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愛軍 汪仁軍
【摘 要】幼兒涂鴉期的涂鴉,可引發(fā)主體多方面的能動,是其社會性成長的重要階段和形式。可在活動中獲取主、客觀關系的潛識或淺記憶,益于心智發(fā)育。其藝術性思維與特點的雛形,利于形成創(chuàng)造性品格。易存作品為了解孩子心智能成長的參照。因此,加強涂鴉意義宣傳,輔以涂鴉墻等環(huán)保材料,為益于其社會性成長的涂鴉活動助力。
【Abstract】Kids graffiti may cause actions in many aspects, which is an important period and form of kids social growth. Kid can obtain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and memory of subject-object rela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their mental development. Kids artistic thinking and initial character benefits the formation of creative personal character. Kid works can be kept as reference to know the progress of kids mental growth. Therefore, strengthen advertising the benefits of graffiti and provid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aterials like graffiti wall to assist graffiti activity which benefits social growth.
【關鍵詞】幼兒;涂鴉;區(qū)域;材料;發(fā)展
【Key Words】Kid; Graffiti; Area;Materia;Development
一、幼兒涂鴉活動對其社會性成長的作用
幼兒涂鴉期一般是指幼兒2~4歲時期,此年齡段幼兒的自主行為,在涂涂畫畫時的表現(xiàn),受心智能限制而無具象性,有著猶如涂鴉般的效果,此是其能動心理外在顯現(xiàn)的特征之一,體現(xiàn)出自主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的自信。對幼兒由自然人向社會人成長,有著不可忽略的意義。其一,幼兒涂鴉源于自主能動,此種心理又可擴展其能動范圍。人的主動性是改變自身和環(huán)境的內趨力,擁有主體能動的品格,是成就人生之必須。保護幼兒自主性涂鴉,則是保護人的自主性,可引發(fā)其在多方面的主體能動,是其社會性成長的重要形式。其二,涂鴉時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可在活動中獲取大量而又豐富的主、客體關系的感知、潛識或淺記憶。在過程中嘗試著主體與客體趨于和諧的體驗,從中獲得自主的愉悅和自信;另外其間的潛識或淺記憶同樣益于心智發(fā)育。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在某一情境中,發(fā)現(xiàn)熟悉的東西、或事項,而這些曾識的現(xiàn)象有些并不是有意記憶的,如沒有類似的情境引發(fā),也就無再次出現(xiàn)的可能。也常常是此類的淺記憶和非有意記憶、或經歷,為主體再次面對類似情況時,有了理性判斷和對待的可能,其不是理性的,卻利于引發(fā)理性。如“打電話時我們只要聽到一個詞便可以辨別出這是哪一位朋友的聲音,盡管我們對自己如何做到對這一點一無所知” [1],可事實就是這樣。視覺、觸覺、等感覺、及對過程的經歷也是如此。因此在幼兒涂鴉時要任其隨意,其間的蘊含是豐富的,活動過程本身就是幼兒對主、客觀關系的直覺體驗。其三,涂鴉時的非模式的個性心理和形象表達,有其藝術性的思維與特點的雛形,利于形成創(chuàng)造性品格。因藝術 “既不是對實在的自然純然的抄襲或模仿,也不是以事先完全構想好的概念框架去對事物作純理性的掌握”[2]。保護孩子涂鴉期的自然生成的帶有藝術特征的思維與特點,則可為其未來留下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酵母”,我們不應將人在幼兒期或先天就有的不斷突破的心理和行為給扼殺掉,待其成人后再去重新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教育和培養(yǎng)。其四,涂鴉過程是引發(fā)幼兒思維活動的過程。主體從感覺中獲得知覺,即“給感覺的信息賦予意義”,再經聯(lián)想結合涂涂畫畫,便使幼兒主體認為的期望內容得到實現(xiàn)。對此,凡聽過孩子說著涂鴉作時,就是很好的例證。其五、涂鴉作品可成為了解孩子心智能社會性成長的參照。因幼兒涂鴉有著簡便易行、又相對安全可靠、且易于保存,可使成人結合幼兒不同時期的作品對其分析比較、探究變化。依據(jù)近代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瑞士讓·皮亞杰研究發(fā)現(xiàn)2~6歲的兒童能夠初步理解圖形,“兒童這個階段的圖形圖式是突飛猛進地發(fā)展”[3],只要成人對此持鼓勵、保護和支持態(tài)度,幼兒則能創(chuàng)造大量的、與幼兒感知相吻合的圖形符號表象,成人通過視覺、語言、神情等形式同幼兒交流,則可大體得知幼兒的形象語言程度,為深度幼兒了解心、智、能多一條渠道。
因此,成人要尊重幼兒對自身和世界的表達,保護其從外觀看去是“旺盛的、熱鬧的、混亂的”[4]涂鴉現(xiàn)象,其是自然人向社會人成長的需要。相應的教育部門或人員,應對幼教工作者和家長,加強涂鴉意義宣傳,樹立正確的涂鴉理念,在適宜的情境下鼓勵幼兒涂鴉,并輔之以涂鴉墻等環(huán)保材料,使涂鴉期幼兒的涂鴉經?;?。為幼兒社會性成長的涂鴉活動助力。
二、從地域實際出發(fā)促進幼兒涂鴉活動的開展
深入實際、調查與研究,了解幼兒、家長、幼教主導者情況,及地域間的差異性,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
(一)選擇本地區(qū)有代表性的園所,獲取幼兒涂鴉的基本特征
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間,遼寧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涂鴉墻教育對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影響”課題組,對學校所在市區(qū)抽樣調查了五個幼兒園、及托兒所的幼兒涂鴉狀況,將托班和小、中、大幼班的幼兒自主涂鴉和提示其以熟悉的內容進行主題性涂鴉的作品,結合現(xiàn)場觀察到涂鴉過程和事后對實況錄像分別分析發(fā)現(xiàn):其中2~3歲大的幼兒自主涂鴉時,有單線、點、及反復涂抹等所形成的無序現(xiàn)象,以及主體對感覺中印象特征的連續(xù)表現(xiàn)或不規(guī)則的聯(lián)想反映。此階段的幼兒,并無為了涂畫而涂畫的意識:拿到色筆后,有先是把玩的,當發(fā)現(xiàn)筆可在紙張上留下印跡時,便用一只手握著筆,將有顏色的一端朝下,時而在紙面連續(xù)撞擊出點點、時而移動胳臂留下線條、時而在一個部位反復上下或左右或重復近似圓弧的動作,以及試著顏色玩、等等。明顯地表現(xiàn)出其是在把玩或體驗著手上的用品,且很投入,體現(xiàn)出這一時期的幼兒已有了“關注自己的需要”[5]的特點。3~4歲左右的,自主涂鴉時除了有紊亂特征外,已開始有知覺印象的形象顯現(xiàn)。讓其自主涂畫時,花卉、草地、汽車、帶顏色小人物等,出現(xiàn)在畫面的頻率較高。同樣讓其畫蘋果時,蘋果的特征較為明顯,且增加了各自知覺中已有的印象,等等。5~6歲大班的則不同了,畫面簡單明確而又相對有序。大多反映出成人對蘋果的概念。且大多有著先驗擴展或整合,并將視覺、嗅覺(下水道上畫些花草,蛋糕畫到天上,說氣味好了,天上嫦娥覺得像聞到蛋糕一樣)、觸覺、等直接感知,按照幼兒自身的方式進行物化。所有這些,大多都是沒有涂畫或制作后的視覺結果的具體樣式設想,僅有與主體感覺吻合的活動過程表現(xiàn)。孩子的作品與成人的看法完全是兩回事。孩子是重豐富的過程,其結果并不是全部過程的物化。啟示:成人不可僅以視覺效果或自身經驗說事。否則,會在不經意中給孩子的社會性成長增設了障礙。
(二)選擇有代表性的區(qū)域,獲取家長對幼兒涂鴉的態(tài)度
于2014年5月,對本市400余名家長進行無記名問卷,收回有效卷365份。經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家長們對幼兒涂鴉的認識和態(tài)度的基本情況。在10類30分項的問卷中,回答的結果有共性,也有較大的差異性。其中對幼兒涂鴉持“支持”態(tài)度的占總家長數(shù)85.5 %:其中城市中心地段占95.15%,城鄉(xiāng)交界處的為75.15 %,相差20 %;認為在幼兒涂鴉過程中“孩子的自我感受、感知、表現(xiàn)重要”的為86.3%:城市中心地段的為90.29%,城鄉(xiāng)交界處的為79.88%,相差10.41%;認為“涂、畫得像重要”的占12.05%:城市中心地段的為8.74%,城鄉(xiāng)交界處的為16.38%,相差7.64%;需“按照成人的要求進行涂鴉”的占5.5%:城市中心地段的3%,城鄉(xiāng)交界處的為8.23%,相差5.23%;閑暇時間家長送孩子去園或所以外畫班的,占17.26%;其中知道此類班幼教理念的35.05 %,不知的竟有42.88 %,(具體為何理念?正確與否?問卷沒有要求,只是通過此問了解家長的理性狀況);“為幼兒準備專用涂鴉用具”的占52.05%:城市中心地段的為59.22%,城鄉(xiāng)交界處的為40.24%,相差6.61%;回答其他問題也是如此,即,總趨勢是好的,但有區(qū)域差別。
這種狀況,對開展正確的涂鴉理念宣傳和有針對地解決其中的具體問題,提供了參照。僅就為幼兒準備專用涂鴉用具而言,有意識且有行動的家長,才為52.05%,可見對幼兒涂鴉活動的倡導和提高工具等條件保證的重要。
(三)選擇有代表性的園所,獲取園所長對幼兒涂鴉活動的認識
2015年(9~10)月,我們對全市8個區(qū)域600余名幼兒園、所長進行了問卷調查。以相對典型的大連金州區(qū)為例,參加答卷活動的有128個幼兒園園長或副園長,其中大多為民營幼兒園??上驳氖?,對30個問題,回答結果的基本情況令人滿意。如,對幼兒涂鴉持“支持”態(tài)度的99人,占總問卷人數(shù)的77.34%;認為“應聆聽孩子說作品,借機理解孩子”的92人,占71.87%;認為幼兒涂鴉時“自我感受、感知、表現(xiàn)重要”的有96人,占75%;認為涂鴉時孩子高興就好的有78人,占60.9%;認為“幼兒涂鴉兼有一種自我表達的形式或渠道”的95人,占74.21%;等。雖然上述沒有達到100%的認同度,但均超過了60%,實屬在主流中。除此,也存在不理想的現(xiàn)象:如,認為“幼兒涂鴉只要集中精力投入就好”的只有51人,占總人數(shù)的39.8%;認為“幼兒涂鴉時要指導如何畫”的有67人,占52.34%;對“涂鴉作品小朋友間應有相互觀摩活動”的,僅有36人認同,占28.12%;尤其是“聽過專業(yè)性幼教講座的”,僅有12人,占9.37%;回答已 “看過有關幼兒涂鴉與其身心發(fā)展關系的書籍”的,僅有18人,占14.06%;認為“幼兒涂鴉是其心智能成長的需要”的,有71人,占55.46%;認為“幼兒涂鴉期自主涂畫對其社會性成長的意義和作用,大于畫成人的畫”的,僅38人,占29.68%;認為“幼兒涂鴉與成人繪畫不全是一回事”的僅有4人,占總人數(shù)的3.12%;認為“在安全前提下,任其自主”的僅為12人,占問卷對象9.37%;認為“家庭應給孩子提供涂鴉工具、空間、時間”的48人,占37.5%;等等。從中分析發(fā)現(xiàn),該區(qū)幼兒園幼教主導人員,雖然對幼兒涂鴉的基本認識或態(tài)度,體現(xiàn)出一定的重視度,但在深度認識與理解方面是有缺憾的。幼兒園是對幼兒教育引導的重要場所,園長的幼教理念關系到全園的幼教狀態(tài)。通過問卷發(fā)現(xiàn)了本地區(qū)對幼兒涂鴉活動的廣泛和深入開展,有很大的待拓展空間。更深入、更具體的工作還需跟上。究其原因:民營幼兒園專業(yè)幼教人員不足,系統(tǒng)培訓缺乏。我們課題組成員認為此種現(xiàn)象在國內,不應是個例??梢婇_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活動的必要性、急迫性。
三、學校與政府幼教職能部門一同組織開展幼兒涂鴉理念講座
結合本地區(qū)幼兒涂鴉活動開展的現(xiàn)狀,遼寧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涂鴉墻教育對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影響”課題組,與大連市政府幼教處、市幼教協(xié)會、及幼兒涂鴉材料納入大連市政府幼兒園娛樂區(qū)配備的廠家百億歐公司,聯(lián)合舉辦了幼兒涂鴉對幼兒心智能成長作用的講座,并實操演示。先后對市內5區(qū)、市郊4區(qū)和2個縣級市,共600余個幼兒園園長和近100名骨干幼師,分別進行了8場有針對性的講座和實操演示。重點明確以下認識: 1、幼兒“ 涂鴉”不等于純“美術”、也不同于成人的“涂鴉藝術”、及三者在幼兒身心發(fā)育成長過程中的不同作用。2、幼兒的自主性涂涂畫畫,不限于滿足視覺,更多的是滿足孩子自主能動的心理所需。3、成人不要把關注點局限在涂鴉效果上。應該脫去每當看到孩子涂鴉時,便不自主地引發(fā)或想到其具體“是什么?像不像?”等敏感心理。孩子的涂涂畫畫與成人對“畫”的概念是不同的,前者是過程,后者是效果;面對幼兒的涂鴉,成人應脫去不應有的敏感度,“脫敏”了,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自主、快樂、自愿,引發(fā)利于一生的自主能動興趣和自信。4. 倡導將幼兒涂鴉時主動心理和行為,擴展至與幼兒可作為的其他任何事項上,發(fā)揮幼兒涂鴉活動對其心智能“發(fā)育”的作用和創(chuàng)作力引發(fā)。
講座效果:在此僅以“大連市(西崗.旅順.高新)三區(qū)部分民營幼兒園(所)長,對孩子涂鴉的態(tài)度課前與課后問卷效果比較”為例。問卷共有12項30分題,回答結果普遍有程度不同的預期所望。對主要問題回答的正確率明顯提高,如認為“步驟方法重要”的下降了16.28%;認可成人對孩子涂鴉應 “在安全前提下,任其自主,我做我的事”的,上升了21.4%;對“應為幼兒涂鴉提供用具和空間”的,上升了10%左右。尤其是應“鼓勵孩子自主涂鴉”的,課后比課前提高了39.1%;等。因聽講座的是幼兒園幼教工作的主導者,其中1人認識態(tài)度的轉變,事關其所在園、所的全體幼師和百名或幾百名幼兒受益度,及其家長的態(tài)度轉變。此番講座雖然收效明顯,但還未達到更理想的程度,此項工作的主持部門和具體主導者,還需潛心研究,并進一步推敲宣講形式與方法,求其更佳收效。
四、選擇適宜的環(huán)保材料,為幼兒涂鴉活動助力
幼兒涂鴉活動沒有更普遍的開展,除認識上的偏差外,適應幼兒使用的的材料缺乏,不能不說是其中的另一原因。尤其是對2歲至3歲的孩子而言,手與口接觸頻率較高,加之辨別力、控制力、協(xié)調度不夠,又處于好奇好動的活躍期,孩子自主使用涂涂畫畫的材料不能不引起家長的擔心,致使孩子的活動多在成人的看護下,且不時地對其提出要求或安全警示,影響了孩子自主能動的隨意。若有令家長放心、孩子又喜歡的材料,便會為幼兒擁有更多的自主能動提供可能??v觀市場的傳統(tǒng)筆、色等材料,有石灰粉制成的、也有化工產品。有起粉末刺激手上皮膚的或有害眼睛的、有誤入口中有害的。
針對如此現(xiàn)狀,遼寧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在林林種種的幼兒用品中,以國家質量監(jiān)測部門新近認證的安全環(huán)保的“百億歐”品牌系列產品,為首選幼兒涂鴉材料。并由遼寧省大連市示范園材料使用實驗指導教師,結合正確的涂鴉理念對大連市各區(qū)幼教骨干進行應用演示,收效明顯。因材料安全可信,使幼師和家長放心;又因材料適宜于幼兒,當幼兒接觸材料后,則欣然欲試。涂、寫、畫生化環(huán)保材料詳情如下:可依據(jù)環(huán)境實際粘貼與墻面為幼兒提供涂鴉墻的“一種黑板貼膜” (專利號:ZL2009 2 0015804.3,證書號第1396318);“用于生化粉筆的黑板擦裝置”(專利號:ZL200920014328);“一種生化粉筆及制作方法”(專利號:ZL200810011700.X,發(fā)明專利證書號第658952)、該產品實用型專利證書號第1367473(專利號:200920014327.9);“百億歐生態(tài)環(huán)保無塵粉筆”遼寧省優(yōu)秀新產品獎勵三等獎(證書號:09XCP-3-070,遼寧省人民政府二O一二年七月授予)。百億歐黑板貼膜,只要是平滑的面,不管是水泥墻、還是冰箱外、木板上等,皆可粘貼,其雖有規(guī)格,又可依據(jù)實際條件和需要隨意剪裁,墻壁涂鴉貼膜產品的研發(fā),廣泛適應幼兒,且對托班、幼兒園小班、及家庭剛能站立的孩子而言,既可引發(fā)在墻上涂鴉的興趣,使幼兒涂鴉的范圍擴大,便于幼兒隨意、自主、連續(xù)性涂鴉。既利于心智活動,又利于肢體鍛煉和協(xié)調。一支環(huán)保彩色粉筆的耐用性超過傳統(tǒng)粉筆20余支,不僅可在多種材質上涂、寫、畫,還可在用前或用后用水稀釋,形成水彩效果,干濕均可用,適于幼兒的好奇心、利于激起想象、及創(chuàng)造體驗;涂鴉毯輕便宜人,既適于室內,又適于室外,有便于攜帶的特點,等等。該材料由大連市政府在本市幾百個幼兒園試用,因此系列用品安全可靠,受到了好評。助于本地區(qū)幼兒涂鴉活動的開展,增加了孩子的活躍度和快樂。
四、結 語
幼兒涂鴉期的涂鴉現(xiàn)象,是主體由自然人向社會成長的必然階段。涂鴉時的能動心理,在幼兒凡是可涉及到的外界,皆可表現(xiàn)出來。成人應從看似無序的涂鴉表象中,看到其間所隱含的由低級到高級的自主變化趨勢。按照國家幼教新綱要對幼兒園教育提出的 “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6]的要求,在遵循幼兒成長規(guī)律的前提下,開展幼兒涂鴉活動,有條件的應保證幼兒有涂鴉墻。但就幼兒涂鴉期涂鴉活動對主體社會性成長的意義的理解,還很不均衡,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主導園、所幼教的負責人和家長,至今依然存在著對幼兒涂鴉在認識上的模糊現(xiàn)象,進一步地注重調查研究,更深入探究幼兒涂鴉活動的動因、形式、社會意義與作用。結合實際進行涂鴉理念宣傳,及為幼兒研發(fā)、提供更多、更豐富的環(huán)保材料,在安全而又輕松的情景下,為幼兒社會性成長助力。旨在通過幼兒涂鴉期的涂鴉活動,更好地引發(fā)幼兒的自主能動。這比過早地偏重或局限某一具體目標方向,更利于幼兒成長。
涂鴉期幼兒的自主性社會化發(fā)育,就如植物生長根須一樣,只需有基本的條件保證,而不能人為地規(guī)范每一條根須應怎樣生長或限定其具體的形狀。因通常情況下肉眼看不見的地下根須,所伸展的方向總是朝著益于主體之處,且由變化不定、看上混亂。有經驗的梧桐樹種植者,常是將地上莖在第一年砍掉,為的是先讓其根須發(fā)達,否則,雖然看起來葉莖長得快,但因樹干空心不抗風,難以成才。第一年不留主莖(干)的,待以后再生長時,空心變小、后勁變足。應崇尚幼兒主體自主地感知、體驗,其越深厚、越寬廣,也就越有后勁。如此會使孩子當過了幼兒期后,會成為引導其將某種興趣轉為志趣、或實現(xiàn)志向的初始根基。
因此,重視并開展好幼兒的自主涂鴉活動。
本文項目:遼寧省2013-2016年人文社科項目編號:668W2013127;項目負責人:曾愛軍。
作者簡介:
曾愛軍,男,遼寧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基礎教研室講師,魯迅美術學院油畫專業(yè)本科.學士。研究方向:幼兒涂鴉對人的社會性發(fā)展的影響。
汪仁軍,男,遼寧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遼寧師范大學美術學專業(yè).本科.研究方向:幼兒涂鴉對人的初級社會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戴維·邁爾斯著(美)DavidG.Myers侯玉波.樂國安.張智勇等譯《社會心理學》第八版(79頁).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10第19次印刷.
[2]孫國興.高志明編.《視覺的思想.現(xiàn)象學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3.10第一版(31頁).
[3](美)丹尼斯·博尼德.海倫·比著.夏衛(wèi)萍譯《兒童發(fā)展心理學》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6.3第一版(136頁).
[4](美)丹尼斯·博尼德(DeniseBoyd).海倫·比(Helee)著范翠英.田媛等譯.周宗奎審校《發(fā)展心理學——孩子的成長》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5第1版第1次印刷.(年歷表1890-1944年.威廉·詹姆斯《心理學原理》).
[5](美)特里薩·M·麥克德維特.珍妮·艾利斯·奧姆羅特著.李琪.聞莉.羅良譯《兒童發(fā)展與教育》下冊.教育科技出版社2007.12.01第574頁.
[6]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教基〔2001〕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