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璟春
摘 要: 本文以英語教學為討論中心,致力于教學評價的改進,具體措施包括: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評價,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教師及時有效的課堂評價,多元評價和改進一次性考試評價。
關鍵詞: 教學評價 學習實效 英語教學
我們近幾年實行的小組合作學習增加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機會,學生能夠獲得更多交流,這不但能發(fā)展學生語言實踐能力,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越來越低,僅憑課堂上的啟發(fā)鼓勵和簡單的分數(shù)評比已不能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更不能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思考其根源,還在于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動力,缺少一種及時有效的教學評價。
有效的教學評價對教學有矯正和促進作用,經過認真思索,我改進了自己原有的英語教學評價,以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為指向,從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和引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實現(xiàn)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教學評價改進的目標
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是合作學習,引導學生按照任務的要求與他人合作,逐步學會溝通,學會協(xié)調,學會以團隊意識完成既定任務。其次是探究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敢于面對困難,勇于思考探究,從不同角度看生活、看學習、看未來,學會以不同方式處理語言學習任務,用英語表達自己的獨立見解。培養(yǎng)反思能力,通過自評、他評、師評等方式,促使學生不斷反省自己學習英語的方法,正視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學會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以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二、教學評價改進的內容
1.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
我讓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成長檔案袋,把自己最喜歡的人生格言及學習目標寫在第一頁,自己制訂的學習計劃及學習英語的要求寫在第二頁。如:堅持每天聽力練習,課堂上積極說英語,每天閱讀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語短文等要求。經過一周的學習,要求學生將對自己學習情況的分析、對自己收獲的記錄和不足方面的反思,自己滿意的作業(yè)、試卷,教師及家長肯定的評語都收入檔案袋,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目標及計劃。成長檔案袋的建立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有助于學生建立自信,保持學習熱情。
2.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評價
在教學中,我將一些預習工作做得好的學生樹立為典型,強調預習的重要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適時地介紹好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如:鼓勵學生在節(jié)假日看英文電影、電視節(jié)目,閱讀英文報紙,瀏覽英文網(wǎng)站,以開闊英語學習的視野;讓學生設計一些英文海報、廣告、電影簡介等并讓他人觀摩。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把自己的學習收獲寫入檔案袋。依此每月評選一批英語學習積極分子,鼓勵自主學習做得好的學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自主探究的能力。當然,對于做得欠佳的學生,更應鼓勵他們多加努力,相信一次比一次做得好,以保護他們自主學習的信心。
3.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
每班4人一小組,每組一名組長,形成“組內合作,組間競爭,人人參與,人人進步”的格局。制定各小組的自評項目,把一周的小組合作學習情況記錄在小組自評表中,存入檔案袋,有利于學生掌握自己的合作學習情況,看到長處,認清不足。
4.教師及時有效的課堂評價
我緊密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和教學內容,將競爭評價引進課堂,把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的訓練融于小組積星競賽活動中,進行及時有效的綜合評價。在評價中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將集體評價與個體評價相結合,將短期評價與長期評價相結合,將評價與各小組成員的表現(xiàn)及獎勵掛鉤,達到了鼓勵生與生、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的最終目的。課堂競賽堂堂進行,人人參與,注意兼顧不同層次學生,讓學生在競爭、合作、活躍的課堂氛圍中積極主動地體會語言、運用語言。
每月做一次總結,依據(jù)學生個人在四項中的單項積星分別評出十名學生授予其榮譽稱號:“口語新秀”、“詞匯冠軍”、“復述能手”和“星級小作家”;依據(jù)個人的總積星進步情況,評出數(shù)名“進步之星”;依據(jù)各小組的總積星,評出“最佳合作小組”,并為他們頒發(fā)用彩色卡紙印制的獎狀。學生對這些榮譽從喜歡、重視到為之自豪,包括后進生都對英語有了前所未有的興趣和信心。
5.多元評價
教學評價活動不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評價,而是教師、學生本人、同伴及家長積極參與的多元評價。每次階段學習、期中或期末考試結束后,我和學生及家長分別以座談、討論及問卷調查等形式進行評價活動,并把評價結果填入學生自己制定的階段性評價表,存入檔案袋。
6.改進一次性考試評價
考試評價關注更多的是結果,這極易挫傷那些平時刻苦學習但成績一般及學習差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我將英語學科期中、期末測試成績的評價調整為:總評成績=期中/期末測試成績×70﹪+(課堂評價+小組合作學習)×15﹪+自主學習×10﹪+探究創(chuàng)新×5﹪。
在期中和期末考試結束后,給學生進行一次綜合評價,讓學生認識自己,讓小組評價自己,讓老師分析自己,根據(jù)檔案中的記錄,分別評出學生在課堂評價+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創(chuàng)新三方面的等級:對一次性考試評價的改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特點,將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有機地結合起來,評價較為全面。
經過近兩年對英語教學評價的改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學生不僅學會了反思,學會了溝通,學會了合作,而且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有了很大增強,整體素質大幅度提升。英語學習真正成為學生內在的需求和向往,實現(xiàn)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這讓英語教學釋放出了巨大潛能,使教與學達到最優(yōu)化的發(fā)展。通過不斷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究,我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業(yè)務素質有了很大進步,與學生關系更為融洽。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地學習教學理論,加強自身的科研能力,勇于探索,爭取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培光.西方語法教學的新趨向[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6(3).
[2]胡春洞,主編.英語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