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林 諶中和
現(xiàn)代性批判及其限度
——對幾種現(xiàn)代性批判思想的質疑
文/成林 諶中和
現(xiàn)代性不是完滿性,它當然可以批判。但現(xiàn)代性批判并不天然正確,它有其無法逃匿的限度。鑒此,本文將質疑盧卡奇和法蘭克福學派對于工業(yè)文明中的生產、消費和所謂文化工業(yè)的一些批判,認為這些流傳久遠、幾被視為楷模的現(xiàn)代性批判在邏輯完備性與現(xiàn)實合理性等方面均有明顯欠缺。
盧卡奇對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批判激烈,但他劍鋒所指,卻傷害了科技進步條件下所必然要求的勞動組織原則,比如理性與效率、精細的分工等等。按盧卡奇的邏輯,社會生產力水平越是提高,勞動組織原則就越是反動,勞動者就變得越是異化。即是說,人的異化隨著科技理性的進步而愈演愈烈。盧卡奇認為機器大生產有如下三個方面的罪責:首先,工業(yè)生產體系具有嚴密的分工和內在規(guī)律,它是由“可計算性”的效率原則所決定的。其次,科技進步使人和人的關系轉而為物和物的關系所掩蓋,物的價值不斷上升而人的價值不斷下降。最后,工業(yè)生產體系把遵循機器規(guī)律的行為尊奉為一種責任倫理,使人形成操作性的思維方式,從而喪失了把握社會總體和本質的能力。
但是,其一,分工是效率的必然要求,而效率是自由的基本前提。把服從分工的要求看作一種異化,其現(xiàn)實合理性何在確實讓人無法理解。難道只有每個人都完成一切產品的全部生產過程,其主體地位才不至喪失?難道只有更加落后的分工、更加遲鈍的工具和更加辛勞的生活才能確保人的主體地位?難道和產品的整體聯(lián)系不是表現(xiàn)在最終對產品的占有和支配上,不是表現(xiàn)為日益增多的閑暇時間,而是主要表現(xiàn)在對產品的制作上?
其二,難道有任何一種生產勞動不是由“可計算性”效率原則決定的而是可以根本不計效率的嗎?就連雇傭勞動者也永遠都在計算效率,他很清楚沒有效率就沒有工資收入。如果他的工資收入和效率不成比例,那就應該批判制度安排,而不是批判“可計算性”的效率原則本身。就是說,在這里,政治哲學應該關心的問題永遠只是“誰的效率”,而不是它無權過問的任何東西。
其三,所謂顛倒人與物的關系,無非只是說人與人的直接依賴關系現(xiàn)在采取了物作為中介而演變成一種普遍的交換關系了。馬克思充分肯定這是一種進步,因為這至少意味著赤裸裸的對人的直接踐踏減弱了,人的自主性有所增強,盡管這種自主性依然隱藏在物的背后。如果一種批判的內在邏輯反而要求減少自由總量的生產而去強調失去物質基礎的虛幻的主體性,就像對“物的依賴關系”這種進步所作的指責那樣,那確實無法讓人接受。
其四,“由操作性思維方式生成的責任倫理”是否確實會導致人們喪失盧卡奇所謂“把握社會總體和本質”的能力?如果把握社會總體和本質的能力不是某種神秘的東西而只不過就是追求真理和更加美好生活的能力,那么人們沒有理由因為對機器規(guī)律的遵從就不去反詰制度創(chuàng)設和不去要求更多的自主性,也并不必然因為局部的機械勞動就只能養(yǎng)成操作性而不是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方式,最近300年的世界歷史實際上證明了這一點。
對所謂“可計算性和合理化原則”的那種傷及科技理性的批判是虛無的,因為這種批判要么混淆了遵從規(guī)律和堅持主體性的關系,要么顛倒了自由生產和制度分配的關系,從而內在地要求降低效率也即減少自由總量,這最終只會使得人的主體性喪失得越來越多。
據鮑德里亞所言,由于科技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社會物質財富急劇增加,西方世界由此進入到消費社會。而消費社會是一個墮落的壞的社會,因為消費社會的消費不再僅僅具有滿足人們基本生理需要的功能,它還具有了更多的社會意義,比方身份的認同、自我價值的確證(包括炫耀)等等。這種消費再也不那么純潔了,它變成了感官放縱和物欲橫流,人們沉醉于被商業(yè)廣告操縱的消費狂歡中而喪失了自我和批判精神。馬爾庫塞還特意提出了“真實需要與虛假需要”這對概念,指出資本和利益集團為了追逐利潤,不僅不去利用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社會物質財富促使人們自由和全面發(fā)展,而且還通過廣告等大眾媒體控制和支配了人們的需求,造成了對人的“額外壓抑”。因為這種需求并不是人的真實需求,而是服從于資本追逐利潤的虛假需求,其內容和方向都是被資本所操縱的,其核心是把追逐物質生活享受作為幸福和自由來體驗,它最終必然導致人們異化成為只知道追逐物質生活享受而喪失對自由和解放等精神追求的“單向度的人”。
鮑德里亞和馬爾庫塞對消費社會的批判,在對資本逐利本性及有意無意間消蝕無產階級革命意志的揭露等方面,確有睿智及獨到處。但是,還應當看到:消費和需求的功能從來就不只是為了滿足生存需要,“個人或集體的生命意義”理所當然就應該包括身份認同和自我價值的確證。史前時代的遠祖,即使佩戴鳥羽頭飾,不也在追求某種自我價值的確證和身份認同嗎?除非一個人貧困到置辦不起任何衣物,否則他的穿著就一定不只是為了御寒與遮羞,他就一定還想獲得某種體面,這當然就是生命的重要意義之一,也是自由的題中必然之義。這樣的消費不是喪失了自我,反而正是自由能力增強的表現(xiàn),反而正是自我的有力確證,除非鮑德里亞們理解的自由純粹只是某種神秘的精神生活或禁欲主義。
以資本主義批判為己任的鮑德里亞或馬爾庫塞們,當他們將消費社會帶來的平等趨向和自由進步批判為被特定利益所操縱的病象時,當他們以某種方式要求回歸清教式的“儲蓄、勞動、遺產”等內在的禁欲主張時,他們是否察覺到了,這種批判反而比消費主義更有可能“使艱辛、侵略、痛苦和非正義永恒化”?
人們之所以能被控制和被支配,只不過因為人們需要適應環(huán)境以追求更多自由,因為離開任何環(huán)境控制的那種自由決不存在。但我們不能控制一個根本不能控制的東西,資本家的廣告之所以能夠控制人們的消費,那只是因為人們本來就想消費。人們通過消費確證自我的價值,并且也通過消費讓更多人獲得了更多的自由,除了變態(tài)的浪費、不必要和幼稚的炫富、完全不考慮購買力的自殺式消費等情形,這里沒有太多需要批判的地方。
“消費社會”是一個準確的并有思想意義的提煉嗎?難道更多更好的消費不是只能建立在更多更好的生產之基礎上嗎?難道更多更好的生產和消費不是標識著自由的進步反而標識著自由的萎縮嗎?以此觀之,如果所謂消費社會確實是真的,那它就不可能是一個壞的社會,而所謂虛假的需求歸根結底其實也并不虛假。因為,只要沒有專制權力剝奪人們的自主性,只要社會是開放的和信息公開的,就不會存在嚴格意義上的虛假的需求。
法蘭克福學派在國內學界造成持久影響的“文化工業(yè)論”有如下幾個主要思想:
其一,認為文化工業(yè)用其大眾消費的無批判性本質,實現(xiàn)了對精神生活的全面控制。但大眾文化并非真的毫無批判和照單全收,只不過那種批判或許缺乏條理與系統(tǒng)性,很多時候或許還是“理性的狡計”在起主導作用。
其二,認為文化工業(yè)把人的興趣處理成膚淺庸俗的失去個性的時尚。但如果我們依然相信人的理性和反思性,膚淺庸俗和失去個性的時尚就既不會持久也不會控制得了大多數(shù)人的精神狀態(tài)。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傾心的時尚,包括一些文化精英們對法蘭克福學派的追捧。但精英們可能并不認為追捧法蘭克福學派也只是一種時尚,其在本質上和另一群人追捧某首歌曲沒有區(qū)別。也許馬爾庫塞或哈貝馬斯真正的關切在于他們認為文化工業(yè)的時尚乃是基于資本強權的壓迫,而不是自由意志的理性選擇,就像他們把科學技術也看作某種樂于被人服從的意識形態(tài)并且總在制造“虛假的需求”一樣。這種泛意識形態(tài)指控看起來很有新意,但其內在邏輯推演開來,就不會有任何東西能夠置身于意識形態(tài)批判之外了。
其三,認為文化工業(yè)抽空了精神生活的內斂、反省、沉思等內在活動,使精神生活平面化和物像化,從而喪失了應有的內在豐富性。這個指控對人的精神生活提出了不切實際的過高要求,似乎在成為老莊之前人們就不配享有精神生活。文化工業(yè)并不包辦代替人們全部的精神生活,一個人也完全可以選擇回避文化工業(yè)的某些影響。它也并沒有通過某種專制使得所有的人都別無選擇,它沒有規(guī)定只能收看電視劇、相親節(jié)目而不能閱讀哲學。相反,它把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展示出來讓人評價和選擇,它完全可以培養(yǎng)沉思,只要一個人真的愿意沉思。它讓那些毫無沉思習慣的人也可以比從前得到更加充分的信息,從而使得更加深刻的反省成為可能。
如果學術思想本來就應該關懷現(xiàn)實,那么筆者必須指出,當下中國經濟需要更多更好的可計算性和效率原則,需要更強勁的消費而不是農業(yè)時代那種頑固的儲蓄觀念,需要真正繁榮發(fā)達的文化工業(yè)。中國不是歐洲和美國,它有自己特殊的煩惱和關切。離開生活實踐的真實語境去討論別人的煩惱并把它們看作自己的煩惱,這種情形與學術奴性相去不遠。
【作者單位:浙江師范大學法政學院、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摘自《哲學動態(tài)》2016年第3期;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編號14XZX005)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編號13YJA720003)的階段性成果,并受浙江師范大學“全球化與文化研究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