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玫
【摘要】西方哲學家的修辭學轉(zhuǎn)向使當代修辭學從傳統(tǒng)的束縛中走 了出來,不再局限于對勸說和論辯的修辭術和修辭法結(jié)構(gòu)的研究,而是與哲學思想交織在一起。在哲學家和修辭學家的共同努力下,修辭學與哲學傳統(tǒng)上的分離得到了修復,大大地鞏固了修辭學的學術地位。在修辭學的發(fā)展歷程中,東西方分別形成了自己的學術傳統(tǒng),東方以中國的孔子為代表,西方則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在修辭學的發(fā)展歷程中,東西方分別形成了自己的學術傳統(tǒng)。兩者既有差異,也有共同之處,本文從西方修辭學的發(fā)展出發(fā),研究國內(nèi)修辭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西方 修辭學 國內(nèi) 發(fā)展
當代西方修辭學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不僅體現(xiàn)在修辭學研究領域的擴展、修辭實踐規(guī)模的壯大方面,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修辭學理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上面,主要有如下三個特征:其一,當代西方修辭學對修辭的本質(zhì)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為恢復修辭學的地位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成為當代修辭學發(fā)展的一股動力;其二,哲學家、修辭學家 努力地修補自柏拉圖以來修辭學與哲學的分離,大大地鞏固了修辭學的學術地位;其三,重新認 識了修辭的作用,把目光投向社會,力圖從修辭的角度去研究和解決社會問題,使人類擺脫現(xiàn)代 社會的種種困擾。修辭學理論的更新和深化擴大了修辭學的視野,為修辭學的跨學科研究開辟了廣闊的領域。這門已經(jīng)衰落了100多年的古老學科重新出現(xiàn)生機,引起諸多學科的關注。
一、西方修辭學的發(fā)展歷程
自古以來,柏拉圖就被認為是修辭學的大敵。盡管當代修辭學已經(jīng)證明,柏拉圖當初之所以排斥修辭學,是因為他鄙視修辭學的實踐性,以示他捍衛(wèi)“理想修辭學” 的純潔性,但詭辯論的緊箍咒從此就一直套在修辭學的頭上。亞里士多德為了挽救 “好” 的修辭學免受糟蹋而建立起 來的古典修辭學體系,在其后綿延2000多年的歷史中,在學術領域占有不容置疑的地位。但傳統(tǒng)的亞里士多德修辭學把修辭活動當作是勸說與誘導的藝術,用于說服他人,使他人的信仰與行為服從于自己的意志。綜觀修辭學的整個歷史, 修辭學即使不被認為是詭辯論,也被認為只是演說或?qū)懽鞯墓ぞ?,是可有可無的附加物或者添加劑,并不是人類交往中固有的東西。
當代修辭學觀念更新,修辭不再是話語的附加物,修辭不僅是所有人類交往中生來就有的,而且活躍和制約著人的思想與行為。人類具有獨特的、運用符號傳遞經(jīng)驗的本領。這種符號不像低等動物交往中使用的標記與信號,它不只是特定時間、特定地點里世界狀況的報告,而且是人類自己形成的、甚至在沒 有刺激的情況下也能接受的世界畫圖與概念。符號不直接與現(xiàn)實緊密相連,而是介入人為代表,所以用于敘述或表達思想的符號或多或少取決于使用符號的人有意識的選擇。人就其本質(zhì)而言是自動地把經(jīng)驗轉(zhuǎn)為對等符號的生物??偠灾?,人類不僅被修辭包圍,而且受到修辭的約束,與修辭密不可分。
新修辭學關于修辭本質(zhì)的觀點使人們對修辭 學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古往今來人們的偏見,為修辭學平了反。隨著人類被重新界定為一種修辭動物的觀點被普遍接受,長期籠罩在修辭學頭上的陰云消散了。盡管修辭仍有好壞之分,但修辭活動本身不再是虛假的、有害 的,不會使勸說者或被勸說者墮落,喪失人性; 相反,修辭學成為一門體面的、受人尊敬而且值 得尊敬的學問。
二、國內(nèi)修辭學史上的先鋒
孔子是春秋末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大師。在中國,他被后世奉為至圣先師??鬃拥娜寮宜枷朐谑澜绶秶鷥?nèi)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其實,孔子的思想不僅表現(xiàn)在哲學、倫理 學等方面,而且表現(xiàn)在語言、修辭等方面。針對語言運用,他提出了一系列見解。這些散布在他言論中的思想,雖然不像亞里士多德的《修辭學》那樣完整,但不乏系統(tǒng)性。當然,這種系統(tǒng)性是建立在后人的整理和解讀基礎上的。
一般認為,“修”“辭”二字第一次被合在一起使用,是在《周易 · 乾 》中孔子所說的話中——“君子進德修業(yè)。忠信,所以進德也; 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yè)也?!笨鬃拥难哉撝信c修辭相關的主要是言語行為的社會功能、言語與社會道德 的關系、言語行為的道德準則、言語行為與語境的關系、言語行為的標準以及言語的理解等問題。這些言論是關于人類如何使用語言的,從現(xiàn)代修辭學角度看,應該屬于修辭學范疇??鬃拥男揶o學思想主要保留在《論語》中,其他典籍中也有零散的論述。其修辭學思想主要存在于哲學層面,是一種概括的論述,當然也不乏實踐性,因為在孔子的私塾教育中設有 “言語 ”一科。所謂 “言語 ”,大致可以理解為如何運用語言,應該相當于今天我 們所說的修辭。但是,在具體的修辭實踐層面,我們今天沒有發(fā)現(xiàn)孔子所留下的可供人們研究的詳細資料。
作為人類文明史上東西方的兩顆燦爛的文化巨星,孔子和亞里士多德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國度。他們相距遙遠,彼此沒有來往,社會制度也不相同,他們代表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綜觀其修辭學思想,我們卻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的某些相通之處,也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不同之處。這對我們理解人類古典修辭學的研究范式,探討當代修辭學研究中的文化傳統(tǒng)差異,具有一定的啟迪作用。
三、兩種文化中的修辭學比較
雖然孔子和亞里士多德所生活的時代相差不多,他們所關涉的核心問題都是語言運用,但是其修辭學思想?yún)s存在很大差異。
1.社會背景和研究立意不同。首先,綜觀兩者的修辭理論,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基本立論基礎和研究指向不同??鬃铀幍拇呵锬┢?,周朝面臨分崩離析、禮崩樂壞的局面,社會缺乏民主秩序。各諸侯國紛紛想擺脫周天子的轄制。在此情況下,孔子學 說的基本立意在于進身入世,以期通過倫理教化整頓綱紀,挽救敗落中的周朝禮制系統(tǒng)。因此,其修辭思想中貫穿了對個人及統(tǒng)治者言語修養(yǎng)的關注,特別是言說的倫理問題。可以說,孔子的修辭思想是為其倫理思想、政治思想服務的,是其政治思想、倫理思想在言說領域中的體現(xiàn)。在孔子的修辭思想中,看不到亞里士多德那樣的關于各種演講的精密闡述,因為在孔子所處的社會中缺乏進行演說的社會基礎。社會事務決定于權(quán)力,而不是民主程序,因此公共演說既不會產(chǎn)生,也沒有用武之地,更無從談起對公共演說的研究和探討,也不可能出現(xiàn)古希臘式的修辭學。
2.領域、方法差異??鬃拥男揶o學思想主要是 通過相關的言論來體現(xiàn)的,其所關涉的主要是言語 的社會功能尤其是倫理功能,言語準則、言語與語境 的關系以及話語理解等。孔子的論述是感悟式的、概括性的,缺乏系統(tǒng)的方法論意識。亞里士多德的修辭學主要研究演說,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它不但有具體的研究目的、研究對象、研究領域,而且有完整的研究方法。他采用分析、概括、歸納、演繹等方法,對演說類型、修辭式推論、受眾、風格,做了系統(tǒng)的闡述。這不同于孔子零珠碎玉式的論述。
3.修辭觀念差異??鬃拥男揶o言論中并沒有關于修辭的確切定義。但是,從 “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yè)也”以及其他相關論述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孔子所說的 “修辭 ”是一種積極有效的言語行為,是一種恰當?shù)难哉Z行為。比如,在《論語·雍也》中,孔子 說:“質(zhì)勝文則野, 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 子?!彪m然這段話語中的“質(zhì)”“文”并非完全指修辭的內(nèi)容與形式,但至少可以包含了人的思想品德和外在言行相和諧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話語的內(nèi)容與形式相切合的修辭思想??梢哉f,孔子所說 的 “修辭 ”可以理解為一種適當?shù)难哉Z行為。當然,這種修辭觀的基本取向是一般的言語行為,并非專指演講和論辯。
4.不同的思想體系。孔子和亞里士多德的修 辭學思想體系不同??鬃拥男揶o學思想散落在其言論主要是 《論語 》中。雖然看上去很零碎,但仍不乏 一定的系統(tǒng)性。其修辭思想關涉了修辭的內(nèi)涵、修辭的社會功能、修辭的原則、修辭與語境的關系、話語理解等方面。其中修辭倫理是最重要的。
雖然孔子和亞里士多德的修辭學思想存在很大差異,但是依然有些相同或相通之處。這主要體現(xiàn) 在以下方面:
1.修辭觀指向中的共謀——積極有效的語言行為。雖然孔子和亞里士多德的修辭學思想在基本內(nèi)涵、外延和體系方面不同,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即探討的都是關于如何提高語言運用的效果、效率的。無論是演說,還是日常交往,都需要能動地運用 語言。
2.兩者都強調(diào)聽眾在修辭中的決定作用,都重視區(qū)分不同受眾與修辭手段、修辭方法之間的辯證關系。所不同的是,孔子強調(diào),言語要切合受眾的智力層次和就關涉了受眾的層次差異。亞里士多德則詳細分析了受眾的年齡差異和個性差異,以及各種心理范疇,比如年輕人、老年人、壯年人、出身高貴的人、富 人、當權(quán)者等的個性特點。
3.共同的倫理追求。除上述方面外,孔子和亞里士多德的修辭學思想都十分重視修辭倫理,都強調(diào)了修辭的善,強調(diào)了修辭應該誠實、真實,都強調(diào)了修辭者的人格、道德品質(zhì)在修辭中的重要作用和對修辭效果的重要影響。孔子主張言語要符合禮、仁、忠、信,要言行一致,反對花言巧語,反對言行不一。亞里士多德認為,修辭可以使真理和正義獲得勝利,他反對智者派濫用修辭術。亞里士多德認為,議事演說的目的在于利弊,法庭演說的目的在于公正與不公正,展示性演說的目的在于高尚和丑惡。
四、結(jié)語
總之,通過分析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在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東西方的學者不約而同地發(fā)現(xiàn)了人類言語活動的可言說性和規(guī)律性,雖然他們的研究立意和具體內(nèi)容、方法不同,但是都是關于如何 使用語言的。他們都探討了語言運用在各種社會領域中的功能,都強調(diào)了受眾的重要作用,都闡述了修辭的倫理價值和政治價值。所不同的是,以孔子為代表的東方修辭學是宏觀的、概括的、抽象的,而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西方修辭學則是具體的、分析的和實用的。這種傳統(tǒng)在后世修辭學的發(fā)展歷程中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但是,后世東西方修辭學尤其是現(xiàn)當代修辭學的發(fā)展狀況顯示,兩者的發(fā)展表現(xiàn)出 一定的借鑒、融合趨勢。東方現(xiàn)當代修辭學也注重具體的實用技術、技巧,西方修辭學則表現(xiàn)出強烈的哲學思辨趨勢。這種相互借鑒和融合,無疑會成為世界新修辭學發(fā)展的大勢所趨。
參考文獻:
[1]陳汝東.社會心理修辭學的研究方法[J].漢語學習,1995,(1).
[2]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
[3]大衛(wèi)寧.當代西方修辭學:批評模式與方法[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4]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商務印書館,1980.
[5]溫科學.20世紀西方修辭學理論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6]宗廷虎.20世紀中國修辭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7]張宗正.理論修辭學[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