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好伙伴》與共同體形塑

2016-01-24 00:38殷企平
浙江工商大學(xué)學(xué)報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象征共同體

殷企平

(杭州師范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杭州 311121)

?

《好伙伴》與共同體形塑

殷企平

(杭州師范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杭州 311121)

摘要:瑞士學(xué)者艾娜雖然關(guān)注到了《好伙伴》所處的英國狀況小說傳統(tǒng),卻未能點明這一傳統(tǒng)跟小說的象征形式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逗没锇椤分嘘P(guān)乎共同體生活的關(guān)鍵性象征應(yīng)該是“好伙伴歌舞劇團”及其運作的方式(包括演出),而不僅僅是艾娜所說的“音樂廳表演會”。艾娜所說的“音樂廳表演會”雖然也能象征共同體生活,但是“好伙伴歌舞劇團”這一意象不但更能折射共同體生活的廣度,如文藝表演范疇之外的生活方式;也更能揭示共同體生活的深度,如共同體精神以及作為共同體根基的工作方式。

關(guān)鍵詞:普里斯特利;《好伙伴》;共同體;象征;英國狀況

在英國小說和共同體思想的交融史上,普里斯特利(J. B. Priestley, 1894—1984)是一位繼往開來的人物。十幾年來,批評界把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了他,因為“在反思20世紀(jì)英格蘭人的體驗,以及民族想象和形塑方面,沒有人比普里斯特利做得更多、更努力了”。[1]只要一說起他對于民族——共同體——的想象,批評家們就會不約而同地提到他的成名作《好伙伴》(TheGoodCompanions, 1929),其理由不外乎“深深鑲嵌在小說中的共同體意識”。[2]不過對于該小說的藝術(shù)形式跟共同體主題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卻鮮有人問津,唯有瑞士巴塞爾大學(xué)的艾娜·哈伯曼教授對此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她從“神話”(她跟法國學(xué)者巴特一樣,把神話看作“在第二表意層次上重復(fù)語言結(jié)構(gòu)的符號系統(tǒng)”)這一角度入手,對“英格蘭特性的象征形式”(the symbolic form of Englishness)做了饒有興味的分析,并在此基礎(chǔ)上指出:“對普里斯特利來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共同體是民族特性的鮮活表現(xiàn),但是我們需要懂得這種表現(xiàn)的基礎(chǔ)是物質(zhì)世界,是表征英格蘭特性的神話式存在的、含有文化記憶的山水?!盵3]9-48艾娜在《好伙伴》中以象征英格蘭特性的三類“原型山水”(archetypal landscape)——即英格蘭北部嶙峋的山脊、西南部的科茨沃爾德丘陵地帶、北海沿岸的沼澤地帶——為起點,對分別來自這三類地區(qū)的三位男女主人公(他們都是“好伙伴歌舞劇團”的主要成員)作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如下中心論點:“音樂廳表演會是普里斯特利筆下英格蘭共同體生活的關(guān)鍵性象征?!盵3]50我們認(rèn)為艾娜的論證有一個嚴(yán)重的缺憾:從表征英格蘭特性的山水及其養(yǎng)育的人物,到這些人物所組成的歌舞劇團,從他們的歌舞表演到共同體生活,其間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邏輯關(guān)系?艾娜對此語焉不詳。難道靠相關(guān)水土養(yǎng)育的人物必然會通過音樂來建構(gòu)共同體?這樣的邏輯顯然有欠縝密。由此還引發(fā)一個重大疑問:音樂廳表演會真的是普里斯特利筆下共同體生活的關(guān)鍵性象征嗎?《好伙伴》中最為關(guān)鍵的共同體生活的象征究竟是什么?本文擬就此試作探討。

一、 “英國狀況大辯論”的延續(xù)

要解答上文所提的疑問,就先要考察《好伙伴》所處英國小說傳統(tǒng)的狀況,以及它問世時的社會、文化語境。事實上,艾娜曾經(jīng)對此做過考察,并指出普里斯特利“以左派的立場介入了‘英國狀況大辯論’,把聚焦點對準(zhǔn)了最受經(jīng)濟蕭條打擊的工業(yè)地區(qū)”。[3]81在《好伙伴》中,“象征英國狀況的是中部地區(qū)的工業(yè)城市圖伯洛,在那里‘好伙伴歌舞劇團’度過了悲慘的一周”。[3]51關(guān)于“英國狀況大辯論”(the Condition of England Debate),學(xué)界最權(quán)威的詮釋見于佳拉赫的筆下:“英國在19世紀(jì)早期和中期經(jīng)歷了工業(yè)生產(chǎn)的擴張。這一過程伴隨著一系列有關(guān)英國的社會福利、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論戰(zhàn)。這些論戰(zhàn)經(jīng)常被統(tǒng)稱為‘英國狀況大辯論’。它們幾乎擴展到了英國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改變了許多學(xué)科的性質(zhì),甚至千真萬確地促成了一些嶄新學(xué)科的誕生。更須一提的是,英國狀況大辯論本身演變成了一種話語,從而使哲學(xué)、倫理學(xué)、政治經(jīng)濟學(xué)、公共管理學(xué)、生物學(xué)、醫(yī)學(xué)、神學(xué)、心理學(xué)和美學(xué)等學(xué)科得以開創(chuàng)并吸收新的研究領(lǐng)域?!盵4]介入這一辯論的還有不少19世紀(jì)的英國小說家,他們的作品因此被稱作“英國狀況小說”(Condition-of-England novels)。也就是說,普里斯特利繼承了英國狀況小說的傳統(tǒng),或者說“繼承了有社會擔(dān)當(dāng)?shù)挠≌f傳統(tǒng),與之相系連的是由查爾斯·狄更斯、伊麗莎白·蓋斯凱爾或喬治·艾略特開創(chuàng)的英國狀況小說”。[3]34-35

論及英國狀況,還須提一下歷史上最先發(fā)明“英國狀況”這一術(shù)語的卡萊爾。后者針對英國工業(yè)化浪潮中勞動異化、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嚴(yán)重脫節(jié)的現(xiàn)象,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英國的狀況,公正說來,其前景是最不吉祥的,其外觀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奇特的。在英國,雖然財富隨處可拾,產(chǎn)品琳瑯滿目,能夠滿足人類形形色色的需要。然而,英國人的精神正在空洞淺薄中日漸衰落……還有那五千萬名工人,他們被認(rèn)為是這個世上迄今最強壯、最精明、最堅強的人”,可是他們當(dāng)中無論是“誰也不許動”自己靠勞動“所得的果實”。[5]109在這種社會分配不公的狀況下,共同體生活顯然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關(guān)于“共同體”,請參考德國學(xué)者滕尼斯的經(jīng)典定義。滕氏在與“社會”相對的意義上,這樣界定“共同體”:“共同體意味著真正的、持久的共同生活,而社會不過是一種暫時的、表面的東西。因此,共同體本身必須被理解為一種生機勃勃的有機體,而社會則是一種機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Ferdinand T?nnies, Community and Civil Society, translated by Jose Harris and Margaret Holli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19.正是針對共同體的缺失,或者說是在卡萊爾的影響下,狄更斯、蓋斯凱爾和喬治·艾略特等人把小說變成了討論英國狀況的重要場所,變成了憧憬/想象共同體的園地。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在《好伙伴》中明顯地得到了繼承。書中不僅直接出現(xiàn)了狄更斯等小說家的名字,而且展現(xiàn)了類似狄更斯常常描繪的廣闊社會圖景,其中不乏破敗、失業(yè)、貧困和剝削現(xiàn)象,以及嚴(yán)重的勞動異化現(xiàn)象。例如,在“好伙伴歌舞劇團”所經(jīng)過的工業(yè)城市圖伯洛,“貿(mào)易活動幾乎全都消失了”“全城人的收入在減少,透支現(xiàn)象讓人害怕;店主們靠相互賒賬而勉強為生,工人們一個個很快成了待業(yè)人員……碩大的貧民窟臟亂不堪,到處是佝僂病、羅圈腿?!盵6]405-406書中有關(guān)空氣污染的描繪也堪與狄更斯筆下的霧霾“媲美”:圖伯洛的霧霾“雖然不至于像倫敦令人窒息的黃霧那樣恐怖,但是也厚得像地毯”,[6]414以至后來“這霧霾化成了黑雨”。[6]417從這些描寫來看,艾娜關(guān)于普里斯特利介入“英國狀況大辯論”的觀點是正確的。

不過,艾娜雖然關(guān)注到了《好伙伴》所處的英國狀況小說傳統(tǒng),卻未能點明這一傳統(tǒng)跟小說的象征形式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前文提到,艾娜把英格蘭北部嶙峋的山脊、西南部的科茨沃爾德丘陵地帶和北海沿岸的沼澤地帶看作象征英格蘭特性的原型山水,又把小說中受這些山水哺育的三位男女主人公——即“好伙伴劇團”的后勤奧克勞依特、經(jīng)理特蘭忒小姐和鋼琴演奏者喬利芬特——分別看作(通過體現(xiàn)不同原型山水的特征而)體現(xiàn)不同英格蘭特性的象征。假如我們順著艾娜的思路走,就很容易掉入地緣決定論的泥淖,或者說容易得出如下的機械/武斷的結(jié)論:奧克勞依特、經(jīng)理特蘭忒小姐和喬利芬特等人之所以能組成一個共同體,是由于其性格使然,而這性格又取決于哺育他們的山水。誠然,自然環(huán)境是塑造人類性格的因素,但絕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是決定性因素。就《好伙伴》而言,奧克勞依特誠實而堅韌的性格、特蘭忒小姐溫和而甜美的性格、喬利芬特好思而憂郁的性格固然分別通過嶙峋的山脊、和煦的丘陵和深沉的沼澤的表征性得到了折射,但是受哺于同樣山水的不僅有奧克勞依特、特蘭忒小姐和喬利芬特,還有跟他們性格或品行截然相反的人物,如淺薄好色的倫納德(奧克勞依特的兒子)和艾伯特、自負的希拉里(特蘭忒小姐的侄子)以及吝嗇尖刻、“為每一件事情都大發(fā)脾氣”[6]78的塔文太太(喬利芬特原先所在學(xué)校的校長夫人),更不用說專干非法勾當(dāng)、盜走奧克勞依特所有盤纏的弗雷德和諾比。由此可見,同樣的山水養(yǎng)育出來的絕不是同樣秉性的人物。換言之,與其說《好伙伴》中的山水描寫構(gòu)成了地域和英格蘭特性這一因果鏈中的一環(huán),不如說是被作者用來作為英格蘭(包括英格蘭人)某種特性的生動比喻,更何況這些山水幾乎是亙古不變的,是靜態(tài)的,而上文所說的“英國狀況”則是動態(tài)的,總之,兩者之間毫無必然的聯(lián)系。在《好伙伴》中,20世紀(jì)的英國狀況跟19世紀(jì)的一樣,仍然處于動態(tài)之中,而這一動態(tài)是很難直接由山水來象征的。

那么,《好伙伴》中英國狀況的象征形式究竟是什么呢?依筆者之見,該書最具關(guān)聯(lián)性的象征形式是“好伙伴歌舞劇團”成立之前各成員的人生經(jīng)歷,以及劇團前身分崩離析的景象。在加盟劇團之前,奧克勞依特、特蘭忒小姐和喬利芬特都有一段漂泊的人生?!安恢呦蚝畏健笨梢钥醋魉麄児餐娜松鷺?biāo)記。奧克勞依特原來是一家工廠的木工,手藝精巧,卻慘遭解雇,甚至因此遭到妻子和兒子的奚落;他憤而出走,途中被盜走所有盤纏,嘗盡了世態(tài)炎涼。在離家出走時,“他不知道要去哪里”。[6]106無獨有偶,特蘭忒小姐在離家出走時也不知道要去何方,只知道“要走得很遠,走上百千英里,直到消失”。[6]70在此之前,特蘭忒小姐對生命的意義有一段反思——她為照顧年老的父親貢獻了全部的青春;父親去世以后,她又迫于生計而變賣家產(chǎn),因而有了下面這段拍賣場合(拍賣會留下的是一片狼藉)帶來的反思:“她覺得父親的生命仿佛并未終結(jié)于教堂墓地,而是結(jié)束在此時此刻的灰塵、草屑和喧囂之中。就在這個下午,父親的生命一點兒一點兒地消耗于討價還價的叫喊聲,從此湮沒無聞。她仿佛突然瞥見了人生真相——那一瞥驚悚了她!生命居然會如此奇怪,如此灰暗,如此渺小。想到此,她竟欲哭無淚?!盵6]47也就是說,特蘭忒小姐跟奧克勞依特一樣,出走是因為失落了生命的意義。小說的另一位主人公喬利芬特的情形也跟前二者相似。他原先所在的寄宿學(xué)校就像“讀寫工廠”;[6]98他酷愛音樂,本想用音樂開啟學(xué)生們的心智,但是校長夫人塔文太太卻橫加干涉,聲稱“音樂課不重要,根本就不重要”。[6]82一氣之下,喬利芬特頂撞了塔文太太,結(jié)果被開除出校。他臨走時,這樣對同事黛茜說:“我不知道要去哪里,往前走便是?!盵6]105簡而言之,喬利芬特、特蘭忒小姐和奧克勞依特的前半段人生軌跡都深深地烙上了“漫無目標(biāo)”的印記。透過他們的漂泊經(jīng)歷,我們可以看見當(dāng)時的英國狀況:失業(yè)、勞動異化,以及人生意義因之缺失。在這種狀況下,共同體是不可能存在的。更確切地說,在“好伙伴歌舞劇團”成立(或者說它的前身重組并更名)之前,相關(guān)人物既然連個人的生活目標(biāo)都很迷茫,遑論某個共同的目標(biāo)?而“沒有共同目標(biāo),就沒有強烈的情感共鳴……人們就很難形成可以辨別的、對共同體的認(rèn)同感”。[7]175

除了喬利芬特、特蘭忒小姐和奧克勞依特等人的漂泊經(jīng)歷以外,劇團前身瀕于崩潰的景象也象征了當(dāng)時的英國狀況。在特蘭忒小姐接手之前,歌舞劇團有過一個經(jīng)理,這家伙足足拖欠了演員們五個月的工資,最后溜之大吉。此時的劇團就是整個英國的縮影,其典型的狀況是(因追逐利潤而造成的)剝削、失業(yè)、勞動的異化和人心的渙散。這一情景跟(前文所提)工業(yè)城市圖伯洛的狀況形成了呼應(yīng),勾勒出共同體精神的缺失,同時也蘊含著對共同體的渴望和呼喚。普里斯特利以這種方法介入“英國狀況大辯論”還有另一層用意,即批評當(dāng)時風(fēng)頭正盛的現(xiàn)代主義文學(xué)運動。了解那段歷史的人都知道,普里斯特利曾經(jīng)卷入一場所謂的“眉戰(zhàn)”(the “Battle of the Brows”)即“高眉”(highbrows)和“低眉”(lowbrows)之間的論戰(zhàn),前者如伍爾夫(Virginia Woolf, 1882—1941)和艾略特(T. S. Eliot, 1888—1965)等現(xiàn)代主義作家,后者包括普里斯特利(也有人稱他為“中眉”),其作品被視為不如現(xiàn)代主義作品那樣高雅,因而常常遭到貶抑。在普里斯特利看來,自恃高雅的現(xiàn)代主義作家們其實缺乏生活體驗,尤其缺乏社會底層的生活體驗。普里斯特利自己常常深入勞苦大眾的生活,從他們的角度來審視英國狀況。據(jù)他的《英國游記》(EnglishJourney, 1934)一書記載,他曾經(jīng)深入礦區(qū),跟“在生活險境中靠縫紉為生”的礦工妻子們交談,隨后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假如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想要寫一首關(guān)于真正荒原的詩,而不是形而上的荒原詩,那么他就應(yīng)該來這里體驗一下。”[8]正因為普里斯特利對真實的荒原——英國狀況猶如荒原——有了真切的體驗,所以才有了《好伙伴》中關(guān)于荒原般景象的描繪。當(dāng)然,普里斯特利沒有僅僅停留于針砭時弊,而是更多地呈現(xiàn)了走出荒原的必經(jīng)之路,即建構(gòu)共同體之路。這將是本文下一小節(jié)的話題。

二、 共同體生活的關(guān)鍵性象征

如上文所示,在“好伙伴歌舞劇團”成立之前,三位男女主人公各奔東西的情形,以及劇團前身支離破碎的慘狀,都與共同體的理想生活相悖。這一情形在奧克勞依特、特蘭忒小姐和喬利芬特加盟,歌舞劇團得以重組之后,漸漸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在劇團重組時,新老成員曾聚在一起,討論如何為它重新命名。在眾多建議中,喬利芬特的發(fā)言最能吸引新任經(jīng)理特蘭忒小姐,他說:“關(guān)于一個好的劇團演員擁有什么樣的素質(zhì),這我無法確切地把握。不過,如果好演員意味著好伙伴,或努力成為好伙伴,那么我會稱得上好演員,并為此而自豪……”[6]276-277特蘭忒小姐因此而獲得靈感,當(dāng)即決定劇團就起名為“好伙伴”。這一段情節(jié)其實是小說的點睛之筆,它不僅可以作為小說書名的題解,而且為小說的核心象征——共同體生活的關(guān)鍵性象征——作了鋪墊。

也就是說,小說中關(guān)乎共同體生活的關(guān)鍵性象征應(yīng)該是“好伙伴歌舞劇團”及其運作的方式(包括演出),而不僅僅是艾娜所說的“音樂廳表演會”(見本文引言部分)。當(dāng)然,艾娜的觀點并非毫無道理。用音樂或歌舞表演來象征共同體生活,是世界文學(xué)中的常見藝術(shù)手法。在英國,從卡萊爾到狄更斯,再從莫里斯到哈代,“關(guān)于共同體的想象中,藝術(shù)元素都是不可或缺的”,[9]而音樂元素更是如此。艾娜的觀點很可能受到了美國威爾克斯大學(xué)韋利弗博士的影響。后者在研究1840年至1910年的英國小說時運用哈貝馬斯的理論,“把公共領(lǐng)域看作現(xiàn)代性語境下的新興話語空間”,進而“把音樂事件跟想象共同體的其他方法連接起來”。[10]從這一角度來看,《好伙伴》中的音樂廳表演會屬于典型的音樂事件,也不失為想象共同體的諸多方式之一。然而,我們不能據(jù)此認(rèn)定音樂廳表演會就是書中共同體生活最為關(guān)鍵的象征。

從小說的情節(jié)來看,其主人公們的共同體生活直到“好伙伴歌舞劇團”成立以后才開始。在此之前,也有過音樂廳表演會,但是它本身并未構(gòu)成共同體生活——參加表演的人(“好伙伴歌舞劇團”前身的成員)連工資都沒有著落,原先的那個奸邪的經(jīng)理還剝削/詐騙他們,根本談不上共同的目標(biāo),也談不上對劇團的認(rèn)同感。換言之,要使音樂事件——歌舞表演——真正成為共同體生活的象征,還必須有一個前提,即參與者和組織者都擁有共同的生活目標(biāo)和價值取向。“好伙伴歌舞劇團”恰好滿足了這一前提。從取名為“好伙伴”開始,它就規(guī)定了下屬成員的共同價值觀,從經(jīng)理到演員,從演員到后勤,概莫能外。前文提到,劇團的重新命名得益于喬利芬特以“好伙伴”為關(guān)鍵詞的一段發(fā)言,其中還有如下未曾引用的話:“好伙伴的情誼已經(jīng)所剩無幾了——不是嗎?我的意思是——人們現(xiàn)在不怎么齊心合力了——對不?每個人——不,不是每個人,而是許多人——都在尋求快樂——當(dāng)然,這沒有什么;我贊成大家都尋求快樂。可以說,尋求的人越多,快樂就越多——但是人們幾乎總是在尋求自己的快樂,而不顧別人快樂與否,對不對?”[6]277這段話在批評英國現(xiàn)狀(人人只為自己的快樂)的同時,也詮釋了“好伙伴歌舞劇團”的宗旨,即尋求共同的快樂。當(dāng)然,口頭的詮釋僅僅是開端,更具實質(zhì)性的詮釋應(yīng)該來自劇團其后的運行方式,以及劇團成員們的行為方式。

那么,“好伙伴歌舞劇團”是否踐行了上述宗旨呢?

雖然劇團的經(jīng)歷坎坷,但是它的每個成員都成了其他成員的好伙伴。首先是特蘭忒小姐,她在出任經(jīng)理時,劇團已債臺高筑,奄奄一息。她既沒有戲劇專業(yè)和劇團管理方面的經(jīng)驗,又要賠上所有的積蓄——既要還清債務(wù),還要發(fā)放工資,并負擔(dān)劇團運行所需費用。她之所以同意出馬,主要是為了幫助劇團。對此,她的姐姐希爾達不能理解,因而極力勸她退出劇團,甚至譴責(zé)她“愚蠢得可惡”。[6]320下面是姐妹倆的一段對話(希爾達在先):

“整樁事情荒謬透頂!……我想知道你已經(jīng)扔掉了多少錢?”

“好啦,我不打算告訴你,希爾達?!?/p>

“假如你從中賺了些錢,那么你還有丁點兒做下去的理由,”希爾達喊道?!笆聦嵣蠜]有賺,所以你沒有理由?!?/p>

“你錯就錯在這一點上,”特蘭忒小姐急切地說?!罢驗榇蠹姨澚隋X,我就更應(yīng)該留在他們身邊?!盵6]320

這段對話反映了截然相反的價值觀。希爾達所持的觀念是卡萊爾當(dāng)年抨擊過的“現(xiàn)金聯(lián)結(jié)”(cash-nexus)觀,即把社會紐帶簡化為“以現(xiàn)金支付為唯一聯(lián)結(jié)的經(jīng)濟關(guān)系”。[11]跟希爾達相反,特蘭忒小姐把友情和伙伴情放在了首位?!昂没锇楦栉鑴F”跟它前身的本質(zhì)區(qū)別,就在于它擺脫了“現(xiàn)金聯(lián)結(jié)”,因而不再是滕尼斯所說的“機械的聚合”,它所注重的伙伴情正意味著滕尼斯所說的“共同體的支柱”。*滕尼斯認(rèn)為“共同體”的構(gòu)成至少需要“三大支柱”(血緣、地塊和心智)中的一個,其中的“心智”(the mind)亦稱“友誼”(跟本文中的“伙伴情”同義),其內(nèi)涵“包括共同的信仰、觀念、志趣、情感和見解”。參見Suzanne Graver, George Eliot and Commun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p.25.

更確切地說,伙伴情是支撐“好伙伴歌舞劇團”的精神支柱。書中許多描寫都體現(xiàn)了這種精神,其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是劇團成員們同甘苦、共患難的情景。例如,每當(dāng)某個演員因疾病等意外情況而不能上舞臺時,總有其他成員挺身而出,加班加點地干;吉米·納恩、蘇茜、米切姆和喬利芬特等人都有過額外的付出,吉米·納恩還有過抱病工作的事跡。任勞任怨的不光有全體演員,而且還有后勤奧克勞依特——他干活從不計較分內(nèi)分外。有一次演出遭受一群歹徒的搗亂,劇院起了火,特蘭忒小姐不幸受了傷,并蒙受巨大經(jīng)濟損失;奧克勞依特機智勇敢地做起了偵探工作,最后獲取了線索,鎖定了案件的主謀(電影院老板里德弗斯搞惡性競爭,唆使一幫無賴破壞“好伙伴歌舞劇團”的演出)。這種共同體精神一直持續(xù)到劇團解散之后:由于諸多原因(喬利芬特、蘇茜和杰里被推舉到明星劇院工作,特蘭忒小姐要嫁人,杰里跟帕特里特夫人喜結(jié)良緣,不再適合巡演工作),劇團雖然不得不解散,但是大家仍然保持聯(lián)系,相互關(guān)心。更感人的是,在劇團臨解體之際,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人。例如,喬利芬特和蘇茜想到其他成員可能會因此失業(yè),因此請求劇壇大亨門斯華斯援手相助,后者慨然應(yīng)允,并稱自己“喜歡看到我們這一行的人堅守友情”。[6]593這句話跟小說題目及其所指涉的伙伴情形成了生動的呼應(yīng)。

要把握住小說中共同體生活最為關(guān)鍵的象征,還須看一看該文學(xué)象征能否傳達有關(guān)“共同體之根”的思想。英國學(xué)者懷特(Simon J. White)曾經(jīng)帶著“什么是共同體之根”的問題,對19世紀(jì)英國浪漫主義詩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下列觀點:“我對浪漫主義作品的研究表明,當(dāng)共同體扎根于人們對工作的共同興趣時,人們就對共同體做出了最有價值的貢獻?!盵7]178這種“對工作的共同興趣”其實就是卡萊爾當(dāng)年所說的“工作福音”——出于對上文所說的“英國狀況”的關(guān)心,卡萊爾在批判“機械時代”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與“現(xiàn)金聯(lián)結(jié)”觀(亦稱“現(xiàn)金福音”)針鋒相對的“工作福音”觀:“在這個世界上,最新的‘福音’是:了解你所要做的工作,并認(rèn)真去做你所要做的工作?!盵5]61也就是說,有了“工作福音”觀或“對工作的共同興趣”,共同體的根基就有了保證。在《好伙伴》中,象征共同體根基的正是“好伙伴歌舞劇團”全體成員對工作的共同興趣和熱情。書中喬利芬特和蘇茜之間的一段對話可以看作對友情/伙伴情與工作的相互關(guān)系的腳注——他倆曾經(jīng)鬧過別扭,而后又言歸于好;在和好時,兩人有這樣的對話(喬利芬特在前):

“我們現(xiàn)在又是好朋友了吧?”他問道。

“當(dāng)然是,”她答道?!拔覀兿嗷ミ€不十分了解,不是嗎?雖然如此,我們?nèi)匀粶?zhǔn)備在一起努力地工作?!盵6]296

這段對話看似普通,卻是畫龍點睛之筆。蘇茜——也就是普里斯特利——點明了維系共同體的伙伴情之根基,即“一起努力地工作”。

同樣的例子在書中比比皆是。特蘭忒小姐接手劇團工作后,不得不在“又黑又臟又荒涼的住所、簡易的劇院和沒有生氣的小鎮(zhèn)”之間周旋,但是她卻“從中采擷了美麗的工作之花、友情之花、忠誠之花”。[6]311與此相呼應(yīng)的是奧克勞依特的“工作福音”觀。他加入劇團以后“對工作有了一種新的態(tài)度,新得讓他自己都很吃驚”。[6]333他的工作量遠遠超出了當(dāng)初在工廠的時候,但是他發(fā)現(xiàn)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并這樣解釋這幸福的原因:“你幾乎不能把它稱為工作;它就像一種業(yè)余愛好;你只能稱它為令人愉快的、夢幻般的工作境界?!盵6]333在這樣的表述中,工作、信仰和生活方式幾乎融合為同一個概念。更確切地說,在普里斯特利所提倡的共同體生活方式——奧克勞依特只是在融入“好伙伴歌舞劇團”后才有了那樣的工作觀中,工作里其實寓有閑暇,兩者互相交融。這讓人想起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里的一段話:“在共產(chǎn)主義社會里,任何人都沒有特定的活動范圍……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文藝批評,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為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評家?!盵12]普里斯特利的表述跟馬、恩的原話雖有不同,但是他們都把工作視為理想的生活方式,一種真正的共同體生活方式。換言之,在他們憧憬/想象的共同體生活中,工作和休閑之間的邊界消除了,或者說兩者的境界都提高了。

以上所有分析表明,《好伙伴》中關(guān)乎共同體生活的核心象征非“好伙伴歌舞劇團”莫屬。艾娜所說的“音樂廳表演會”雖然也能象征共同體生活,但是“好伙伴歌舞劇團”這一意象不但更能折射共同體生活的廣度,如文藝表演范疇之外的生活方式;也更能揭示共同體生活的深度,如共同體精神以及作為共同體根基的工作方式。

參考文獻:

[1]ROGER FAGGE. The Vision of J. B. Priestley[M].New York: Continuum,2012:2.

[2]MAGGIE B, GALE J B. Priestley: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Dramatists[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2008:126.

[3]INA HABERMANN. Myth, Memory and the Middlebrow: Priestley, du Maurier and the Symbolic Form of Englishness[M].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2010.

[4]CATHERINE GALLAGHER. The Industrial Reformation of English Fiction: Social Discourse and Narrative Form 1832-1867[M].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XI.

[5]卡萊爾.文明的憂思[M].寧小銀,譯.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9.

[6]J B PRIESTLEY. The Good Companions[M].London: Arrow Books,2000.

[7]SIMON J WHITE. Romanticism and the Rural Community[M].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2013.

[8]J B PRIESTLEY. English Journey. Being a Rambling but Truthful Account of What One Man Saw and Heard and Felt and Thought During a Journey Through England During the Autumn of the Year 1933[M].London: Heinemann,1968:310.

[9]殷企平.想象共同體:《卡斯特橋鎮(zhèn)長》的中心意義[J].外國文學(xué),2014(3):44-51.

[10]PHYLLIS WELIVER. The Musical Crowd in English Fiction, 1840-1910: Class, Culture and Nation[M].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2006:4.

[11]殷企平.“文化辯護書”:19世紀(jì)英國文化批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7.

[12]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7.

(責(zé)任編輯楊文歡)

TheGoodCompanionsand Community Building

YIN Qi-ping

(ForeignLanguagesSchool,HangzhouNormalUniversity,Hangzhou311121,China)

Abstract:Although Ina Habermann, a Swiss scholar, has drawn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The Good Companions preserves the tradition of condition of England, she has failed to point out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dition and the symbolic forms of the novel. It is “The Good Companions” the troupe, together with the way it operates (including its theatrical performance), rather than “music hall entertainment” as argued by Ina, that is the crucial symbol of community life in The Good Companions. It is true that Ina’s “music hall entertainment” symbolizes community life but the image of “The Good Companions” not only reveals the breadth of community life indicating a way of life beyond the category of theatrical performances, but also sheds light on the depth of community life by suggesting the spirit of community and the ways of work in which community is rooted.

Key words:Priestley; The Good Companions; community; symbol; the condition of England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009-1505(2016)02-0005-07

作者簡介:殷企平,男,杭州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主要從事英國文學(xué)研究。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重大項目“文化觀念流變中的英國文學(xué)典籍研究”(12&ZD172)

收稿日期:2015-12-13

猜你喜歡
象征共同體
《覺醒》與《大地》中的共同體觀照
大中小學(xué)思政課教師共同體的目標(biāo)向度與實踐進路
愛的共同體
構(gòu)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發(fā)揮人大職能優(yōu)勢 推動建立社會治理共同體
論《飛越大西洋》中的共同體書寫
安托瓦內(nèi)特的悲壯宿命:《茫茫藻?!分屑t色的象征意義
《憤怒的葡萄》:主題與人物形象的探析
電視廣告中象征的運用
《黃色墻紙》的女性主義解讀
宁武县| 浦东新区| 财经| 清流县| 辰溪县| 通河县| 麻城市| 阳泉市| 武定县| 龙口市| 安塞县| 九龙县| 丰县| 江永县| 申扎县| 正定县| 利津县| 彭州市| 博野县| 曲阳县| 库伦旗| 宁都县| 绥宁县| 乐平市| 永嘉县| 斗六市| 南雄市| 普安县| 连江县| 辽中县| 华坪县| 广宁县| 呼和浩特市| 娱乐| 兴业县| 邯郸县| 东阿县| 金沙县| 德格县| 金川县| 仪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