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鵬 介評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陜西西安 710061)
?
Cell Reports:腎細胞癌分子分型
——基于多水平的基因組學技術
郭鵬 介評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陜西西安710061)
關鍵詞:腎癌;分子分型;基因組學技術
過去人們根據(jù)腎癌細胞的病理特征將腎癌分為三個大類。最近美國貝勒醫(yī)學院的研究團隊深入分析了近900個腎癌樣本,發(fā)現(xiàn)在分子水平上腎癌可以進一步分為9個亞型。這些腎癌亞型各具特征,發(fā)生變化的分子通路和患者的生存情況也大不相同。這項研究為腎癌的個體化治療奠定了理論基礎,最近發(fā)表在《細胞·報告》雜志上(CHENF,ZHANGY,SENBABAOGLUY,etal.CellRep,2016,14: 2476-2489)。
腎癌起源于腎小管上皮細胞,是泌尿系統(tǒng)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占全身惡性腫瘤的3%。近50年來腎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在持續(xù)上升,但人們還不太清楚腎癌的發(fā)病原因。腎細胞癌包括多種類型,其中三種主要類型即透明細胞癌、乳頭狀癌、嫌色細胞癌分別占65%、20%、5%。這些類型的劃分主要根據(jù)它們的組織形態(tài)、主要的驅(qū)動基因突變、不同的臨床治療方案和對治療的不同反應。
研究者對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對近900名腎癌患者的腫瘤組織進行深度測序、基因拷貝數(shù)分析和甲基化測序的多平臺分析結果對腎癌進行分子分型。由于各類型腎癌來源于不同腎臟細胞,可能影響分子分型,研究者首先對透明細胞癌、乳頭狀癌、嫌色細胞癌的起源細胞進行確認,通過與正常組織細胞的基因表達譜對比,發(fā)現(xiàn)透明細胞癌來源于近端腎小管,嫌色細胞癌來源于遠端腎小管,而他們首次確認乳頭狀腎細胞癌來源于近端腎小管。對腫瘤基因組拷貝數(shù)研究發(fā)現(xiàn),透明細胞癌、乳頭狀癌的染色體9p缺失顯著多于其他類型腎癌。
基于多平臺分析,腎癌可以分為9個分子亞型。其中三個亞型主要包括透明細胞癌,四個亞型主要包括乳頭狀癌。各個亞型的分子特征并不相同。例如,透明細胞癌的各亞型的免疫檢查點通路分子,包括PD1、PDL2、CD137等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其他亞型;而且透明細胞癌的各亞型的免疫細胞(包括T淋巴細胞)浸潤明顯高于其他亞型。而透明細胞癌各亞型CC-e.2、CC-e.3、CC-e.1之間也有很多差異,它們分別與患者良好、不良、中等生存時間相關。CC-e.3與CC-e.1兩個侵襲性高的亞型,CDKN2A缺失頻率明顯高于侵襲性低的CC-e.2亞型,因此成為它們的重要分子特征;與CC-e.2亞型相比,CC-e.3亞型腫瘤表達更高水平的細胞周期基因、缺氧誘導基因和上皮-間質(zhì)轉化標志分子;另外,這兩個亞型的代謝相關通路基因表達水平也具有明顯差異。
研究還確認腎癌中主要的基因突變包括VHL(在透明細胞癌中發(fā)生突變)、TP53、染色質(zhì)修飾基因、PI3K/AKT/mTOR通路基因(MTOR、PTEN、PIK3CA)、MET(在乳頭狀癌中突變)、Hippo通路基因NF2、NRF2-ARE通路基因NFE2L2等,它們屬于以下通路:染色質(zhì)修飾(32.4%樣本中突變)、SWI/SNF復合物(30.6%)、PI3K/AKT/mTOR通路(15.2%)、p53(10.7%)、NRF2-ARE(4.7%)、Hippo通路(3.9%)。
本研究發(fā)現(xiàn)侵襲性最強的腎癌亞型擁有最為活躍的免疫檢查點通路,這一通路有望成為特異性的治療靶標。領導這項研究的Creighton博士表示:“我們可以通過分子分型鑒別適合這種治療方法的患者,為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點評:本研究發(fā)現(xiàn)腎細胞癌可根據(jù)其基因組及表達改變等特征分為不同的分子亞型,不同的分子亞型對治療可能產(chǎn)生不同的應答,因此這一發(fā)現(xiàn)為腎癌的精準治療奠定了理論基礎。此外,這項研究還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腎癌相關數(shù)據(jù)資源和數(shù)據(jù)分析,可能推動腎癌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
前沿·動態(tài)·熱點
收稿日期:2016-03-21
作者簡介:郭鵬(1976-),男(漢族),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泌尿系腫瘤基礎與臨床.E-mail:guopeng661@mail.xjtu.edu.cn
中圖分類號:R737.11
文獻標志碼:E
DOI:10.3969/j.issn.1009-8291.2016.04.020
前沿·動態(tài)·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