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毅
(中共中央黨校 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北京 100091)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涵要旨·實現路徑·基本經驗
鄒毅
(中共中央黨校 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北京 100091)
摘要: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在長期的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以毛澤東、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并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經驗進行總結,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的面也非常廣,諸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化什么”和“怎么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馬克思主義“化”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現路徑等。厘清這些問題對于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特色;基本原理;具體實際
一、內涵要旨: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在關于何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問題上,學術界并未形成不易之論,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無疑是審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現路徑、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經驗的前提與關鍵。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要旨所引發(fā)的爭論,主要表現在以下諸方面。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新”還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照搬”
“創(chuàng)新”論者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絕不是機械地、教條式地在中國運用馬克思主義,而是“在不變的正確原則基礎上的新的理論和事業(yè)的創(chuàng)造,是給馬克思主義的總寶庫放進一些新的貢獻”[2]。毛澤東認為,沒有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具體的馬克思主義。抽象的普遍規(guī)律和一般原理只能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廈的第一元素,而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在具體環(huán)境中的具體應用,在與各民族國家的內在結合中,亦即理論大廈的建構,則是馬克思主義的第二元素。只有將馬克思主義的一般原理與各個國家的具體國情結合起來,才能建構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體系,實現馬克思主義民族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運用,不但為我們提供了普世價值與普遍規(guī)律,而且提供了一整套的行動指南。運用這種理論解決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則是建構這一理論體系不可或缺的特色?!罢瞻帷闭撜哒J為,“這樣提出問題,本身就是非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的馬克思主義是沒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現在只能是,將來也永遠只能是國際主義的學說”[3]。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化”,還是“兩化”
“一化”論者認為,所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使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具體來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結合起來,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現具體化?!皟苫闭撜哒J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一是馬克思主義“化”中國,二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也就是說,不僅要將馬克思主義用于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具有中國特性與中國氣派,而且還應當將中國的成功經驗上升為科學理論,從而為新的實踐提供有效的理論指導,不斷在實踐中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化什么”、“怎么化”的問題
大部分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化什么”的問題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某些基本思想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保存下來并使之成為基本內核。德里克指出:“不像過去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是自然而然的中華文化吸收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要作為試紙來檢驗中華文化?!盵4]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怎么化”的問題,施拉姆和邁斯納的認識是比較全面的,他們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應該和中國的歷史時代、社會實踐和文化傳統(tǒng)相結合。施拉姆說:“盡管二者密不可分,但馬克思主義實質的中國化比馬克思主義形式的中國化更為根本。”[5]邁斯納寫道:“當馬克思主義理論面對中國的具體社會環(huán)境時,有三個相互關系的基本方面引人注目。在每一個方面,馬克思主義理論逐漸地融合于歷史環(huán)境之中,理論和‘客觀’實際之間尖銳的對立趨向消失?!盵6]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實踐過程的雙重復雜性,同時受認知和體認者自身意旨與前見的影響,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涵的問題上出現多元解說也是在所難免的,而這種解讀的多元性往往容易導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實現路徑與實現過程方面產生分殊與差異。面對學術界爭論不休的態(tài)勢,我們迫切需要達成一種共識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與應有之義進行闡釋。
首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現民族化、大眾化和時代化。馬克思主義作為世界性學說,為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所提供的只是總的指導原理”[7],因此,它需要在“化”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自身,顯露或凸顯其世界性的范導功能。所謂馬克思主義民族化,即采取民族形式,使馬克思主義與民族文化相結合。懷利強調:“在其文化的維度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要指涉一個國外意識形態(tài)學說和中國獨特的文化品格相融合的問題?!盵8]同時,還必須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采用通俗的形式使馬克思主義與民眾結合,并為群眾所掌握。施拉姆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最簡單的層次上包括使用普通中國人易于接受的語言,用大眾化的諺語和有聲色的成語使之生動活潑,間或引經據典予以強調?!盵5]馬克思主義要體現時代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就要不斷地解決新問題,研究新情況。我們要在一個開放的環(huán)境中實踐馬克思主義,永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時代性,就不能拘泥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新”還是“照搬”的淺陋之見,否則,就會失去馬克思主義改造世界的本真精神。
其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化”中國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辯證統(tǒng)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雙向互動的過程。一是馬克思主義“化”中國。就是馬克思主義深刻影響和改變中國的社會結構、歷史發(fā)展與制度建構。具體來講,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情況、中國歷史傳統(tǒng)、中國文化特質結合起來,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現具體化。二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就是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來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產生中國式的馬克思主義,并使之具有“中國形式”,獲得“中國內容”。據此,馬克思主義“化”中國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體兩翼。只有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并用辯證統(tǒng)一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才能全面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要旨。
最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是先驗的、前定的,也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基于特定的時代背景、歷史需要產生的。杜威指出:“倘若要徹底明了任何復雜的產物,最好的方法是追溯它的構造的經歷,——推源它的發(fā)展所經過的繼續(xù)相承的時代?!盵9]應該說,在我們黨的歷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界定和使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科學概念的是毛澤東。他在1938年10月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所作的《論新階段》政治報告中指出:“共產黨員是國際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但馬克思主義必須通過民族形式才能實現。沒有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具體的馬克思主義。所謂具體的馬克思主義,就是通過民族形式的馬克思主義,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應用到中國具體環(huán)境的具體斗爭中去,而不是抽象地應用它?!R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每一表現中帶著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并亟須解決的問題。”[10]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具體化為具有中國民族形式和民族特點的馬克思主義,即實現馬克思主義本土化。二是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實踐化,研究、分析、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
二、實現路徑:如何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1]61。只有把理論上的馬克思主義轉化為現實,才能顯示其強大的生命力。因此,要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尋求實現的路徑??梢园疡R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現路徑歸納為以下四點。
(一)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
在關于什么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怎樣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等一系列問題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進行了多次結合,其首要任務就是要求我們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首先,要樹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虛夸、不浮躁的學風?!敖夥潘枷?,實事求是”是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供給我們牛奶的奶牛,而是需要認真、熱心為它工作的科學”。學習和研究中的浮躁之風,乃學之大忌。其次,不能狹隘地看待馬克思主義。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既不能單單強調馬克思主義一般原理的優(yōu)先性,抑或只強調其世界觀、方法論的至上性,也不能單獨秉持其政治功能的無上性,而應該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上去把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最后,不能狹隘地對待中國文化,要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合上,始終保持高度的理性自覺。要注重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有機結合,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為尺度,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某些獨具特色的概念、范疇、命題賦予全新的時代內涵,使之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和實踐品格。
(二)重視調查研究,善于“解剖麻雀”
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的《共產黨宣言》的序言中曾經提出:“不管最近25年來的情況發(fā)生了多大的變化,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不過,“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1]248。毛澤東同志也十分重視對中國國情的認識與研究,“只有認清中國社會的性質,才能認清中國革命的對象、中國革命的任務、中國革命的動力、中國革命的性質、中國革命的前途和轉變。所以,認清中國社會的性質,就是說,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11]633。為了深刻認識中國的國情,毛澤東同志主張調查研究,“解剖麻雀”,“確立以實際問題為中心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方法”。他甚至明確提出:“你對于某個問題沒有調查,就停止你對于某個問題的發(fā)言權?!盵12]109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秘訣就在于,無論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還是工作方法的創(chuàng)新,都是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的。
(三)發(fā)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優(yōu)良作風
中國的歷史文化歷來講究一個“風”字?!跋壬L,山高水長”,一個“風”字,意蘊深遠。在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中,作風的優(yōu)劣至關重要。在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時刻伴隨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優(yōu)良作風。
第一,勇于探索。堅持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遇到難題不回避、不躲閃,犯了錯誤要勇于改正。要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第二,實事求是?!啊畬嵤隆褪强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lián)系,即規(guī)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13]。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這既是學風問題,也是黨風問題。第三,兼容并蓄。我們要善于學習國外的成功經驗,勇于借鑒一切優(yōu)秀文明成果。我們應當秉持馬克思主義應有的開放和包容心態(tài),肯于并善于學習與借鑒,拿來他山之石,以為攻玉之器,不斷豐富和完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同時,在學習和借鑒中不照搬照抄,而是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第四,堅持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皠?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14]。我們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又要不斷地開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新天地,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生根、開花、結果。
(四)開創(chuàng)“返本開新、自主創(chuàng)新”的新路徑
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要關涉兩個層面:一是馬克思主義“化”中國,二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其基本路徑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的“結合”。二者“結合”得越深入、越徹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程度就越高。要自覺地把中國的實踐經驗上升為一種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品格的科學理論,就必須對馬克思主義加以“創(chuàng)造性應用”,要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樹立一種“開新”的自覺和自主的意識。我們既要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特質與本真精神真正滲透并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去,又要在這種融合過程中提煉出中國形式與中國內容,因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的“結合”無疑是必需的。
三、歷史經驗: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深刻總結
“總結歷史是為了開辟未來”[15]271。我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并引領中國社會發(fā)展的科學理論,不僅要對歷史經驗進行認真總結,而且必須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高瞻遠矚,把握未來。
(一)堅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馬克思主義,用豐富的實踐發(fā)展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多次強調,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科學方法和行動指南,是發(fā)展著的理論。毛澤東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盵12]296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立制的根本指導思想,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但是我們絕不能不顧歷史條件和現實情況的變化,拘泥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針對具體情況提出的某些個別論斷和具體行動綱領,而是要不斷地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進行研究,明確哪些是必須堅持的基本原理,弄清楚哪些是需要結合新的實際加以豐富和發(fā)展的理論,避免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馬克思主義名義下的錯誤觀點。
(二)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歷史經驗
我們黨在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堅持實事求是。毛澤東在延安給中央黨校的題詞就是“實事求是”四個大字。鄧小平認為,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他說:“二十年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一條最重要的原則:搞社會主義一定要遵循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也就是毛澤東同志概括的實事求是,或者說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盵15]118在談到我們黨對過去、現在和將來在指導思想上的聯(lián)系或關系問題時,他強調指出:“我讀的書并不多,就是一條,相信毛主席講的實事求是。過去我們打仗靠這個,現在搞建設、搞改革也要靠這個。”[15]382正因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問題、核心內容和關鍵所在,所以我們必須以實事求是為指導思想,去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問題,去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經驗。
(三)弘揚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作風,確立以研究和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為中心的方針,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tài),不斷開拓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新天地
斯大林說得好:“理論若不和革命實踐聯(lián)系起來,就會變成無對象的理論,同樣,實踐若不以革命理論為指南,就會變成盲目的實踐?!盵12]293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這種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150多年來馬克思主義始終保持強大生命力的關鍵所在,也是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事業(yè)的根本所在。要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與時俱進,一定要以我們黨所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fā)展。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一方面,要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制定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并用以指導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另一方面,要善于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豐富的實踐經驗進行科學概括和理論創(chuàng)造,使中國的成功經驗馬克思主義化,以新的思想、觀點和論斷,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
(四)堅持古為今用,注重洋為中用,兼容并蓄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6]。馬克思列寧主義是舶來品,如果對產生于西方的馬克思主義生吞活剝,就必然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馬克思主義要在中國生根、開花和結果,就必然要求我們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因此,必須注重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在批判、借鑒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欲在中國得到發(fā)展,就不能忽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實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保持批判、繼承的態(tài)度,站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上,剔除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合理性的精華,使馬克思主義具有更多的“中國形式”和“中國內容”。同時,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世界性的理論體系,應向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開放,重視研究和吸取西方文明成果、西方近現代哲學的合理成分和理論元素,使馬克思主義不僅植根于中華文明的沃土,而且能夠適應世界發(fā)展進步的潮流,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五)科學判斷和全面把握國際形勢的發(fā)展與變化、中國的基本國情、中國共產黨所處的歷史方位以及肩負的歷史使命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個國家具體的革命實踐相聯(lián)系的”[11]534。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理論,它始終嚴格地以客觀事實為根據,而實際生活總是處在不停的變動之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到:第一,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科學判斷國際格局、世界形勢的變化和發(fā)展,全面把握時代的脈搏和特征,把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放到世界和時代的大格局中去審視,妥善處理影響世界和中國發(fā)展的各種復雜因素,抓住國際形勢的變化和發(fā)展給我們提供的戰(zhàn)略機遇。第二,科學判斷和全面把握中國的基本國情。認清中國的特殊國情,是解決中國問題的最基本的根據。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就是要牢牢把握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第三,科學判斷和全面把握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肩負的歷史使命。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處于不同的歷史方位,肩負著不同的歷史使命。這就要求我們黨必須從中國和世界的歷史、現狀和未來著眼,準確把握時代的特點和黨的任務,科學制定并正確執(zhí)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事業(yè)提供根本的政治保證。
四、結語
事實雄辯地證明了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斗史就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然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并非一帆風順的。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為中國人所選擇、所接受、所認可、所掌握,并且能在中國實現中國化,能夠發(fā)展成為一種影響中國社會發(fā)展的科學理論,自有其歷史邏輯性。新的時代呼喚新的理論,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堅持以反映時代特征和實踐要求的科學理論為指導,并根據實踐的新鮮經驗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堅持先進性、不斷推進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根本保證。
《論語·泰伯》說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17]21世紀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zhàn)的新世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永無止境的,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要繼續(xù)沿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不斷前進。社會主義改革和建設還將出現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需要我們去思索、去解決。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向前發(fā)展,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達到新的境界,以促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yè)快速健康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81.
[3]王明.中共五十年[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17.
[4]Arif Dirlik,Paul Healy,Nick Knight.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Mao Zedong’s Thought[M].New Jersey:Humanities Press,1997:6-7.
[5]STUART R.Schram,“Chinese and Leninist Components in the Personality of Mao Tse-Tung”[J].Asian Survey,1963(6):259-273.
[6]邁斯納.李大釗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起源[M].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譯組,編譯.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9:289.
[7]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8]雷蒙德·懷利.毛澤東、陳伯達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1936—1938) [J].林育川,譯. 現代哲學,2006(6):53-61.
[9]杜威.民本主義與教育[M].鄒恩潤,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34:394.
[10]高九江,韓琳.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5.
[11]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14]江澤民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2.
[15]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6]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責任編輯李敬】
馬克思說:“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盵1]11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中國實際問題并實現理論創(chuàng)新的過程。從哲學視角探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解決“何以需要,何以可能”的問題。中國為什么需要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既是馬克思主義本身的要求,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本性的需要。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有機結合起來?!榜R克思主義中國化”何以可能?這種可能性就在于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的結合。毛澤東曾說,我們的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馬克思主義的正確世界觀與科學方法論同中國的具體實際之間,既存在著同一性,又存在著差異性,我們必須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解決“結合”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這個“結合”的過程就是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地解決矛盾的過程,并且這種結合不是簡單的、機械的相加,而是要創(chuàng)造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收稿日期:2015-12-20
作者簡介:鄒毅(1987—),男,湖北隨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運動。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726(2016)04-0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