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才
摘要: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它關系著孩子們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為孩子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基礎,由此可見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具體怎么操作,一直是我們廣大小學語文教師亟需探討和解決的問題。我們覺得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必須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的時間,為學生創(chuàng)設敢想、善思、能問的良好學習空間。
關鍵詞:課程標準;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習慣養(yǎng)成
語文學習的自主性要求教師確立學生的自主學習地位,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我提高。自主學習,是指學習主體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具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的學習方式。
一、打造和諧民主的新型課堂氛圍
科學實驗證實;從極端恐懼或憤怒的人身上取出血液注射到天竺鼠體內,不到2分鐘就會導致它們死亡,不愉快的情緒會促使大腦分泌一種思多芬的物質,抑制人的思維活動。教學過程要實現(xiàn)“三個溝通”——全員互動,人際溝通;教學整合,文化溝通;師生調適,心靈溝通;克服“居高臨下,自以為是,賣弄學問”的傾向,善于營造情景、利用情景、促變情景,建立豐富多彩的課堂情景機制。課堂是教與學雙邊活動的主陣地,課堂氣氛直接影響到學生能否主動參與。樹立“雙主體”觀念,提倡平等互動交流,著眼“參與度、親和度、自由度”,建立課堂平等交往的對話機制。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在講課過程中可走到學生中間,一邊講,一邊與他們進行眼神交流。在教學過程中還應適時地賞識、肯定或使用表示夸獎和欽佩的手勢,如伸出大拇指、鼓掌等,這樣做能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因為,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的一句鼓勵的話語或一個贊賞的微笑就是一束燦爛的陽光,足以照亮孩子整個人生。再者,不強迫學生一定要接受老師的答案,學生的意見往往有其獨到的,適于孩子理解的優(yōu)點。
二、為學生開辟更加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
我們眾多教師經(jīng)常在口頭上說要改變教育觀念但是在具體操作中保留著落后的教育模式的慣性,總是不相信學生,不放心學生,認為以前講得那么多,那么細,那么透,還有那么一部分學生不懂,要是真放手了,豈不是更糟?這是教師首先應該解決的心理問題和認識問題?,F(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并不是老師講得越多,學生就越有知識。因此,語文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要考慮如何為學生爭取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筆者認為每節(jié)課應給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特別是語文教學,主要是通過情感激發(fā)和語言的品味等手段來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世界觀。老師要研究學生身心發(fā)展和學習語文的特點,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和學習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欲和進取精神,首先就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當然要盡最大限度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
三、引導學生養(yǎng)成學會質疑的自主學習習慣
老師所設計的問題的提出要等到學生充分感知教材并有了心得體會之后才提出來,而且最好是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但是,何處尋疑?怎樣質疑?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剛開始時肯定是有困難的。這就需要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適時點撥誘導,教給方法,從扶到放,使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學會質疑,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首先,抓住課題質疑。要求學生仔細分析課文的標題??礃祟}是什么結構,中心詞是什么,這樣的標題適合寫成什么樣的文體,重點應該寫什么,多問幾個為什么。在語文學習中,學生從“讀”到“悟”的過程,實質是一個從已知領域向未知領域探索發(fā)現(xiàn)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教師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幫助學生尋找已知與未知之間的聯(lián)系,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如果自己都能回答自己的“為什么”,就說明學生已經(jīng)懂得了命題的意義,如果不能回答,這就是疑問,就需要探究。其次,就文章的整體把握質疑。要求學生學會問本文是誰寫的,寫了些什么,他為什么要寫這些,是怎樣寫的,先寫什么,后寫什么,為什么要這樣。
四、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教師要善于“授之以漁”,引導學生學會“織網(wǎng)”“捕魚”的方法,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獲取無窮無盡的知識之“魚”,能掌握一些學習的基本方法,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知道運用已有的條件去尋找解決問題、認識新事物、產生積極聯(lián)想的途徑,這是他們一個發(fā)展受用的財富。一堂好的語文課,不是看教師教了多少,而是看學生學了多少,學會多少;教師能指點一條路,學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師能給予一點啟示,學生可以有的放矢去拓展知識;教師能引導學生歸納一些方法,學生可以舉一反三去實踐運用。
總之,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各方面發(fā)展開辟廣闊空間,整個教學過程中必須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的時間,為學生創(chuàng)設敢想、善思、能問的良好學習空間,設計適應學生發(fā)展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鼓勵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