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琦
(合肥學院 外國語言系,合肥 230601)
?
日本高知省土佐“祭”的文化內涵及宗教形態(tài)初探
蘇琦
(合肥學院 外國語言系,合肥230601)
節(jié)日“祭”是研究日本民俗及日本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直觀的窗口,民間信仰更是透析一個國家民族傳統(tǒng)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作為安徽省友好省份的日本高知省,以其豐富的節(jié)日文化而在日本全國范圍內聞名。對高知省土佐“祭”中民間信仰文化內涵的分析,可以深層把握土佐文化的本土生性化精髓,加深兩省縣民間交流的文化認知。
土佐“祭”;民間信仰;文化內涵;宗教形態(tài)
“祭”是理解日本文化的關鍵詞語之一,因為我們不僅可以從祭祀儀式和活動中了解到日本人原始信仰的起源和發(fā)展,而且可以從各種各樣的節(jié)日慶?;顒又辛私馊毡疚幕姆椒矫婷?。[1]高知縣的土佐“祭”舉國聞名,在日本的諸多節(jié)日慶典活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每年的舉辦活動都是盛況空前,聲勢浩大,吸引著幾乎全日本的游客前來參加。日本土佐“祭”中典型性地內含著日本人的民間信仰,而民間信仰更是作為土佐“祭”的意識底流和架構因子圓融其中,并在慶典活動的具體內容中無處不在地滲透出了民間信仰的文化內涵。民間信仰作為民俗學和宗教學的學科交叉研究領域,在日本歷來作為精神文化與社會文化的聯(lián)系紐帶被學術界廣泛重視。[2]土佐“祭”中的民間信仰也正是基于宗教形態(tài)架構而得以充分體現。
1.1稻谷崇拜及原始崇拜
在每年四月第一個星期天的前后三天,是高知市長濱的“泥土節(jié)”,也就是即若宮八幡宮的神田插秧節(jié)。節(jié)日慶典中,插秧后,少女們卷起袖子,撩起底襟,系上紅色袖帶,將田里的泥土裝進桶里,沿街跳起愉快的舞蹈。通過這樣的儀式來祈禱豐收保佑無病息災,遇到男子漢們也不分你我,隨便將泥土抹在他們的臉上。公歷奇數年的5月3日,是室戶市吉良川町“御田節(jié)”,在這一天,從早晨到中午,土佐人帶著一字斗笠的8個人一邊喊著號子一邊沿町內的主要神社跳舞巡游。午后到傍晚,以御田八幡宮前殿為舞臺,演出從犁地到收獲的田樂,這個節(jié)日慶典活動被認定為國家重要的無形民俗文化遺產。[3]通過這兩個節(jié)日慶典,我們可以看到:土佐的地域特點和耕狩相息的生存方式延續(xù)了日本人自古以來的信仰意象,在土佐“祭”的民間信仰中隱含了本質性的稻谷及原始崇拜,并隨著時代的遷移和社會的發(fā)展,自覺融入了祈福的因子。[4]對原始耕作和賴以生存的土地,人們懷有深厚的情感和自心而外的敬畏,而這些文化心理在慶典活動的過程中都得以具象化,并以不同的表現方式呈現在人們面前。[5]
1.2火靈信仰、太陽崇拜及祖先崇拜
在每年的農歷7月16日,四萬十市間崎的“大”字送火慶典便在四萬十川右岸河口附近的間崎十代地山舉行。夜晚“大”字火照亮夜空,喚起人們對遙遠往昔的回憶,此活動已經在土佐持續(xù)了500余年。而農歷8月14日、15日高岡郡中土佐町久禮的“久禮御神谷節(jié)”中,人們從黎明開始在久禮八幡宮向御神谷神祈求豐收,當夜,會有30多人同舉一個約1噸的大火把領頭,其他人群則揮動著小火把在街頭游行。在這其中,人們把火靈信仰和太陽崇拜的文化意識融入節(jié)日活動,在信仰流變上將火靈信仰自然過渡到對天體自然、對神圣太陽乃至太陽神的崇拜。[6]日本神話中對太陽神的無限崇拜,經歷歷史時間的洗禮,已經沉淀為日本民族意識底流的民族文化意象,和日本的國名、國歌、國旗一樣,這種自古以來的太陽崇拜也滲透在了日本土佐“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凸顯著日本民間信仰的主流底色。[7]
每年的8月24日、25日,在高知市的一宮志那彌都會舉行“支那彌節(jié)”,就是在土佐總氏神所在的土佐神社祈求豐收的祭典,一般稱此神為支那彌神。24日時宵宮熱鬧非凡。而古老的土佐神社更是創(chuàng)建于上古的雄略天皇時代,現在的神殿由長宗我部元親在元龜元年建造,之后山內氏又對其進行了整修。與此樣式相近的節(jié)日慶典是著名的四萬十市中村市街地“一條大祭”,在每年的11月22日至24日舉行?!耙粭l大祭”是高知縣土佐“祭”中除“夜來節(jié)”之外最大的節(jié)日慶典。500年前為躲避應仁之亂,一條家從京都遷至中村。文久二年遺臣們?yōu)榫拺岩粭l家遺德而開始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之后每年秋天都會大祭三天。這期間一直保留著無論到中村街上的哪一家都可以放開吃喝的習俗。
“支那彌節(jié)”和“一條大祭”兩個重要的節(jié)日凸顯了祖先崇拜在日本人民間信仰中的重要地位。[8]在高知縣,人們更是在人神及行業(yè)神崇拜的顯象中,兼容了將人神化的祖先崇拜,并在此過程中,完成了其自身完整的由遠祖崇拜到近祖崇拜的悄然過渡,使它的民間信仰呈現出了自覺性和主動性特征。
土佐“祭”中的民間信仰是個混合體系構架,在這之中的日本人的民間信仰呈現出了必然的多元化特性。它一方面呈現了日本民族原始信仰傳承的代表性,另一方面由于其偏遠的地理及小區(qū)域內族群延傳等特點,又呈現出了其民間信仰自身的獨特性。[9]土佐”祭“中的民間信仰的對象多神格化,在其民間信仰客體兼容性與模糊性的總體動態(tài)信仰呈現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土佐“祭”中民間信仰地域范圍內的多元化。
土佐“祭”民間信仰也在功能主義視角下呈現出其顯著的世俗性和功利性,這是與高知人的直率性格等地域民眾范類性個性表征相互作用影響的結果。[10]土佐“祭”中民間信仰在現實層次的功能上,融進了高知省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等諸多生活領域,體現了其信仰功能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土佐“祭”中的民間信仰,緊密契合了高知人對土佐省的本土認知,發(fā)揮了其地域性族群認同的特點,固定了高知省民間內部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形成了以“夜來節(jié)”活動為代表性表征的高知人熱情直率、溫潤柔和的土佐民風,并催生出了呼拉呼旗、土佐和紙等獨具高知工藝特色的代表性民間藝術。[11]土佐“祭”中的民間信仰扎根于高知人的日?,F實生活,影響著高知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樣態(tài),在本質上決定著高知人延傳先人的固化觀念,在隨著時代的變流過程中也在不斷地發(fā)揮著它不可估量的現實作用。
3.1民間信仰的宗教性緣起
土佐“祭”的民間信仰一系列的文化內涵與表征歸根結底都與土佐人自古以來的宗教意識形態(tài)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民間信仰的創(chuàng)始人姊崎正治(1873—1949年)指出:民間信仰實際上是非正統(tǒng)的宗教被在正統(tǒng)的宗教領域內研究所得出的地帶。民間信仰的構成材料實際上也是原始宗教的留痕。后期學者對民間信仰的具體定義又被指定為:一種具有自然宗教的特性,不具有特定的教祖,非啟示的,教義上尚未體系化,教團也未得到徹底的組織化,古代非成立宗教的咒術宗教的殘存和繼承的信仰現象群體。而且它與成立宗教在各種層面相互交合。民間信仰作為日本人的意識形態(tài)之一,與平民宗教、民俗宗教乃至正統(tǒng)宗教思想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和相互影響。[12]可以說,土佐“祭”的民間信仰的系列表征都來源于土佐人的宗教意識,其表現形式也都為宗教性有組織、有教團性質的程序活動,并在多年的沿襲繼承的過程中,甚至成為了宗教信仰而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土佐人的思想意識中。
3.2“伊弉諾流”中的宗教因子
日本神話記載,日本人所信仰的太陽神“天照大神”是“伊弉諾”(いざなぎ)和“伊弉冉”(いざなみ)所生的女神。在與太陽崇拜深度結合的基礎上,土佐的祭祀中,在信仰媒介和表現方式方面,誕生了獨特的 “伊弉諾流”?!耙翉n諾流”在涵蓋了陰陽道要素的基礎上,通過歷史性關聯(lián)土御門家和賀茂氏家族,發(fā)展成為獨屬于土佐的民間信仰,并在祭祀祝詞、祭禮樣式等體系化節(jié)日慶典定式上形成了獨特的流派和風格。迄今為止,在高知縣的民間信仰中,“伊弉諾流”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和民間信仰內容分支,在節(jié)日慶典中依舊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內因統(tǒng)合作用。
“伊弉諾流”作為土佐人民間信仰的“基層”結構,是土佐人信仰體系中最深層、最隱蔽、最穩(wěn)固的部分。滲透在土佐人生活的各個角落。陰陽道也為后期土佐宗教多元化發(fā)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要素和意識平臺。而陰陽道正是后期宗教得以形成固定形態(tài)的要素依據。[13]可以說土佐地域的宗教教派,教團,教義在很大程度上都直接受到“伊弉諾流”的陰陽道和土佐“祭”中的民間信仰的深遠影響。也正是因為“伊弉諾流”具有宗教因子,才得以使土佐“祭”的各項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留存至今,并仍然保有旺盛的生命力。
綜上所述,日本高知省土佐“祭”中的樣態(tài)表征反映了日本民間信仰獨特的特點及內涵,是日本民族源自古代稻谷崇拜和原始崇拜的具體體現和歷史延續(xù),而日本民族特殊的火靈信仰及太陽崇拜也同樣體現在了土佐“祭”的各內涵層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民間信仰的混合體系架構和多元化的特性。而作為土佐地區(qū)的獨特信仰構造,土佐“祭”的文化內涵中體現了由土佐人直率性格等地域民眾個性表征相互影響而產生的明顯具有世俗性和功利性的地域特征。值得我們關注和研究的是其中的“伊弉諾流”宗教因子。土佐地域的宗教教派、教團、教義在很大程度上都直接受到“伊弉諾流”的陰陽道和土佐“祭”中的民間信仰的深遠影響,而這樣的“伊弉諾流”的陰陽道與土佐“祭”中的民間信仰到底存在怎樣的內在邏輯關系,又是怎樣對日本高知省地域的民間信仰產生影響乃至其具體的變流過程,這在今后對高知省土佐“祭”的節(jié)日文化及其表征內涵的研究中仍將是個重要的課題。
[1]姊崎正治.中奧的民間信仰研究[J].哲學雜志,1987(12):8-12.
[2]崛一郎.民間信仰[M].東京:巖波書店,1951.
[3]福島義之.土佐の祭りと文化[J].民俗誌,2004(12):34-36.
[4]山本大.高知的研究[M].大阪:清文堂,2009:121-126.
[5]小松和彥.現代の世相?祭りとイベント[M].東京:小學館.1997:56-62.
[6]王健宜.從“祭”看日本人的原始信仰[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2(1):28-30.
[7]巖崎敏夫.日本祭祀硏究集成[M].東京:名著出版,1976:155.
[8]高田健一郎.大和の祭り[J].歴史と民俗,1991(4):36.
[9]金澤.民間信仰的聚散現象初探[J].西北民族研究,2002(2):147-149.
[10]高田健一郎.大和の祭り[J].歴史と民俗,1991(4):122.
[11]清水孝之.土佐日記的風土[M].高知:高知市民圖書館,2009:131-132.
[12]陶思炎,鈴木巖弓.論民間信仰的研究體系[J].世界宗教研究,1999(1):103-107.
[13]陳勤建.20世紀中日民俗學學術傾向及前瞻[J].民俗研究,2001(1):5-7.
[責任編輯:楊立平]
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Folk Beliefs of “Sacrifice” Festival in Tosa,Kochi
SU Qi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Hefei University,Hefei230601,China)
The “Sacrifice” festival is a crucial and direct showpiece of studying Japanese folk customs and social culture,among which the folk belief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presenting traditions and spiritual culture of a nation.Kochi,the friendly province of Anhui province,is famous for its rich festival culture nationwidely in Japan.Exploring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of folk beliefs of “Sacrifice” festival in Tosa,Kochi,will help to grasp the culture essence of Tosa culture,and deepen the culture understanding of folk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provinces as well.
“Sacrifice” festival in Tosa; folk belief; cultural connotation; religious form
2016-05-03
2016-06-22
蘇琦(1982—),女,遼寧撫順人,合肥學院外國語言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日本社會文化、宗教。
D693.739(313)
A
2096-2371(2016)03-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