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顏
[摘要]朗讀教學是一種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其極具歷史意義又符合現(xiàn)代語文教學。隨著時代的變遷,語文朗讀教學漸漸發(fā)展,成為我國語文教育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呻S著現(xiàn)代語文教學方法的多樣化發(fā)展,有些教師對于朗讀教學漸漸忽視。本文主要就提高中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研究。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朗讀;重視;有效性
語文是我國教育中的一門最基礎的課程,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人文素養(yǎng)。語文教學對于課文中的情感表達、思想、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現(xiàn)代的語文學習中,朗讀已成為一種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它能夠發(fā)展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使他們得到更多的知識補充,提升思想水平,陶冶情操。朗讀教育是我國春秋時期就有的語文教學方式,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的情感表達與蘊含的思想,實現(xiàn)作品情感的體驗。所以,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朗讀這種方式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內(nèi)涵,深刻地體會作者在語句間透露的情感,加深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一、朗讀教學對學生的積極影響
1.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
相關研究指出,初中生由于年齡較小,正處于成長時期,身體與心理的發(fā)育水平較差,因此,其對老師與學生對自己的看法比較重視,學生或老師的玩笑也會對其造成心理上的影響與情緒上的波動,使得自我價值的認知受到阻礙。表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就是很多學生不敢大聲并有感情地朗讀文章,不敢朗讀,怕朗讀時鬧出笑話。對此,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更多的朗讀引導,幫助他們提高朗讀能力,增強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2.加強學生的體驗
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非常豐富,他們能夠通過想象,通過朗讀將自己帶入文章的情境之中,實現(xiàn)對文章的情感體驗,加深對作品的情感認知與理解。教師應結合課文,因勢利導,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文章。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時,通過對歌曲《父親》的情感引導,讓學生對《背影》一文進行思念親人、感受親情方式的閱讀,感受文章中父親對兒子的關愛,體驗親情的美好。這種讓音樂伴隨著學生朗讀的方法,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懂得親情的可貴。
3.了解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情感表達是作者從文章詞語、語言中透露出來的,我們要認真研究其語言、聲音來了解文章中的深刻含義。因此,教師在朗讀作品時,要設計出符合作品背景的情境,帶領學生進入情境,透過對文章的朗讀激發(fā)學生對作品的情感認知,體驗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在朗讀的過程中實現(xiàn)與作者的情感共鳴,為朗讀增加情感色彩。教師是語文教學的主體,教師通過自身身體、音調(diào)、表情、動作等肢體語言實現(xiàn)對學生的情感表達,有利于學生對情感的深層理解,強化對作品的情感認知。
二、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大多采用傳統(tǒng)的講解方式,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對文章進行分句分段的探究與分析,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同時,教師以提問的方式來檢驗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但由于是有時教師提出的問題過于淺顯或復雜,不能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理解能力,這種僵硬的語文教學模式,使得學生難以接受,且容易出現(xiàn)厭學的情緒。擺脫這種窘境的方法就是重視閱讀教學,讓學生通過閱讀教學對文章的語言、遣詞用句進行品味,通過聲音加深對文章情感的體驗,實現(xiàn)感官上的文學欣賞,真正體驗文章的內(nèi)涵。
2.目的與方式存在誤區(qū)
雖然部分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意識到朗讀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其對于朗讀教學的目的與使用方式存在著誤區(qū),即雖然有的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設置了朗讀的過程,但只是注重朗讀,沒有重視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使得朗讀教學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致使朗讀與語文教學相脫離;也有部分教師在朗讀過程中只重視學生讀,沒有重視教師在朗讀中的指導作用,缺乏對學生的情感引導,也很少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正確的評價,使得學生在朗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降低了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還有的教師雖然為學生進行了充滿情感的朗讀范讀,學生則是盲目地跟著教師進行朗讀,實際上沒有獲得任何的語文知識累積,更談不上對作品的情感理解。上述做法,是對朗讀教學目的與使用方法的操作錯誤。需要注意的是,朗讀教學不能只重視形式上的朗讀,而是要通過朗讀讓學生從作品中有所得,有所體驗,有所感悟,達到對作品的情感認知。
3.質(zhì)量與指導不合格
朗讀教學一般分為單獨朗讀、互相朗讀和全部朗讀。在前兩種方式中,每個學生都能很好地參與,但是通常達不到很好的效果。當教師讓學生進行自由朗讀的時候,有些學生只是低著頭默讀,沒有通過聲音將文章進行欣賞,雖然閱讀速度快,但是不能對文章進行很好的認知;有些學生由于朗讀的速度較慢,在課堂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不能完成朗讀,導致他們不能完整地掌握文章的思想,不能很好地跟上教師的語文教學思路。而全班朗讀這種方式,由于一些學生的懶散,使得優(yōu)秀學生的朗讀受到其他學生的影響,而降低朗讀的整體效果。三種朗讀方式各有利弊,教師就要做好朗讀方式的選擇與組合,加強對朗讀效果的指導。
三、提高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1.加強語言組織與普通話訓練
語文的朗讀教學離不開普通話的使用。若教師的朗讀中帶有方言的口音,勢必影響學生對于作品的朗讀水平,所以,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普通話水平,加強普通話的訓練,盡量在各種情況下都使用普通話。教師用普通話帶著感情對文章進行朗讀,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層次理解,有利于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2.加強對學生的朗讀技能訓練
朗讀是有技巧的,掌握朗讀的技能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朗讀。教師可以在音色準、音調(diào)大與吐字清晰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把握語句的停頓、朗讀速度、詞語的重音以及語調(diào)等技能。朗讀停頓主要在語句的連接之處、層次的轉化之處以及語句之中的朗讀停頓,其有利于實現(xiàn)對文章情感的表達;朗讀速度的快慢顯示了文章情感基調(diào)的變化;詞語重音的突出是為了表達對某個詞語在文章的作用、地位的重要;語調(diào)的把握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分析文章中情感表達,例如激動、欣喜、緊張、懷念、悲傷、痛苦等情感。
3.掌握文章的寫作背景與中心思想
清楚認知文章的內(nèi)容,深層次理解其中的含義,有利于更好進行朗讀教學。只有讓學生掌握文章的寫作背景與中心思想,才能真正讓朗讀教學成為學生理解文章情感的有效方式。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學生可以清楚文中詞語應用與典故的由來,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與全文的情感表達,從而準確地理解文章的含義,提高中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
朗讀是我國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的情感表達與蘊含的思想,實現(xiàn)作品情感的體驗。所以,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地利用朗讀讓學生深層次地了解文章的內(nèi)涵,加深對作者的情感體會,從而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樹民,周彩芳.要充分發(fā)揮朗讀訓練的效能(上): 談學生朗讀的目的性和具體方式[J].江蘇教育,2014,10(15):15-16.
[2]蘭霞,姜瀾藍.準確、規(guī)范、恰當、流暢地朗讀作品: 從普通話水平側試的情況談普通話教學的對策(三)[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2014,3(10):52-53.
[3]曾祥芹,劉文勇.加強閱讀的科學性和人文性[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2000,1(2):132-133.
[4]韓向東,方芳.還語文課以朗朗的讀書 (上): 關于朗讀教學觀念的思考[J].遼寧教育,2000,4(12)::56-57.
[5]韓向東,方芳.還語文課以朗朗的讀書(下): 關于朗讀教學科學化的思考[J].遼寧教育,2000,5(12):57-58.
(責任編輯 付淑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