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海
(中國社會科學院 法學研究所,北京 100720)
?
社會轉彎期的良法機理
——毛澤東《商鞅徙木立信論》中的良法觀
王耀海
(中國社會科學院 法學研究所,北京 100720)
摘要: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當代,毛澤東《商鞅徙木立信論》中的良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他認為,法律是為人民謀取幸福的工具。良法能夠促進懲奸保民、國家富強、樹立國威并節(jié)約資源。良法成立的繼受標準,在于民眾接受并守法。但是,良法不容易被民眾立刻接受,往往需要國家權力作為中介,以發(fā)揮關鍵性的推動作用,找到突破點的同時設定好關鍵點,開啟民智,以促進良法確立和實現(xiàn)。
關鍵詞:良法;社會轉彎;國家推動力;良法意識
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diào)“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fā)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zhì)量這個關鍵。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盵1]8由此開發(fā)出一個重大的法哲學問題:什么是良法?
良法是現(xiàn)代法治思想體系中的重要概念。現(xiàn)代法治源于西方。在西方的法治思想里,亞里士多德的法治觀點具有代表意義。他認為,“法治應該包含兩重含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訂良好的法律。”[2]總結而言,法治即良法普行。從規(guī)則意義上來說,良法是法治的邏輯原點。
當代中國需要探索諸多重大問題的解決之道,以逐漸使社會制度定型?!爸袊厣鐣髁x初級階段的中國是未定型社會”[3],這是中國特色的根源所在。在這個社會階段上,社會主義建設對良法的需求尤為強烈。如果不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找到契合社會發(fā)展的良法,就難以形成對人民群眾有利的規(guī)則秩序。未定型社會中必然出現(xiàn)的反復顛簸,還特別要求適應未定型社會的需要,而獲得彈性化的規(guī)則良性,否則難以說服民眾支持國家的各項決策與行動。顯然,梳理良法內(nèi)涵及其確立,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來說意義重大。
要解決上述問題,應在歷史經(jīng)驗中尋找適應性的思想探索。新中國奠基者們,特別是毛澤東同志的相關思想,可能因其個體活動內(nèi)在契合新中國的建立合理性而更具有借鑒價值。對毛澤東思想的研究中,法律思想部分的探索仍然比較薄弱。對其良法思想,更鮮有提及。毛澤東寫于1912年的《商鞅徙木立信論》(以下簡稱《商》),深刻解析良法及其實現(xiàn),對商鞅變法時代的良法實現(xiàn)所提出的觀點,對同樣處于變革深化期的中國來說,意義尤為重要。
一、 社會轉彎必需的良法
《商》文從社會制度變革視角考察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是秦國實行的制度變革。推行制度變革的秦國,處于從低位階段向高位階段過渡的制度轉彎期。*社會轉彎,是社會制度變革時期必然要經(jīng)歷的質(zhì)變現(xiàn)象。社會轉彎分為自然演進型的社會轉彎和外力壓迫型的社會轉彎。如果社會制度因為外力作用而出現(xiàn)緊急的從舊制度轉向新制度,則這樣的社會制度變革,是急轉彎。如近代中國的社會制度變革,實際上就是在西方外力壓迫下進行社會急轉彎。因為沒有做好準備,中國的社會轉彎就會因為制度虛弱而必然出現(xiàn)制度交錯。需要強調(diào)的是,社會轉彎與平時學界所言的社會轉型還不是同位范疇。社會轉彎,講的是社會制度的質(zhì)變。而社會轉型則可能是同一基礎上的社會形狀的轉變。因此,社會轉彎期比社會轉型的難度更大,問題更多。與此相似,毛澤東當時所處的時代,也是從舊制度向新制度跨越的交替時期。毛澤東考察商鞅變法,就是要從中找到跨越社會形態(tài)的制度類似性,并從中提取制度經(jīng)驗以資參照??梢哉f,社會轉彎是良法構建的基本背景。在平穩(wěn)的社會轉彎期,為實現(xiàn)制度轉型,安定老百姓的生活,對良法的需要比較迫切,也因此能夠激發(fā)民眾對良法的要求,國家和社會更有推動良法實現(xiàn)的動力。*在此還必須提示“轉彎期良法”這個概念。所謂轉彎期良法,指的就是社會轉彎期階段的良法。與穩(wěn)態(tài)社會時期的良法不同,轉彎期良法更多呈現(xiàn)出暫時性和社會激發(fā)起的高度的基本特征。因此,在考察良法時,必須把轉彎期良法與穩(wěn)態(tài)期良法加以區(qū)分,這樣才能把相關考察建立在較為扎實的基礎上。而社會轉彎期,法制的制定和運轉周期,明顯會比穩(wěn)態(tài)社會要短。因為這個時間段內(nèi),社會需要變化很快,因為法制是不定型的,也因此造成法律制定和運轉周期比較短。這個時候,法律需要濃度比較高,而法制決定力也相應地比較大。
為什么需要良法呢?主要因為法律本身內(nèi)涵為人民謀取幸福的應然使命。按照唯物史觀的觀點,國家應社會需要而產(chǎn)生。由國家制定的法律也應該以民眾需要為基本指向。從這個意義上,“法令者,代謀幸福之具也?!盵4]1既然是為老百姓謀取福利的工具,則它應然成為良法。惡法不僅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幸福,反而會在負向意義上摧毀民眾的幸福。“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法令而不善,則不惟無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懼”。[4]1所以,為促進民眾幸福,良法是必需的。
根據(jù)毛澤東對法律的界定,可以作出如下分析:
第一,他認為法律應該是人們謀幸福的工具,在本質(zhì)上是善的。法本質(zhì)的善惡,是法理學上一直有爭論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毛澤東和古代法家的看法一致,認為法的本質(zhì)是善的。秉持這種觀點,有利于從正向角度去培育符合人民群眾要求的法律體系。
第二,法律是一種方法和手段。既然認為法律是謀取幸福的工具,那就是把法律當作方法和手段來看?,F(xiàn)在的法理學,一般認為法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但在人類社會的早期,法律的作用不是非常突出,會被其他社會調(diào)整手段的能量沖淡,而倫理、宗教等更具有終極價值色彩。從這個意義上說,法律是實現(xiàn)一定倫理目標的工具。
在社會轉彎期,尤其需要良法。只有推行良法,才能與舊社會形成鮮明的規(guī)則對比,才能藉由規(guī)則良序,激發(fā)出統(tǒng)治者需要的社會穩(wěn)態(tài)。這對有效完成社會轉彎來說至關重要。如劉邦在推翻秦朝的過程中,與軍民約法三章,以收獲了民心和民眾對漢軍的向心力。良法的秩序內(nèi)涵,對社會轉彎期具有重大的甚至界定性的正向價值。
二、 良法的基本標準
如上所述,良法是有利于民眾幸福的好法律。要檢測法律是否良法,需要結合具體標準加以判斷。爬梳良法的判斷標準,顯然不僅有利于理解毛澤東的良法思想,更能促進現(xiàn)實的良法判斷。
(一) 以民為本:良法的基本取向
以民為本,是判斷一部法律是否良法的根本標準。如四中全會報告所強調(diào),“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盵1]8以民為本,是法律得到民眾認可的基本途徑。
《商》文所考察的主角,商鞅也把法令視為經(jīng)邦治國的重中之重。他認為:“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商君書·定分》)這種觀點,與毛澤東說的“法令者,代謀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的精神內(nèi)在一致。
以民為本,要求法律的制定和實施,要以民眾福祉作為最重要的判斷標準,把對民眾是否有利作為基本依據(jù)。在階級社會中,因為私有制內(nèi)涵的制度偏向,而經(jīng)常演化出悖反民眾需要的特殊利益。這種利益往往直接損及民眾利益,使法律發(fā)生偏私轉向。因此,能否持續(xù)“以民為本”,是判斷法律良法與否的根本標準。
如果法律是良善的,“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維持之,務使達到完善之目的而止?!盵4]1這表明,良法有為自己開辟實施道路的規(guī)則本能。其規(guī)則本能,來自規(guī)則對民眾福祉的保障,因而獲得民眾發(fā)自內(nèi)心的認可,激發(fā)出民眾對良法的渴望??陀^而言,民眾對良法的期待和渴望是一以貫之的。與此背離,不同時代的統(tǒng)治集團總使立法偏向于自己的階級利益,以至于使法律偏離“以民為本”,而變?yōu)殡A級本位或者官僚本位的工具。對這樣的法律,“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雖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4]1總結而言,民眾渴望以民為本的良法,是人類史上的規(guī)則主線之一。*其實質(zhì),就是民眾渴望過上有秩序的穩(wěn)態(tài)生活。因為法律承載著社會秩序化的天然使命,所以民眾就寄望于良法的制定和實施。民眾渴望良法,但偏私統(tǒng)治者則扭曲良法,甚至直接制定反人民的惡法??梢姡煌A級利益基礎上,人們對法律的渴望也由此各異。
(二) 良法的具體標準
上述“以民為本”,是判斷良法的抽象標準。要想形成強大的規(guī)則可操作性,仍需確立對應性的具體標準。毛澤東強調(diào):“變法之令出,其法懲奸宄以保人民之權利,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樹國威,孥貧怠以絕消耗。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4]1從中,毛澤東提出了良法的基本標準,即懲奸保民、國富民強、樹立國威、節(jié)約資源。
首先,良法要懲奸保民。侵害人民利益最為深重的人,是奸民。奸民的存在,使民眾的利益受到損害的同時,更加敗壞社會風氣。對國家社會的良性運轉來說,奸民是首要之害。毛澤東把它放在判斷良法所要關注的第一位,要求“法懲奸宄”。因此,能否有效打擊奸民,以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利益,是判斷一部法律是否良法的首要標準。
其次,國富民強。懲奸保民,最容易引起民眾直接認可。更為根本的,還是要促進國富民強。很難想像,雖然懲奸保民,卻不能使國家富強的法律,可以被民眾長久信奉。也就是說,國富民強是良法的最終目標。因此,有利于國家富強和老百姓幸福的法律,才是可持續(xù)的良法。
再次,樹立國威。毛澤東認為商鞅變法“尚軍功以樹國威”。國家強大了,民眾的權利才能得到切實保障。缺乏國家強力的背書,人民不可能有效獲得幸福。如缺乏國家威信,即使統(tǒng)治者有心打擊奸民,以保障善民,最終也會因為不能有效推行而難以實現(xiàn)其基本目標。不僅如此,國家強大后產(chǎn)生的威信,反而有利于良法的制定和推行。因此,良法也要以國家威信作為基本維度之一。
最后,節(jié)約資源。“孥貧怠以絕消耗”[4]1,是國家制定的大政策。其意思是,把那些游手好閑的人、由于懶惰不務正業(yè)而致貧困的人及其妻子兒女收為奴隸,以此杜絕人力和物力等資源的流失。這意味著要節(jié)約人力資源。商鞅變法時的社會,資源稀缺度很大。能否保障資源的節(jié)約,促進人力的最大化功效,也就成為良法判斷標準之一。對當代來說,這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領導班子號召節(jié)約,促進各種資源的有效配置,就是對社會資源稀缺性的回應。由此可見,毛澤東把節(jié)制資源當作良法的判斷標準之一,顯然抓住了資源稀缺這個關鍵點,顯示出過人的法律判斷。
(三) 良法的繼受標準
法律是良法,才具備可資推行的基本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民眾是否愿意接受法律并遵守法律,是判斷法律良法與否的直接標準。法律是否良善,民眾的感受最直接也最準確。作為法律的最終接受者,即法律終端,民眾對良法與否有最終判斷權。
如果法律良善,民眾就更愿意接受法律,民眾才可以守法,即“吾民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維持之,務使達到完善之目的而止?!盵4]1而一旦法律非良善立法,民眾就失去了遵守法律的動力,結果就會“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雖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4]1也就是說,從民眾是否愿意遵守法律,可以直觀判斷法律是不是良法。
上述根本標準、具體標準和繼受標準,在三個不同層面上,不同程度地表明法律是否良法。由此,判斷良法的標準體系,大致被勾勒出來。
三、 歷史轉彎期的良法落實
確立良法標準,與促進良法出現(xiàn)和實現(xiàn),還有較長一段距離。良法本身,需要與偏私利益做激烈斗爭才能確立。推動良法落實,則需要更大力量與更長時間。特別是對于商鞅變法所處的歷史轉彎期,良法確立更顯示出空前的復雜性。之所以如此,因為商鞅變法所采取的諸多法令步驟,“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4]1。因為從未經(jīng)歷過,所以不論底層民眾還是上層統(tǒng)治者的心理結構中,都沒有新法律規(guī)則圖譜的既有灌注,客觀上也就缺乏對新法令的接受空間。必須承認,在制度鞏固的穩(wěn)態(tài)社會中推行良法,其難度要遠遠小于制度再造的社會轉彎期。按照《商》文所表述,在制度轉彎期,主要應從以下角度推動良法落實。
(一) 國家推動
國家推動是良法確立的根本保障。社會轉彎期,在契合社會趨勢的前提下,社會狀態(tài)的適度質(zhì)變,往往使制度體系整體質(zhì)變。由此釋放出國家管控社會的必要性。在《商》中可以看出,國家權力的推動對法律推行起到關鍵作用。對任何良法的實現(xiàn)來說,國家推動力都不可或缺。不僅因為法律本身就是國家意志的表達,推動法律實現(xiàn)更是國家職責,也是國家獲得社會承認即獲取其存續(xù)合理性的根本所在。因此,對良法實現(xiàn)來說,國家推動更具有正面促進的價值。尤其,在社會制度轉彎期,國家作為兜底者,更有責任去推行社會還沒有接受的法律體系。
可見,社會轉彎期的國家需要持續(xù)地趨前,展現(xiàn)出最大化主動。同時,相對于時代的迫切要求,當時必然出現(xiàn)法律滯后性。而要想在短期內(nèi)解決這個問題,必然要求國家作為能動力的集中承載者,發(fā)揮出強烈的主動性,以尋找實施良法的突破。
(二) 尋找突破點
從某種意義上說,確立良法是一個體系化過程。良法的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需要經(jīng)歷長期的反復才能最終被確立。也就是在這樣的反復過程中,確立良法需要找到突破點。
所謂突破點,就是要找到良法不能得到確立的關鍵原因,并通過相應的行動,在該原因領域,塑造出迥異于過往的行為模式。商鞅變法早期,良法難以及時確立,主要因為民眾不相信官府。為什么民眾不相信官府呢?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當時的秦國政府,代表舊貴族的階級利益,根本上錯位人民群眾的利益要求,集中表現(xiàn)為政府往往忽視保障群眾權利,更難以兌現(xiàn)各種許諾。政府失信,是貴族控制政府為自己偏私服務,以壓迫民眾的慣性表現(xiàn)。久而久之,秦國政府缺乏信用的慣性印象就在民眾心中穩(wěn)固形成。
實質(zhì)而言,“信用是巨大的向心力,強烈推動目標實現(xiàn)。人無信不立,官府也是這樣。官府在民眾心中沒有威信,也就沒辦法推行各種制定良好的變法措施?!隳玖⑿诺慕Y果,就是開始激發(fā)出民眾對官府的某種向心力。”[5]這樣,商鞅變法也就找到了關鍵突破點,通過徙木立信,使其良法獲得了某種大眾繼受,進而降低了推行的阻力。從中,毛澤東發(fā)現(xiàn),“執(zhí)政者之具費苦心也”[4]1。也就是說,在良法推行的過程中,國家作為推動者要承擔起非常大的推動責任。
由此,提示出良法與時代民眾的接受能力,會產(chǎn)生某種非同步性,即民眾可能滯后接受保障他們利益的良法。這樣就提出了“良法繼受”的課題。在社會轉彎期,要促進有效的良法繼受,還必須抓住良法繼受的關鍵問題,這樣才能使良法確立實現(xiàn)突破。
(三) 抓住關鍵點
毛澤東認為,商鞅“變法之令出,其法懲奸宄以保人民之權利,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樹國威,孥貧怠以絕消耗。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4]1。從中可以看出,“懲奸宄”“務耕織”“尚軍功”“孥貧怠”等幾個方面,是推行商鞅變法的關鍵所在。也正是在這幾個基本方面,商鞅實施變法,成就了“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
從毛澤東的梳理可以看出,商鞅變法抓住了社會進步所要求的關鍵點。也只有抓住社會需要的關鍵所在,才能制定良法并推動良法實現(xiàn)。如果悖反社會的關鍵需要,即使制定出相關法律也難以實現(xiàn)。因此,能否抓住關鍵點,是良法能不能具體落實的機要所在。
以“尚軍功以樹國威”為例,來分析其實現(xiàn)良法的基本方法。前已述及,樹立國家權威非常重要。相對于其他方面,國家權威也是建立國家秩序的關鍵。就當時的秦國來說,樹立國家權威的支撐點,主要在于“尚軍功”。因為如果沒有軍隊的強大,國家就會在與其他戰(zhàn)國的生存競爭中失去優(yōu)勢地位。這樣的結果,國家不僅不可能有所謂的權威,更不可能去推行良法。由是以觀,商鞅變法所要制定和推動的良法,其核心部分,必然要體現(xiàn)出強烈的“尚軍功”色彩。與尚軍功以樹立國家權威類似,在其他諸多方面,也體現(xiàn)出商鞅抓住關鍵點以實現(xiàn)變法設計的基本倫理。
(四) 開啟民智
毛澤東在《商》文中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打開民智以確立良法。毛澤東發(fā)出問題:“商鞅之法,良法也?!窈螒劧恍??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執(zhí)政者之具費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國國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數(shù)千年來民智黑暗、國幾蹈于淪亡之慘境有由來也?!盵4]1可見,民眾意識是否智明,對于良法的確立和實現(xiàn)起到很大的催化作用。也就是說,即使一個國家制定的法律再好,如果民眾的法律意識沒有及時跟上,最終也很難確立國家和民眾都同時需要的良法。由此提示出,對應法律的法律意識,在良法實現(xiàn)中起到重大推動作用。在此,毛澤東同志提出要用法律意識保障良法確立的基本思想。
雖然當時毛澤東同志還沒有最終確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卻也在很大程度上運用了唯物史觀的相關內(nèi)容,即法律意識的相對獨立性。激發(fā)相應的法律意識,是促進相關良法體系確立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就需要通過一定方式,讓民眾相信法律以推行法律。當然,要想提高民眾的法律意識,根本還在于法律是良法,可以為民眾“代謀幸?!?。
四、 結語
本文從唯物史觀的視角與理論出發(fā),觀照并解析毛澤東《商鞅徙木立信論》一文中的良法思想。在商鞅變法的社會轉彎時期,國家推行能為民眾謀取幸福的良法,具有極為重要的建設意義。在毛澤東看來,商鞅變法中的法律,懲奸保民、促進國富民強、鞏固國家權威、節(jié)約社會資源,是空前的大政策和良法。在推動良法實現(xiàn)的過程中,國家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國家需要找到良法實現(xiàn)的突破點與關鍵點,開啟民智,進而促進良法實現(xiàn)。
綜上所述,《商》文中,毛澤東表達了鮮明的時代意識,力圖從同類歷史轉彎期,尋找適合其當代的經(jīng)驗。這種社會轉彎期的良法意識,難能可貴。他把其當時的混亂轉型時代,暗比為商鞅變法時期。在毛澤東看來,商鞅變法時代的良法確立的規(guī)律,具有制度轉彎期良法確立一般機制的意義。而這種轉彎期良法確立的方法,對深化改革的當今也具有很大的借鑒價值。
從體系化視角來看,毛澤東同志本文對良法的分析,基本上還停留在良法的標準層面。對良法的基本內(nèi)涵及其實現(xiàn),還沒有真正細節(jié)化地清晰梳理。這也是解析毛澤東良法思想過程中所必須注意界定的。本文開啟對毛澤東良法思想的研究,對于良法的基本維度以及如何實現(xiàn)良法,還需要結合其他文章進一步地深入探索。
參考文獻:
[1]本書編寫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8.
[2]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199.
[3]蔣傳光.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中國化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341.
[4]毛澤東.毛澤東早期文稿[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5]王耀海.商鞅變法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385.
(責任編輯陶舒亞)
The Theory of Good Law in the Turning Period of Society——the Idea of Good Law from Mao Zedong’sHowShangyangEstablishedCredit
WANG Yao-hai
(InstituteofLawof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720,China)
Abstract:In the era to comprehensively advance the rule of law, the good law theory in Mao Zedong’s article How Shangyang Established Cred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t is argued in Mao’s article that the law is a tool to seek happiness for the people. Good law is to punish the wicked and protect the people, reinforce the prosperity of the country, establish prestige and save resources. The standard of legislation is in that the public accept and abide by the law. However, a good law is not to be immediately accepted by people and the state power is usually necessary to work as the medium and function with critical force in which the breakthrough point is found and the critical point is set so that the people are enlightened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ing and realization of the good law.
Key words:good law; turning of the society; national force; good law consciousness
中圖分類號:DF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1505(2016)02-0061-06
作者簡介:王耀海,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馬克思主義法學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法理學博士,主要從事法理學、馬克思主義法學研究。
基金項目: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理論研究工程項目“馬克思主義法學基本命題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