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斐
小伙伴的微信群里組員們的性格急緩相間,有人負責漫悠嫻靜,就有人負責行動迅速。不過就是周三午休期間的一句閑聊:“去沈家門吃頓海鮮吧?”響應聲不絕于耳,當即確定了參與人數(shù)。
周六一早的睡眼蒙眬敵不過外出野游的萌動激情,6點半在出發(fā)地統(tǒng)一集合發(fā)車,11點已經(jīng)妥妥的在沈家門市中心閑逛一番。不知道飯店老板是否姓高,我們一行人踏進“高佳莊”旗艦店的大堂里,頓時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四周圍成一圈的生猛海鮮猶如參加展銷會的展品,區(qū)別在于海鮮們是活生生的肉體,玉體橫陳、銷魂蝕骨地吸引著食客們貪婪的眼球。像我這種患有間歇密集恐懼癥的人,完全勝任不了點菜這一艱巨任務,還是識相點駐守包房,凈手拂塵,為伙伴們泡一壺上好的獅峰龍井,預熱一番。
冷盤里的醉糟蟹腳完全勝任開胃一職。蟹腳薄脆的殼里是入口即化的蟹肉,湯汁有黃酒的黏甜和糟鹵的醇厚,還有花椒的麻味貫穿其間。另一道冷盤泡椒鵝唇,沒有泡椒刺骨灼心的辣,卻保留了泡椒獨特的鮮香,小清新的外表包裹著鮮爽肥厚的實質。蔥姜炒蟶子沒有絲毫的點綴和做作,蟶子們一個個就像身材飽滿的小媳婦兒,白皙的胴體豐腴潤澤,原汁原味始終為最佳。
毛蚶對上海人來說有著情有獨鐘的特殊情感。這種情感說不清道不明,卻足以照亮蔭蔽下的黑暗。毛蚶以雙份端上桌,細心留意了一下小伙伴們的神情,在毛蚶上桌后的幾分鐘內(nèi),每個人都不語,靜默歡享那入口后帶來的歡愉和舒暢。與毛蚶的親密接觸,就像久未謀面的情人相見,絲毫沒有時隔久遠的局促和陌生,也不需粉黛的修飾,就像《情人》里面,我只愛你內(nèi)在鮮活的生命力。毛蚶并不具備令人討喜的外表,入口后那種心照不宣的奇妙感,柔韌與清脆交雜,滑嫩與肥駢相間,懂的人自然懂。
象拔蚌堅硬的外殼直挺挺地佇立在凝結的冰體上,那鮮嫩的蚌肉已經(jīng)與之分離,隨時期待食客們的垂青。正逢吃蚌的好時節(jié),蚌肉脆生生的鮮甜嬌嫩,蘸上店家特制的麻醬,很有嚼頭。清水白灼的小目魚仔,黝黑的小眼珠嵌在圓鼓鼓的小腦袋上,就像發(fā)育粗壯的小潑皮,身體里充斥著滿滿的不買賬,經(jīng)過沸水的洗禮,嫩頭挾裹著新鮮,勁頭十足。椒鹽瀨尿蝦穿著肉粉色的橫條裙,列隊整齊、中規(guī)中矩,我算運氣好,吃到了兩只帶黃的,如同細沙般的綿密,蛋白質馥郁。
石鍋燜海鮮的大拼盤里,是貝類家族的大聚會?;ǜ?、紅貝、蛤蜊、青口貝,小的海螺和對蝦點綴其間。接著上來的是水煮花螺,花螺的外殼很有豹紋的效果,點這道菜是照顧到有的小伙伴念念不忘毛血旺,用毛血旺的方法來烹制花螺,各得其所。壓軸的一道菜總是魚,年年有余是好口彩。姜絲小蔥清蒸十八眉,賣相好,品質好,都說芳齡十八是最好的青春年華,這眉魚取名“十八眉”,自然也是這個道理。魚肉緊致有彈性,魚鰭部分那滿滿的骨膠原,綴滿口腔。
晚餐另換了個去處,是一家有點文藝范兒的餐館。能夠堵住眾人口的唯有海瓜子,形小而味鮮,纖秀而稚嫩,人人都愛。在舟山還吃到一款絕佳的點心——油煎艾葉餅,艾葉的草香氣浸淫在糯米粉中,油煎后蘸上浙南地區(qū)出品的紅糖,不油膩不粗礪。與口腹的滿足感相比,這幾小時的奔赴又何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