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杲
【摘要】語文一直是中國教育的主心骨,語文教學質量不高也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特別是初中生,當他們從小學生升級為初中生的時候,需要接受的教育形式也行該得到改變,語文教學應當改變以往死板的形式,全面發(fā)展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激趣法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63-02
初中語文的教學應當遵守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內(nèi)容,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們自身發(fā)展的特性靈活的結合在一起,改變以往僵化的填鴨式教育,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為目標進行的教育改革。中學時代是每個孩子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教育機構不能片面強調教學質量達到某項指標而忽略學生們的真實感受,在這新的時代,教師應當適當學習西方的教育體制,要把握住中學生這個特殊群體的思想發(fā)展特性,不壓抑他們靈活的頭腦與獨特的思維方式,慢慢將課堂從由教師主導轉變?yōu)榻處熍c學生互動教學的模式,最后實現(xiàn)中國教育的良性發(fā)展。至于如何讓學生們積極投入到語文課堂的學習,激趣教學法是尤為值得推薦的,如果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們對語文課的興趣,那么他們也能容易地投入身心學習語文,將自己對語文的憧憬帶入進學習中,這樣課堂學習效率就會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一、創(chuàng)新授課方法,實施多樣化教育方式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術類學科,其授課目的就是為了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一種完備的語言體系,學習語言知識一般來說是枯燥無味的,這樣很難調動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也許某項指標下的教學質量是可觀的,但是這樣長期采取的高壓教學方式總有一天會被淘汰。因此教師必須盡快改變自己,將激趣教學法應用到中學生的語文課是一個值得推倡的方法,因此教師需要在不違背教學大綱的情況下將原本應該教授給學生們的知識先進行系統(tǒng)性的歸納,找出能夠將書本知識與學生興趣愛好結合的教學方法,循序漸進的改變課堂內(nèi)容,不斷增加新的內(nèi)容進入課堂。這樣既不突兀也不會影響教師的教學進程。當然做好這些不僅要求老師能夠自主創(chuàng)新,也要求老師能夠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教師應當盡量放下身段,在能維持課堂秩序的基礎上與學生共同創(chuàng)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方式,這樣語文學習就不再是枯燥無味的。所以教師為了盡量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就需要作出相應的改變。當然做作業(yè)是必不可少的,只是作業(yè)的內(nèi)容和量都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教師應當把教學重點轉移到課堂,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掌握所學的知識,這樣學生們回家的負擔就能夠大大減輕了。
二、將實踐帶入到課堂,創(chuàng)造高度的教學意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教師不妨在一學年的課程中增加幾次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對于那些晦澀難懂的文言文教學進行一些創(chuàng)新。比如《童趣》,《童趣》一文記敘的是沈復童年的三件趣事,但對于初中生來說,第一次接受到古文,即使是短小的,對于他們來說也是晦澀難懂的,因此這時候教師就應該采取不同于一般的方法教授孩子們,當然向他們解釋古文的意思是必不可少的,但讓他們最終能夠記住并掌握文言文學習的技巧還是需要花一番心思的。在將文章逐字逐句翻譯之后,學生們大概都會對文章有了個了解,這時候教師通常會挑出幾個重點字詞進行講解,這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大多會分散,所以教師們不妨將這一環(huán)節(jié)放到最后,把實踐環(huán)節(jié)提上來,在將文言文之前,教師應該先提醒學生們對課文進行預習并分小組將課文大概演繹出來,分幾個人一小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分工,或者課前就安排哪些同學講哪些,鼓勵他們上臺展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即使有學生沒有準備很好或者理解有所偏差,但在老師講解之后也是可以稍加改變的,畢竟實踐環(huán)節(jié)是在教師對文言文做了簡單的講解之后才進行的,這樣做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深刻的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最大程度上的降低學習難度。教師在學生們主動上臺演繹之后不妨提供一些物質上的獎勵,不需要很多,也許是一根棒棒糖或者一只筆,都能激發(fā)孩子下次想要繼續(xù)參與的心。根據(jù)中學生有較強的好奇心理與爭強好勝的特點,讓他們在課堂上盡力表現(xiàn)自己,這樣下來,課堂內(nèi)容他們想必也會印象深刻,這樣不可以鍛煉學生們的合作精神也能夠給學生一個大膽表現(xiàn)的機會。當每個人都能投入到語文課堂中時,他們的學習效率也會慢慢提高,成績也會有一定的起色,如此良性發(fā)展,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會日益高漲的。
三、課堂穿插音視頻,激發(fā)興趣
現(xiàn)今大多數(shù)的中學生每天都有滿滿的課程,厚厚的書本堆滿了課桌書架,進行了一整天的學習之后他們回家之后還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在老師和家長的嚴格管理之下很少有接觸電視電腦的機會,但是作為中國社會主義下一代接班人,只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是遠遠不夠的,中學生雖然年齡小但他們還是有關心國家大事的義務的,語文教師不妨在課前或課上利用短短幾分鐘放一些時事新聞或者一些具有文學性質的訪談節(jié)目,拓寬中學生的眼界與思維,當他們整天面對著呆板的書本知識后這無疑是一個可以提高他們興趣的方法。若是放一些時事新聞,教師可以在播放之后對學生進行一些關于新聞內(nèi)容的概括的提問,這樣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觀察力更能夠鍛煉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他們對重點的把握。當教師講到某些古詩的時候不妨自己給學生朗誦一下,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也是語文這門學科需要培養(yǎng)的重點,而語文教學研究的也是語調變化的特點,所以教師不應該只用一種單一的語調進行教學,這樣很難達到教學目的,教師在授課的時候應該采用不同的語調訓練學生們的語感,如果教師本身難以改變語調的話這時,在課堂上播放一些經(jīng)典人士的朗誦就再好不過了,給學生們的耳朵帶來聽覺上的享受,在聽完之后,教師可以讓同學們模仿朗誦,鍛煉自己,這些都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好方法。
四、結束語
教育是我國極為重要一項的工程,而中學語文教育雖然長久以來沒有什么大的變革,但以往的教學方式也慢慢產(chǎn)生了不足,而激趣教學法則課一彌補語文教學在這方面的不足,若能夠普遍推行這一方法,那么我國的語文教育就能夠更快更好的發(fā)展,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但要想讓它能夠源遠流長就必須保證其能夠健康發(fā)展,中學的語文教學很是適合進行一些改變,將中學生從繁重的課堂中解放出來。
參考文獻:
[1]鐘湘平.激趣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淺探[D].湖南師范大學,2011.
[2]楊永勛.激趣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4,08:40.
[3]秦巧麗.漫談激趣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課外語文(初中),2013,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