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略論張載的教育思想
——兼論對大學生自我提升的啟示

2016-04-12 23:54:20魏云鋒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廣東廣州510000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6年2期
關鍵詞:窮理見聞張載

魏云鋒(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0)

?

略論張載的教育思想
——兼論對大學生自我提升的啟示

魏云鋒
(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廣東·廣州510000)

摘要:張載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關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提出了人性二元論學說,認為人有氣質之性和天地之性之區(qū)別,學者當“變化氣質”,追求圣人境界。除此,在經世致用、集義養(yǎng)氣、學思結合、德智結合方面,張載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張。這些思想對當代大學生學習和道德修養(yǎng)具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張載教育思想大學生道德修養(yǎng)

一、張載的教育思想

(一)關于學習的教育思想

1.“見聞之知”與“德性之知”相結合的認知觀

“見聞之知”即對客觀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認識。而“德性之知”即對客觀事物的理性認識。張載認為人的求知的過程要經歷從表象到理性兩個階段,對事物表象的認識即“見聞之知”,對事物性理的認識即為“德性之知”。他說:

若以聞見為心,則只是感得所聞見。亦有不聞不見自然靜生感者,亦緣自昔聞見,無有勿事空感者。

聞見不足以盡物,然又須要他。耳目不得則是木石,要他便合得內外之道,若不聞不見又何驗?[1]P313

這里他認為見聞可起到溝通“內外”即心與物的作用,能夠直接見物,為“盡物”提供大量感性材料,還可依靠直接經驗去辨別事物的本質。故若沒有“見聞之知”,人必如木石一般。另外,“見聞之知”亦有不足和局限,他說:

聞見之善者,謂之學則可,謂之道則不可。須是自求,己能尋見義理,則自有旨趣,自得之則居之安矣。[1]P273

此“道”即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他還說“耳目安能盡天下之物?……須知耳目之外更有物?!保?]P311更是道出了物之無限與耳目所見之有限的矛盾。故張載又言:“萬物皆有理,若不知窮理,如夢一生?!保?]P321其意即世間萬物皆有其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若人不知道探求其中的規(guī)律,一生就猶如做夢一般,不知真理?!耙娐勚?,乃物交而知,非德性之知,德性所知,不蔭于見聞?!保?]P144,這里所言“不蔭于見聞”即不是從耳目等感覺器官直接產生的。

張載還認為“德性之知”與窮理和盡性[2]P41有關,窮理與盡性的內容是有區(qū)別的,他說:“誠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聞見小知而已”。[1]P130此處所言“誠明所知”即“德性之知”,在張載看來“窮理”就是尋求事物的條理或是規(guī)律的知識,因為沒有離開事物而獨存的理。他說:

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如此觀之方均。故人有見一物而悟者,有終身而悟之者。[1]P313

所以他強調見物多,才能窮理多,也就是掌握豐富的感性材料,而后通過抽象思維去探究其中的規(guī)律。這正是他所說的“盡物之性”和“盡人之性”相結合,以達到窮理的目的。

另外,張載認為,窮理也就是一個求知的過程,而求知是永無止境的,人們應該時刻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不斷的對未知領域進行探索和發(fā)現(xiàn)。故他又說“學者自惡其自足,足則不復進?!保?]P21這是張載所遵循的重要的求知原則。

2.“經世致用”的治學觀

“經世致用”是儒家歷來所倡導的治學精神,張載所倡導的“為萬世開太平”即對此種治學精神之繼承,他從“學貴有用”的原則出發(fā),非常重視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和實用,他的天文、歷法、生物、和軍事等思想體現(xiàn)于其著作之中,同時也是他唯物主義的基礎。因此“經世致用”是張載的教育思想和修身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言曰:“當企圖去了解和把握某個人的思想時,應該以歷史和現(xiàn)實相結合的眼光來對待?!保?]P23因此對張載思想的研究,也應放在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中去探析。張載力主恢復周朝的井田制,并且與其弟子在關中地區(qū)實驗井田,在后人看來這完全是一種復古的腐朽思想,本文認為,這從另一方面正體現(xiàn)了他學以致用的治學精神,雖然有理想化成份,但是他為了實現(xiàn)其政治理想而躬行實踐的精神當為世之楷模。

其次,張載的“變化氣質”教育思想和修身觀也正是“經世致用”精神的體現(xiàn),因為對于知識的學習不僅僅是學會,要“窮理知性”而后達到“知禮成性”方是學習的目的,其中的“知禮成性”的過程也是將知識消化應用的過程。

“經世致用”是歷代學界一個不朽的話題,但是能“躬行實踐”,去實現(xiàn)自己“經世致用”思想的并不多見,而張載則是其中一個重要代表人物。

(二)關于道德修養(yǎng)的教育思想

1.尊德性和道學問相促進的觀點

尊德性和道學問相促進是張載德育理論中的重要原則。所謂的尊德性也就是儒家學說中所倡導的“仁”和“禮”,這是自孔孟以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張載對其進行了繼承和發(fā)展,并且使之成為自己德育教育思想中的重要成分。所謂道學問,也就是其“窮理知性”的思想,是以往儒家思想中的“智”,他說:“上智下愚不移,充其德性則為上智,安于見聞則為下愚,不移者,安于所執(zhí)而不移也?!保?]P307主張把培養(yǎng)德性和發(fā)展智力統(tǒng)一起來,所以張載對德性和智力不統(tǒng)一的現(xiàn)象又提出了批評,他說:“士必懿而后智能焉,不懿而多能,譬之豺狼不可近”[3]P194,“懿”是美好的德性,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必須具備美好的道德品質,才能使自己的智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如果不具備美好的德性的話,就猶如豺狼一般使人不敢接近,對社會的發(fā)展只能有害或無益。因此其尊德性和道學問相統(tǒng)一的觀點在今天來說依然是先進的,具有很大的教育意義。在尊德性和道學問兩者的關系上,張載說:

不尊德性則學問從而不道;不致廣大,則精微無所立其誠;不極高明,則擇乎中庸,失時措之宜矣。[3]P153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不尊德性,學問就不能按照正確的軌道發(fā)展,不將學問發(fā)揚光大,其中的精微之理就沒辦法掌握;不致力于達到高大光明的境界,把不偏不倚和恒久不變的本性作為修養(yǎng)的途徑。就不能對自然的規(guī)律真正的認識和掌握,也就不能做到因地制宜,這句話充分的說明的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

2.“修養(yǎng)成性”的格局觀

張載認為:進德修業(yè),欲成性也,成性則從心皆天也。所以成性則謂之圣者,如夷之清,恵之和,不必勉勉。彼一節(jié)而成性,若圣人則于大以成性。[1]P78

由此可以看出,他所倡導教育和修身的核心內容是“成身成性”。他認為教育和修身的目的就是“窮理知性”和“知禮成性”[5]P58[6]40,也就是說修身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所學的知識沉淀為自己的一種氣質和特性。他還說:

學必如圣人而后已,以為知人而不知天,求為賢人而不求為圣人,此秦漢以來學者之大蔽也。[1]P381

所以在張載看來,圣人不僅僅是“知人”,即通過自身的學習已經克服了“氣質之性”中惡的成份,實現(xiàn)純粹的“天地之性”、“本然之善”。而且“知天”,就是充分發(fā)揮了天的德性,即懂得自然的變化規(guī)律。另外,在他看來,圣人能夠將“天地之性”發(fā)揮的最徹底,所有的德行可以說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本能,即能夠“樂己行德”,達到“天人合一”。

馮友蘭曾經將人的修養(yǎng)格局分為四種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7]P601,本文以為其中最高境界天地境界,正是張載所說“天人合一”。

另外,根據(jù)馮友蘭先生的觀點:

一個人,因為所處底境界不同,其舉止態(tài)度,表現(xiàn)于外者,亦不同。此不同的表現(xiàn),即道學家所謂的氣象,如說圣人氣象、賢人氣象等。一個人其所處底境界不同,其心理底狀態(tài)亦不同。此不同底心理狀態(tài),即普通所謂懷抱、胸襟或胸懷。[7]P606

由此可見,所謂境界、格局正是指普通的懷抱、胸襟或是胸懷。因此,境界的提升也就是胸懷或是胸襟的擴大。

二、張載的教育思想對大學生自我提升的啟示

(一)對學習的啟示

首先,“見聞”、“德性”互進的認知方式。第一,大學生應該樹立追求真理的意識。第二,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應該主動地去掌握和尋找大量感性材料,從中分析總結,找出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最后,就是不能滿足自己所學,活到老,學到老,要時刻彌補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不斷追求完美的自己。

其次,“經世致用”的治學理念。當代大學生應該以張載為榜樣,不但要“窮理知性”,善于動腦,把知識徹底消化,亦要長于動手,勇于躬行實踐,勇于試驗,將自己的思想和靈感轉化為生產力,造福于社會。

(二)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啟示

首先,知識的作用有正負之分,關鍵看掌握知識為誰所用。知識既可以成為完善自身、服務社會的手段,又可以成為謀取私利、欺世盜名、甚至違法犯罪的工具。大學生屬于高智商人群,而當今高智商的犯罪對于社會危害極大。因此,在學習和修身過程中,大學生應該將“尊德性”和“道學問”相統(tǒng)一,將自身道德修養(yǎng)和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自己成為一個德才兼?zhèn)渲耍@樣才能造福于社會和人民。

另外,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不論是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亦或是在處理人際關系的過程中,面對這些問題的胸懷或胸襟顯得頗為重要。張載“修養(yǎng)成性”的格局觀,對于大學生道德修養(yǎng)和人生境界的提高意義甚大,特別是剛步入大學的學子,應該樹立“窮理知性”和“知理成性”的意識,將人生境界的提高作為自己修身的目標,爭取做一個品德高尚,胸襟寬闊,境界非凡的人。

參考文獻:

[1](宋)張載.張載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8.

[2]張金蘭.張載與二程“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的解析[J].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9.11.

[3](宋)張載撰,(清)王夫之注.張子正蒙[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劉艷.生活化視域下張載思想的當代價值[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0.4.

[5]邵顯俠.論張載的“知禮成性”[J].北京:哲學研究.1989.11. [6]葉惠宏.變化氣質而知禮成性—從張載修養(yǎng)功夫論看其成性觀[J].西安:西安社會科學.2009.3.

[7]馮友蘭.貞元六書[M].北京:中華書局,2014.

作者簡介:魏云鋒,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助教,碩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思想文化史。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534(2016)02-116-02

猜你喜歡
窮理見聞張載
李退溪“敬”工夫及當代德育價值芻議
張載的“變化氣質”之道
當代陜西(2020年22期)2021-01-18 06:20:42
張載家訓不只是橫渠四句
當代陜西(2020年22期)2021-01-18 06:20:40
“關學”的精粹及其對后世的啟迪——張載思想的當代價值研究
當代陜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48
騎鵝見聞
西游見聞
張載哲學的本體論結構與歸宿
假期見聞
雜文月刊(2017年19期)2017-11-11 07:57:43
二程“理”學思想新探
中州學刊(2017年7期)2017-08-11 04:46:55
窮理盡性以至于命:《論語》“學而”章與君子之道
鄂州市| 南郑县| 常熟市| 沂水县| 通化县| 雷山县| 桓台县| 定襄县| 内江市| 永泰县| 定结县| 通化市| 庆城县| 长海县| 安远县| 都江堰市| 晋宁县| 玛沁县| 太原市| 抚远县| 平原县| 广德县| 阿荣旗| 合阳县| 西林县| 抚松县| 平利县| 凤凰县| 洞头县| 元朗区| 瑞安市| 横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日喀则市| 长治县| 田林县| 科技| 乐亭县| 乌兰浩特市| 扬中市|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