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鄭杰
【摘 要】韓禮德認為,小句的信息結構是由主位和述位構成的,人際主位是主述結構中非常重要的一類,描寫和分析韓國語人際主位的成分及類型,對加深韓國語口語的人際功能的理解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主位;人際主位;復項主位
一、主位
韓禮德(1994)認為:小句作為一個消息結構,是由主位和述位構成的,主位是一則消息中起出發(fā)點作用的成分,而消息中余下的部分,也就是發(fā)展主位的部分,叫做述位。主位總是在述位前面出現(xiàn),這是由主位的起點功能所決定的。并指出,不同的語言,主位體現(xiàn)方式可以截然不同。但如果某一特定語言中的消息結構是以“主位——述位”組織起來的,而這種結構又以各成分在小句中的序列來表示的話,那么主位自然應該在句首,而不是在句末或者某個其他特定的位置上。如,
二、韓國語人際主位
韓禮德(1985)在分析英語句子時提出“復項主位”概念,其包含三個部分:語篇主位、主題主位和人際主位。從語義上看,人際主位表達的是說話者的情態(tài)、評議、能愿等,是說話者將話語單元作為一個交際單位時表明態(tài)度的部分。韓禮德認為這三種成分可以分別單獨出現(xiàn),可以兩兩出現(xiàn),也可以同時出現(xiàn),其順序通常是語篇主位先于人際主位,人際主位先于主題主位,如:
語篇主位 人際主位 主題主位
(但是,也許他誤會了我的意思。)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認為,人際主位主要由情態(tài)成分構成,這些情態(tài)成分可以表達發(fā)話者對小句信息的主觀判斷。在英語中,情態(tài)成分一般由情態(tài)附加語和情態(tài)助動詞構成。而在韓國語中,情態(tài)成分一般由表示頻率、語氣、時間、程度的副詞、能愿動詞以及表示情態(tài)意義的提示語、獨立語、插入語以及特殊成分等構成。接下來,我們將以語義為標準,同時結合位置分布,對韓國語人際主位的語義分類情況進行詳盡地分析。
(一)釋因人際主位
釋因性人際主位就是說話人對所要表述事件的成因的一種主觀認定。這類詞語既可以位于句首,充當人際主位,也可以位于句中。當其位于句首時,使語氣覆蓋整個句子,從而擴大語氣覆蓋的范圍,突出了說話人的主觀感受。可細分為淵源性釋因和理解性釋因兩個次類。
三、結語
韓禮德認為,小句的信息結構是由主位和述位構成的,人際主位是主述結構中非常重要的一類,描寫和分析韓國語人際主位的成分及類型,對加深韓國語口語的人際功能的理解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以語義為標準,同時結合位置分布,對韓國語人際主位的語義分類情況進行細致地分析。將韓國語人際主位分為釋因、歸結、驚異、合意、偏執(zhí)、提醒、解釋、限度、見解、可能性、慣常性十一類。分類研究只是拋磚引玉,對韓國語人際主位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London;EdwardArnoId,1985/1994
[2]Thompson,Geoff.IntroducingFunctionalGrammar.London; Edward Arnold.2000
[3]Li, Charles N. & Sandra A Thompson.Madrarin Chines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
[4]胡壯鱗,朱永生,張德錄.系統(tǒng)功能語法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5]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6]彭宣維.英漢國語篇綜合對比[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基金項目: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視野下的漢韓主位結構對比研究”(L13DYY037)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