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微課程在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2016-10-22 03:36王嵐吳怡王東月張忠
沈陽醫(yī)學院學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病原生物學染色

王嵐,吳怡,王東月,張忠

(1.沈陽醫(yī)學院基礎醫(yī)學院病原生物學教研室,遼寧沈陽110034;2.基礎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專業(yè)2012級15班;3.基礎醫(yī)學院病理學教研室)

微課程在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王嵐1,吳怡1,王東月2,張忠3*

(1.沈陽醫(yī)學院基礎醫(yī)學院病原生物學教研室,遼寧沈陽110034;2.基礎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專業(yè)2012級15班;3.基礎醫(yī)學院病理學教研室)

病原生物學是一門重要的醫(yī)學基礎課程,是銜接基礎醫(yī)學和臨床醫(yī)學的橋梁學科,其實驗教學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具有很好的輔助作用。作為教學領域中新出現(xiàn)的教學模式,微課程以其微、短、精等特點為課堂教學帶來更多的變化。微課程視頻短小精焊、生動形象、視覺和聽覺協(xié)同互補,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具有積極的作用。本文針對微課程教學理念與方法的優(yōu)勢,結合病原生物學實驗課程內容與特征,介紹微課程在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及其作用。

微課程;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應用

[Abstract]Being an important basic medical course,Pathogenic biology is a bridge discipline to connect basic medicine with clinical medicine.Experiment teaching of pathogenic biology has auxiliary function for grasp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theory of knowledge.As a new teaching mode,microlecture brings more changes for classroom teaching.Microlecture video has a positive role in arousing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 because of som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short,vivid,visual and auditory coordination.This article disccussed the advantages of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of microlecture,combined with experimental course contents and features of pathogenic biology to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and function of microlecture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pathogenic biology.[Key words]microlecture;pathogenic biology;experiment teaching;application

近年來,“微課程”概念備受人們關注,許多教師開始嘗試使用“微課程”來輔助教學。病原生物學是醫(yī)學的基礎課程之一,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不但是醫(yī)學教育的主干學科,也是銜接基礎醫(yī)學和臨床醫(yī)學的橋梁學科,病原生物學實驗課是本課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手段,著重于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和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1 微課程概述

1993年美國北愛荷華大學LeroyA.McGrew教授首次提出60秒有機化學課程,以促進公眾對化學的認知,包括概念引入、解釋和結合生活舉例三部分[1]。2008年秋,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David Penrose首創(chuàng)了影響廣泛的“一分鐘微視頻”的“微課程”,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師把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以產(chǎn)生一種“更加聚焦的學習體驗”[2]。黎加厚教授認為“微課程”是指時間10 min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3]。也就是在有限時間內,制作一個PPT、課程教案或者視頻,將教學知識信息最優(yōu)化、最有效地傳遞,以滿足當代學生的學習特點與要求:隨時化、碎片化、可視化學習。

在國內,有高校學者、教育研究者、一線教師等對微課程進行了研究與實施,微課程的詳細定義為:“微課程是一線教師自行開發(fā)、時間在5~20 min的微小課程,源于教師的教育教學實際,為教師所需,為教師所用,是學生的學習資源,也解決了教師工作中的棘手問題”。微課程的資源形式并不是固定的,有教案形式、視頻形式、PPT課件形式和音頻形式,但主要用于學習及培訓等方面[4]。綜合眾多學者的觀點,微課程的突出特征為:“主題突出、指向明確;資源多樣、情景真實;短小精悍、使用方便;視頻呈現(xiàn)、網(wǎng)絡傳播;自成系統(tǒng),開放擴充”。其核心屬性應是資源性、系統(tǒng)性、開放性、傳播性[5]。

2 微課程應用于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的優(yōu)勢

病原生物學實驗課是病原生物學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和手段,學生通過學習病原生物學實驗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熟悉常用儀器的性能與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術及主要儀器的操作方法,掌握常見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及檢測方法。通過接受基本技能的訓練,獨立操作,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教學的順利完成主要取決于3個方面:預習、操作和實驗報告。實驗前要做好預習,明確目的、要求、原理、主要方法步驟和注意事項,并作好必要的準備工作。要想提高實驗教學完成的質量,就必須在預習環(huán)節(jié)多下功夫,多想辦法。因此,我們將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一些知識點通過視頻(動畫)形式做成5~15 min的微課程,通過“微信”或者“QQ”分享給學生,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學習,不僅對學生的預習起到很大的幫助,而且有助于學生在實驗課后更好的鞏固、消化實驗內容,掌握實驗技巧。

微課程輔助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3個方面:(1)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資源,適應實驗教學。病原生物學實驗中的許多操作環(huán)節(jié)都有著嚴格的操作規(guī)范,例如:無菌操作技術、染色法、細菌培養(yǎng)等。我們把基本操作技能、規(guī)范動作和實驗要求采用錄像、電腦動畫等直觀的形式加以演示,方便學生實驗前熟悉操作過程,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2)有利于統(tǒng)一教學內容和要求。實驗課因為儀器臺套數(shù)、實驗場地的局限,常常要由多名教師輔導。我們通過集體備課的形式統(tǒng)一相關知識點,再做成“微課程”發(fā)給學生,可以提高學生的執(zhí)行力,便于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3)以學生為中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拔⒄n程”具有網(wǎng)絡傳送的便捷與重復利用成本低的特性,學生可以在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上觀看微課程。

3 微課程在病原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3.1微課程的設計流程我們采取的是原創(chuàng)開發(fā)式,指用錄屏軟件、攝像機等制作出微課程,微課程設計過程模式,見圖1[6]。

圖1 微課程設計過程模式

3.2病原生物學實驗微課程的選題按照整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挑選和梳理。把適合錄制成5~20 min微視頻的知識點或技能點挑選出來,形成微課程的授課計劃文檔。依據(jù)微課程授課計劃,教師需要為每個微課程的教學單元制作PPT課件,以配合教學工作,并為后續(xù)工作做準備。為每節(jié)課準備視頻或者音頻的微課程教學資源。

我們從2014年9月開始設計與制作微課程,不斷補充與完善,目前已完成的選題有革蘭染色、細菌培養(yǎng)(包括細菌接種技術及不同培養(yǎng)基的細菌生長現(xiàn)象)及抗酸染色。

3.3病原生物學實驗微課程的設計以革蘭染色為例,授課時長為7 min 40 s的微課程的設計方案如下:

【教學背景】革蘭染色法是細菌學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鑒別染色法,1884年由丹麥醫(yī)師Gram創(chuàng)立。未經(jīng)染色之細菌,由于其與周圍環(huán)境折光率差別甚小,故在顯微鏡下極難觀察。染色后細菌與環(huán)境形成鮮明對比,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細菌的形態(tài)、排列及某些結構特征,而用以分類鑒定。

【教學目標】掌握無菌操作及革蘭染色方法

【教學內容】革蘭染色

【重點難點】重點:無菌操作;革蘭染色實驗

步驟

難點:脫色時間及程度的掌握

【教學切入點】細菌形態(tài)學檢查法

【教學方法】實驗示教結合講解

【教學過程】1.革蘭染色簡介20 s

2.實驗準備30 s

3.實驗操作:細菌涂片標本的

制備2 min 50 s

染色3 min

顯微鏡檢查20 s

4.影響因素40 s

【教學總結】革蘭染色在細菌形態(tài)學檢查中非常重要,是最常用的鑒別染色方法,對于鑒別細菌、輔助臨床選擇抗菌藥物、有助于了解分析細菌的致病性上,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通過學習革蘭染色的操作過程,能夠樹立牢固的無菌觀念,為臨床微生物檢驗奠定良好的基礎。

3.4微課程實踐的成果通過對沈陽醫(yī)學院2013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進行微課程實踐教學,大部分學生認為教學視頻資源的視覺效果較好,教學視頻能夠激發(fā)學習興趣,知識結構清晰,長度適中便于觀看。通過微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課前預習、課后鞏固,更好地掌握病原生物學基本知識及操作技術,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

4 結果

根據(jù)我們對微課程的制作及使用過程,重點如下。(1)選題是微課程成功的前提,這依賴于教師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理論為基礎;(2)課程設計方案是微課程的成功與否的重要環(huán)節(jié);(3)較好的視頻、音頻制作設備及后期制作技術是微課程制作的基本保證。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課程必將在醫(yī)學教育領域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微課程是對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無論是對“教”與“學”還是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7]?!拔⒄n程”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是一種良好的輔助教學手段和方式。

[1]McgrewLA.A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J].J Chem Educ,1993,70(7):543-544.

[2]張靜然.微課程之綜述[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1):19-21.

[3]李章春,孫海波.醫(yī)學高專院校病理學專業(yè)引入“微課程”教學方法的可行性探討[J].新校園,2014,(327):31-32.

[4]沈繼偉.微課程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與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79.

[5]張中興.微課與微課程研究進展綜述[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4,28(6):586-589.

[6]尹合棟.微課程的設計、開發(fā)與評價[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5,25(1):46-52.

[7]楊志鴻,王燮,鄒英鷹,等.微課程在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前景分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1):120-121.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Pathogenic 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WANG Lan1,WU Yi1,WANG Dongyue2,ZHANG Zhong3*
(1.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Shenyang Medical College,Shenyang 110034,China;2.Class15 Grade 2012;3.Department of Pathology)

G642.0

A

1008-2344(2016)05-0407-03

10.16753/j.cnki.1008-2344.2016.05.027

2016-02-16

(蘇濤 編輯)

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立項課題(No.UPRP20140825);沈陽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No.2014-268)

王嵐(1976—),女(漢),副教授,醫(yī)學博士,研究方向:病原生物學教學研究.E-mail:wanglan1123@aliyun.com

張忠(1968—),男(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基礎醫(yī)學教學研究.E-mail:zhangzhong369@163.com

猜你喜歡
病原生物學染色
長絲鱸潰爛癥病原分離鑒定和耐藥性分析
谷稗的生物學特性和栽培技術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原流行病學調查
平面圖的3-hued 染色
簡單圖mC4的點可區(qū)別V-全染色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油紅O染色在斑馬魚體內脂質染色中的應用
PEDF抗腫瘤的生物學作用
沈丘县| 惠来县| 玉田县| 芮城县| 大理市| 益阳市| 新宾| 吉安县| 天柱县| 宝坻区| 凌源市| 青阳县| 梧州市| 平果县| 南溪县| 清远市| 靖西县| 沁阳市| 石台县| 故城县| 贵阳市| 临澧县| 万载县| 靖州| 湘乡市| 务川| 揭西县| 静海县| 安化县| 阜平县| 长沙市| 三穗县| 博客| 张家港市| 襄樊市| 哈密市| 娄烦县| 昌图县| 松原市| 阜宁县| 西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