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揚
河北大學,河北 保定 071002
美國法治教育(law-related education)模式
李揚
河北大學,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美國較早的實行了法治教育,本文從教學方法、課程內容、教師配備、校外教育互補等幾個方面對美國法治教育的模式進行詳盡的介紹,同時也為我國法治教育提供借鑒。
關鍵詞:美國;法治教育;模式
197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治教育法案》(Law-Related Education Act of1978),賦予法治教育獨立身份。該法案將法治教育(law-related education)定義為“使非法律專業(yè)者獲得與法律、法律程序、法律系統(tǒng)有關的知識和技能并領會其賴以建立的基本原則和價值的教育。美國法制教育模式如下:
一、教學方法(強調參與)
美國法治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們在課堂上學習的技能、法學概念、社會觀提供各種機會和展示的平臺。在課堂上組織模擬法庭,讓學生扮演辯護人、審判長、公訴人、鑒定人諸如此類的角色,以加深其對實體法律和程序法律的認識;組織學生到法院全過程觀看案件是怎樣審理的,讓學生們能夠對審判程序的運行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引導學生把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識運用到社區(qū)的日常事務中。在美國教師一般情況下會在課堂教學中展示真實案例,以激起學生們濃厚興趣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潛在欲望。教師的目的就是通過分析和講解案例。法治教育者的意見是應該避免法律規(guī)則、法言法語的頻率過高、與學生年齡情況不符等現(xiàn)象,背離美國法治教育的初衷。美國教育大綱規(guī)定,法治教育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讓法治教育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教育行政機構幫助美國中小學學生學習法律實施的這一環(huán)節(jié),完成從學校到社區(qū)的跨度,充分提高學生的法律運用能力。
二、課程內容(注重實際)
課程內容的設置上要注重貼近實際,課上選用的教材以及實際案例要在與實踐緊密聯(lián)系的基礎上精心設計。例如如何與他人訂立合同,合同文本范式及生效構成要件,在被拘留后如何保護自己的人身權利,如何保護自己的勞動成果不受侵犯,如何判別那些是公共財產(chǎn)以及個人私有財產(chǎn)不可侵犯等。
三、階段化教育
美國中小學教師會依據(jù)學生心理成熟階段的不同設置不同的教學模式。鑒于小學生認知能力的限制,文字識讀能力較差,教師會通過展示圖片以及設置游戲規(guī)則的方法,讓學生們通過描述對圖畫中內容的觀點以及對規(guī)則的認識來熟悉法律法規(guī)的內容和對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面對高年級的學生,則通過模擬法庭等融入式情景活動增加他們對法律適用過程的體驗,以促使學生形成更深層次的法律素養(yǎng)。
四、教師配備
美國中小學校園配置的法治教育教師需要具備法學教育經(jīng)歷,教師擁有健全的法律知識系統(tǒng)和豐富的法律實踐經(jīng)驗。同時學校聘請一些律師、法官等校外人員作為兼職教師,使學校法治教育的師資力量結構呈現(xiàn)多元化。教師在入職前要接受入職前培訓,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特點,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識基礎上提升自己的教學技巧,寓教于樂使學生更容易接受。
五、支持系統(tǒng)
美國政府包括各州政府設立了指導法治教育的專門機構。在法治教育與經(jīng)濟、歷史等學科相互滲透的進程中提供經(jīng)費等方面的支持。法治教育的施行對推進美國法治化進程益處頗深:法治教育強化民眾理解社會運行的規(guī)則,樹立權利與義務在公民心目中的地位,有效遏制青少年的犯罪率。因此,美國政府在經(jīng)費和政策上對法治教育提供大力的支持。
六、與社會團體的互補
美國的法治教育是多元化的,除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都是法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教育與社會團體的互補也是美國法治教育模式的一個重要特點。社會團體包括諸如法官、檢察官、法律工作者等,學生們可以除課堂教育外還可以和這些社會團體人員進行互動,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于法治教育課程認識的真實感,促進了學生對于法律學習的熱情,有機的結合了課堂因素和社會因素,大大的提高了美國法治教育的質量。
七、與家庭的互補
家庭在法治教育體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國學者Davis和Hunter認為,許多人之所以遵守法律規(guī)范,避免陷入違法犯罪是因為他們和家庭成員、教師、同學、教會人士、律師朋友的密切聯(lián)系,如果這些聯(lián)系失敗了,一個人就會感到自己疏遠并脫離了家庭、學校、社會。進一步說就是這些孩子更容易和社會的陰暗面接觸犯罪的機會更大。法治教育就是對學生價值觀的不斷塑造,這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地過程,而家庭在這一歷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八、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資源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
美國與法治教育相關的網(wǎng)絡資源分為兩類,國家官方設立了相關網(wǎng)站,民間也設有相關網(wǎng)站。美國的教師可以在官方網(wǎng)站上獲取法治教育課堂的課程安排和課堂教學計劃,這些信息都是定時在官方網(wǎng)站上更新的。在課程安排上,教師可以獲取豐富的素材,這包括了美國克萊麗法案、反仇恨犯罪法案、黑人人權和對同性戀的保護等,這些素材為教師在課程設計安排上提供了有效的資源。美國的高新技術在不斷地發(fā)展,這也就給教育行業(yè)帶來了春天,美國在法治教育方面通過網(wǎng)絡為學生也提供了很多法律方面的資源。
[參考文獻]
[1]李先軍.美國中小學法治教育的歷史演進、特點及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5,(5):16.
[2]謝佑平.多元視野下的美國青少年法治教育:途徑、策略及啟示[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7,(3):62.
中圖分類號:G639.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7-0133-01
作者簡介:李揚(1990-),男,漢族,河北邯鄲人,河北大學法律碩士(非法學),研究方向:刑事訴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