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田
幾乎每一件上古金器的身后,都有一段坎坷曲折的流傳史,見證家國的百年沉浮。自上古大禹鑄九鼎起,鼎便成了國之化身、正統(tǒng)所系。《左傳·成公十三年》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他們是古老歲月里大事的見證者,穿越千載時光,一旦重見天日,必為驚天之藏。
我們要感謝那位叫克的人,他為祭祖上余蔭,鑄成一鼎,以傳千秋萬代,鼎上金文向后人告誡,不忘舊德,緬懷祖上榮光,也使今天的我們得以知悉西周往事;我們也更應(yīng)該感謝鼎的最后主人,她視鼎如命,歷經(jīng)劫難,最后把它送進了文物的殿堂,完成了藏家最神圣的使命。由鼎與人,再到家與國,個中故事,耐人尋味。
海內(nèi)寶鼎
談起上海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當屬大克鼎無疑,這尊重量逾兩百公斤的鼎鑄于西周孝王時期。造型端莊,形制雄偉,是重要的西周青銅器之一,清代末年就與大盂鼎和毛公鼎并稱為“海內(nèi)三寶”。
此鼎口部微斂,方唇寬沿,上有粗壯的立耳,腹部略鼓,下置蹄形足,口沿下大克鼎頸部飾有三組對稱的變形饕餮紋,相接處有突出的棱脊,間以六道短棱脊,腹部飾寬大波曲紋,婉轉(zhuǎn)流暢,是西周中期新出現(xiàn)的裝飾紋樣,一直到春秋時代都有使用。波曲紋的出現(xiàn)改變了商代晚期神秘獸面紋的裝飾特點,體現(xiàn)出清新樸素流暢的新裝飾風(fēng)格。底部三足已開始向西周晚期的獸蹄形演化,顯得沉穩(wěn)堅實。紋飾是三組對稱的變體夔紋和寬闊的竊曲紋,線條雄渾流暢。如果說大克鼎的形制和紋飾顯示出莊嚴厚重,給人以威嚴與權(quán)力的聯(lián)想,那么鑄于鼎腹內(nèi)壁上的長篇銘文則蘊涵著豐富的史料價值。銘文共28行290字,為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銘文分兩段,第一段為膳夫克用美辭頌揚文祖師華父輔協(xié)周室的功績,贊美他謙遜的品質(zhì)、寧靜的性格;第二段記錄克任膳夫以來受孝王賞賜的奴隸、田地,是研究我國西周奴隸制度的重要史料。
克曰:穆穆朕文且?guī)熑A父,恩襄(壤)率心,寧靜于猷,淑哲阜德。肆克(恭)保率辟葬(恭)王,諫(救)鋅(義)王家,(惠)于萬民。(柔)遠能(連),肆克口于皇天,瑣于上下,得屯亡(泯),易(嫠)無疆,永念于阜孫辟天子,天子明(哲),顯孝于申(神),里(經(jīng))念阜圣保且?guī)熑A父,(龠力)克王服,出內(nèi)(納)王令,多易寶休。不顯天子,天子其萬年無強,保(義)周邦,吮尹四方。
王才宗周,旦,王各(格)穆廟,即立(位),鍾季右(佑)善夫克,入門,立中廷,北向,王乎尹氏冊令善夫克。王若曰:“克,昔余既令女出內(nèi)朕令,今余唯(鍾就)乃令,易女叔市、參同(綱)中恩。易女田于野,易女田于淬,易女井家(勺累)田于(吮山),以阜臣妾,易女田于康,易女田于匡,易女田于(尊)原,易女田于寒山,易女史小臣、需符、鼓鐘。易女井徵(勺累)人。易女井人奔于糧,敬夙夜用事,勿法朕令。”克拜稽首,敢對揚天子不顯魯休,用乍文且?guī)熑A父寶彝,克其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
銘文大意為:第一段是克對祖父師華父的頌揚與懷念,贊美他有謙虛的品格、美好的德行,能輔協(xié)王室,仁愛萬民,管理國家。英明的周天子銘記著師華父的偉績,提拔他的孫子克擔任王室的重要職務(wù)膳夫,負責(zé)傳達周天子的命令;第二段是冊命辭,周天子重申對克官職的任命,還賞賜給克許多禮服、田地、男女奴隸、下層官吏和樂隊,克跪拜叩首,愉快地接受了任命和賞賜,乃鑄造大鼎歌頌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的在天之靈。此鼎系周孝王時期鑄器,歷見著錄,流傳有序,是研究西周奴隸制度的珍貴資料。
銘文字體特大,字跡端莊質(zhì)樸,筆畫均勻道勁,全文非常工整。大克鼎銘文的格式、體例,以及鑄刻方法,在中國書法史上也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青銅器的銘文是按照墨書原本先刻出模型再翻范鑄造出來的。由于西周時期青銅鑄造技術(shù)精湛,銘文一般都能夠在相當程度上體現(xiàn)出墨書的筆意。此銘文字體規(guī)范,字跡優(yōu)美,筆畫圓潤,結(jié)構(gòu)和諧,是西周晚期具有代表性的金文字體之一。
出土爭論
關(guān)于大克鼎的具體出土?xí)r間,上海博物館陳列時曾標明:“1890年陜西扶風(fēng)縣法門寺出土”,中國大百科全書,各種金石學(xué)著作都沿此說,據(jù)載,大克鼎出土后旋即由陜西轉(zhuǎn)賣至北京。首先為天津人士柯劭吝收藏,而柯氏得鼎的消息不脛而走,終于傳到了大收藏家潘祖蔭的耳中。潘氏也是一位金石學(xué)家,據(jù)載,每聞有彝器出土,他則“傾囊購之,至罄衣物不恤”,西周三大重器(虢季子白盤、大盂鼎、散氏盤)中的大盂鼎已被其收入囊中。得知柯八藏大克鼎,潘氏欣羨不已,親往以重金求讓。稍加協(xié)商,大克鼎即易主。兩大禮器至尊齊聚潘府,可謂壯觀,姚芳藻在《古鼎悲歡錄》一文中亦稱“大克鼎1980年在陜西扶風(fēng)法門寺出土,被天津柯氏購得,他(潘祖蔭)再從柯氏那里重金購買來的”。
潘租萌是江蘇蘇州望族潘氏之后,出身名門的他,從小穎異機靈,學(xué)問淵通,他才識高卓,辦事干練、勤快,一生擔任過國史館協(xié)修、實錄館纂修、功臣館纂修、文淵閣校理等。故大克鼎得以八藏,潘氏自然高興。盛名之下,不免引來諸多文人雅士及顯貴上門,以求一睹二鼎的尊容。但潘氏奉二鼎若拱璧,不予示人。加上他秉性直爽、敢于直諫。為此潘家還真得罪了不少人。直隸總督端方,曾向潘逼誘出讓,就終未能如愿。誰知,在收藏大克鼎的當年,潘氏即撒手人寰。但后來學(xué)者姜嗚通過《潘祖萌年譜》和《西周大克鼎金文拓片掛軸》的民國學(xué)者題跋,得出,潘祖蔭卒于1890年12月,如果大克鼎出土于1890年,從出土、轉(zhuǎn)手、再轉(zhuǎn)手再到北京潘祖蔭所得再到他撒手人寰,一年時間應(yīng)為不可能,故姜鳴認為,大可鼎的出土應(yīng)早于1890年。
潘家護鼎
潘卒年在北京死后,由于膝下無子,遺產(chǎn)就交由其弟潘祖年全權(quán)處理,祖年比兄長潘祖蔭小13歲,他雖不為官,但深知官場險惡,怕哥哥的去世使潘家失去庇護,遲早會遭人暗算,于是經(jīng)過族內(nèi)商議,決定舉家回遷故鄉(xiāng)蘇州。大克鼎和大盂鼎以及大量鐘鼎珍玩由京城運抵蘇州,供放廳堂,視為傳家之寶。并定下“謹守護持,絕不示人”的規(guī)矩。
潘祖年死后,保護潘家珍藏的重任落到了年輕的孫媳潘達于身上。(潘達于原名丁達于,1923年,丁達于嫁給潘家子弟潘承鏡,潘承鏡是由潘家四房過嗣給潘祖蔭、潘祖年兄弟為孫子,兼祧兩房香火。不料婚后三個月,丈夫潘承鏡就去世了,沒有留下子嗣。)
潘達于小時候沒上過學(xué),只粗識一些文字,但她一直謹記祖父潘祖年的家規(guī),肩負著守家護才的重任。其時正值中國社會兵荒馬亂,一些盜竊者不時“光顧”探底,甚至有外國人得知潘家的收藏,愿出600兩黃金和一幢洋房買下兩鼎,潘達于想起當年祖公曾叮囑這些珍貴文物來之不易,要妥加保護,傳給子孫后代,因此潘達于一口回絕了,同時這些讓她更堅信家傳珍寶的重要性。
1937年“八三”淞滬戰(zhàn)爭后,日本侵略軍的飛機不時抵臨蘇州騷擾轟炸。潘達于隨家人到太湖邊的光福山區(qū)避難??斓街星锕?jié)時,大家以為仗打得不那樣急了,找個機會回城里過中秋。不料八月十六、十七兩天,日本飛機又飛到蘇州上空大轟炸,大家匆忙收拾了東玨又逃到光福;就在八月十八、十九兩天,情急之中的潘達于打定主意要密藏這批寶物。
潘達于叫來家里的木匠做了一個結(jié)實的大木箱,把克鼎和盂鼎以及其他金銀器等寶物放八其中,在潘家一進中間背后,搬開方磚掘坑埋藏,并按原樣鋪好方磚,再細心整理得外表不留一絲挖掘過的痕跡,然后再把書畫和其他收藏放入夾弄里不易被發(fā)現(xiàn)的“三間頭”里,它只有一扇小門,外面用舊家具堆起來,很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
日軍占領(lǐng)蘇州城之后,到處搶劫,潘家先后闖進七批日本強盜,一遍又一遍地搜刮,財務(wù)損失是在所難免的,維度埋藏大克鼎的大土坑和“三間頭”沒有被發(fā)現(xiàn),據(jù)說日軍司令松井都查問起潘家的收藏,萬幸他到底也沒有得手。潘家就這樣在潘達于的小心保護下躲過了這場災(zāi)難,文物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一直堅持到了解放后。
1949年5月,蘇州、上海相繼解放,8月即專門成立了上海市文物管理文員會,頒布了一些列保護文物的法律法規(guī)。1951年7月,已從蘇州移居到上海的潘達于致函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希望將兩大鼎捐贈給國家。上海文管會受捐后,隨即派人前往蘇州搬運,大克鼎由此得以入藏上海博物館,成為永久性收藏。
往事如煙,從克鑄鼎祭祀祖上榮光到潘氏肩負家族使命堅定護鼎,歷經(jīng)三千年的歷史變幻,唯有中國人精神世界里家與國的情懷未曾有變。
(編輯/雷煥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