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虹(成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四川成都611130)
?
現(xiàn)代綠茶包裝設計理念與審美研究
丁虹
(成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通過對現(xiàn)代綠茶包裝的闡述,分析了現(xiàn)代綠茶包裝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從改進綠茶包裝設計理念和審美情趣的角度出發(fā),提出了一系列現(xiàn)代綠茶包裝改造可以因循的步驟和途徑。本文認為,在改造綠茶包裝時,要著重考量包裝材料以及包裝上的文字、色彩和圖形設計等審美層面的內容。
關鍵詞:現(xiàn)代綠茶包裝;設計理念;審美情趣
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唐代以后傳播至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等地,成為儒家文化圈的重要文化進入到現(xiàn)代社會,茶葉成為了重要的商品,不僅香味、口感、色澤等內在因素受到重視,茶葉的包裝等外在因素也越發(fā)受到關注。事實上,從古代開始,茶葉就存在各式各樣的包裝,從遺留的文獻資料來看,其中也不乏精美出眾的樣式,但是大部分傳統(tǒng)茶葉包裝僅限于保存茶葉,并沒有系統(tǒng)的設計理念和過多的審美考慮?,F(xiàn)代茶葉包裝就側重考慮設計理念和審美需求。通過對茶葉中銷量最多的綠茶為具體對象進行分析,以期探討現(xiàn)代綠茶包裝設計理念和審美傾向。
按照不同的加工方法,茶葉可以分為六大類,即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白茶、黃茶和黑茶。[1]其中,綠茶是六種茶葉中產量和銷量最多的品種,也是最為常見和受人喜愛的一種茶葉。從古代開始,綠茶就經過各式各樣的包裝,從江南產茶區(qū)運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1.1 綠茶包裝的必要性
綠茶又稱不發(fā)酵茶,是我國獨特的茶葉品種,其含有豐富的抗壞血酸、胡蘿卜素和多酚化合物,這些成分有利于人體健康。但是,以上成分極不穩(wěn)定,容易受到空氣(最主要是氧氣)、溫度和濕度的影響,從而發(fā)生變質。[2]綠茶之所以要包裝,最基本的原因就是保護茶葉,最大程度免受空氣、溫度和濕度變化的影響,從而保證茶葉的新鮮。同時,隨著綠茶產量和需求的大幅上漲,綠茶的包裝也愈發(fā)考究,逐步告別以往簡單保存的目的,其審美意涵逐漸超過了基本功能意涵。
1.2 綠茶包裝的功能
綠茶包裝從根本上說是一種商品包裝,它符合商品包裝的一切定位和功能,同時又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取向。具體而言,綠茶包裝的功能包括了以下幾類:
指示功能:隨著綠茶種植和銷售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諸多不同的茶葉品牌,而包裝可以讓人們第一時間接收商品信息,進而區(qū)分茶葉的各種品牌。
便利功能:現(xiàn)代綠茶的包裝使用嚴密的包裝,使綠茶的攜帶和遠距離運送成為可能。此外,嚴密的包裝也可以隔絕空氣,讓茶葉的儲存更為長久。
美感功能:現(xiàn)代綠茶的包裝講精究致與審美愉悅,因為綠茶包裝還具有美感功能,亦即精美的包裝能夠美化茶葉,使茶葉的視覺形象和吸引力提升,也更加吸引消費者,給予其美的享受。
激發(fā)功能: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一書中指出,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人們的消費行為已經從追求商品的使用價值轉為追求商品的符號價值。[3]從營銷的角度來看,現(xiàn)代綠茶包裝還具有激發(fā)消費者進行購買的功能,美的包裝就是一種吸引人的符號,消費者會因為這些誘人的符號而產生購買行動。
隨著現(xiàn)代綠茶行業(yè)的發(fā)展,其包裝也經歷了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時期,但問題依然較多。只有了解目前我國綠茶包裝現(xiàn)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探討優(yōu)質包裝才能言之有物、切中肯綮。
2.1 對于包裝重要性的認識不夠
現(xiàn)在許多茶商的經營理念是只重視綠茶的質量而忽視其包裝,用過時的、陳舊的樣式包裝茶葉。進入消費時代以來,消費者對于商品的符號價值遠遠超過了商品的使用價值。對綠茶來說,消費者購買的主要目的除了使用需求外,也有審美的需求。因此,綠茶包裝的重要性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2.2 忽視包裝材料的質量
大多數(shù)茶商并不重視茶葉的包裝,因此在包裝材料的選擇上也沒有花費足夠的心思。綠茶是一種易于氧化的茶葉品種,如果包裝材料不能較好隔絕空氣,那么茶葉就會因為溫度、濕度和氧氣的影響發(fā)生變質。
2.3 缺乏品牌效應
茶葉的包裝是凸顯品牌效應的最直接也是最佳方式。但是目前我國的茶葉包裝都以地區(qū)命名,譬如日照綠茶、西湖龍井、武夷山大紅袍等等。這樣的包裝命名方式不利于品牌效應的建構,且仿效性強、易于招來假冒偽劣產品。
2.4 包裝缺乏新意
現(xiàn)代綠茶包裝不論從樣式、顏色,還是圖形、文字等諸多方面都相當雷同,缺乏應有的新意,這不利于綠茶包裝行業(yè)的發(fā)展,同時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綠茶行業(yè)的發(fā)展。
3.1 設計思路
首先,設計綠茶的包裝要根據(jù)綠茶自身的特點。綠茶的種類多樣,內在蘊含的文化也有較大的差異。設計綠茶包裝時只有綜合考慮綠茶本身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材料,同時傳達綠茶內在的文化意涵,從而設計外在樣式,這樣才能確保綠茶的質量,與此同時提升綠茶包裝的品質和審美價值。
其次,根據(jù)不同的消費群體設計不同的包裝。包裝需要根據(jù)目標消費者的不同而做相應的改變,如今各種品牌的綠茶包裝尚且趨同,更遑論每個品牌根據(jù)消費者地域和消費層次的不同而做出相應的改變。但是,趨同的包裝是不可取的,這樣無法反映各個品牌綠茶的差異,也無法體現(xiàn)不同檔次綠茶之間的不同。因此,設計綠茶包裝需要考量不同的消費群體,既要考量他們的消費水平、地域和文化背景,也要考量年齡、職業(yè)乃至性別。
3.2 綠茶包裝的合理化設計
3.2.1 包裝材料的選擇
綠茶包裝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內包裝和外包裝。內包裝是直接包裝茶葉的部分,講究衛(wèi)生和小巧;外包裝是茶葉的外部視覺,講究美觀和質感。
內包裝主要使用薄濾紙。使用這種材料是因為,內包裝直接包裝茶葉,需要衛(wèi)生健康的材料,而薄濾紙就較為干凈,符合衛(wèi)生的要求。此外,內包裝的茶葉袋一般情況下會被用來直接放入開水中沖泡,所以需要包裝的材料能夠耐高溫又能夠透水,薄濾紙恰好滿足這兩項要求。
外包裝可選擇的材料相對就豐富很多,諸如紙盒、金屬、木頭等等都可作為原料。以上所舉的材料價格相差較多,也可以據(jù)此區(qū)別高、中、低茶葉。首先,就一般情況而言,低檔的茶葉主要使用紙盒作為外包裝材料。通常做法是在紙盒內部加上一層防潮涂層,從而隔絕空氣,保證茶葉不變質。但是相較于其他材料,紙質外包裝的保存效果最差,審美效果亦是最低的,因而只可作為低檔茶葉的外包裝材料。其次,中檔的茶葉大概選擇金屬類材料制作外包裝。金屬材料隔絕空氣的效果較好,能夠有效保存茶葉;此外,金屬材質易于進行精細制作,從而滿足審美面向的需要。最后,對于高檔的茶葉而言,更多傾向于選擇木質材料制作外包裝。和其他諸如紙盒、金屬相比,木頭屬于高檔材料,特別一些如紅木、紫檀木等名貴種類更利于收藏,以此作為制作外包裝的材料,能夠最大限度凸顯品質。
3.2.2 審美考量:綠茶包裝的文字、色彩和圖形設計
材料的選擇只是綠茶包裝的第一步,接下來更重要的是設計綠茶包裝的文字、色彩和圖形等視覺要素。只有設計好這些內容,才能提升綠茶包裝的審美意涵,也才能凸顯綠茶的格調品質,從而吸引消費者。
3.2.2.1 綠茶包裝的文字設計
文字是傳達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就綠茶包裝而言,其上之文字需要傳遞諸如綠茶的品牌、產地、時間、批號、保質期等諸多內容。其中最突出是品牌信息的傳達識別,這就需要在文字的字體選擇、字號大小上找準定位。品牌文字宜突出,另外也要和整體包裝的設計風格較好地融合在一起,既能夠突出重點,又協(xié)調統(tǒng)一,體現(xiàn)出較好的美感。另外,茶葉的其他信息,比如凈重、廠商、生產日期等等也都以適合的字體和字號大小進行版面編排設計,能夠和品牌文字交相呼應。
3.2.2.2 綠茶包裝的色彩設計
綠茶包裝的色彩對于包裝整體效果和審美內涵來說作用甚大。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內涵,可以給人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譬如,綠色給人自然的氣息,象征著生命和希望;紅色則象征著熱情和活潑,給人帶來激情。不同種類的綠茶適合不同的色彩。譬如像太平猴魁、武夷山大紅袍等種類的茶葉就適合用紅色作為外包裝的基本色,這樣可以和茶葉本身的特點相映襯。至于像碧螺春、龍井這樣的類型就適合使用綠色作為外包裝的基本色。如果包裝的色彩和茶葉本身的特質不相符,甚至南轅北轍,那么就會降低美感,也會導致茶葉整體品質的降低。試想,如果使用綠色作為太平猴魁外包裝的基本色,那么其“紅絲線”的特點便無法顯現(xiàn)了。[4]總之,選擇綠茶外包裝基本色調時需要針對茶葉的特性,選擇相符的色彩,才能烘托茶葉的品質。
3.2.3 綠茶包裝的圖案設計
綠茶的包裝離不開圖案的裝飾。一般來說,圖案具有象征寓意,能夠體現(xiàn)出商品的特質。根據(jù)茶葉種類和品質的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圖案。譬如,一些較為高端的茶葉可以選擇“盤龍”、“祥云”等傳統(tǒng)圖案,以此彰顯其文化品位;對于一些旨在打開青年人市場的茶葉來說,應該嘗試使用一些現(xiàn)代流行元素的圖案,從而拉近與青年人的距離,引起青年人的興趣。與包裝基本色彩選擇一樣,選擇綠茶包裝的圖案也需要考慮綠茶本身的特性。如果包裝的圖案和綠茶本身的特性不符,那么即使圖案再怎么好看也無濟于事。
通過對現(xiàn)代綠茶包裝進行梳理,分析了目前綠茶包裝設計存在的一些問題。以此為基礎,指出了滿足優(yōu)質設計理念與審美情趣的綠茶包裝應該具備的一些特性。茶葉市場目前仍以較快的速度發(fā)展,對于茶葉的需求量也在不斷上升。我們在關注茶葉本身的同時,也要注意茶葉的包裝。畢竟在這個符號消費的時代,包裝作為一種重要的外部表征,對于吸引消費者來說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改進包裝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其設計理念與審美情趣正確與否。惟其如此,才能使得綠茶包裝設計愈發(fā)多元和豐富。
參考文獻
[1]王聰聰,詹儀.綠茶包裝的設計理念與工藝研究[J].網印工業(yè),2015 (9):41-45
[2]李堯.現(xiàn)代綠茶包裝設計的審美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09
[3]王平.當代綠茶包裝的設計理念創(chuàng)新研究[J].設計前沿,2013.09
作者簡介:丁虹(1981-),女,遼寧沈陽,文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