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云,楊 娟
(1.貴州工程應(yīng)用技術(shù)學(xué)院a.彝學(xué)研究院;b.試驗區(qū)研究院,貴州 畢節(jié) 551700)
試析支格阿魯神話的人性與民族性特征
劉云1a,楊娟1b
(1.貴州工程應(yīng)用技術(shù)學(xué)院a.彝學(xué)研究院;b.試驗區(qū)研究院,貴州畢節(jié)551700)
神話是人性神格化的產(chǎn)物,加上受地理環(huán)境、彝族傳統(tǒng)審美思維等文化背景的影響,支格阿魯神話不但充滿人性色彩,而且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表現(xiàn)了彝族先民獨特的人本思想和審美情趣。
支格阿魯神話;人性與民族性;特征
神話是人類童年時期的精神產(chǎn)物,它產(chǎn)生于原始社會特定的社會性質(zhì)和人類認知世界的思想基礎(chǔ)。原始社會生產(chǎn)工具的簡陋,變化莫測的自然力,如日月運行、晝夜變化、刮風(fēng)下雨、電閃雷鳴、生老病死等自然現(xiàn)象和自然災(zāi)害,加上人類童年認知的局限和幼稚的思維,是孕育神話的土壤。而原始公社制解體時期為爭奪生產(chǎn)資料引發(fā)的部落戰(zhàn)爭,則是產(chǎn)生神話英雄的歷史背景。彝族支格阿魯英雄神話就是集原始神話故事、部落英雄傳說為一體的民族精神文化遺產(chǎn),它反映了彝族古代先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表現(xiàn)了彝族先民對自然力的斗爭和對理想的追求。受自然環(huán)境和民族審美思維的影響,各民族塑造的神話故事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人格特征和民族特點。與其他民族追求人物形象的高大和完美不同,世俗化是彝族支格阿魯英雄神話的一個顯著特點。同希臘神話一樣,支格阿魯神話不但充滿著人性色彩,而且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表現(xiàn)了彝族人獨特的人本思想和審美情趣。
在烏蒙山地區(qū),支格阿魯神話有兩條傳承途徑,一條是古籍記載,一條是口耳相傳。比較而言,古籍記載的支格阿魯故事沒有民間流傳的豐富,加上受五言詩體的制約,語言表述也相應(yīng)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支格阿魯?shù)目趥鞴适聞t歷經(jīng)不同時代的不斷豐富和完善,比書面記載要生動形象得多。與希臘神話一樣,世俗化、與人同形同性是彝族支格阿魯神話的一大特點。支格阿魯除了有上天入地、移山填海、射日射月、降妖除魔、智慧過人等非凡本領(lǐng)外,其相貌、性格、行為習(xí)慣與常人無異,其性格特征與生活中的彝族男人沒有什么區(qū)別。世俗化和人性化在彝族支格阿魯英雄神話里表現(xiàn)得十分突出。
1.支格阿魯生活的人性特征
與希臘神話不同,中國神話人物一般高高在上,多數(shù)不食人間煙火。很多神話人物除了在《山海經(jīng)》等古籍上有簡單的記述,民間也少有對其進行豐富和世俗化的描述。但在彝族支格阿魯神話的民間版本里,支格阿魯不但有自己的職業(yè),而且也靠自己的勞動來生活。在烏蒙山民間傳說里,支格阿魯是一位英俊瀟灑、風(fēng)度翩翩的青年。當(dāng)人間有難,他就是拯救蒼生的英雄,當(dāng)天下太平,他就是周游天下、傳播智慧的畢摩。烏蒙山民間有一則“支格阿魯上天”的故事說到,在一個大年夜,有一匹白馬三番五次跑到支格阿魯家屋后的菜園吃菜,攪得他年夜飯都吃不成,他一氣之下爬上馬背想好好教訓(xùn)那匹白馬,結(jié)果那匹馬載著他飛上天去了。我們從這個故事里看到,支格阿魯不但有自己的家,而且在屋后還有自家的菜園,由于是單身,菜地自然是他自己種的。在史詩《阿魯舉熱》第十一章“平地”、第十二、十三章“馴動物”、“馴牛馬”等故事情節(jié)里支格阿魯也是一位勞動好手。[1]可見支格阿魯這位半人半神的英雄,不但要食人間煙火,而且是自食其力。古籍文獻和口傳故事里支格阿魯與普通畢摩一樣出行騎馬,天黑投宿,衣食住行與凡人無異。
2.支格阿魯性格的人性特征
按中國人塑造神的傳統(tǒng)思維,支格阿魯應(yīng)該是超凡脫俗,不能有凡人性格上的各種缺點和錯誤。但在彝族先民的英雄觀里,英雄不但會馬失前蹄,也有難以克服的人性弱點。如在天下大旱、洪水泛濫、瘟疫流行、猛禽巨獸害人等自然災(zāi)害面前,支格阿魯表現(xiàn)的是何等的英明和偉大,但在移山填海這件事關(guān)天下蒼生福祉的大事上,支格阿魯不但有疏忽大意的時候,而且英雄也會犯糊涂。在這個故事里,龍王聽說支格阿魯要把山攆到大海,惶惶不可終日,后來龍王三公主主動請纓化解龍宮的災(zāi)難。因為支格阿魯攆山,白天要把山當(dāng)羊群來趕,晚上也要找店歇腳,龍王三公主抓住這個歇腳的機會布下圈套,利用法術(shù)在支格阿魯攆山的半道變出一個客棧等待阿魯?shù)牡絹?。支格阿魯雖為神人,能掐會算,但在美酒美人面前還是喝得一塌糊涂,第二天醒來神鞭被換,山不但沒攆走,還留在了烏蒙高原,移山填海最終成了千古憾事。不要說在大事面前會糊涂,就是在生活中阿魯也是個性情中人。他性格豪爽,說話幽默風(fēng)趣,好為人師,有英雄氣概,但在聽到一位老奶奶說他貢獻再大,逢年過節(jié)也無人供奉他,一賭氣就將快要砍完的幾棵冰樹留了下來,造成烏蒙山至今每個冬天還會結(jié)冰的遺憾??梢娫谝妥迦说膫鹘y(tǒng)英雄觀里,支格阿魯既是神通廣大的神,但他同時也是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
在支格阿魯神話故事里,不但支格阿魯被人格化,就是吃人的妖怪“撮阻艾”也有人性的兩面,撮阻艾的兒子無惡不作,但撮阻艾的老母卻有善良的一面。如支格阿魯除妖來到撮阻艾家,撮阻艾的老母親就直言奉勸支格阿魯快走,否則她兒子回來就不會放過他。[2]這哪里像個老妖婆說的話,分明是一位善良老人的形象。在支格阿魯神話里,人有好壞之分,妖也有善惡之別,支格阿魯系列神話故事實際上就是一幅幅在人間上演的生活畫卷。
3.支格阿魯命運的人性特征
與世界上多數(shù)神話人物長生不老的結(jié)局不同,彝族神話對支格阿魯命運的安排出現(xiàn)了兩個不同的版本,一個是貴州版本,即支格阿魯被白馬馱上天當(dāng)了神仙,一個是四川和云南版本,即支格阿魯最終因一夫多妻矛盾而葬身大海[1][3]。從云南四川支格阿魯?shù)臍w宿來看,支格阿魯神話最終以悲劇收場,這一點與世界上大多數(shù)民族對神話人物長生不老的安排是截然不同的,一方面源于在彝族人的傳統(tǒng)審美思維里,一直有一個悲劇情結(jié),很多敘事長詩、愛情故事多以悲劇收場,因此支格阿魯雖然本領(lǐng)非凡,但仍然逃不脫命運的安排,最終落海而亡。另一方面,史詩《支格阿魯》在描述支格阿魯?shù)暨M海里死亡后,用一段話作了注解:“活著的東西/不死的有嗎/不死的沒有/……/說天空不死/一天三場雨/它也算是死/說大地不死/一年播三次/它也算是死/……”[3]。史詩用這段話不但解釋了支格阿魯死亡的必然性,而且也揭示了物質(zhì)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
1.敢于犧牲的民族精神特征
英勇頑強、不怕犧牲是各民族對英雄的本質(zhì)要求。不管是女媧補天、大禹治水還是后羿射日,或者是希臘諸神,勇敢、頑強、不怕犧牲是神話英雄的本色,支格阿魯也不例外。不過由于世界觀和英雄觀的差異,華夏民族強化的是英雄的大公無私和吃苦耐勞精神,就是要吃得苦中苦,強調(diào)的是韌性。希臘英雄勇猛、好斗,個性張揚,強調(diào)冒險精神。彝族英雄支格阿魯故事既不強化射日射月、移山填海、降妖除魔的艱辛,也不彰顯支格阿魯熱情奔放、個性張揚的性格,呈現(xiàn)在彝族人民心中的是支格阿魯面對困難的英雄主義精神和豪邁氣概。如面對日月成災(zāi)、洪水泛濫、妖魔橫行時,有難就上,從不躊躇和猶豫。這種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和氣概,源于彝族男人的英雄主義情結(jié),直到如今,彝族稱男孩為雄鷹,祝福男孩也要像雄鷹一樣在天空翱翔,甚至在服飾著裝上,彝族男人也是肩挎英雄帶,頭頂英雄結(jié)。彝族文化土壤里長出的神話,必然會打上深深的民族烙印。
2.幽默風(fēng)趣的民族性格特征
任何一個民族的神話,都是這個民族不斷豐富和完善的結(jié)果,這些神話人物和故事在演變過程中,必然要附上本民族的審美情趣和性格喜好。彝族支格阿魯英雄神話歷經(jīng)原始社會、奴隸社會直至封建社會的不斷演變,最終形成一位百姓喜聞樂見的神話英雄人物形象。[4]支格阿魯除了在射日射月、降妖除魔等驚天動地的偉業(yè)中表現(xiàn)出英雄氣概之外,生活中的支格阿魯其實就是一位英俊瀟灑而幽默風(fēng)趣的普通年輕人。他經(jīng)常騎著一匹馬,手握神鞭,肩挎畢摩法器,所到之處,人們請他解決碰到的疑難問題,向他請教各種文化知識,只要有請,他從不推辭。從性格來看,支格阿魯也和多數(shù)彝族男人一樣喜歡與人逗趣開玩笑,并樂此不疲。有一次在一戶農(nóng)家啟程之前,他一只腳踏在馬鐙上,一只腳踩在地上,然后問女主人:“大嫂,你說我要上馬還是下馬?”這位婦女把一只腳跨在門檻外,一只腳跨在門檻內(nèi),然后反過來問他:“大哥,你說我要出門呢還是要進門?”足見支格阿魯生活中也和普通彝族男人一樣是一個性格開朗、幽默風(fēng)趣的人。
3.想象奇特的地域特征
彝族先民幾千年前就居住在大西南,西南特有的高山、深谷、盆地、河流、湖泊等自然環(huán)境,以及干旱、洪災(zāi)等氣候是孕育支格阿魯神話的原始土壤。云貴高原歷史上的大旱是誕生支格阿魯射日射月神話的基礎(chǔ);烏蒙磅礴阻礙了彝族先民的出行,居住在烏蒙山的彝族先民渴望一馬平川的平原生活,幻想通過神力搬走大山,于是孕育了支格阿魯攆山的神話;烏蒙山地區(qū)一年一度的嚴寒引發(fā)彝族先民根除嚴冬的愿望,于是就有了支格阿魯砍冰樹的傳說;烏蒙山原始森林成群的大猩猩最終演化成各種老妖婆吃人的故事??傊?,支格阿魯神話中離奇的故事無不受山川地理、自然環(huán)境、天時氣候、社會經(jīng)濟的影響,神話的浪漫主義表達來源于云貴高原神奇的自然環(huán)境。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和民族文化,賦予支格阿魯神話獨特而鮮明的民族特色。
支格阿魯是彝族先民塑造的創(chuàng)世英雄,其傳奇故事在后世的流傳過程中因地域、文化接觸等各種因素而呈現(xiàn)不同的版本,但“神的人格化”是所有版本的共同特點,不管是四川、云南,還是貴州,“神人同形同性”,神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甚至有明顯的性格缺陷,這種對人性至真的禮贊和神話鮮明的民族特征是支格阿魯神話傳說最難得的人本思想。這種充滿理性思辨的人本精神對彝族人的價值觀、審美觀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1]楊甫旺,羅邊木果.阿魯舉熱[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111-116.
[2]王繼超.支格阿魯王[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4.
[3]羅邊木果,楊甫旺.支格阿魯[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334-340.
[4]劉云,楊娟.試析彝族支格阿魯英雄傳說的發(fā)展和演化[J].楚雄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5(4).
(責(zé)編:郎禹責(zé)校:明茂修)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Myth of Zhigeal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Nature and Ethnic Features
LIU Yun1a,YANG Juan1b
(1a.Academy for Yi Theroy;1b.Academy for Bijie Experimental Region,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Bijie,Guizhou551700,China)
A myth is a reflection of human life and characteristic.Influenced not just by geographic factor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mentality,the myth of Zhigealu is not only shining with humanity but also reflecting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Yi.It expresses the unique humanism and aesthetic ideas of the ancient Yi people.
The Myth of Zhigealu;Human Nature and Ethnic Characteristic;Features
C95
A
2096-0239(2016)05-0027-03
2016-09-02
劉云(1967-),男(彝族),貴州赫章人,貴州工程應(yīng)用技術(shù)學(xué)院彝學(xué)研究院副研究員。研究方向:彝族語言文字、彝族古籍翻譯整理。
楊娟(1972-),女(彝族),貴州赫章人,貴州工程應(yīng)用技術(shù)學(xué)院試驗區(qū)研究院副研究員,彝學(xué)研究院兼職研究員。研究方向:畢節(jié)試驗區(qū)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彝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