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要:稅收法定原則充分的保障著人民的權利不受國家權力的侵犯。稅收法定原則明確的載于憲法與稅收基本法之中,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它并沒有得到有效的遵循,行政權力在稅收的開征、停征,稅率變動等方面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這些有違稅收法定原則的行政行為必須得到糾正。
關鍵詞:稅收法定;憲法原則;行政權力;依法納稅
中圖分類號:D922.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7-0285-01
一、稅收法定原則的概念與內容
稅收法定原則,是指稅收的課稅對象、稅率、程序等事項均需由“法律”予以規(guī)定。[1]在我國,“法律”是指全國人大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規(guī)范,由此可見稅收法定原則對立法機關的層級要求極高。稅收法定原則包含如下內容。
其一,課稅要素法定。即課稅要素的全部內容以及征收程序等必須由法律進行規(guī)定。但是現(xiàn)實立法過程中,由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負荷較重,在稅收立法方面往往采取委任立法的方式進行,即由有權的行政機關予以立法,一般是指國務院、國家稅務總局和財政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委任立法時應當限于個別的、具體的立法。
其二,課稅要素明確。即稅率等課稅要素需要在法律中明確規(guī)定,這是為了保障公民的合理預期性,讓公民對自己繳納的稅收能夠明確的通過法律的渠道予以認知。在稅收立法中應當避免不確定的概念的使用,以此保障公民的合理認知。
其三,稅務機關需要依法稽征稅款。稅務機關的征稅權力應當由法律明確規(guī)定,不得隨意行使。在實際稅務稽征過程中,其應當合法、正當?shù)恼骷{稅款,禁止溯及既往征納稅款,有效的保障納稅人的合法利益。二、稅收法定原則在我國稅收實踐中的問題(一)稅收法律缺乏
《個人所得稅法》、《企業(yè)所得稅法》和《稅收征收管理法》是我國僅有的三部“法律”層級的稅收法律規(guī)范,其余的均由行政機關制定。[2]即大多數(shù)稅收立法的立法層級較低,分散的存在于各種行政法規(guī)和部門規(guī)章以及地方性法規(guī)之中。即立法方面,能夠達到稅收法定原則要求的“法律”層級的立法較少。(二)稅收立法存在空白授權問題
前文已經提及,由于稅收法定原則直接關系到人民權利的行使和保護,所以才會對稅收立法的層級要求頗高——必須“法律”層級的立法,即使不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也需要明確具體的授權立法。但是在我國稅收實踐中,基于198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關于授權國務院改革工商稅制發(fā)布有關稅收條例草案試行的決定》中的相關稅收立法授權,國務院在進行稅制改革過程中可以先行試行然后根據(jù)實際操作經驗修訂再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如此授權是對所有涉稅事項均予授權,可以說是一種空白授權。行政機關在稅收立法中的權力被擴張到無限大,這不符合稅收法定原則要求的具體明確的授權。(三)地方政府多下達稅收任務
各級稅務機關幾乎每一年都要受到稅收任務的煎熬。稅收任務是一種指標,指標中有明確具體的征稅數(shù)字。原則上征稅結果必須高于指標,不得低于。實踐操作中,在經濟相對發(fā)達地區(qū),為了給自己保留余地,對于部分稅收稅務機關人為選擇保留性征收;對于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則為了完成指標出現(xiàn)過頭稅等現(xiàn)象。如此指標性操作都嚴重的違反了稅收法定原則。三、遵循稅收法定原則的建議
稅收法定原則的基本要義就是要求必須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對涉稅事項予以立法,即使采取授權立法的方式也需要對相應的行政機關予以明確具體的授權而不能空白授權。所以遵循稅收法定原則的第一步就是改變我國現(xiàn)行的稅收立法方式,盡可能的限制行政機關在稅收立法過程中的無限權利。對于我國的基本稅種的開征、停征、稅率的確定,以及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等重大稅制改革事項應當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確。對于稅收征管中的其他非重要事項也應當以具體明確的授權委任相應的行政機關進行立法。
另一方面,稅收法定是依法律予以征稅,而不是依行政指標予以征稅??梢哉f,一個企業(yè)或者個人的涉稅行為一旦發(fā)生,其應當繳納的稅款和享受的優(yōu)惠就已經確定,這是無法隨行政機關的稅收指標這類行政命令予以轉移的。所以在稅務機關的稽征過程中,僅需嚴格的依據(jù)法律予以征稅,而應當摒棄行政命令、稅收指標對于征稅行為的干涉。避免保留征稅、征收過頭稅等行為。
再一方面,作為普通民眾,作為納稅人群體,我們應當具有保護自己合法權利的意識,對于稅務機關不依照法律進行稽征的行為需要及時有效的通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等方式捍衛(wèi)自己的合法權利。四、結語
稅收法定原則是一項憲法原則,其確立之初就是為了有效的保護人民的基本權利。在遵循稅收法定原則的過程中,作為立法機關應當明確的知曉自己的權力范圍以及授權范圍;作為征收機關應當明確的知曉以法律為根本依據(jù)予以稅款征收,避免或盡量減少稅收指標的存在;作為納稅人個人應當知曉自己的權利,進行有效維護。[參考文獻]
[1]施正文.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加快完善稅收制度[J].國際稅收,2014,03:21-24.
[2]王鴻貌.稅收法定原則之再研究[J].法學評論,2004,03: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