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冀
(100081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 北京)
論民族法學對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龍 冀
(100081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 北京)
我國的民族法學體系隨著我國法制進程發(fā)展的加快已經基本形成,以民族法作為其研究對象的民族法學呈現出方興未艾的趨勢。關于民族法學的性質,應當是一門獨立的綜合性法學學科,而民族法卻并非一門獨立的部門法,它的作用也有自身的特殊之處。應當說,在民族法學的作用中,促進民族關系發(fā)展,維護民族團結是我國建設和諧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內容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所追求的目標。
民族法學;理論體系;民族關系
民族法學指國家或其授權機關制定和認可的,調整民族之間以及國家與民族地區(qū)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和。該定義從民族法學的立法研究角度明確了民族法學的立法主體是國家及其授權立法的機關,立法的方式有制定和認可。凡可適用法律調整的民族關系和適用法律方法解決的民族問題都應屬于民族法學調整的范圍。
(1)影響民族關系的因素日趨多樣化。第一,經濟差異,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成為影響民族關系的主要因素。一些民族地區(qū)隨著自然資源的大規(guī)模開發(fā),經濟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財富的分配并不平均,仍有部分少數民族同胞沒有享受到經濟增長帶了的好處。第二,境內外民族分裂勢力相互勾結,利用各種手段對我國進行分裂滲透等破壞活動。在國際敵對勢力的支持下,境內外民族分裂勢力不斷挑起矛盾、制造事端,對我社會穩(wěn)定危害極大。第三,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日趨隱蔽化,國內外的分離主義勢力通過互聯網等現代通訊進行思想滲透,防范難度增大,直接影響民族關系。第四,民族工作質量還存在一定差距,與形勢和任務的要求不相適應。長期以來,各級黨委、政府重視民族工作,民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工作開展不平衡。一些地方民族工作仍存在“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二是法律法規(guī)體系建設滯后,貫徹落實力度不夠。據了解,我國5個自治區(qū)的自治條例,部分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至今沒有出臺。一些涉及民族方面的配套法律法規(guī)、實施細則的建立、修改和完善不夠及時。部分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急需的法律法規(guī)尚未出臺。三是對關系少數民族群眾直接利益的突出問題,研究解決得不夠,一些政策沒有落到實處,一些制約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2)民族綜合協(xié)調發(fā)展難題尤其突出。民族地區(qū)和發(fā)達地區(qū)的差距依然很大,而在民族區(qū)域之內,不同地區(qū)之間,城市和農村之間的發(fā)展差距也是非常明顯的。其次,民族問題集中反映在“貧富”問題上,我國的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老少邊窮地區(qū),其中少和窮這兩種情況是高度重合的,這說明,解決生活問題是民族問題的根本。比較突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因經濟利益產生的矛盾糾紛明顯增加。自治地方與非自治地方,民族地區(qū)之間,在土地、草原、森林、礦山、水源等方面的矛盾漸漸增多。一些地方還時常發(fā)生涉及少數民族的經濟糾紛和經濟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引發(fā)少數民族群眾集體上訪、靜坐或與相關部門發(fā)生摩擦。云南省近年來因水源、土地、山林等資源權屬和利益問題引發(fā)的糾紛不斷增多。二是因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引起的矛盾糾紛增加。綜觀歷史,民族語言、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是最容易引發(fā)民族沖突、社會動蕩的導火索。
應當說,在民族法學的作用中,促進民族團結是我國建設和諧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內容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所追求的目標。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處、互相尊重、互相幫助。社會主義社會各民族之間的團結,是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黨的團結為核心的,是以社會主義制度和祖國統(tǒng)一為基礎的。
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各民族大團結日益鞏固。長期以來,黨和政府一貫重視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改革開放以來,群眾性創(chuàng)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的活動在全國各地蓬勃開展,“三個離不開”思想和民族團結觀念逐漸扎根千家萬戶。少數民族干部和人才培養(yǎng)選拔工作扎實推進。少數民族干部隊伍日益壯大,結構不斷改善,素質不斷提高,一大批少數民族干部被選拔進縣級以上各級領導班子,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法學的重要作用包括以下幾方面:
(1)反對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在中國的歷史發(fā)展上,長期存在著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制度。新中國成立后,通過對民族地區(qū)進行民主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造,從根本上廢除了這一反動制度,開辟了民族平等團結的新紀元。此外,中國共產黨和政府還運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歧視行為。
(2)維護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包括不同民族之間的團結,也包含著民族內部的團結。
(3)各族人民齊心協(xié)力,共同促進祖國的繁榮發(fā)展。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形成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密切關系。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今天,56個民族要進一步鞏固和發(fā)展這一關系,團結一致,形成強大的合力,共同推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4)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tǒng)一。民族團結是社會安定、國家昌盛和民族進步繁榮的必要條件。中國的民族團結與國家統(tǒng)一有著內在的聯系。民族團結的原則要求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維護統(tǒng)一,反對一切破壞團結、分裂祖國的活動。
[1]楊劍波,魚波.民族法概述[J].今日民族,2004(8):55.
[2]彭謙.論董必武的法制思想及其對我國民族法體系的影響[J].滿族研究,2003(4):15.
[3]楊秋華.民族法制建設的價值取向[J].河北法學,2004(9):123.
[4]馬雁.我國西南地區(qū)的民族法學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