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孝平?朱玲嬌?張劍平
摘 要 模擬實訓是職業(yè)教育中廣泛存在的一種教學形式。以扎根理論為核心研究方法,獲得了ERP沙盤模擬實訓的學習產出框架,包括“實踐性知識”“交往性能力”“反思性思維”“內生性認識”“依存性情感”五個方面;學習產出是教學中多重轉換的結果,即來源于虛實融合的任務空間,經(jīng)由“做中學”的行動空間最后轉化為多維度的產出空間;進一步的量化分析表明,該產出框架具有結構上的穩(wěn)定性,可作為類似模擬實訓活動評價與改進的依據(jù)。
關鍵詞 模擬實訓;學習產出;ERP沙盤;虛實融合;扎根理論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6)19-0019-07
模擬實訓教學是職業(yè)院?!敖虒W實現(xiàn)”的一種重要形式。近年來,隨著校企合作的深入,企業(yè)主動參與學校教學的過程,開發(fā)實訓教學環(huán)境,設計實訓教學活動,使模擬實訓教學的實踐與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ERP沙盤模擬實訓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典型教學活動,這一模擬實訓項目由專業(yè)公司開發(fā),已廣泛進入職業(yè)院校。從實踐效果看,該實訓項目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體驗式學習中認知企業(yè),培養(yǎng)合作精神[1]。目前大多數(shù)學校的ERP沙盤模擬實訓教學在財經(jīng)類專業(yè)開展,魏玲等在大學理工科也開展了實訓嘗試,認為同樣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2]。但是,通過審視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其存在兩方面的局限性,一是研究揭示了模擬實訓活動對學習產出(outcomes)的支持性,但是這類活動到底支持哪些方面的產出?通過模擬實訓,學習者到底有哪些方面的改變?有待進一步的研究。二是現(xiàn)有文獻都是從教師或企業(yè)視角對其作用進行描述,而較少采用學習者的視角來分析產出問題。事實上,“只有將學生作為行動研究的終極研究對象才能使教育研究的結果真切而有實際意義”[3]。本文以扎根理論作為核心研究方法,從學習者的原始記錄資料出發(fā),嘗試建立實質性扎根理論,即類似模擬實訓活動到底支持什么樣的產出?這些產出形成的基本機制是什么?在此基礎上,利用所建的分析模型,對不同群體或教師的實訓活動進行量化分析。
一、學習產出模型的獲得
任何“理論”都無法憑空獲得,都需要經(jīng)歷從“具體情境”到具有微觀操作意義的“實質理論”,再到“形式理論”階段。ERP沙盤模擬實訓到底支持怎樣的學習產出(outcomes)?現(xiàn)有文獻無法提供合理解釋,在這種情況下,采用扎根理論的研究方法建立實質扎根理論是一種合理思路。
(一)研究方法
目前學界至少存在三個扎根理論研究的版本,即扎根理論的三個流派,其中Glaser和Strauss的原始版本被稱為經(jīng)典扎根理論[4]。有研究經(jīng)審視后認為,現(xiàn)有的關于扎根理論研究方法論的文獻中,絕大部分是違背和脫離原始版本的[5]。本文選擇經(jīng)典扎根理論作為研究方法,因為經(jīng)典扎根理論研究方法更加接近于實證主義,因而其更具有科學性,從而可以提高理論對事實現(xiàn)象的解釋力。
(二)研究過程
1.研究對象
在浙江省金華市,目前共有11所職業(yè)院校開設ERP沙盤模擬實訓,其中金華市第一職校自2009年開始引入這一項目,其實訓基礎條件好,實訓活動開展規(guī)范,教師有豐富的經(jīng)驗,并已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組織管理實訓方法,模擬實訓的效果比較穩(wěn)定。
選擇2013年4~5月份實訓的三個班級作為研究對象,實訓時間為一周(五天),其中兩個班為“成教大專班”,生源情況接近,另一個班為普通中職班,生源基礎較前兩個班級有一定差距,這三個班級同屬一個年級。教學由同一組教師按照同一要求完成,一名為主講教師,另一名為助理教師。
2.資料收集
實訓總結報告。自ERP沙盤模擬實訓開展以來,由學生撰寫實訓報告便作為教學活動的一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為獲得真實的原始資料,研究中對教學活動盡量不進行任何“干涉”,模擬實訓結束后,自然提取到三個班級約12萬字的原始記錄材料,這一資料作為扎根理論研究的主要資料。
訪談。主要針對模擬實訓中的收獲情況進行訪談。訪談根據(jù)研究的進展需要進行,主要內容為:學習者有哪些方面的收獲?最主要的收獲是什么?這些收獲是怎么來的?在研究過程中,根據(jù)出現(xiàn)的問題,多批次訪談學生以及教師,以便獲得對相關問題更加深入的理解。對每次訪談均及時做好記錄,用于進一步的比較分析。
課堂觀察。教學活動具有情景性,因此模擬實訓教學中的學習產出要在具體情景中加以解釋,筆者全程觀察了一個班級的模擬實訓,在觀察過程中重點分析學習者的學習行為表現(xiàn),以及可能的學習產出,同時分享了學習者之間的匯報交流,該交流的重點是模擬實訓的收獲,從另一個層面上理解學習產出這一研究問題。
3.資料分析
扎根理論研究的核心是資料分析。以學生實訓報告為主要資料源,同時采用“三角檢定法”進行資料的真實性檢驗,即不斷地與訪談資料、觀察得到的資料進行比較,以驗證研究結果的客觀性。
在資料分析過程中,首先對所有的實訓報告進行細心通讀。經(jīng)通讀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實訓報告有一個基本特點,多數(shù)學生會先描述“過程”,再談“體驗”,最后概括“收獲”。
第一個發(fā)現(xiàn)是實訓報告中大量出現(xiàn)“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收獲了課堂中得不到的東西”等描述,學生認為這些東西會使他們“終身受益”。這自然引發(fā)了筆者對研究問題的追問,這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與“課堂中得不到的東西”到底是什么?為什么會使他們“終身受益”?
第二個發(fā)現(xiàn)是學生在描述收獲時一般會采用一些先行詞,主要有“懂得了”“明白了”“知道了”“收獲了”“認識到”“感悟到”“體會到”“學到了”8個詞。這為有效進行編碼處理提供了幫助。
扎根理論研究方法提供了三級編碼的基本流程[6]。一是開放性編碼。開放性編碼是指對獲得的資料進行逐條登記,并進行概念化與范疇化,目的是指認對象、界定概念,并將屬性類似的概念放在一起發(fā)展成范疇。本研究以“不漏掉任何重要信息”為原則,針對學生的收獲與感悟進行編碼,編碼過程中以意義為指向,采用短詞或是短句來指認對象,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成概念與范疇。開放編碼過程的部分截圖見表1。二是關聯(lián)性編碼。關聯(lián)性編碼是指通過聚類分析,把開放性編碼階段發(fā)現(xiàn)的范疇有機關聯(lián)起來,發(fā)展出主范疇與副范疇,通過分析各范疇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對其進行分類。本研究對前一階段發(fā)現(xiàn)的概念與范疇進行歸納分析,形成了表2所示的類屬關系。三是選擇性編碼。選擇性編碼是指通過第三次編碼,選擇核心范疇,把核心范疇與其他范疇系統(tǒng)地聯(lián)系起來,驗證它們之間的關系,目的是將從資料中獲得的范疇加以整合。
通過上述三次編碼,以及對資料的系統(tǒng)分析,結合訪談資料以及課堂觀察資料,逐步概括,不斷厘清相互之間的關系,最后發(fā)現(xiàn)了核心范疇,即那些“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其包括五個方面:“實踐性知識”“交往性能力”“反思性思維”“內生性認識”“依存性情感”。通過以上三級編碼過程,自然建立了特定情景下的實質性扎根理論,即ERP沙盤模擬實訓活動中學習產出的框架模型,見圖1。
二、學習產出的原理性分析
采用扎根理論的研究方法,根據(jù)學習者自己的描述,從原始資料出發(fā),自下而上逐級概括,自然獲得特定情景下的實質性扎根理論:ERP沙盤模擬實訓的學習產出框架。對于研究者而言,在實施扎根理論研究以前,我們并沒有預料到這一結果,也就是說這一理論框架是隨著編碼過程自然涌現(xiàn)的(emergence)。這符合扎根理論研究方法的要素,即“對現(xiàn)實存在的但不容易被注意到的行為模式進行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 of latent pattern)”[7]。
(一)學習產出的進一步證實
根據(jù)2013年的原始描述資料,得到的學習產出分析框架,還需要再回到具體的學習者,從他們身上得到進一步的證實或是修正,為此組織了一次集中訪談。訪談對象為2014年5月開展實訓的財會班學生。選擇擔任CEO的8名同學進行深度訪談,時間為2個小時(2014年5月15日)。
在建立信任關系的基礎上,由每一位CEO描述他以及他們組內成員在實訓活動中的收獲,研究者做好記錄。從學生的描述情況看,有的收獲是處于上述產出框架之外的,如有的學生認為他們學會了“怎么減少自己的壓力”,這可能屬于心理調節(jié)的范疇。這也說明扎根理論是需要也“可以隨時被修改調整的”[8]。有部分屬于交叉狀態(tài)的產出,比如有CEO表述他們學到了管理的知識,對于學習者而言,他們理解的管理性知識很可能與交往性能力有關。
整體來看,學生的描述絕大多數(shù)指向產出模型中的五個產出區(qū)域,這從一個側面證實了由扎根理論得到的產出框架,針對特定的實訓活動是具有解釋力的。在訪談過程中,同時進行了證實性調查,即針對產出類別的每一個子項,在解釋了其含義且學生理解的前提下,請學生判斷,他們或是他們組內的成員有沒有這樣的收獲與產出,經(jīng)逐一表決,每一個項目與子項均有5人以上認可,說明上述產出框架是符合學習產出這一檢驗標準的。
(二)學習產出的來源
分析學習產出的來源,就有可能揭示學習產出的形成“機理”。ERP沙盤模擬實訓活動中的學習產出是怎么形成的?再次運用扎根理論,從實訓體驗報告中,沿著另一線索找尋資料進行編碼,通過因果關系,建立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再次采用了訪談的方法,除了已有的學生訪談以外,對實訓指導教師,尤其是首席教師進行了多輪訪談,試圖理解學習產出的合理來源與路徑。以下以學習產出的豐富性為序作逐一編碼分析。
1.內生性認識
內生性認識指在實訓活動中學習者自然而然產生的認識,其包括對事物“客觀性”“重要性”以及“他人”與“自己”等多個方面,從文本中發(fā)現(xiàn)一個句式,即“只有自己…過,才會…”,以下是有關內生性認識來源的編碼部分截圖,見表3。
通過編碼形成了對內生性知識來源的初步回答,即形成一個假設,學習者在實訓活動過程中,內生性認識來源于學習者的親身體驗。但是這一假設還需要進一步證實,因此進行有針對性的觀察與訪談,在對最有經(jīng)驗教師的訪談過程中,針對這一問題,她馬上給出了三個關鍵詞,即“自主”“參與”“體驗”,并且認為,只有主動參與才會有真實的體驗,只有真實體驗才會有“內生”,即內生性的認識來源于學習者親身的“經(jīng)歷與體驗”“主動與自主”。教師對不同學生的對比觀察發(fā)現(xiàn),主動參與、自主參與的學習者會更加注重學習過程中的反思,從而形成自己對“事”與“物”更加客觀的認識。
2.反思性思維
反思性思維來源于反思性的行為改進。從學習者體驗報告的開放性編碼中可以看出,ERP沙盤模擬實訓是一種綜合性的學習活動,需要行動與思維的雙向改進,這是反思性思維來源的兩個大的方面,見表4。
學習者要取得好的經(jīng)營業(yè)績必須有一種反思性思維,這種思維方式是“逼迫”產生的。一般而言,沒有實踐經(jīng)驗的學習者會有一種想當然的思維模式,而在模擬經(jīng)營過程中,如果想當然地進行決策,沒有全局性、計劃性與嚴謹性,就會造成經(jīng)營的失敗或是效益的下降,因此,這樣的經(jīng)營過程逼迫學習者逐步改變想當然的思維方式,學會反思,即“做一步,想一步”,從而使自己思考問題、把握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另一方面,沒有反思性思維就不會有反思性的行動改進,行動改進的策略既是思維的具體化,同時也會進一步強化思維。受訪教師認為在經(jīng)營過程中每個團隊都試圖在競爭中取勝,即爭取經(jīng)營利潤的最大化,在同起點的情況下,哪個團隊最先學會反思與行動改進,哪個團隊就有可能取得最好的效益。
3.依存性情感
依存性情感指向學習者的情感發(fā)展領域,在實訓過程中,這樣的情感來源于人際互動。在編碼過程中,我們不斷發(fā)現(xiàn)“一起”“共同”“幫助”“指導”等關鍵性編碼。以下是有關依存性情感來源的編碼部分截圖,見表5。職校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教師們認為,中職生總體上情感發(fā)展較弱,表現(xiàn)在對學習以及他人的“冷漠”與“沒感覺”,因此,對于學習中的情感類產出需要特別關注。在訪談中,教師證實通過模擬實訓學習者的情感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認為他們變得“可親了”“可愛了”“可接近了”。受訪教師特別比較了ERP沙盤實訓與在傳統(tǒng)教室上課的區(qū)別,認為實訓教學中的團隊合作,會讓學習者體驗到與他人“在一起”的感覺。如若沒有共同的經(jīng)歷與體驗,特別是共同克服困難的體驗,就不會產生依存性的情感。依存性情感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在克服困難過程中得到他人的幫助與支持,正是因為有了他人的幫助與支持,加上個體努力才會形成各種“收獲”。
4.實踐性知識
實踐性知識區(qū)別于一般的書本知識,根據(jù)編碼的情況,可以概括出學生描述的一個邏輯句式,“因為要…所以…”,這一邏輯句式反映了實踐性知識產生的條件與來源,見表6。
對于實踐性知識,受訪教師會很自然地與理論性知識聯(lián)系起來,她們認為,實踐性知識是在實踐的“情景下”于實踐的“過程中”產生的,教室里為什么不易產生實踐性的知識?因為缺少這樣的“情景與過程”,而ERP沙盤模擬實訓恰恰就是由這樣的“情景與過程”組成的,因此,它有產生實踐性知識的土壤。有受訪教師認為,實踐性知識是一點一點積累的,其與理論性知識之間的邊界是模糊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有“類似的實踐性知識”,理想的教學活動能逐步“喚醒”學習者原本有的實踐性知識。
5.交往性能力
交往性能力指向與人際相關的能力,包括溝通、協(xié)調、管理等多方面含義。在ERP沙盤模擬實訓中,由于經(jīng)營涉及多方面因素,在經(jīng)營過程中必然需要團隊內部之間的交流以及與外部的交往,并因此發(fā)展出交往性能力,見表7。在編碼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交往性能力來源于任務完成的需要,在模擬經(jīng)營過程中,需要面對許多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不斷進行集體決策,因此,在編碼中可以提取到“必須”“要”這樣的關鍵詞。從受訪教師的分析來看,交往性能力的形成與兩個因素有關,這兩個主要因素也就是編碼中的主范疇。第一是合作與交流,即交往性能力是在合作與交流中產生的。第二是共同解決問題,在ERP沙盤實訓中,合作過程中的交流是要解決具體的經(jīng)營問題,即交流結果直接決定著決策以及經(jīng)營效果。正因為如此,受訪教師認為,這種交流是真正意義上的交流,是與后果相聯(lián)系的。一個團隊的經(jīng)營績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良好的合作與交流,交往性能力提升有助于提高自我的經(jīng)營績效。
(三)學習產出的機制
在對主講教師的第三輪訪談中,筆者注意到她在分析學習產出的來源時采用了一個邏輯句式:要完成實訓任務,必須要(做)…;而如果(做)…,學習者就會有…的收獲。這一邏輯關系對于上述所有的各種產出都是符合的,能說明學習產出的來源,以及其是怎么產生的。對相關資料再一次進行分析,特別是對上述編碼過程再一次進行選擇性分析,形成了三個相互關聯(lián)的核心范疇,即教學過程中三個空間的關系,分別稱之為任務空間、行動空間以及產出空間。這三個空間之間的關系見圖2。
1.特征分析
任務空間分析。在ERP沙盤模擬實訓過程中,學習者要完成一系列任務,這些任務構成了實訓活動的任務空間。該任務空間具有三個基本特征,第一個特征是它的情景性,一方面實訓的情景基于真實,但是又不完全真實,按照任務設計者的說法“是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就情景而言,其是虛實融合的。第二個特征是角色扮演,即完成任務的學習者扮演的是特定工作角色,主要有CEO、會計主管、營銷主管等,這些角色都是實際工作中真實存在的,但是學習者并非真實的員工,其角色處于學生與工作者之間,是一種虛實融合的角色。第三個特征是模擬經(jīng)營,這是任務的本質,任務本身來自于真實的生產與服務,但是經(jīng)過了一定的改造,有一定的虛擬成分,因此作為最核心任務的模擬經(jīng)營,同樣具有虛實融合的特征。由此可見,就ERP沙盤模擬實訓之類任務而言,“模擬”表明任務空間具有虛實融合的整體特征。
行動空間分析。實訓活動開展的過程涉及多方面因素,這些因素構成了實訓活動的行動空間。在學習產出分析過程中,通過編碼技術,得到了諸多主范疇,對這些主范疇進行關聯(lián)分析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是相互交叉促進的關系,可以將其按照類屬歸納為四個范疇,即行動空間的四個主要特征。第一個特征是學習者的自主體驗,即實訓活動展開的過程是一個自我“行動”與“做”的過程。第二個特征是分工合作,ERP實訓是分組合作展開的,無論是任務的構成還是完成方式或是結果評價,都體現(xiàn)了合作與協(xié)調。第三個特征是解決問題,即通過一系列的問題解決完成整體性的任務。第四個特征是外來幫助,外來幫助是指學習者個體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始終需要來自于外部的幫助,包括來自于團隊中其他成員、團隊外其他同學以及教師的幫助等等。
自主體驗、分工合作、解決問題、外來幫助構成了行動空間的四個主要因素,但是所有的因素都體現(xiàn)了職業(yè)教育“做中學”的學習策略,因此,我們把行動空間的整體特征概括為“做中學”,這既體現(xiàn)了職業(yè)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區(qū)別,也反映了實訓教學與理論教學的區(qū)別。
產出空間分析。任何教學活動都會有產出,但是不同活動的產出的內容以及內容的豐富與深刻程度會有很大不同。就ERP沙盤模擬實訓教學的產出而言,其有以下幾個方面特征:一是多維性,前述研究中我們已識別到五種主要類型的產出,這些產出被學習者認為是“最大的收益”,也許學習者真實產出的豐富程度還遠不止這些。二是高階性,這是相對于一般學習活動而言的,各類課程教學目標均十分關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領域,但是實際上要達成高階的情感態(tài)度類目標非常困難,而這五種產出中,就有多種指向情感與態(tài)度等領域,因而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三是遷移性,模擬實訓教學活動中的產出“內生性認識”,可以遷移到態(tài)度與行為等領域,即其會潛在地影響學習者的態(tài)度與行為,產生正面的效應,并有可能遷移到學習者今后的工作與生活當中,這是學習產出中最有價值的一個方面。
2.關系分析
對上述“三個空間”關系圖中的左右關系進行分析時,自然與教學環(huán)境關聯(lián)了起來,即三個空間的背后還存在一個“物理空間”。實訓教學活動的整體過程是一個由“物理空間”出發(fā)到“任務空間”,再到“行動空間”,最后到達“產出空間”的過程,這四個空間之間的轉換也是教學活動是否有效的關鍵。
首先從“物理空間”出發(fā),ERP沙盤實訓教學環(huán)境是由專業(yè)公司開發(fā)的,一定程度上具有多種技術應用滲透與融合的技術特征、豐富聯(lián)接與多層次的結構特征以及全面支持產出的功能特征[9],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客觀上構成了支持學習產出的物理基礎。這一實訓環(huán)境支持生成虛實融合的任務,ERP沙盤實訓的任務是模仿相對真實情景下的生產經(jīng)營活動,這樣的任務同時具有真實性與虛擬性,總體上看實訓任務是綜合的,任務完成結果具有多樣性與不確定性,正因為如此,任務完成的過程充滿挑戰(zhàn)。
這樣的任務需要怎么去完成?具備哪些方面的能力才能完成?顯然任務必須由學習者自己完成,即必須是自主參與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會獲得各種體驗;同時作為一種綜合性的任務,學習者個體無法單獨完成,必須通過團隊合作,期間每一個完成者要面對一系列的實際問題,問題解決需要他人的幫助指導。更深入地分析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過程需要多種能力,一開始學習者并不具備這些能力,但是隨著“行動”的展開,學習者逐步獲得各種能力,這些能力一方面幫助學習者完成任務,同時也有助于學習者獲得更好的體驗。
由此,學習者的產出空間自然地與行動空間建立起聯(lián)系。即在行動(做)的過程中,學習者獲得產出,并且隨著行動(做)的深入,能力不斷生成,產出的豐富程度及深度都在增加,這是一個互動循環(huán)的過程。每一次循環(huán)都完成了由“任務空間”到“行動空間”再到“產出空間”的轉換。
三、學習產出的量化驗證
通過對產出過程的機理性分析發(fā)現(xiàn),ERP沙盤模擬實訓等活動支持豐富的學習產出。但這樣的分析還只是定性的,在前述產出模型的基礎上,可以利用質性材料進行更深入的量化分析,以了解不同的學習者群體通過實訓活動后,其學習產出的狀況。
(一)量化處理的方法
以班級為單位,對每一個學生的記錄資料進行重新分析,以“內生性知識”等五個方面作為統(tǒng)計要素。在資料中學習者明確、具體述及某一方面的產出,即得1分,將全班所有數(shù)據(jù)相加,并進行均值化處理,即每一項總得分除以班級人數(shù),以判定不同類別的“學習產出”出現(xiàn)的相對頻度。三個班級的統(tǒng)計結果見表8。
(二)結果分析
為了進行不同班級之間的直觀比較,將上述三組數(shù)據(jù)組合于同一張雷達圖,見圖3。從該圖可以清楚地看出,三個班級的數(shù)據(jù)具有結構上的相似性,進一步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第一,三個班級的五項產出中,相對頻度最高的都是“內生性認識”,其次是“反思性思維”和“依存性情感”,說明從學習者自己描述的收獲與產出情況看,類似的模擬實訓活動,通過相對真實的體驗,最容易引起學習者的認識和思維方式的改變,并產生依存性的情感,其他兩項的產出較弱。由此,可以判斷,ERP沙盤模擬實訓相對真實的情景與任務有助于形成學習者“內生性認識”等高階產出,而且這樣的產出會潛在影響學習者的態(tài)度與行為。
第二,從1207班、1208班的比較情況看,兩個圖形相對接近,在同一教師、相同內容和組織方式下,相近水平的班級(1207、1208當年為兩個平行招生的班級,生源基礎基本相同),其學習產出情況大致相同,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采用該模型進行學習產出分析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當然這一結論需要更加豐富的數(shù)據(jù)加以實證檢驗。
第三,從圖3的比較中還可以看出,不同的班級在同樣的教學條件下,學習的產出水平不同。1207班與1208班是平行班,生源狀況類似,但從平時的班級管理以及師生關系看,1208班優(yōu)于1207班,在學習者產出中同樣可以看出這樣的差別。學習水平相對較差的班級其學習產出的豐富性較差,產出水平也相對較低,1209班的產出程度明顯低于前兩個班級,這說明學習產出與學習者自身的學習動機、學習愿望以及學習過程中的投入水平相關,這一結果得到了課任教師的認同,她們認為,生源狀況、班級管理、師生關系都會影響到實訓教學的效果。
該分析只是初步的,通過原始記錄資料根據(jù)產出的類型進行標記性的統(tǒng)計,以驗證分析模型的可行性,并運用于類似實訓活動的產出分析與比較。但是這一嘗試得到的結果卻是令人興奮的,在質的研究基礎上進行量的分析,這樣的混合研究有可能建立起更為科學的產出分析框架,為進一步優(yōu)化實訓教學環(huán)境與教學組織提供判斷依據(jù)。
四、研究結論
從研究學習者的視角出發(fā),以扎根理論為核心研究方法,獲得了ERP沙盤模擬實訓活動的學習產出框架,主要包括“實踐性知識”“交往性能力”“反思性思維”“內生性認識”以及“依存性情感”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都具有“書本上學不到”的基本特點,也是類似基于一定工作情景體驗的模擬實訓活動產出的基本框架。
通過對原始資料的進一步分析,從縱向進行關聯(lián),找尋學習產出的發(fā)生機制,發(fā)現(xiàn)學習產出來自于教學中的多重轉化,即虛實融合環(huán)境潛在支持虛實融合的任務生成,虛實融合的任務使“做中學”成為可能,學習者通過“做中學”的方式,可以獲得豐富的學習產出。
以三個班級的數(shù)據(jù)為樣本,進行產出的量化分析,結果表明,五項產出中,最顯著的產出是“內生性的認識”,這種學習者內生的而不是外賦的認識來自于有一定深度的經(jīng)歷與體驗,這樣的認識改變會潛在地影響學習者的行為與態(tài)度,這是本研究最有價值的發(fā)現(xiàn)之一;第二項主要產出是因為困難與問題帶來的思維方式的改變,這種改變指向反思性思維,會促進學習者行動的改進;第三項主要產出是因共同經(jīng)歷與合作共事產生的情感升華,這樣的升華會使學習者產生美好的情感,指向友誼與感恩。再次是“交往性能力”與“實踐性知識”。從三個班級數(shù)據(jù)分析情況看,學習產出具有一定的結構穩(wěn)定性,因此,該分析模型可望運用于類似模擬實訓的評價,通過一定程度的量化分析,實現(xiàn)對不同內容、不同群體以及不同教師間的比較,為優(yōu)化實訓教學活動的組織與管理提供依據(jù)。
參 考 文 獻
[1]楊立功.通過ERP沙盤模擬實訓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J].教育與職業(yè),2009(8):98-99.
[2]魏玲, 謝紅兵. 理工科學生進行ERP沙盤模擬實訓的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6):128-129.
[3]薛晶心.扎根理論方法與高等教育研究[J].大學教育科學,2011(6):85-88.
[4]Glaser B G, Strauss A.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 Chicago: Aldine, 1967.
[5]Eaves,Y. D. A Synthesis Technique for Grounded Theory Data Analysis[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11,35(5):654-663.
[6]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332-335.
[7]費小冬.扎根理論的研究方法論:要素、研究程序和評判斷標準[M].公共行政評論,2008(3):28-43.
[8]Patington, D. Building Grounded Theories of Management Action[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9(11):91-102.
[9]朱孝平.虛實融合環(huán)境下的中職實訓教學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5:44-45.
Analysis on Learning Outcomes of Simulated Training
——A Case Study of ERP Sand Table Simulated Training
Zhu Xiaoping, Zhu Lingjiao, Zhang Jianping
Abstract Simulated training is widespreadly used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the framework of learning outcomes of ERP sand table simulated training is gained which includes five aspects of “practical knowledge”,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reflective thought”, “spontaneous cognition” and “dependency emotion”. Learning outcomes result from multi-conversion in teaching, it is from mission space of virtual-reality fusion, influenced by action space of “l(fā)earning by doing” and finally converted into multi-dimensional outcomes. Further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is outcome framework is structurally stable and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and improve similar simulated training.
Key words simulated training; learning outcome; ERP sand table; virtual-reality fusion; grounded theory
Author Zhu Xiaoping, vice director of Teaching Research Office of Jinhua Education Bureau, master supervisor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21017); Zhu Lingjiao, teacher of Jinhua No.1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Zhang Jianping, professor of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