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谷
(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山東曲阜 273165)
淺析余華《活著》悲劇性藝術
李豐谷
(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山東曲阜 273165)
《活著》向讀者展示了福貴在苦難境遇中的艱難掙扎。福貴歷經(jīng)家庭敗落、戰(zhàn)爭饑餓、親人別離,最終忍受了這些災難,活了下來。余華的《活著》是典型的悲劇小說,無處不在的死亡、接二連三的苦難充斥了小說的始末。據(jù)此也向我們展示了福貴充滿傳奇而悲情的一生,由此帶給我們心靈上極大的震撼。文章試圖從生存災難、死亡敘事、生命困境三個方面探析小說《活著》的悲劇性藝術。
悲??;生存;死亡;生命
“悲劇”一詞發(fā)源于古希臘,作為文學藝術中一個重要的美學范疇,在西方向來被認為是最高的文學形式。布拉德雷曾說:“悲劇,其實是一個主要導致死的痛苦和災難的故事?!盵1]37悲劇凸顯的是不幸,是人類在追逐物質(zhì)和精神征途中的苦難象征。魯迅也說過:“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盵2]192在余華的《活著》中,悲劇也表現(xiàn)在了許多方面,下面就三個方面做簡單的分析。
《活著》講述了福貴由一個闊少爺淪落為佃農(nóng)的一生,最終忍受苦難活了下來。在幾十年生存的道路上,福貴歷經(jīng)了無數(shù)的災難。應該說,在他的一生中,災難與生存融為一體,血肉模糊、不可分割。一定意義上說:生存即活著。“生存”是指生活存在,只要你在生活,只要你還存在,你就在生存。“災難”則是指自然的或人為的嚴重損害帶來對生命的重大傷害。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余華在極力制造苦難,種類不一,有大有小,有人為的也有自然的,但每一種無疑都對福貴生存造成了阻礙。小說一開始就向我們呈現(xiàn)了福貴一生中最大的一個轉(zhuǎn)折,那就是從富裕變?yōu)樨毟F。福貴因賭輸?shù)袅思覙I(yè),這時他面臨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就是沒錢生活,吃成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為了生存,福貴去找龍二租地,這時他沒了少爺?shù)募茏?,因為他知道自己是家里的頂梁柱,一家老少都要靠他養(yǎng)活。災難有時會讓人改變,我們在以為他會一蹶不振的時候,余華卻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學會忍受、努力生存的福貴。余華自己說過:“‘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吶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3]5文中多處描寫了因貧窮造成的困境:福貴母親生病,沒錢請郎中;后來為了供有慶上學,把鳳霞送人;兒子有慶為了不磨破鞋光著腳丫上學……這種事情還有很多很多,貧窮伴隨了福貴以后的生活直到最后。最終福貴也沒有重振家業(yè),而是依舊窮困潦倒,但是他卻靠勞動艱難的活了下來。在面對任何災難的時候,人要做的只有生存,只有活著,福貴做到了,我們也都應如此。福貴的經(jīng)歷是歷史的縮影,當時整個社會都被貧窮包圍。在小說中,余華不僅揭示了社會的災難與悲慘,而且指出了一條明亮的道路,那就是活著。“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盵3]31敢于直面貧窮的福貴,是一個積極生活的勇者,也是生存的一個楷模。
戰(zhàn)爭是福貴生命中的又一巨大災難。他進城請郎中給母親看病,卻無故陷入一場紛爭,最后被人抓走拉大炮。為了增加活著的幾率,福貴不敢逃跑,之后被迫上了真正的戰(zhàn)場。戰(zhàn)場上,死亡、饑餓每天都在不斷重復上演。這時作者并沒有把福貴塑造成沖鋒陷陣的英雄,相反他是一個戰(zhàn)爭中的弱者。福貴想著怎樣能不被子彈穿過,怎樣不會被餓死,像他自己所說:“我是一遍遍想著自己的家,想想鳳霞抱著有慶坐在門口,想想我娘和家珍?!盵1]57正是他心心念念的家人成為他千方百計活下來的動力。兩年流離失所的經(jīng)歷,讓福貴發(fā)出了好好活的感慨。此后福貴更珍惜與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更加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念,失去之后的擁有,勝過一直擁有。戰(zhàn)爭的無情讓福貴的心變得愈發(fā)柔軟,人卻更加堅硬。
對福貴而言,貧窮、戰(zhàn)爭帶來的災難遠不及親人離別帶來的痛苦大。小說最大的災難其實是對福貴精神上的打擊與折磨。昔日的闊少爺一夜之間成為身無分文的人,接著是家中主心骨老爺?shù)娜ナ?,后又莫名其妙深入?zhàn)場,回家后更是接二連三的親人離別,這些足以擊潰一個人的內(nèi)心。然而,被事實擊垮和放棄是兩回事,福貴并沒有放棄生存。我們可以看到福貴向“我”講述自己的故事時,是微笑而快樂的,由此可見他對于災難的承受力遠超過我們的預期。福貴認同并接受了種種災難,卻沒有被其吞沒,這種表現(xiàn)不是麻木,而是活著的最平靜的狀態(tài)。福貴要活著回想過去,為活著本身而活著。顯然,福貴做到了,活著就是最好的證明。
余華是出類拔萃擅長描寫“死亡”的先鋒作家,他在《活著》中對“死亡”冷靜與殘酷的描寫值得我們探索。作者關于死亡的敘述其實是對生命存在和體驗的關注,是通過死亡來表現(xiàn)當時底層人們生存與生活的苦難與困境,以此來突出自己的人文主義情懷,并借此帶給我們關于生與死的感悟。文中比較重要的死亡就多達十次,下面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福貴賭輸家產(chǎn)后的不久,老爺就死在村口糞缸旁邊,這是小說中出現(xiàn)的第一次死亡,余華用平淡而又情理之中的文字將死亡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以此為開端,死亡就開始不斷出現(xiàn),像被無形的命運之鏈串了起來。戰(zhàn)場上將“老子死也要活著”掛在嘴邊的老全,最終還是被子彈穿過胸膛,可見并不是想活下去就有活著的運氣,老全的死亡更加說明了活著并不是一件自己可以控制的事,尤其是在那個并不和平的年代。戰(zhàn)爭結束回到家鄉(xiāng)的福貴,收到了母親去世的消息,悲傷但也平靜。此時的福貴,原以為“大難不死,必有后?!?,但是前方等待他的卻是更親的人的離開。余華在整個小說中,滲透著無處不在的死亡,而且讓人意想不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接二連三。在我們認為福貴生活終于有點起色的時候,有慶的死給了所有人當頭一棒。按小說的發(fā)展會使我們想到患有“軟骨病”的家珍可能會死去,會想到聾啞的鳳霞會遭受災難,但是死的卻是活蹦亂跳的有慶。不得不說,在小說情節(jié)設置上,余華有著自己獨特的安排,出人意料而又讓人沉思。有慶是因為給縣長夫人捐血而死,而緊接著縣長春生自殺,這就像一個因果輪回。文革期間,春生被游街示眾、飽受凌辱,肉體與精神都受到了極大的創(chuàng)傷。春生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對他來說這是肉體的解脫,也是心靈的救贖。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關于死亡的順序,雖然讓人無處猜想但是卻有一種微妙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使小說故事更加飽滿緊湊,這與余華前期創(chuàng)作中積累的死亡敘事經(jīng)驗不無關聯(lián)。隨后,命苦的鳳霞也在命運的安排下找到了自己的歸宿,這是小說中又一個溫暖的地方。偏頭女婿二喜對鳳霞無微不至的關愛像一股暖流,淌進福貴與家珍的心田。然而就在一家人歡喜的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時,心靈手巧的鳳霞大出血身亡,留下襁褓中的嬰兒。幸福就像是死亡的前兆,所以鳳霞的死并沒有顯得那么突兀,但是卻還是足以使人悲傷。女兒去世三個月后,家珍也離開了福貴。福貴說:“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凈凈,死后 一點是非都沒留下,不像村里有些女人,死了還有人說閑話。”[3]166有家珍做自己的媳婦,是福貴一輩子最知足的事。之后二喜也死在了工地上,死前用全力喊了一聲“苦根”。當福貴聽到這個消息時,馬上就哭了,眼淚是最直接且真實的表達?,F(xiàn)在福貴只剩下苦根一個親人,苦根成了福貴活著的勁頭與動力,福貴看著外孫一天天長大,心里既高興又放心。然而沒多久,生病的苦根吃豆子的時候撐死了,福貴眼淚再次忍不住流出來,世上唯一的親人也離他而去?!拔艺J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面對親人的死亡,福貴沒有歇斯底里、自暴自棄,而是用活著的自己來回憶死去的他們,以苦難的方式活著。
死亡,貫穿了小說的始終。死亡與活著是對立存在的,卻也是相互結合的。活著很難,而死亡卻簡單無常。小說用一幕幕死亡與福貴的活著相對比,更說明了活著的幸運與不易。正視死亡是余華描寫《活著》的態(tài)度,也是途徑與方法,余華筆下福貴的“活著”超越了“死亡”。小說中死亡發(fā)揮了自己獨特的敘事功能,使故事在壓抑的悲情中展現(xiàn)了一份平淡與努力活著的勇氣。歷經(jīng)人世間的無常與苦難,依舊可以知足而平靜的活著,讓我們再次領略了活著本身的偉大。
很多人用“生命不該承受之重”來表達福貴在《活著》中的飽經(jīng)苦難的一生。確實福貴的處境就像被困于牢籠一般。小說講述的是一個變幻莫測的年代,這中間穿插了很多特殊的歷史事件。福貴經(jīng)歷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幾個階段。余華正是以這些重要的歷史時期為小說背景,將福貴放置于變遷的大時代中,來突出當時社會人們活著的困境。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小說中的人們有很強的宿命意識,命運就像是操縱一切的主人,人是無法改變的,一切冥冥之中早有定數(shù)。正如莊子所說:“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盵4]66這種思想在福貴腦子里根深蒂固。龍二絞盡腦汁贏了福貴的家產(chǎn)后當上了地主,卻也因為地主的身份被槍決。福貴認為這都是命,死的是龍二不是自己,這就是龍二的命,龍二的掙扎與后悔是毫無作用的,因為命運使死亡臨幸他,他就只能死亡。又一次,在大躍進期間,村里要大煉鋼鐵,隊長請來了風水先生看寶地,老孫家被拆。福貴也自慰這都是命,是災禍找到他的。老孫的哭天喊地反抗并無意義,因為命運安排家珍認識風水先生,安排老孫要承擔這個災難。正如朱光潛所說:“無論人有怎樣的智慧,總逃不掉神安排的定命?!盵5]10鳳霞死的時候福貴說“鳳霞命苦”,小時候生病導致了聾啞是命苦,大出血死亡是命苦,這時的死亡就是命運的奴隸,是命運行使自己權利的表征。在人們身上,死亡和災難是無法逃離的命運。命運是生命中極大的困境,在這個牢籠中,我們的掙扎與哀嚎無濟于事,只能默默承受命運的安排。與此同時,余華還在小說中構造了一個虛妄的世界?!疤撏笔乾F(xiàn)實生活的一種狀態(tài),卻也是無可奈何的狀態(tài):那就是期望與絕望并存。虛妄也是生命中的一大困境,是我們應不斷探索出路的黑洞。小說《活著》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這樣的敘述。老爺盼著福貴可以光宗耀祖,福貴后來卻是窮困潦倒;福貴內(nèi)心渴望與家人可以平安踏實的過日子,苦累都不怕,但是家人卻一個個離他而去;有慶死后,福貴內(nèi)心的憤怒與復仇在看到同甘共苦的春生后也終是放棄了;福貴決定買個出力干活的牛時,最終卻買了一頭垂死掙扎的老牛。福貴想做的,最終都沒有完成,這其實是生活中最真實的一個表現(xiàn),生命往往都是如此。在絕望時往往會表現(xiàn)出一種虛妄的狀態(tài),抗爭與反抗都毫無作用,余華在文中就將這份真實通過虛妄表達了出來。“實”與“虛”是交錯存在的,生命中的空虛與無聊也是常有。然而,這些看似無意義的主題敘事真的就只是簡單的表達虛妄嗎?正如葉圣陶所言:“大概我們, 所祈求的不在于某種味道,只要時時有點兒味道嘗嘗,就自詡為生活不空虛了?!盵6]對于虛妄,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超越它,擺脫空虛,讓自己有事可做。虛妄是一種困境,但并不是無法超越。福貴在親人都離他而去以后,與老牛堅強的耕作、生活。余華借虛妄看似無意義的表達向我們傳遞更深的哲思。
余華向我們展示了極端環(huán)境下中國底層人民的生存慘狀,福貴的生存災難和親人的死亡都充滿了悲劇性。余華說過:“《活著》講述了中國人這幾十年是怎樣熬過來的?!盵6]6無疑福貴傳奇而平凡的一生充滿了悲情色彩,但他從始至終卻努力向我們證明了一件事:活著本身的偉大。這也正是小說的魅力所在,悲傷而不消沉。
[1]古典文藝理論譯叢編輯委員會.古典文藝理論譯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
[2]魯迅.墳——再論雷峰塔的倒掉[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3]余華.活著[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
[4]莊周.莊子[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
[5]朱光潛.悲劇心理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6]葉圣陶.沒有秋蟲的地方[J].中國翻譯,2000,(1):76-79.
Analysis of the Tragedy of Yu Hua's “Living”
LI Feng-gu
(Confucius Cultural Institut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273165)
“Living” reveals Fugui’s hard struggling life in a suffering situation. Fugui survived the pains of family ruin, fighting, hunger, and family departure. Yuhua’s “Living” is a typical tragedy, which is flooded with the omnipresence of death and the spate of suffering. It also shows us something full of legends and tragic life, which gives us spiritual shock.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probe into the tragedy of the novel "Living" from three aspects: the survival tragedy, the death narrative, and the difficult life situation.
tragedy; existence; death; life
2016-01-18
李豐谷(1992-),女,山東淄博人,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2014級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代文學。
I207.42
A
1008-8156(2016)01-0042-03
修回日期:2016-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