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濤+李藝
摘要:教育信息化領域的“智慧教育”實質在于通過利用物聯網技術、移動技術等智慧技術構造智能化教育環(huán)境和平臺,其所謂的“智慧”實質上是技術的智能化。在智慧教育發(fā)展的器物層面上,不僅注重智慧教育環(huán)境的搭建,還應創(chuàng)設技術教育應用的“上手”狀態(tài)。同時,智慧教育還應踐行藝術化審美的發(fā)展之道,它為學生通向自由之境搭建了一座更暢通的橋梁。智慧教育發(fā)展需要技術之“器”與審美之“道”的融合,這對于推動我國的教育信息化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智慧技術;審美
中圖分類號:G40-0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124(2016)03-0041-06
在如今的這個技術社會,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滲透于人類社會各個領域、影響整個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社會發(fā)展受到信息技術的形塑作用,變得越來越智能,人類步入“智慧時代”。最近幾年,在教育信息化領域中,一個新概念“智慧教育”(Smart Education)應運而生。然而,“智慧教育”究竟為何物?其所謂的“智慧”又有何意?這些問題的回答關系到對其本質的把握,也是重要的基礎性的學理問題。本文在技術哲學視角下,借用“道”與“器”這兩個中國哲學中的重要范疇對智慧教育概念進行理解與把握。
一、何為“智慧”:基于技術哲學的視角
在教育信息化的語境中,“智慧教育”是IBM公司所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 Planet)的衍生概念。該“智慧”指的是“把新一代的IT技術充分運用到各行各業(yè)中,即要把傳感器裝備到人們生活中的各種物體當中,并且連接起來,形成‘物聯網,并通過超級計算機和云計算將‘物聯網整合起來,實現網上數字地球與人類社會和物理系統(tǒng)的整合” [1 ]。新技術迅速影響到教育領域,從智慧地球推演而得的“智慧教育”成為教育信息化領域的熱議話題:智慧學習、智慧教室以及智慧校園等新名詞不斷撞擊著人們的眼球。總體上說,該“智慧教育”不同于教育領域原有的老話題之智慧教育,它是教育信息化發(fā)展中出現的新事物,需要對其內涵正確把握。
《新牛津英漢詞典》對技術的“智慧”(Amart)與人的“智慧”(Wisdom)兩個概念進行了解釋。該詞典Smart的解釋為“設備的獨立性和某種智能性的功能” [2 ],而Wisdom則是人的“一種基于經驗、知識和判斷的高級思維品質” [2 ]??梢?,兩個“智慧”存在截然不同的內涵,一個指向有智慧的技術或可稱為“智慧技術”,另一個直接指向人,技術所蘊含的智慧并非人所特有的那種高階思維能力。在很多關于智慧教育的文章中,將分別源于Smart和Wisdom的智慧不加區(qū)分,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智慧教育”認識的爭議。可以說,把技術的智能性表述為“智慧”,更似乎是一種“擬人”的修辭,實則有“智”無“慧”。
我們也看到,“智慧技術”表現出強大的信息存儲、處理和傳播能力,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構建了高度技術化和充滿信息的生存環(huán)境。人們可以利用各種智慧技術提供的海量信息,盡情地享受到個性化、多樣化與實時的信息服務,從而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更加方便和舒適。同時,當今社會也是一個“數據為王”的時代,用數據“量化一切”是大數據時代的訴求?!熬拖裢h鏡讓我們能夠感受宇宙,顯微鏡讓我們能夠觀測微生物一樣,大數據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為新發(fā)明和新服務的源泉?!?[3 ]透過數據及其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發(fā)現和理解數據的載體內容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我們可以不僅認識事物的當前發(fā)展狀況,還能預測事物的發(fā)展趨向,而且“隨著系統(tǒng)接收到的數據越來越大,它們可以聰明到自動搜索最后的信號和模式,并自己改善自己” [3 ]。所以,作為一種先進的技術形態(tài),大數據及相關的智慧技術不僅具有原初的工具意義,還具有較高的信息豐富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智能化的色彩。
智慧技術的應用不僅拓展了人的實踐能力,還對人的思維過程和傳統(tǒng)的世界觀產生了重要影響。當代智能技術不僅能使得諸多人工物品實現數字化和網絡化,而且還能通過技術的“信息化”和“會聚”作用,使得信息世界與物質世界的界限得以消弭,“技術本身既是客體也是中介,而后還成為主體的一部分,使得主客體之間具有了流動變換性,一定意義上主體就是客體,客體就是主體” [4 ]。于是,人和技術的界限變得模糊,兩者相互融合于彼此之中。技術不僅是一種單純的工具,更構成了人的一種存在方式。對作為一般使用者來說,智慧技術的存在幾乎是一個自明的現象,人們習以為常地運用這些技術,而且似乎意識不到它們的存在,理所當然地生活在這個被技術構建的世界里。因此,因智慧技術推動的智慧教育的出現并非偶然,人們總是渴求各種“上手”的教育資源和“隨心所欲”的教學過程,并將這種希望寄托于各種新興技術之上,試圖借助技術之功效優(yōu)化教育。而信息時代下的移動技術、傳感技術以及物聯網等新興智慧技術的廣泛應用,則為教育發(fā)展創(chuàng)設了技術化、智能化的環(huán)境,使教育過程更富有交互性和一定程度上的智能性。
至此,智慧教育及其“智慧性”的涵義已經水落石出,這里所謂的智慧就在于教育環(huán)境的智能性和相關信息的豐富性,這是對教育環(huán)境的一種外在的描述。智慧教育實質就是在于通過利用物聯網技術、移動技術等智慧技術構造智能化教育環(huán)境和平臺,從而促使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和教育過程的優(yōu)化,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遷與創(chuàng)新,實現技術促進教育變革的目的。作為一種高技術化的教育形態(tài),智慧教育展現了一幅運用先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美好教育愿景。
還需要指出,人的智慧是一種內在的高級的思維品質,它具有“內化于心,外顯于行”的品質。因此,當下所謂的“智慧教育”之“智慧”(Smart)并非等同于人的智慧(Wisdom),智慧技術的應用與人的智慧行為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教育信息化領域的智慧教育也不同于傳統(tǒng)教育領域中所關注的“智慧教育” [5 ]或“教育智慧” [6 ]。endprint
二、智慧技術:智慧教育之器
“道”與“器”是中國哲學中的兩個重要范疇,《易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暗馈笔浅橄蟮?、無形的,表現為超然于事物形體的內在的本質、規(guī)律、原則等;“器”是具體的、有形的,表現為事物形體的外在的具體的器物、工具、行為等?!暗馈本哂懈疽饬x,是“所以然”,“器”是“道”的衍生,是“然”。智慧教育作為一種高技術化的教育形態(tài),智慧技術的教育應用是其存在的先決條件。因此,本文先從技術的層面對智慧教育之“器”進行討論。需要指出的是,技術不僅僅是一種實體性的工具,它還是一種意向性和關系性的存在。技術的工具價值最先進入人的視野,這是由其實體性功能所決定的。那么,對智慧技術的認識也是如此,首先認識智慧技術教育應用的工具性意義,然后探討智慧技術與人的存在關系。
智慧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更具包容性的技術范式,通過“交叉、整合、融合從而協(xié)同發(fā)揮集群效應,產生出更大的價值和效用,形成單項或單類技術難以具備的影響和功能”,并“使得虛實兩界不再是截然分割的兩個世界,虛界可以取得實的效果,實在則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虛化,并且被無限地復制” [4 ]。因此,智慧技術打破了以往物質性技術與信息性技術之間的界限,兼有物質形態(tài)和信息形態(tài),構筑卓爾不同的智慧教育環(huán)境。
智慧教育環(huán)境包括實體性的智能學習工具以及情境性的學習資源與教育社群,而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以及網格計算等技術是智慧教育環(huán)境重要的技術支撐。借助這些智慧技術不僅能提供實體及環(huán)境資源,還能對物理教育環(huán)境和學習者行為進行感知,“在獲取環(huán)境信息和位置信息的同時,自動調節(jié)環(huán)境條件,從而創(chuàng)設智能的物理環(huán)境” [7 ]。而且,智慧技術能對學習過程、教育環(huán)境以及社會關系進行全面的感知和記錄,在獲取相關數據的同時,還能進行協(xié)同和實時的數據分析和處理,并利用各種智能學習工具、認知工具和豐富的教育資源,為學習者推送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和服務。更進一步,智慧技術還能實現虛實結合教育環(huán)境的搭建。在智慧教育環(huán)境中,既能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又能實現物與物、人和物的交互問題,并能將從真實環(huán)境中獲取的學習信息與虛擬教育環(huán)境融為一體,這就促進了教師、學生與教育資源和環(huán)境的全方位互聯和智能化整合。
智慧教育環(huán)境的構建還需要大數據技術的支持,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虛擬世界的數據量急劇增長,大數據成為反映人類現實世界的一種虛擬“鏡像”。大數據不僅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也催生了“數據密集型”的科學研究的新范式。而且,學習分析技術是大數據時代教育技術的新發(fā)展,引領了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新浪潮,也有力地推動了智慧教育的發(fā)展。
大數據技術秉承“量化一切”的理念和全數據的思維模式,推動了學習分析技術的發(fā)展。以往的教學分析大多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和成績分析,而學習分析技術則可以全面、及時和客觀地挖掘整個教育過程的相關信息,并使得以往無法觀測的教育現象得以量化和分析。比如,可以對學習者內在的學習風格、行為特征以及學習情緒等心理因素,進行客觀的、精確的數據分析和預測??梢哉f,學習分析技術超越了傳統(tǒng)教學的經驗性教學模式,能更全面更科學地促進教育發(fā)展。首先,它能極大地提高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的把握能力,幫助教師實施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干預,而且還能根據學生學習數據的智能分析,主動推送合適的學習資源,進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實現名副其實的個性化教育。其次,學習分析技術也能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可以根據數據智能分析,進行自我評估與診斷,意識到自身的問題,并進行有目的的查缺補漏。因此,學習分析技術能根據個人需求和認知風格,有力地促進一種定制化的學習方式,進而凸顯學習過程的智能性。
但是,對智慧技術的理解不能停留在純粹的工具意義上,還應該深入探討智慧技術蘊含的內在本質,揭示它與人之間的內在關系。智慧技術以其強大的功能,構筑了新的教育環(huán)境,塑造了新的教育存在方式。在智慧教育環(huán)境中,依據智能化服務以及身臨其境的感官刺激等,教師和學生可以無縫接入并沉浸于智慧技術之中,享受到智慧技術帶來的獨特教育體驗。而且,師生也對智慧技術產生了某種依賴感,如果沒有技術的支持,相關的教育活動便會受到影響。因此,技術成為師生教育活動的“天使”,并構成了教育的一種新“世界”,使師生“逗留”其中。甚至,師生在鼠標的指引下,沉浸于知識情境與學習體驗之中,而忽略了技術本身的存在,這就意味著技術與師生的關系進入原始的“上手”狀態(tài) [8 ],如同長期戴眼鏡的人對鼻梁上的眼鏡渾然不覺。在這種情境中,智慧技術與師生的教育活動融為一體,不再成為一種外在于教育活動的技術實體,賦予教育更靈活、多樣的發(fā)展可能。
智慧技術正是以這樣一種“透明”的方式在影響學生的學習,它先將師生帶入一個技術化世界,而后又悄然“抽身離去”。智慧技術所支持的教育更加注重個性化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為有效呼喚教育的人文價值與人性的回歸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赝麄鹘y(tǒng)教育技術,在聲、光、電等物理功效的支持下,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擴大教學規(guī)模,推動教育的發(fā)展,但它是一種單一化的、凸顯自我的技術形態(tài),它及其承載的工具理性的張揚,卻造成了技術與人的發(fā)展的對立,并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育價值追求和人性目標。技術的運用反而對師生的成長起到某種“限定”和“強求”作用,使人成為“單向度的人”,教育也因此失去本應具有的個性化色彩,逐漸被加以功能化。因此,“人們對那種原始的、尚未破裂的、直接的存在之渴求就一再涌現出來。當越來越多的生命領域為技術所征服時,‘返回大自然的呼聲也就愈漸強烈了” [9 ]。
三、藝術化審美:智慧教育之“道”
智慧教育作為教育信息化的現階段形式,不僅要關注其技術的應用,還應探討其獨特的存在之道?!暗馈钡脑馐恰暗缆贰?。在中國哲學范疇中,道是抽象的、無形的,表現為超然于事物形體的內在的本質、規(guī)律、原則等?!兑捉洝は缔o上》指出“道”屬于“形而上”的范疇,賦予了“道”的本體意義。老子也在哲學意義上對“道”做出深刻闡釋,他把“道”確立為天地萬物的本原,具有超感覺、超形象與無始無終的特征,并強調“道法自然”,也就是說“道”是體現在實際操作活動之中的無形的、合乎事物自然本性的途徑或方法 [10 ]。endprint
海德格爾對技術的發(fā)展進行了深刻論述。他認為,現代技術的本質是“座架” (Ge-stell),其根本特征就是“限定”和“強求”,從而使自然和人都進入非本真的危險狀態(tài)。但藝術卻能完成這種危險的救渡,藝術和技術本具有親緣關系,而且“藝術乃是一種唯一的、多重的解蔽” [11 ],人還應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同時,馬克思也指出,人“懂得怎樣處處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建造”。也就是說,人的技術實踐還具有審美超越性??梢?,海德格爾和馬克思兩位哲學巨人的技術思想具有內在一致性,透過他們深邃的技術哲學思想,我們可以認為,藝術化是技術發(fā)展的內在要求。這對于飽受工具理性侵蝕的現代技術而言,無異于一劑良藥,這為智慧技術的教育應用指明了前進的道路,智慧教育應踐行藝術化審美的發(fā)展之道。
首先,智慧教育的審美之道在于重塑教育中的人與技術的關系。這是智慧教育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它涉及智慧教育的存在方式。在以往的技術教育應用過程中,人們曾一度盲目追求媒體技術的教育效率,極為重視技術硬件建設,并出現“見物不見人”的教育現象。這實質上是技術工具理性的膨脹導致了人與技術的分離,單一的技術圖景祛除了教育應有的人文關懷,遮蔽了教育的豐富意義。而智慧技術不僅可以將人工物品實現數字化、網絡化以及互聯互通,還具有人性化與藝術化等特征,如同手工技術一樣,充滿美學意味和個性色彩。因此,智慧技術呈現一種獨特的藝術美特征,有助于人們開啟人與技術完美交融的審美境界。
在智慧教育環(huán)境中,教學媒體不單是一種被利用的教學工具,還能把教育建立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雙重關系之中,進而創(chuàng)造一個極富有詩意的教育世界,人們可以通過各種“上手”技術享受到沉浸式的教育體驗。因此,技術不再是教育過程中的對象化存在,人與技術不再是彼此外在的關系,而是呈現出“我—你”的關系,兩者相互依存、相互建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智慧技術的教育運用,能創(chuàng)造一種人與技術“和合共生”的教育方式,從而擺脫技術對人和教育發(fā)展的束縛,重返“物我兩忘”的教育審美境界,實現人、技術與教育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
其次,智慧教育的藝術化審美在于克服工具理性的束縛,恪守“以人為本”的價值基準。在技術理性的推動下,教育媒體技術能提高教育效率,優(yōu)化教育活動,教育的發(fā)展條件和存在空間也能得到有效改善。但工具理性的膨脹如果不能得到遏制,會導致其教育應用的“俗化”。當前信息化和智慧化教育的產品和服務可謂目不暇接,我們應該對此保持清醒的認識,雖然大多產品在表面上是利用技術促進教育的發(fā)展,但實質上是“新瓶裝舊酒”,許多高新尖的技術產品依然承載著原有的教育理念和價值取向,并成為知識灌輸和“統(tǒng)治”的教育新工具。
智慧教育不能沉醉于技術功能上,應把技術的教育應用置于新的價值視角之中,其價值歸宿應指向自由、全面而又充分發(fā)展的人,人自身的發(fā)展才是技術教育應用的最終依據和根本目的。因此,智慧教育要順應人的感性和審美性質,尊重學生發(fā)展的自然本性,通過優(yōu)化和提供人性化與個性化的教育過程和學習資源,促進學生的全面與個性化發(fā)展。同時,智慧教育還要面向詩意的技術交往,消除人與技術的隔閡,強調兩者的和諧“相遇”,藉技術之力重新“照亮”被工具理性遮蔽的教育本真存在,開啟教育發(fā)展的澄明之境,從而推動人和教育的完善發(fā)展。
最后,智慧教育的藝術化最終指向人的自由。自由是人的“類本質”,也是教育的核心價值指向。技術的進步與人自由的發(fā)展存在密切關聯,智慧技術作為人的本質力量的一種外顯力量,能賦予智慧教育更豐富的表現形式和空間,再造了教育發(fā)展新模式和新時空觀念,不斷突破既有教育活動的界限和束縛,給予了學生更多的教育選擇和可能。
同時,智慧教育擴展了學生的交往方式與空間,教師、學生與技術之間在智慧教育環(huán)境中能生成主體間的共生與平等關系,學生的學習不再是一種孤立的個體行為,而是充分地敞開各自的心靈世界、尋求主體間的共在與視域融合的過程。海德格爾認為,本真的共在有助于個體在共在中超越自身,而且個體與他人之間存在著自由的關系 [12 ]。而且,主體間性是對個體主體性的超越,也是個體一種應然的存在方式。因此,通過主體間的智慧教育活動,學生之間彼此相互理解,互相呈現,超越了現實主體的局限性,成為充分發(fā)展的個性形式,自由的意義也因此得以解蔽,并獲得澄明。因此,智慧教育能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并為學生通向自由之境搭建了一座更暢通的橋梁。
四、“器”“道”融合:智慧教育的超越之路
“器”與“道”是辯證統(tǒng)一的,所謂的“形而上”與“形而下”,只是邏輯意義上的“上”與“下”,并不是兩者地位的“上”“下”之分。朱熹曾說道:“道未嘗離乎器,道亦只是器之理?!?[13 ]也即是說道寓于器中,道與器彼此聯結,互為依托。同樣,作為智慧教育之“器”的技術,與其藝術化審美之“道”互為表里,相互融合。
技術具有主觀社會屬性與客觀自然屬性二重性,不但表現為技術的硬件產品,還包含著“如何做”的方式與方法。而且,任何社會實踐中的技術都不是作為單一的要素發(fā)揮作用的,每一種技術都有其背后的社會因素,“技術不是簡單地‘發(fā)生的,而是為造成特定結果而被選擇和設計的” [14 ]。智慧技術既具有強大的信息處理和傳輸能力,還蘊含著信息時代所具有的獨特的時代特征和教育意義。因此,智慧教育的發(fā)展需要適宜的教育生態(tài)系統(tǒng),不僅要搭建性能卓越的技術環(huán)境,還應遵循相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踐行藝術化發(fā)展之道。換言之,智慧教育需要協(xié)調技術運用和教育理念兩方面的同步發(fā)展,才能彰顯智慧技術的教育價值,滿足信息時代特定的教育訴求。
因此,智慧教育要克服鼓吹技術的“唯技術論”和逃避技術的“浪漫主義”兩種論調。唯技術論者只強調技術的效率和功能,將技術應用和教育發(fā)展的關系簡化為一種因果關系,企圖利用強大的技術功能來影響和改變教育,卻忽視了技術運用和教育發(fā)展的其他因素,極易導致教育發(fā)展中的技術異化現象。比如,在我國教學課堂屢見不鮮的“黑板搬家”、“人灌變電灌”等現象就是其中的典型寫照,只是把先進的技術作為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簡單代替,而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并未隨之得以更新。所以說,如果僅強調智慧技術高科技的一面,而忽視其所蘊含的社會價值和人文意義,那么,其承載的特有的教育意義勢必會喪失,并導致智慧教育變革意義的蛻化。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浪漫主義者則是沉迷于“田園式”的藝術化教學風格,刻意強化傳統(tǒng)教育方式和教學手段的作用,而否定了信息技術的教育價值。然而,技術是一個無法逃避的現實,“是人類社會生活關系的形成、存在和發(fā)展的根本力量和度量尺度” [15 ],承載著每個時代特定的社會關系和教育價值,技術能有效地優(yōu)化教育的要素和過程,是促進教育發(fā)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智慧教育應注重教育之“器”與“道”的融合,“技術并不是按一種內在的技術邏輯發(fā)展的,而是社會的產物,由創(chuàng)造和使用它的條件所規(guī)定” [14 ]。智慧教育能變革和重塑整個教育的未來,但它不只是教育工具的改變,還在于教育理念的全面更新。endprint
我國的智慧教育發(fā)展應充分考慮中國特有的技術和社會發(fā)展大背景。需要著重考慮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需要繼續(xù)提升我國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新發(fā)展,急需信息化教育環(huán)境的建構和完善。總體看,我國智慧教育發(fā)展還處于探索階段,應充分利用、升級現有的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并進行智能化教育應用系統(tǒng)的深度互聯和全面融合,這是我國智慧教育發(fā)展的前提。而且,還可以將智慧教育納入“智慧城市”和 “三通兩平臺”建設的浪潮之中,整合運用物聯網、云計算以及通信網絡等新型信息技術,共建共享相關的智慧性公共基礎設施和相關的教育環(huán)境設施,從而促進教育信息化系統(tǒng)的智能化運行和發(fā)展。同時,智慧教育還應建設、共享海量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實現教育資源與管理數據的整合運用與無縫共享,并促進各個教育系統(tǒng)之間的互聯互通和互操作,以促進智慧教育各個部門的協(xié)調運行,從而為師生提供可按需獲取的智慧性教育資源。
其次,還要進一步強化堅實的學術基礎。信息技術的應用是當今世界教育發(fā)展的大勢所趨。在面向世界、追蹤教育信息化的最新發(fā)展方面,我國教育信息化領域已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還缺乏深入研究。追蹤學術前沿不是盲目跟風,還需要相應的分析鑒別與批判;引進也不是簡單模仿,而是要為我所用,研究國外教育信息化最終是為了發(fā)展我國自身的教育信息化。同時,發(fā)展我國智慧教育必須具備足夠的文化自覺,吸收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和文化思想精華,其中蘊涵著珍貴的教育理念和審美化的技術思想,這是我們進行智慧教育研究的源頭活水,脫離了我國的教育傳統(tǒng)和文化思想,所有的努力將會變成“空中樓閣”?!耙腚x開中國的傳統(tǒng),一來是不可能的,二來也是不明智的。我們的生活塑造了我們,與其努力去擺脫它,不如實事求是地去迎接它,從這片土地上吸取營養(yǎng)?!?[16 ]因此,智慧教育發(fā)展還必須立足于我國自身的文化土壤,從而體現出智慧教育的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
最后,智慧教育發(fā)展還應植根于我國的教育和社會發(fā)展需求,“技術與社會的需求越相吻合,就越有價值,就越是一種準確反映了社會需求的社會性產物” [14 ]。智慧教育只有與我國的教育發(fā)展現狀和需求相融合,才能彰顯出其獨有的價值和永久的活力。長久以來,以“知識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我國課堂教學中可謂根深蒂固,這種教育理念過于強調知識傳承,雖然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卻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忽視了信息化社會對創(chuàng)新人才的要求。而智慧教育卻為我國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機,它不僅能促進高效率的知識教育,還能通過藝術化審美的發(fā)展理念促進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我國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并能為學生提供最適宜的個性化學習支持和服務,進而促進學生的自由發(fā)展以及我國教育的變革。當然,這就不僅需要遠見卓識的理論自信與自覺,還需要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教育魄力,更需要對智慧教育的深刻理解和身體力行。
參考文獻:
[1]李德仁,龔健雅,邵振峰.從數字地球到智慧地球[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0(2):127-134.
[2]Pearsall.新牛津英語詞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1757,2118.
[3]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23
[4]肖 峰.信息技術哲學的興起[J].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4(3):45-52.
[5]宋孝忠.走向智慧教育[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5(2):24-26.
[6]田慧生.時代呼喚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師[J].教育研究,2005(2):50-57.
[7]趙秋錦,楊現民,王 帆.智慧教育環(huán)境的系統(tǒng)模型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4(10):12-18.
[8]安 濤,高新峰,李遠航.教育技術存在之解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0(11):19-23.
[9]恩斯特·卡西爾.人文科學的邏輯[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65.
[10]王 前.“由技至道”——中國傳統(tǒng)的技術哲學理念[J].哲學研究,2005(12):84-89..
[11]海德格爾.演講與論文集[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35.
[12]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151.
[13]朱 熹.朱子全書(第16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614.
[14]肖 峰.論技術的社會形成[J].中國社會科學,2002(6):68-77.
[15]喬瑞金.馬克思技術哲學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
[16]葉秀山.中西智慧的貫通[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