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熙
[摘要]侯方域作為“復社四公子”之一,在明末清初的士林中頗具影響力和號召力。但因參加順治八年(1651年)鄉(xiāng)試一事,侯方域在人格與道德上遭到世人質(zhì)疑和批判。另外,又因為《桃花扇》中的戲劇形象深入人心,后人對他的認識亦多有爭議,而這種對其為人的偏見甚至還延及了對其詩文的客觀評價。通過解析侯方域的詩文作品,對其從歸隱到應試的心路歷程進行全面觀照,從而盡可能地還原易代士人的生存狀況與心靈困境。
[關鍵詞]侯方域;明末清初;科舉
[中圖分類號]1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lOOO-3541(2016)04-0077-05
侯方域為晚明復社四公子之一,一生熱衷于政治活動,在明末曾多次協(xié)助父親侯恂處理軍務,代擬奏疏,并在南明弘光朝時期,依附史可法、高杰帳下,從事幕僚文書工作。入清后,侯方域又曾為三省督撫張存仁剿滅榆園軍出謀劃策,上呈《剿撫十議》,總結(jié)了自己的平亂剿寇的具體措施,這也成為后人對其進行道德批判的重要原因。而侯方域順治八年(1651年)參加豫省鄉(xiāng)試一事,更是令其人格倍受質(zhì)疑。本文筆者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討論侯方域入清后的應舉,以及隨之產(chǎn)生的“晚節(jié)不保”問題。
一、侯生赴考清試的社會評價
順治八年(1651年)豫省鄉(xiāng)試,是侯方域一生中最大的道德“污點”,也是其科舉生涯的又一次失利。這一次清廷科試同樣延續(xù)了明代八股取士的方式,但侯方域此次應試卻與崇禎十二年(1639年)南雍秋試得到的評價截然不同。南雍秋試侯方域雖然鎩羽而歸,但卻事出有因,他也因為其策論針砭時弊而名噪一時,反倒獲得士林的普遍贊譽。而且明末的應試屬于封建王朝中士人選擇的正當?shù)倪M身之道。然而,順治八年(1651年)清廷科試卻具有鮮明的“華夷大防”的色彩,侯方域的應考在很多士大夫看來,無疑是對故明王朝的背叛,對異族政權(quán)的臣服,因此,侯方域順治八年(1651年)的應試受到了頗多非質(zhì)疑與非議。
特別是到了清中葉,當遺民故老中流傳著的故事、傳奇逐漸泯滅,人物形象也逐漸定型,再加上戲劇《桃花扇》的風靡,侯方域作為易代之際立場不堅定,性格懦弱游移的多情公子形象已深入人心。而且清中期的士人也往往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于像侯方域這類存在著“晚節(jié)不保”問題的易代士大夫,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比如,孫原湘在《媚香樓歌》結(jié)尾,極為尖刻地嘲諷侯方域:“氣節(jié)何論男與女,樓中如花霜可拒。君不見,天津二月桃花開,又見侯生應舉來。”
然而,對于侯方域赴清廷科試一事,與之同一時期的商丘文人卻大多持理解和支持的態(tài)度。他們不僅認為侯方域的應試是“自愿”之舉,并視之為正常行徑,不存在失節(jié)之恥,而且還頗為他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忿忿不平。如宋犖所撰《侯朝宗傳》稱:“順治辛卯舉豫省第一,有忌之者,又斥?!辟Z開宗《本傳》所載情況也基本一致,而徐作肅在《明經(jīng)朝宗墓志銘》中則稱:“順治辛卯,再舉河南第二,有議者復斥置副車”,對于侯方域考取名次與宋犖、賈開宗所記不一樣,并且還提到侯方域在順治十一年(1654年),即“甲午病甚,更勉就試,而其年遂死矣”。徐作肅所記侯方域甲午年再次應試一事,在其他友人為其所撰傳文、商丘縣志及清史稿本傳中均未提及。但總的說來,徐、宋、賈等同時代友人都對侯方域參加清試持肯定態(tài)度,并且他們自己亦都參加了清廷的科試。
清初大儒,亦是侯方域昔日復社同人的黃宗羲則認為:“姚孝錫嘗仕金,遺山終置之南冠之列,不以為金人者,原其心耳。夫朝宗,亦若是而已夫。”黃宗羲作為明遺民中成就最大的學者之一,將侯方域仕清與姚孝錫仕金相提并論,認為侯生應試是被迫之舉。黃宗羲以遺民心態(tài)揣摩侯生之應試行為,并未對其進行指責和批評,而商丘友人則因感同身受,更無異議。
時人不論是持自愿之說或是被迫之說,大都對侯方域參加清廷科試一事表示出理解和同情。侯方域第五世族孫侯洵,則在《壯悔堂年譜》中解釋了侯方域參加清試的原因:“當事欲案治公以及于司徒公者,有司趨應省試,方解?!睂τ诤钿挠涊d,后人卻頗有質(zhì)疑,認為是為尊者諱,有意回避,加之侯洵為第五世族孫,時隔較遠。但是,據(jù)同時期的宋犖《侯朝宗傳》記載:“國初河南撫軍某公,廉知方域豪橫狀,將案治”,后經(jīng)宋犖之父宋權(quán)從中調(diào)解,侯方域因此有書與宋犖感懷說:“昔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嘗援其難”,即指宋權(quán)的調(diào)解之功,而結(jié)合侯洵年譜所言,宋犖在傳文中所記事即為侯方域應試的直接原因,強迫或利誘漢族知識分子應試,是清初民族政策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實際上,對于普通民眾而言,華夷之辨的意義并不大,他們并不太關注是在怎樣性質(zhì)的政權(quán)下生活,他們更關注于小門小戶的具體生活狀況。然而,士大夫長期受儒家夷夏之防思想熏陶,在民族問題上極為敏感,同時又對南宋滅亡的歷史爛熟于胸,因此,他們對于異族政權(quán)的敵對和抵制,甚至超過了對李白成的大順政權(quán)的抵制。士大夫階層是社會的精英人群,擅長用筆墨文字將亡國的感受和議論記錄下來,并產(chǎn)生巨大的社會效應。如果不能真正征服“士”這一階層,對于定鼎中原后的滿清政府而言,想要維持長期穩(wěn)固的統(tǒng)治是困難的。
為此,清廷采用了很多手段籠絡士大夫,在嚴厲鎮(zhèn)壓他們的反抗行動的同時,化解他們的敵對態(tài)度,爭取他們的支持或至少采取中立,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是剿撫兼施政策在非戰(zhàn)爭場合中的應用,實際上與侯恂、侯方域父子在剿撫榆園軍,分化農(nóng)民起義陣營內(nèi)部,逐個擊破的思想是一致的。這種政策的繼續(xù)和擴大,體現(xiàn)了攻心為上的策略思想。清廷籠絡士大夫的政策具有系統(tǒng)性、延續(xù)性,并且始終作為一種重點政策處理。
二、清初的文化懷柔政策
清廷首先通過征辟、薦舉、招降等途徑,吸收故明官僚入朝為官。睿親王多爾袞從入關之初,一直在這方面進行部署:“諭故明內(nèi)外官民人等日:各衙門官員俱照舊錄用”,“其避賊回籍,隱居山林者亦具以聞,仍以原官錄用”;“順治初元,遣官征訪遺賢,車軺絡繹”;“并行撫按,境內(nèi)隱逸、賢良,逐一啟薦,以憑征擢”。清廷這樣做,一方面是撫慰、安定龐大的故明士大夫群體;另一方面,也是適應、滿足清朝統(tǒng)治廣大地區(qū)的需要。而原明大學士馮銓、李建泰被征為內(nèi)院大學士,最具示范作用,清廷對故明高官的沿用對于漢族士大夫的吸引力是相當大的。
其次,清廷照搬了明朝科舉取士的制度,順治元年(1644年)十月,順治帝于北京即位,頒布《條例》,將“會試定于辰戌丑未年,各直省鄉(xiāng)試定于子午卯酉年”;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清廷又確定鄉(xiāng)試辦法完全沿襲明朝舊制,不做變動,同時準開武鄉(xiāng)試;當年七月,時任浙江總督的張存仁上疏說:“近有借口薤發(fā)反順為逆者,若使反形既露,必處處勞大兵剿捕。竊思不勞兵之法,莫如速遣提學,開科取士,則讀書者有出仕之望,而從逆之念自息。”張存仁的建言得到采納后,順治三年(1646年)與四年(1647年),清廷連續(xù)舉行會試,取中進士六七百人。
另外,清廷又在刺激故明士人自愿赴考的同時,充分利用政權(quán)的力量,強迫各地不愿應考,又很有影響力的士子應試,以此起到示范作用,從精神上打擊和摧毀這些故明“伯夷”“叔齊”的堅強意志。而侯方域作為晚明“復社四公子”之一,享譽天下,又出身于故明的官宦世家,在商丘當?shù)?,乃至中原地區(qū)有著文化領袖的地位,一旦應試,將意味著很多仍在觀望的士人必將紛紛效仿。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侯方域參加了順治八年(1651年)鄉(xiāng)試,成為清廷民族政策的犧牲品。
今人對侯方域此次應試亦是眾說紛紜,褒貶不一,梁啟超先生認為,此舉確為晚節(jié)不保的失節(jié)行為:“(侯朝宗)順治八年,且應辛卯鄉(xiāng)試,中副貢生,越三年而死,晚節(jié)無聊甚矣。”梁啟超這一看法在今人中頗有代表性,但少數(shù)學者則認為,應該結(jié)合侯方域等士大夫當時的處境分析其心境,不必過分苛責。比如,陳寅恪先生就認為,對古人應有一種“了解之同情”。因此,對于侯方域順治八年(1651年)應試一事,筆者認為,既不可將“節(jié)操標準”虛無化,也不可將“道德尺度”絕對化。在當時士大夫的人生軌跡中有其實際存在的差異,而其各自人品操守亦自有高低,但他們各自的人生選擇,都確然出于自身切實原因,或迫于現(xiàn)實,或出于性情,不能說遺民就一定比非遺民更高貴,反之亦然。
事實上,在清初,“遺民”是一個流行的時尚,很多士人借此來標榜與凸顯自己。“遺民”是否真的意味著對高尚節(jié)操的堅守是有待討論的,比如,美國學者王德威已經(jīng)指出這一疑點:“已有論者提醒我們明遺民論述虛浮、陰暗的層面,魯迅早就指出遺民可能流為沽名釣譽的‘逸民現(xiàn)象”。因此,對于侯方域的應試一事,在本文中不做道德層面的評判,只著重分析其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和由此而來的連帶影響,包括其心態(tài)、詩文作品,以及現(xiàn)實處境等等。
三、侯生應試前的復雜心態(tài)
順治二年(1645年),南明弘光政權(quán)覆滅。清廷為了籠絡舊明士紳,分化瓦解反清勢力,施行了一系列征聘措施:“世祖定鼎中原,順治初元,遣官征訪遺賢,車軺絡繹。吏部詳察履歷,確聶才品,促令來京。并行撫、按,境內(nèi)隱逸、賢良,逐一啟薦,以憑征擢。順天巡撫宋權(quán)陳治平三策,首廣羅賢才以佐上理,并薦故明薊遼總督王永吉等。詔廷臣各舉所知。一時明季故臣如謝升、馮銓、黨崇雅等,紛紛擢用。中外臣工啟薦除授得官者,不可勝數(shù)?!辈⒑芸旎謴土丝婆e考試。
同年八月,侯方域的好友彭容園一同參加了河南鄉(xiāng)試。當年冬天,侯方域自江南返回商丘,有《贈彭子序》與彭容園,其言云:“夫士之遇不遇,豈不以時歟!遇即幸,不遇非盡不幸?!痹谖闹校罘接蛘J為,遇與不遇取決于時機,遇即是幸運,而不遇也并非不幸之事,如好友彭子之才早在十幾年前已應得以重用,但與自己一樣都在崇禎十二年(1639年)科試被黜,并引火上身,“當此時,未嘗不嘆彭子誠蚤達,必不如是!由今思之,彭子蚤達,豈止免鍛煉?”現(xiàn)在看來,當時的挫折恰是天降大任之前的磨礪與鍛煉。正如彭容園一樣,侯方域本人亦是在科試中屢遭挫折,并在明末因身陷黨爭而輾轉(zhuǎn)飄零,同樣身為“選而復斥,以至困頓幾死者”,并非缺乏才華,實因“時不利也”,而現(xiàn)清廷科舉開試,選拔人才,正是建功立業(yè)的好時機。侯方域以前賢為例,“吾聞唐初如楊師道、封倫,宋初如范質(zhì)、王溥諸公,其人者皆在前朝通籍,踐履顯赫,爾后乃知命通權(quán),身輔圣主,功名足多者”,楊師道、封倫、范質(zhì)、王溥等古人均曾歷仕前后幾朝,并在前朝“踐履顯赫”,侯方域并不視之為變節(jié),“然而達節(jié)者少徑徑磋然議之,難以龍蛇之道喻也”,反視之“知命通權(quán)”,仕新朝而能“身輔圣主”,亦不失為伺機而動的君子所為。因此,在侯方域看來彭容園參加清試并非不光彩之舉,而是正常的用世之舉:“士誠有才,各當其世,乃為貴耳;即使且困窮,豈遂困哉!”
侯方域父親侯恂曾為故明兵部侍郎,長期負責軍務事宜,而侯方域為復社貴公子,父子二人名氣都很大,因此,清廷也征辟二人出仕。據(jù)康熙時期所修《商丘縣志·侯恂傳》載:“本朝順治三年歸里,有明臣之在朝者多欲恂出為將,而中州撫按亦交章論薦”,侯恂則“謝不起,筑室城南,偃臥其中,足不入城市”。而侯方域則表態(tài):“嘆急虛名累”,“白幘名堪老,青蠅事可憎”,對于人仕新朝一事很是排斥,表現(xiàn)出對政治風云的厭倦之情,對于“當衙有薦章”很是無奈,自己“善鳴詆自誤”,只愿如“散木得無傷”,能以終天年。但與此同時,他在清廷的壓力和出仕的誘惑下又很矛盾,“犁鋤春雨外,何以謝黔蒼?”他本有濟世之志,“頗以經(jīng)濟自詡”,并不甘心就此歸隱,自覺未能盡到士大夫匡時濟世的責任,愧對黎民百姓。
另外,侯方域在故明一朝科試受挫,父親侯恂又因陷入黨爭,屢遭迫害,自己也在江南屢次被阮大鋮派兵追捕。因此,可知侯方域?qū)τ诿魍醭那楦惺潜容^復雜的,一方面家族深受皇恩,然而,伴君如伴虎,宦海沉浮殊為不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另一方面,他本人在明朝并無功名在身,僅為一介布衣,出仕新朝的負罪感不像故明舊臣,例如,父親侯恂那么大。而且順治二年(1645年)開科舉時,侯方域僅28歲,還不及而立,正是男兒建功立業(yè)之機;此外,他對于晚明政治有許多不滿,對崇禎皇帝更是曾有過直言不諱的批評,對于清初的新政還是心存幻想,有所期待的。
侯方域在面對清廷的征辟時,雖然拒絕,但并不甘心就此隱居終老,于是發(fā)出了“慚愧風云際,尋常牧犢還”之慨嘆。在《題韓叔夜膝廬四首》其二中,侯氏明確表達了潔身自好,堅守氣節(jié)的心志:“風鸞愛其儀,不棲惡木陰”;然而,在組詩的第四首中,又言“若吟懷大略,隆外日覆翻”,以諸葛亮作《隆中對》的典故自喻,暗含等待明主禮聘之意,這組詩作于順治五年(1648年),在同一組詩中反映出來的情懷并不一致,這說明侯方域做出歸隱的決定是相當艱難的,并不甘心在如此盛年一事無成,就此守拙田園。
在侯方域侍奉父親隱居南園三四年后,順治七年(1650年)春,三省總督張存仁因榆園軍氣盛漸熾一事,親自往商丘城郊南園訪侯恂、侯方域父子。這件事對于侯方域而言是由決意隱居到有心出仕的一個轉(zhuǎn)折,侯方域因是上呈《剿撫十議》,并開始重新研習、揣摩制藝之道。侯方域早年在南省試策中議論縱橫,氣勢捭闔,然不軌法度,且放意直言,無所顧忌,洋溢著少年無所畏懼的氣息,但終鎩羽而歸。對于其早先之作,錢謙益曾在《贈侯朝宗序》中評價為:“文人才子之文,而非經(jīng)生之文”。
然而,在明朝覆亡后,飽經(jīng)挫折的侯方域,隨著性情的逐漸沉淀,于制藝之途已產(chǎn)生了變化,“(侯方域)于制科文,始不盡附昔之箋注,而晚依宋儒?!蓖凭科湮闹兓瑒t在順治庚寅年,即順治七年(1650年),“朝宗此文,自順治之庚寅。憶爾時,朝宗方與余討今古文于軌度,古文則準之唐宋八子,今文則準之考亭之章句?;蜷g日一作,或日一二作,至命酒高談,將無虛日”,徐作肅所言之“考亭”,即朱熹;“準之考亭章句”,表明侯方域開始自覺以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對儒家經(jīng)典的闡釋作為自己制藝之文的寫作標準和參照尺度?!肚迨犯濉酚涊d:“(順治)二年,頒《科場條例》……《四書》主朱子《集注》,《易》主程《傳》、朱子《本義》……《詩》主朱子《集傳》”。從順治七年(1649年)開始,侯方域有意識地按照清廷頒布的科舉參考書目,規(guī)范自己制義文的創(chuàng)作,由此可知,侯方域與徐作肅的學術(shù)討論,并不僅是對于作文之道的交流,而是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出仕應考的打算。
與此同時,侯方域與清廷官員的交往也越來越頻繁。入清后,以遺民自命的明代士大夫大多選擇歸隱山野,堅持“不入城”,遠離政治,潛心學術(shù),如黃宗羲、傅山、歸莊等,侯方域則不同。順治五年(1647年)后,他與主管商丘地方事務三省總督張存仁、歸德知府王登進、歸德參將陳僖及其繼任者萬欽、河南總兵高第等清廷官僚來往逐漸增多,特別是在順治七年至八年間(1650-1651年)。
曾有一次,清參將陳僖因拾得被人遺棄的兩只仙鶴,在家中舉辦宴會慶賀,“是日也,考鐘伐鼓,陳清商之樂,大宴其客于堂上,享其士于堂下”,在這場宴會中,有陳將軍門客媚言贊嘆陳將軍:“若移其所以養(yǎng)鶴者養(yǎng)士,庶吾軍其振乎!”因侯方域所居南園有“憩鶴軒”,為養(yǎng)鶴之所,“有鶴數(shù)只,鼓翼翔舞,引吭高唳”,他平日熟知鶴之習性,于是出言反駁:“夫鶴者,天下清虛之物,寡欲而省費,故可以高人隱士之禮致也;世之戰(zhàn)士,皆驍雄勁悍之徒……吾一旦欲得其力而效之于死,是必閑居則美妻妾,厭粱肉,六博群飲……養(yǎng)以有余之財,而作其感恩之氣,然后報其主而不叛,吾未見其可以虛數(shù)致也!故子之帥以其求鶴者求士,士未嘗不至;若遂以其養(yǎng)鶴者養(yǎng)士,吾恐士之聞風而來者,將掉臂而去也?!痹诖宋闹?,侯方域談及養(yǎng)鶴與養(yǎng)士之別,鶴乃清虛高潔之物,而門下之士則借以財利相邀乃至,必有其實際利益的追求,二者不可同日而語,侯方域的議論側(cè)面反映了他當時的一種現(xiàn)實心態(tài),士與鶴之不同,正是入仕與隱居之差異。
在《代司徒公贈萬將軍序》中,侯方域則更是對來往密切的官僚贊譽有加:“制府張公,當世所稱善將將者也,于其部下不輕許可,而獨謂萬將軍賢”,因此,“愿得有言以志將軍之勛若勞也”是侯生撰寫此文之動機,繼而又稱贊萬欽:“將軍顧獨循循然謹守朝廷法度,秋毫無擾于民??ぶ藶橛嘌?,此兵興以來所罕覲也……郡之人莫不幸將軍之來,而又惜其來之晚”,而舊明即亡,“清朝締造,皆師武臣力,雖悉其弊,而一時積重之勢,未能遽挽。今天子明圣,張公又久在兵間,數(shù)奉詔諭其部下,而將軍乃率先遵約束,有儒將風。此其識量,豈與暗嗚叱咤者同日語哉!”至此,侯方域已明確地表現(xiàn)出對萬將軍的褒賞之意,以及對清王朝的認可。
此外,入清以后,侯方域?qū)τ谝恍v史人物的看法也頗有深意,例如,他的《王猛論》跳出陳見,認為王猛本是與諸葛亮一樣識大義的亂世之臣:“然亮之仕于漢而為漢,人所知也;猛之仕于秦而為晉,人之所不知也?!痹诤罘接蚩磥?,王猛改投前秦實非本意,而是形勢所迫,“猛處天下分崩之時,其志未嘗不在中原,及其不得已而見用于異國,猶倦倦不能忘,猛蓋識大義者也?!碑斊鋾r,桓溫欲效曹操取晉而代之,王猛明知其居心,若仍投于麾下,則“茍或、郭嘉之下者也”,“晉偏安江左,僅有一桓溫足以有為,而又不可以從”,“不從,溫又必殺猛”,因此,王猛不得已投靠前秦,輔佐苻堅,使其國富兵強,而臨終前仍哀求以告苻堅:“晉正統(tǒng)相承,上下輯睦,非所可圖,臣死之后,愿無以晉為念?!焙罘接?qū)ν趺偷脑u價很高,認為他并非“僅僅功名之人”,但他同時也承認:“猛之才,高于諸葛亮,而淡泊寧靜不及”。諸葛亮甘于隱居隆中,而王猛轉(zhuǎn)而仕秦,不是才能高低的問題,而是二人性格注定有著不同的人生選擇。而侯方域之所以視王猛為識大義者,是因為“猛存則以秦存晉,猛亡猶欲以秦存晉”,他對于王猛的這段議論實在有些劍走偏鋒,相當具有顛覆性。
侯方域的文章歷來好發(fā)驚人之語,不承前人遺訓,然而,在順治年間應試之前作此新奇之語,頗有些耐人尋味。而此前好友黃宗羲與張自烈談論侯方域時就曾說:“朝宗素性不耐寂寞”,而方以智也評價他“美才而豪,不耐寂寞”。崇禎十二年(1639年)應試金陵時,復社諸生曾將侯方域比作昔時之周瑜、王猛,侯方域在性格與才華上與王猛確有幾分相似,同樣年輕氣盛、恃才傲物,同樣不甘平淡,因此,侯方域在議論王猛時,未嘗不是在剖析自我。其實王猛與諸葛亮并沒有太多可比性,諸葛亮為漢家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而王猛則投靠異族政權(quán),盡管侯方域稱其為存晉而仕秦,但這也只是一家之言,與史實也頗為不符。王猛固然輔佐前秦盡心盡力,但苻堅屢伐中原,只是因淝水之戰(zhàn)大敗后才被迫停止,這與侯方域所言并不一致。而與《王猛論》一樣,侯方域在入清以后很多文章,多少有些為效力于異族政權(quán)的歷仕二朝者辯解之意,像之前的《贈彭子序》中談到的楊師道、封倫、范質(zhì)、王溥等人均為改仕之人。
另外,侯方域還在寄語小弟侯方策時說:“今天下疆土甫定,國家且歌《大風》、思猛士,季弟能用其材武,將來御侮干城,未可量也?!边@說明他對于家族成員入仕新朝并不排斥,反而很是鼓勵。他認為,在朝廷求賢若渴之時,正是男兒建功立業(yè)的良機,因而再三贊賞:“季弟,勉乎哉!”綜觀侯方域在順治七年(1649年)以后的詩文,可以看出其心態(tài)上發(fā)生了較大變化,雖然仍時常流露出沉郁的黍離之悲,但同時亦表達出,自己并不甘心歸隱終老的心情,而這種對于故國、故友的思念與對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渴望,共同構(gòu)成了侯方域赴順治八年(1651年)鄉(xiāng)試之前的復雜心態(tài)。
對于他參加豫省鄉(xiāng)試是否自愿的問題,筆者認為,侯生大概有些半推半就,其內(nèi)心的掙扎矛盾必然相當激烈,但不甘心就此終老田園的心態(tài)也是很明顯的。對于一個身閱鼎革的士大夫來說,被迫臣服于一個異族政權(quán),其內(nèi)心世界與生活處境何其艱難。而勝國遺民在物質(zhì)生活艱苦的同時,至少他可以標榜其精神世界的崇高,甚至以“遺民”身份沾沾自得。而那些改仕新朝的士大夫,但凡知些廉恥者,不論出于何種原因,都不可能滿心歡喜地接受新朝的官爵。像侯方域的好友李雯當時在貧困交加,生活潦倒處境中,被迫依附多爾袞幕府,但其愧疚、負罪之情一直伴隨終生,并抑郁而終,吳偉業(yè)、錢謙益亦是如此。
在當時的輿論環(huán)境下,殉節(jié)者自是第一等,遺民次之,而貳臣則視情況而定,被迫出仕與主動降清在社會上得到的道德評價是不一樣的。然而,事實上,殉節(jié)者未必就比茍活者更高尚。北都陷落時,左副都御使施邦曜曾留下絕命詩:“愧無半策匡時難,但有微軀報主恩?!边@其實是崇禎朝很多士大夫的真實寫照,不僅施邦曜一人,大臣們陷入朝內(nèi)的黨派之爭,對于國事從無半點貢獻,而在“國君死社稷”之后,他們選擇了一種最經(jīng)濟、最簡單的效忠方式,卻能夠名垂青史。那些活下來的士大夫很多在為收復河山積極奔走,擔負著復國重任,親身經(jīng)歷著亡國滅種的悲劇,而后又不得不因各種原因臣服于異族統(tǒng)治,從這個意義上說,生存比死亡更艱難,也更高貴。
在中國古代社會,以血緣為紐帶結(jié)成的宗族制,使得大家族中每一個成員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而是家族的一分子,個體的成員的行為都將服從并以家族的興衰為首位,無論是婚姻生活,還是人生選擇。前文曾提及侯洵《侯方域年譜》所記侯方域為解救父親侯恂而被迫應試一事,陳寅恪先生也在《柳如是別傳》中分析過侯方域出仕的原因:“朝宗作《壯悔堂記》時,其年三十五歲,即順治九年壬辰。前一年朝宗欲保全其父,勉應鄉(xiāng)試,僅中副榜,實出于不得已。‘壯悔堂之命名,蓋取義于此。后來竟有人賦‘兩朝應舉侯公子,地下何顏見李香之句以譏之。殊不知建州入關,未中鄉(xiāng)試,年方少壯之士子,茍不應科舉,又不逃于方外,則為抗拒新政權(quán)之表示,必難免于罪戾也?!?/p>
像當時侯方域的很多好友,如方以智、梅惠連、彭賓等人,均以貴公子之身逃與方外,為了避免因受到清廷逼迫而有違初衷,只有削發(fā)為浮屠,方能不因剃發(fā)、易服等事累及家人。而陳寅恪先生又說:“牧齋此次至松江本為復明活動,其往還唱酬之人多與此事有關,故子玄(陸慶曾)亦必是志在復明之人。但何以于次年叩應鄉(xiāng)?表面觀之似頗相矛盾。前論李素臣(李藻先)事,謂其與侯朝宗之應舉皆出于不得已,子玄之家世及聲望約略與侯、李相等,故疑其應丁酉科鄉(xiāng)試實出于不得已。蓋建州入關之初,凡世家子弟著聲庠序之人若不應鄉(xiāng)舉,即為反清之一種表示,累及家族,或致身命之危險,否則陸氏雖在明南都傾覆以后,其舊傳田產(chǎn)猶未盡失,自可生活,不必汲汲干進也。關于此點,足見清初士人處境之不易。后世未解當日情勢,往往作過酷之批評,殊非公允之論也。”
正是應該秉承陳寅恪先生所論“了解之同情”的態(tài)度,去考察此一時期士大夫的生存環(huán)境,才能盡量避免以今人的是非觀、道德觀去審視與評價古人。筆者認為,侯方域正處壯年,平素又是不耐寂寞的性格,不能堅守“遺民”姿態(tài),不甘心終老南園是可以理解的,本不必將“晚節(jié)不?!边@樣的大帽子扣在他頭上,更不必在自愿或是被迫的問題上糾纏太過,難道自愿應考就意味著品行低下,而被迫赴試就道德高尚了嗎?因此,對于現(xiàn)代很多學者都談及的“遺民的時限性”,筆者亦是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