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口譯源語信息的視覺化探索及啟示

2017-01-06 05:54:36
高教論壇 2016年11期
關鍵詞:源語譯員口譯

張 靜

(廣西民族大學 外國語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

?

·研究與探索·

口譯源語信息的視覺化探索及啟示

張 靜

(廣西民族大學 外國語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

源語信息遺忘被認為是阻礙口譯順利進行的一大障礙。如何在短時間內準確記憶大量繁雜的源語信息成為口譯訓練的一個關鍵內容。筆者通過視覺化方法應用的個案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譯員在分析源語信息時,相關圖式知識的激活能夠幫助他們在腦中將源語信息進行視覺化重構;信息視覺化操作的圖形呈現(xiàn)不僅有利于學生譯員理解和記憶源語信息的整體框架、邏輯關系和細節(jié),還能給口譯教學帶來直觀反饋。

視覺化;源語信息;口譯

一、引言

在口譯過程中,口譯員要面對很多影響翻譯質量的因素,其中源語信息記憶的局限是阻礙口譯順利進行的一大障礙,因此如何在短時間內記憶大量繁雜的源語信息成為口譯訓練的一個關鍵內容。

根據(jù)口譯專家丹尼爾·吉爾(Daniel Gile)的認知負荷模型[1],交傳口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I=L+M+N+C(I=口譯,L=聽取并分析源語信息,M=短時記憶,N=筆記,C=協(xié)調)。第二階段:I=Rem+Read+P (Rem=譯員從短時記憶中提取并解構源語信息,Read=讀取筆記,P=重新產出譯語信息)。在第一階段,對源語信息的理解是一切記憶的基礎,口譯中記憶儲存的是經過理解和分析后的信息。在第二階段,譯員借助筆記產出譯語信息。可見,口譯記憶是聽力理解、分析基礎上的大腦短時記憶。在交傳口譯過程中,譯員要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的信息,既要完整記憶信息還要準確傳譯信息。然而,口譯初學者總是嘗試依賴筆記把源語信息盡可能多地記下來,往往導致信息缺漏或傳譯不準確等問題。譯員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把源語信息都用筆記記下來,即便能記下,也沒有足夠時間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充分分析和準確輸出,就會出現(xiàn)對源語進行字對字的機械語碼轉換??梢姡诙虝r間內是否能有效記憶源語信息直接影響譯員對源語信息的理解和目的語輸出的質量。筆者在口譯教學記憶訓練中探索了信息視覺化方法的應用,獲得了比較直觀的教學反饋。

二、文獻回顧

法國巴黎釋意派翻譯家達妮卡·塞萊絲柯維奇(Danica Seleskovitch)最早嘗試把視覺化方法應用于口譯教學和實踐中[2]。庫斯莫爾(Kussmaul)[3]用菲爾莫爾(Fillmore)的場景-框架語義學概念來解釋翻譯中的視覺化,“場景”是指人們的信仰、行為、經歷或者想像的任何連貫片段。庫斯莫爾[3]認為:聽者或讀者用“圖像”(picture)來對框架進行填充,“圖像”是基于自身的認知世界和百科知識所產生的某一類型的場景,即對源語語言形式的視覺化操作。劉和平[4]認為文本視覺化是“邊聽邊將聽到的內容形象化,用視覺跟蹤事態(tài)的發(fā)展,借助形象綜合記憶聽到的內容”。

筆者用 “視覺化”作為關鍵詞在CNKI搜索,發(fā)現(xiàn)了二十多篇與視覺化翻譯直接相關的研究。

王瑛、譚業(yè)升[5]從認知角度闡釋了視覺化翻譯的本質,認為視覺化翻譯是“一種在建構原文意義和譯文意義過程中,依據(jù)百科知識對相關場景所進行的概念(意象)化過程”“一種由語言表達中的關鍵成分觸發(fā)相關場景的認知過程?!?楊國棟[6]從認知語言學角度探討文本視覺化,認為“其本質是由言語激發(fā)的連續(xù)心理空間的動態(tài)創(chuàng)生過程”,指出母語文本視覺化與外語文本視覺化的難易程度不同,并提出用心理空間原理指導學員聽情節(jié)豐富、生動可人的外語故事是訓練外語文本視覺化的最佳途徑。左嘉、劉和平[7]通過實證方法論證了基于意象圖式的信息視覺化對影子跟讀和大意回述的顯著作用。詹成、左靜林[8]通過一項交傳小型試驗發(fā)現(xiàn)視覺化訓練對口譯員信息產出能力的提高有積極效應,具體來說,對口譯學員口譯的信息點和信息連貫性兩方面產生了積極效應,但對口譯信息的準確性并未體現(xiàn)效應。周婷[9]對認知語言學中的圖式意象與英漢交替?zhèn)髯g表現(xiàn)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了實證性研究,發(fā)現(xiàn)意象圖式的充分激活與否對交替?zhèn)髯g表現(xiàn)有顯著影響,從而提出“口譯教學應充分重視意象圖式的作用,訓練口譯學員視覺化記憶的技能”。

從國內該領域研究來看,視覺化研究多見于筆譯研究,主要采用思辨方法,但其在口譯中的應用研究仍為少數(shù)。此外,上述研究鮮見針對不同體裁文本的視覺化的專門研究。本研究旨在通過個案研究來檢驗不同類型材料的視覺化訓練對于口譯記憶效果的影響,為了減小語言因素的干擾,本研究只考察源語復述中視覺化方法的應用對于信息記憶效果的影響。

三、口譯源語信息的視覺化

1.信息視覺化的認知機制

根據(jù)口譯認知模型,在信息理解與譯語產出之間存在一個記憶空間,當長時記憶的相關概念被激活,就進入口譯工作記憶程序,口譯記憶能力指經過認知分析的源語思想所組成的概念內容的體現(xiàn)??谧g記憶既是信息理解的結果,也是銜接信息理解和信息重構的關鍵。

信息視覺化的認知機制是基于人的體驗,包括人與周圍的事物進行互動而獲取的經驗和知識,包括主題知識,語言知識等。在聽到源語信息時,相關的主題、語言和語篇修辭結構等背景知識(即圖式知識)就會被話語激活,與源語的信息相互作用,并以意象的形式呈現(xiàn)在腦中。萊考夫(Lakoff)區(qū)分了感覺意象、心智意象和意象圖式三種意象。簡單來講,意象是指人在某物不在場時心智中還能想像出該物的形象。意象圖式是我們日常身體經驗中反復出現(xiàn)的比較簡單的結構,如容器、路徑、連接、力量、平衡以及上下、前后、部分-整體、中心-邊緣等各種方向及關系[10]。約翰遜(Johnson)[11]則提出了遠-近、匹配、抗衡、融合、接觸、物體、過程等27種基本意象圖式。除了基礎意象圖式,主題內容、語篇修辭結構、語言知識等圖式知識都直接參與信息加工的過程。例如,當譯員接觸有關會展中心介紹的內容時,腦中就會出現(xiàn)會展中心大樓的容器意象、各個展廳和會展大樓的部分-整體的意象,某個具體會展中心的歷史、建筑風格、功能等主題知識,以及介紹類的題材的陳述方式等,會展中心的介紹過程就會像放電影一樣在譯員腦中閃過。這樣的視覺化操作就是對源語信息的意象化過程,有助于譯員對源語信息的理解和記憶。

2.源語信息的視覺化記憶

如上所述,信息視覺化操作是基于先前經驗、知識對信息的意象化過程,因此口譯中源語信息也能以視覺化的意象在腦中呈現(xiàn)。為了考察這種信息意象化過程,筆者在MTI口譯教學的記憶訓練中做了個源語復述的實驗。

實驗采用的復述材料分別是一篇有關中國地理概況的漢語說明文和一篇沒有難詞的英文小故事,旨在減少語言難度的干擾,讓受試專注于對信息的理解。兩篇材料分別是邏輯性強、表述清楚的論說文類材料和情節(jié)連貫完整的敘事體材料。受試是MTI一年級學生,實驗前他們并沒有進行過任何信息視覺化方法的訓練。在實驗時,他們被告知在聽每篇材料時不能做速記,只能在練習本上用簡筆畫畫出他們聽到的信息,可以在圖上標記細節(jié)信息,然后再根據(jù)畫出的圖進行源語復述。以下是用于源語復述的兩篇材料。

材料一:

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它位于亞洲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國。從緯度上看,中國領土北起漠河鎮(zhèn)以北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南端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約5,500公里。當北方還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之時,南方已進入春耕季節(jié)了。從經度上看,中國領土東起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匯合處,西到帕米爾高原,東西相距約5,200公里,時差四小時多。當西部的帕米爾高原還是沉沉黑夜時,東方早已是旭日初升的黎明[12]。

材料一的內容包含了萊考夫[10]歸納的7類基本意象圖式中的“始源-路徑-目標”意象圖式。具體來說,它按照演繹法組織信息,首句為中國地理情況的總括,后面的信息先后按照緯度和經度的順序對中國的地理概況進行了具體說明,其中緯度是從北(始源)到南(目標)的方位順序,經度是從東(始源)往西(目標)的順序。筆者從學生畫的圖中挑選了學生A(女生)和學生B(男生)的兩幅圖來進行個案分析。

圖1 學生A的圖

圖2 學生B的圖

兩個學生繪出的圖形大相徑庭。圖1(學生A的圖)呈現(xiàn)的是標識東南西北的坐標軸,并且在各個方位都標記了具體的地理名稱,細節(jié)信息的標記比較豐富,比如用雪花表示“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用裙子表示“春耕季節(jié)”、用月亮表示“沉沉黑夜”,用太陽表示“旭日初升的黎明”。但圖1的數(shù)軸箭頭分別指向四個方向,而源語信息是先按照緯度自北向南,然后按照經度自東向西的順序來組織的。從A的復述來看,她復述源語信息時提到從北到南、從東往西的地理方位時出現(xiàn)了順序的錯誤。圖2(學生B的圖)中,學生B用目的語記下了location(位置)、latitude(緯度)、longitude(經度)三個關鍵詞,非常簡單明了。從復述情況來看,學生B的復述在信息的完整性上并不差于學生A。筆者從對兩位學生的訪談信息中了解到,學生B對地理有較濃厚的興趣,相關的背景知識比較豐富,源語信息中的地理名詞都已經熟記在他腦中。他畫的圖實際是一種高度抽象化的內容框架,是意象圖式的呈現(xiàn),這種圖式足以激活他對具體信息的回憶。因此雖然他的圖形(筆記)很簡單,細節(jié)信息卻沒有遺漏。由此可見,簡單筆記起到的效果并不一定比詳細的筆記差,因為通過關鍵信息組塊激活與主題相關的背景知識,讓新信息與背景知識互動協(xié)商,有助于源語信息的正確理解和記憶。另外,筆者也發(fā)現(xiàn),學生畫的圖在一定程度上呈現(xiàn)出他們對源語信息的理解、分析過程和結果,他們對信息的錯誤理解也比較直觀地呈現(xiàn)了出來。

材料二:

A man was going to the house of some rich person. As he went along the road, he saw a box of good apples at the side of the road. He said, “I do not want to eat those apples;for the rich man will give me much food;he will give me very nice food to eat.” Then he took the apples and threw them away into the dust. He went on and came to a river. The river had become very big;so he could not go over it. He waited for some time;then he said, “I cannot go to the rich man's house today, for I cannot get over the river.” He began to go home. He had eaten no food that day. He began to want food. He came to the apples, and he was glad to take them out of the dust and eat them. Do not throw good things away;you may be glad to have them at some other time.(來源于:http://www.langfly.com/a/20130410/165253.shtml.)

材料二的故事情節(jié)也可以抽象為“始源-路徑-目標”意象圖式。此外,這個小故事屬于敘事體裁。具體來說,它描寫的是一個人去富人家的路上,看到一箱蘋果卻扔掉了,因為他趟不過河沒法達到富人家,只好回家,但沒東西吃的他最終又去撿回蘋果,故事結尾是寓言式的總結。這個小故事按照時間順序進行,伴隨著空間位置的移動,最后基于故事做了小結,屬于歸納法,這種記敘文的信息組織方式是一種形式圖式。

圖3 學生A的圖

圖4 學生B的圖

上面的兩幅圖同樣來自學生A和學生B,圖3(學生A)有較多細節(jié)的標記,圖4(學生B)的細節(jié)標記相對少。兩幅圖對路徑的變化都有明顯的標記(如帶箭頭的線條),但是兩幅圖通過箭頭標記的信息點也有不同:圖3最上方的左向箭頭表明the man是回到家中之后再去撿蘋果的路徑,但圖4沒有這個信息點的標記,并且惟一的左向箭頭指向蘋果,這明顯是“遇到了大河直接轉身撿蘋果”的意思;另外,圖4的最下方的右向箭頭指向河對面的富人家,而圖3沒有這個信息點的標記。從學生A和學生B的源語復述來看,兩人的復述都是一個相對完整的事件,并且都有最后的小結。具體來說,學生A對the man行走的路徑描述正確,但是把大河聯(lián)想成了湍急的河流(torrent)。學生B對the man行走的路徑描述中漏掉了the man趟不過河先返回家的細節(jié),他把圖4下方的右向箭頭描述為the man到富人家的目的。

從實驗結果來看,邏輯性強、論證清晰的論說文類材料和情節(jié)連貫完整的敘事體材料適用于視覺化訓練,視覺化記憶的效果明顯?;谛畔⒗斫獾膱D畫直觀地呈現(xiàn)出受試對源語信息的視覺化操作,反映了他們對源語信息整體框架和細節(jié)信息的理解和記憶。從另一方面來說,這種呈現(xiàn)源語視覺化操作的圖畫在信息輸出階段起到了筆記的作用,有助于受試對源語信息的回憶和復述。

3. 信息視覺化記憶的局限性

從個案分析來看,信息視覺化記憶效果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擾。首先,信息視覺化會受到語言理解能力的影響。比如在第一篇中文材料的源語復述中,受試對于母語信息的復述明顯比第二篇英文材料的復述要準確,細節(jié)也更多。這說明了母語信息視覺化記憶的效果要好于外語信息視覺化。

其次,信息視覺化記憶效果會受到源語表達的清晰度的影響。比如,實驗中的兩篇材料,第一篇信息組織方式清晰可辨,第二篇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因此受試運用視覺化方法把握源語信息的整體框架比較容易。然而,當源語信息中有一些邏輯關系不清晰、不太重要的細節(jié),他們會對源語信息產生誤解,甚至忽略一些細節(jié)。例如,第二篇材料中,圖三中的“torrent”明顯是對源語信息“The river had become very big”的錯誤解讀。另外,river被學生A理解為torrent,河流對于她來說具有了動態(tài)的意象。而圖四中標的箭頭表明學生B把故事中的“He began to go home.”這個信息點給忽略了,由于缺漏了這個細節(jié),他就基于自己的經驗把故事聯(lián)想“正?;保簍he man遇到了趟不過的大河,一番思索之后就把蘋果撿起來了。顯而易見,受試忽略了一些邏輯關系不明確的細節(jié),而且當他們被源語中的一些關鍵詞誤導,激活了不恰當?shù)膱D式,直接影響到他們對信息的理解和記憶。

由此可見,雖然視覺化操作有助于信息整體框架的把握,但是在信息細節(jié)和邏輯關系的處理方面會受到局限。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首先,在源語信息處理過程中,譯員自身的經驗和知識會干擾源語信息的處理,特別是當源語信息中一些關鍵詞激活了他們腦中的某些背景知識,他們會根據(jù)經驗想當然地做出了一些判斷。特別是當源語信息量大時,某些細節(jié)有可能被他們忽略,他們的背景知識或想當然的理解就會歪曲源語的某些細節(jié)。其次,譯員的對主題的熟悉度、外語聽力技能和反應能力都會直接影響他們對信息的分析和理解,而對信息的理解又直接影響信息記憶,尤其是短時間內信息不能重復的高壓下,譯員可能僅憑某些關鍵詞來構建源語內容,并試圖使聯(lián)想的內容“正?;?。

四、源語信息的視覺化操作對口譯教學的啟示

1. 利用圖式知識準確理解和記憶信息

源語信息視覺化過程中,圖式知識有助于信息整體框架的把握。在進行記憶訓練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包括意象圖式、主題內容、語篇組織方式和語言知識在內的圖式知識,來把握內容的整體框架。比如,利用譯前主題知識的儲備,口譯時源語中的關鍵詞來激活恰當?shù)囊庀蠛蛨D式知識,從而避免不恰當圖式的干擾。恰當?shù)囊庀蠛蛨D式知識能為信息整體框架填補很多細節(jié)信息,如信息單位間的邏輯關系以及其他細節(jié)信息。這就要求學生習得和積累豐富的圖式知識,以此來促進對信息細節(jié)的理解和記憶。

2. 加強信息邏輯關系的分析能力,提高信息輸出的準確性

口譯中對主干信息和輔助信息的辨別,信息單位之間的邏輯關系的分析,比如因果關系、并列類比關系,歸納或演繹的邏輯思維方式等,會直接影響信息輸出的準確性。因此,口譯教師給學生進行記憶訓練時,可以先選用邏輯清晰的材料,訓練學生學會識別語篇類型,利用語篇組織方式(形式圖式)來分析信息。比如在故事類材料的復述中,引導學生對who, when, what, why, how所引出的信息的把握;在新聞類材料的復述中,引導學生對導語的準確把握;對于論說體裁的材料,則特別強調抓住材料的論點和論證方式,提升學生對邏輯標記的敏感度。

3. 借助視覺化方法進行口譯筆記的訓練

在口譯訓練中運用信息視覺化記憶的方法,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源語信息的理解和記憶,而且適合進行筆記的入門訓練。在聽取源語信息階段,學生先要對源語進行充分的分析才能把握信息的整體框架,形成連貫的意義。在口譯入門階段,訓練學生將源語信息畫出來,畫出“腦中地圖”,這有利于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口譯筆記的技巧。相比逐字記下的筆記,這種形象化的圖畫是更有效的口譯筆記。此外,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掌握學生對材料的主要框架、邏輯和細節(jié)內容的把握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問題,從而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訓練。

五、結論

綜上所述,視覺化方法有助于對信息整體框架、邏輯關系的理解和記憶。譯員在加工大量繁雜的信息時,他們的主題知識儲備、各種圖式知識對源語信息的理解和記憶有明顯的影響。在信息接收階段,譯員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關鍵的信息組塊上,然后通過對信息組塊的分析,激活相關背景知識,將源語信息在腦中進行視覺化記憶。借助關鍵詞、圖畫等形式呈現(xiàn)出來的源語信息的“腦中地圖”有助于譯員在信息重構和輸出階段提高信息輸出的準確性。

然而,譯員對源語信息的解碼和記憶過程很復雜,由于短時間內的記憶負荷、源語材料的難易度、認知習慣、外語聽力水平、記憶能力和分析能力等因素的影響,譯員對源語信息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參差不齊,這直接影響目的語的輸出質量。因此,譯員如何借助信息理解、記憶的策略和技巧來促進口譯質量,是一個值得繼續(xù)深入探討的問題。

(責任編輯:呂建萍)

[1]GILE 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5:169-179.

[2]SELESKOVITCH D. “Language and cognition” [C]// GERVER D, SINAIKO W(eds.).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O Symposium. Venice, New York and London: Plenum Press, 1977/1978:31-36.

[3]KUSSMAUL P. “Translation through visualization” [J]. Meta: Translators’ Journal,2005,50(2):378-391.

[4]劉和平. 口譯技巧——思維科學與口譯推理教學法[M].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1:70.

[5]王瑛,譚業(yè)升.視覺化翻譯的認知語言學觀[J]. 上海翻譯, 2010(2): 22-27.

[6]楊國棟. 試論口譯中的文本視覺化[J].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4):61-63.

[7]左嘉,劉和平. 意象圖式與同聲傳譯中的影子跟讀[J]. 中國翻譯, 2011(5):58-61.

[8]詹成,左靜林. 視覺化訓練對口譯能力提升的效應[J].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 2014(6):75-79.

[9]周婷. 實證研究: 意象圖式對英漢交替?zhèn)髯g表現(xiàn)的影響[D]. 廣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2015.

[10]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267, 282-283, 444-445.

[11]JOHNSON M.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126.

[12]任文. 英漢口譯教程[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1:58.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Visualization of Source Information in Interpret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ZHANG Ji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530006, China)

The memory loss of source information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big obstacles in interpreting. It is a critical task in interpreting training to learn how to accurately memorize a large amount of source information within a short time. Based on a case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visualization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student interpreters analyze the source information, the activation of relevant schematic knowledge can help them visualize the source information in their mind. The graphs that present the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not only help them comprehend and recall the whole structure, logic relations and details of the source information, but also bring direct feedback to interpreting teaching.

visualization;source information;interpreting

G642.0

A

1671-9719(2016)11-0125-05

張靜(1976-),女,廣西北海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教學、語篇分析、認知語言學。

2016-07-15

2016-08-04

2012年度廣西民族大學科研項目重點項目“口譯信息加工過程中圖式的研究”;2016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面向東盟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的本科翻譯教學CBI模式的研究與實踐”(2016JGA187)。

猜你喜歡
源語譯員口譯
會議口譯中譯員的譯前準備研究——一項基于上海譯員的問卷調查
釋義理論指導下的口譯教學新模式探究
關于卡特福德翻譯理論的思考
中外口譯研究對比分析
英語翻譯中悖論的發(fā)現(xiàn)與理解
口譯中的“陷阱”
英語學習(2017年3期)2017-04-10 23:21:37
源語概念對英語專業(yè)學生隱喻詞匯習得的影響研究
EAP視聽說對英語口譯關聯(lián)遷移的增效性——以交替?zhèn)髯g為例
論機器翻譯時代人工譯員與機器譯員的共軛相生
外文研究(2016年3期)2016-03-17 12:41:05
譯員與翻譯企業(yè)的勞資關系及其和諧發(fā)展
天中學刊(2015年4期)2015-08-15 00:51:01
隆化县| 西盟| 广安市| 务川| 黄陵县| 商水县| 南宫市| 开封市| 元朗区| 咸宁市| 日土县| 兴和县| 南康市| 大渡口区| 科技| 延庆县| 南涧| 乌鲁木齐市| 宁陵县| 赣州市| 通州市| 巴楚县| 亚东县| 南澳县| 永吉县| 宝山区| 泽普县| 琼海市| 平利县| 临高县| 青田县| 永平县| 神池县| 肇庆市| 南投市| 永康市| 堆龙德庆县| 枣庄市| 自治县| 高要市| 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