性,才能在促使其樹立學習自信心的同時,深入發(fā)掘其更大的潛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多方向思考的能力,提升其數學解題能力與技巧,深化數學學習的意義,全面提升其綜合素質與能力。
1.加強學生對數學法則的記憶與應用能力
小學數學課程包含許多基礎性的數學法則,如:分數、百分數乘除法的運算主要靠的就是對計算法則的記憶,而對分數、百分數的理解、運算與應用又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其具有新的數字形式、多變的數學意義,學生容易搞混,不利于其理解與記憶。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以順口溜或規(guī)則等方法進行記憶,以掌握解題的關鍵。比如: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約分得結果;調換除數的分子與分母的位置,與被除數相乘,按乘法法則計算。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運算法則,從而更好地將其應用于解題的思維過程之中。
2.引導學生以畫圖分析構建解題思路
數學題中有一些比較復雜的題目,不利于學生的分析與理解,特別是一些應用題的解答。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用畫圖的方法進行分析,從而構建解題思路。
以這樣一道應用題為例:A水泥廠10月份水泥的生產量為1800噸,其比9月份少生產了20%,那么10月份相比于9月份少生產了多少水泥?在這道題的解題思路的引導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找出單位“1”——9月份,用一個定量線段表示,再畫出另外一個數學量線段進行比較,如下圖所示:
這個圖形能讓學生更加清楚地看出9月份和10月份的生產量,并形成對比。然后,設單位1所代表的9月份水泥產量為未知數x,依據題意可列方程求解:(1-20%)x=1800或者1800÷(1-20%)=x從而計算出結果,并掌握解題思路。
3.引導學生掌握一題多解的方法與能力
培養(yǎng)學生一題多解的能力也是鍛煉其思維靈活性、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注重充分引導學生實施多方位的解題思路,倡導一題多解的解題方式,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與能力。
例如:將一根鐵絲圍成一個邊長為5分米的正方形正好用完,如果將其改變?yōu)橐粋€長為7分米的長方形,則這個長方形的寬是多少?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來解答此題,看看學生都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思路,是否具有獨創(chuàng)性,是否別出心裁,然后適度給予一定的表揚與獎勵。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給出多種解法,如:(5×4-7×2)÷2=3、5×2-7=3、5×4÷2-7=3等等,這也是學生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樹立解題思路與框架的過程。
4.注重對學生解題思路引導的評價
在引導學生樹立解題思路的過程中,教師應及時對其作出指導與評價,并不斷充實評價的內容,更要重視評價的異同,進而引導學生掌握不同思路的異同點,從而實現不同思路之間的溝通與聯系。
比如:某個書店新購進圖書250包,每包40本。第一天賣出75包,第二天賣出80包,這時書店還剩下多少本圖書?在引導學生以多種解題思路進行解題之后,還應引導學生理清多種思路的內在關聯,讓學生認識到這些思路之間是相同、可逆的,并認識到運算定律與性質是各種思路形成溝通的紐帶。
此外,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表現欲,所以教師應對學生所提出的一些不同凡響、比較新穎的解題思路給予肯定與表揚,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解題熱情,激勵全體學生勇于開動腦筋,大膽進行思考與創(chuàng)新,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拓展其思維空間,提升其思維品質。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是學生整體數學學習體系的基礎與啟蒙階段,教師應注重對學生解題思路的培養(yǎng)與有效引導,不斷與時俱進,摒棄傳統(tǒng)、刻板的知識傳授模式,充分立足于課堂教學的內容與任務,靈活應用教學方法與策略,幫助學生樹立清晰、明確的解題思路,促使其將解題的直接興趣轉化為數學學習的動力,從而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鍛煉其邏輯思維能力、有效開發(fā)其潛力,為日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馮昊卿.例談小學數學解題思路的有效引導[J].數學教育研究,2015(47):143.
[2]蘇學祥.淺議對小學數學解題思路的評價[J].科技信息,2008(1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