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陽
摘 要 手機APP已經成為大學生接受并熱愛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透視校園APP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建設性提出建立互動反饋機制,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構建信息動態(tài)過濾機制,發(fā)揮手機APP的積極教育功能;開展特色系列活動,實現(xiàn)手機APP平臺榜樣引領,通過這些建議期望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 校園APP 思想政治教育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新媒體校園手機APP不僅順應時代的潮流,更是迎合了當前大學生的喜好,并且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進行信息交流、互動學習和宣泄情感的平臺,這對于大學生的思想和人格的形成會產生重要影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如何借助手機APP,充分發(fā)揮手機APP的優(yōu)勢,在高校大學生中有效地、恰到好處地開展思想引領、思政教育工作的同時,避免網(wǎng)絡帶給大學生的消極影響,這是當前新形勢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問題。
1建立互動反饋機制,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
傳統(tǒng)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過輔導員或者班主任充當“中介”的角色,難以避免與學生之間信息不暢、思想動態(tài)了解不及時的問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學生之間可通過校園APP隨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對于思想不積極、情緒消極的學生及時予以關注和開導;對于不良信息的傳遞應及時確認和通報予學生,充分發(fā)揮話語權,把握輿論引導方向,避免信息的進一步擴散。此外,在加強大學生自身對于手機APP安全認識的同時,應完善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對于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的監(jiān)控體系,規(guī)范大學生網(wǎng)絡社交的環(huán)境。在師生、學生社團和相關職能部門之間構建一個暢通的平臺,加強聯(lián)系,這樣可以讓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暢通無阻,學生反映問題更加及時便捷。這樣使得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更加溝通無障礙,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能夠營造出更加和諧溫馨的校園環(huán)境。同時反應出來的問題也能夠幫助積極解決校務中實際問題,讓學校信息透明化,并建立危機公關機制,建設和諧校園,構建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氛圍,打通學生利用校園APP進行個人思想反饋的渠道路徑。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需要及時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并且加以引導教育。這就要求工作者首先要能夠準確的把握當下的網(wǎng)絡輿論發(fā)展動向,并依據(jù)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困惑點等進行分析和給予引導;其次,要準確把握和判斷大學生的對于輿論的思想動態(tài)、傾向和苗頭,在調查研究和實時關注的基礎上深入分析;最后要注意思政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進行輿論引導的方法和手段,大學生也處于性格叛逆期,渴望被尊重和被關注,在進行引導使需加以注意方式,避免適得其反。
2構建信息動態(tài)過濾機制,發(fā)揮手機APP的積極教育功能
手機APP已經深入到當前大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要順應時勢實現(xiàn)網(wǎng)絡化。通過在學生族群的調研能夠充分了解大學生對于手機APP的偏好、行為特點,在此基礎上高校、院系可分別開通熱門手機APP的官方通道,一方面實現(xiàn)高校學生思想工作的良好宣傳,另一方面能夠很好的拉近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距離,更利于學校官方與學生直接的接觸和開展工作。
2.1 校園APP信息平臺的構建
構建專業(yè)化的工作隊伍,是手機APP信息平臺搭建、運行和完善的重要保障,同時能更好的達到利用網(wǎng)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工作隊伍中,由班主任、輔導員等組成的德育專家,運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憑借豐富的教育經驗作為骨干力量;網(wǎng)絡專家憑借過硬的網(wǎng)絡知識和信息手段,提供技術支持,共同發(fā)力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機APP信息平臺拓展更廣闊的空間。網(wǎng)絡技術人員搭建的平臺為信息的溝通無障礙提供了保證,教師是信息發(fā)布、審核、反饋的主要成員。在平臺信息板塊劃分中,一方面要保證手機APP的運行順暢,另一方面要確保其實用性,這就需要教師全程參與、構思和補充。服務大學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最終點,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利用APP平臺的同時也要本著“以學生為主”的理念,做好學生思想教育。
2.2手機APP教育工作的完善
手機APP中信息的傳播以及其所形成的輿論,對大學生生的思想、行為和價值觀產生積極的或消極的影響,因此正確引導大學生思想且真正發(fā)揮手機APP的積極教育工作,做到“三個定位”。(1)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的思想、行為能力進行定位,大學生由于已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意識、自我意識、自我控制能力,對于社會輿論信息基本持反感、不公、反對等態(tài)度,思政教育工作者應依據(jù)定位適當?shù)丶右苑e極影響。(2)思政教育者需對大學生輿論行為特點進行定位,引導大學生理性對待社會輿論,盡量避免大學生在社交網(wǎng)絡輿論中的過激性、情緒化行為,及時給予正面回應,發(fā)揮手機APP平臺積極教育作用。(3)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對大學生手機APP平臺引導的方法和方式進行定位,與大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之時應符合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大學生自身的特點,通過行為、思想、觀點等潛移默化的引導大學生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營造健康向上的、積極的手機APP平臺輿論環(huán)境。
3開展特色系列活動,實現(xiàn)手機APP平臺榜樣引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身處學生工作基層,思政教育又是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如此就更應重視對大學生的思想引領。在對大學生的教育過程中,需要從傳統(tǒng)的“灌輸者”主動轉變?yōu)椤耙龑д摺薄2荒茉僖晃蹲非蠊噍斔枷?,而是要成為大學生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大學生正處于思想創(chuàng)新、性格叛逆的成長階段,加上手機APP平臺的開放性特點,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須主動使用手機APP,熟悉掌握APP的操作,積極主動的與學生開展互動交流活動,清楚了解學生在手機APP中抒發(fā)的思想動態(tài),注意學生當前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積極引導學生關注時事前沿,提醒學生防范虛假信息,依靠自身的影響力有效地發(fā)揮榜樣引領的作用。
同樣的,大學生之間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相處時間較多,并且相互影響的作用也更大。在運用手機APP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和思想引領工作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培養(yǎng)有感召力、有輿論影響力的骨干力量,加強對手機APP平臺產生的信息輿論的引導,適時地、直觀地傳遞手機APP正能量。
在培養(yǎng)榜樣引領的同時,學?;蛟合悼蓢@團中央青年活動和話題、校團部學生工作思想和主題、院基層團引導方向,通過社交媒體開展團中央、學校、院系三位一體的系列活動,加強趣味性的同時不失話題思想的引領性,增強吸引力的同時更加的豐富化、系列化。如圍繞“青年之聲”、“四進四信”、青年志愿等團中央思想開展話題推送、討論、主題展等活動,圍繞學校青年引領工作要求開展團學活動、志愿活動等,圍繞院系學生思政工作開展基層班級活動、學生社團主題活動等。更多渠道、更大程度、更廣范圍、更深層次地發(fā)揮和實現(xiàn)手機APP平臺的正面榜樣引領作用。
4結論與展望
手機APP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娛樂的重要平臺,傳統(tǒng)的灌輸式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將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因此,現(xiàn)代大學生網(wǎng)絡思政教育工作必須轉變方式,充分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APP平臺的優(yōu)勢開展思想政治引領、輿論引導等工作。對構筑網(wǎng)絡陣地,建立有效的信息動態(tài)過濾機制,實現(xiàn)學?;蛟合蹬c學生的良性互動,充分發(fā)揮學校和院系的輿論引導作用和社交網(wǎng)絡的積極教育作用;開展特色系列活動,思政教育工作者、學生榜樣代表通過活動參與、話題引導等,關注學生思想動態(tài),實現(xiàn)校園APP榜樣引領的作用;建立互動反饋機制,通過校園APP與學生互動交流,把握學生接觸到的網(wǎng)絡信息,及時正面回應不良信息,幫助提高網(wǎng)絡社交安全意識。
參考文獻
[1] 王好.構建以手機APP為平臺的高校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視界,2015(33).
[2] 藍穎璠.手機APP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分析[J].鴨綠江(下半月),2016(04).
[3] 賈美倩,曹勇.當前高校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機遇與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