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靚 ,冒曉東 ,陳 燁
(浙江科技學院 a.安吉校區(qū)教學事務中心,浙江 安吉 313301; b.教務處,杭州 310023)
?
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陳靚a,冒曉東a,陳燁b
(浙江科技學院 a.安吉校區(qū)教學事務中心,浙江 安吉 313301; b.教務處,杭州 310023)
摘要:大學誠信教育是培養(yǎng)“四有”大學生的必然要求,是大學育人體系的必要內容。通過誠信教育特點與作用的分析,結合浙江科技學院建設優(yōu)良學風、培養(yǎng)誠實守信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教學改革實踐,構建特色誠信教育體系,營造誠信育人環(huán)境,全面開展誠信教育活動,提升大學生為人處事的誠信意識,達到誠信育人、育誠信人的目的。
關鍵詞:誠信教育;教育體系;誠信環(huán)境;誠信習慣
在當今社會,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劇,外來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響,使得中國大學生誠信教育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同時,在社會發(fā)展轉型的新時期,仍然存在許多體制機制不夠健全和完善的情況,從而使誠信文化逐漸失落,這給大學生誠信教育又帶來了新一輪的挑戰(zhàn)[1]。只有建設科學合理的誠信教育體系,才能提升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規(guī)范大學生誠信教育的過程,培養(yǎng)大學生誠信行為習慣,營造誠信行為環(huán)境。面對目前中國大學生誠信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吸取國外高校誠信教育的優(yōu)良經驗,結合學校教學改革要求,建設優(yōu)良學風,培養(yǎng)具有現代意識、生態(tài)自覺、國際素養(yǎng)的高素質人才。浙江科技學院(以下簡稱浙科院)率先在安吉校區(qū)全面開展誠信教育實踐,構建了頗具特色的誠信教育體系,其中包括建設誠信管理制度、營造誠信環(huán)境、設計誠信活動方案、全面實施誠信考試等,從而增強了學生誠信意識,減少了不誠信行為的發(fā)生,在校區(qū)內形成濃厚的誠信氛圍。
1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內涵和作用
1.1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內涵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維護良好社會秩序的重要保證,同時還是經濟全球化時代建設公正、合理的國際環(huán)境的基本條件。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與誠信行為并不是自發(fā)形成的,而是需要學校通過誠信教育針對性地加以引導。因此,只有高度重視并不斷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才能保障學生發(fā)展、社會發(fā)展和時代發(fā)展[2]。
大學生誠信教育就是高校為培養(yǎng)大學生誠信的品格而實施的一種思想道德教育,它對大學生的道德培養(yǎng)和人格塑造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大學生誠信教育從實施方式上來講,就是高校結合社會誠信教育的特征和大學生誠信品格塑造的根本要求,依據教育教學規(guī)律,有計劃性和目標性地對學生進行誠信影響的一種教育活動[3]。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根本目的便在于樹立誠信道德觀念,培養(yǎng)誠信意識,養(yǎng)成誠信行為習慣,進而促進整個國家和社會向和諧文明發(fā)展。
1.2大學生誠信教育的作用
1.2.1提高大學生內在品質
誠信是大學生做人成才的關鍵因素,不誠信便無以立足,更談不上做人之道。大學階段作為學生生涯的“黃金期”,更是形成明確穩(wěn)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所以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誠信品質的最佳時機。只有重視和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才能使大學生養(yǎng)成誠實守信的優(yōu)良品質,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完善的健康人格,進而使學生在未來取得良好的發(fā)展前景。同時,開展大學生誠信教育也有利于孕育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讓大學生在優(yōu)良的校園文化中接受誠信道德的熏陶,并將理論應用于實際,踐行各種道德規(guī)范。
1.2.2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大學作為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基地,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建設的示范區(qū)。大學生群體是社會的主要群體,更是國家和社會未來長足發(fā)展的主要力量。大學生形成現代誠信意識并自覺規(guī)范誠信行為習慣,將有利于整個社會道德素質的提升,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有利于“中國夢”的實現。
1.2.3保障時代發(fā)展和國際化發(fā)展
時代呼喚英才,希望在于青年。新時期的大學生承擔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責任,時代發(fā)展需要大學生具備誠信的道德素質。因此,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在全球化時代,國際交流與交往需以誠信為前提,以規(guī)則為準繩。為保證公正、合理的國際環(huán)境,同樣需要當代大學生具備誠實守信的基本素質。
2國內外高校開展誠信教育的現狀分析
隨著對誠信的逐漸重視,國內高校開始注重大學生誠信教育。學界中的大量教育從業(yè)者對大學生誠信教育狀況進行了全面研究,包括對誠信含義的研究[4],社會轉型時期大學生誠信缺失現象及其原因的研究[5],以及增強大學誠信教育的研究[6]等。這些研究成果對誠信教育的宣傳推廣和具體實施奠定了理論基礎。但是,目前的研究內容普遍是堆積了一些可行性舉措,卻沒有探討如何系統(tǒng)化地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大學生誠信體系。從實踐結果看,當前高校誠信教育實效性不高,還存在著誠信方面的多發(fā)問題,如,考試作弊、惡意拖欠學費、制造虛假履歷、合同契約觀念不強及網絡欺騙等[7]。
高校誠信教育實效性不高的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缺乏重視,力度薄弱。高校的育人目標是培養(yǎng)各方面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為社會發(fā)展提供新時代的接班人。然而,大部分高校卻出現了重視培養(yǎng)專業(yè)技能、忽視思想道德培養(yǎng)的問題,致使誠信教育出現了許多新問題[8]。二是內容空洞,方法單一。當前大多數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仍然為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及思想品德課,普遍為簡單地灌輸思想政治理論,而并沒有實踐和檢驗這些理論在實際中的成果。三是流于理論,缺乏實踐。當前中國的誠信教育大多還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例如校方出臺了各種規(guī)章制度,但是執(zhí)行不夠,學生心存僥幸心理。完善的理論若不付諸實踐,便只是一紙空文,沒有任何的約束力和威懾力。四是注重表面,缺乏交流。中國傳統(tǒng)的誠信教育往往容易注重表面形式,缺乏和大學生的相互交流,并沒有調動學生的興趣并激活學生的主動能動性。因此,需要根據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心理習慣,更加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地組織活動,以使他們樂于參與,讓自我教育貫徹其中。
同時,西方國家普遍都比較重視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有許多值得參考的成功經驗,如德國高校進行多學科、多層次的誠信教育,日本將誠信教育融入人的終身教育[9]。目前中國大學生誠信教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國外誠信教育的概念和措施對中國大學生誠信教育具有啟示和借鑒意義[10]。 一方面加大誠信教育所占比重。即提高誠信教育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比重,并采取新穎獨特、靈活多樣的誠信教育方式。比如美國高校開展“學術規(guī)范”課、“學術誠信周”及“誠信誓言”宣讀等,通過這種易于學生接受的方式來進行誠信教育。另一方面是樹立誠信教育的法律權威。國家方面出臺相關法律法規(guī),法律具有強制性和普遍性,可以保證誠信的地位和權威。國外高校也通過制定誠信校規(guī)校紀來約束在校師生的行為,并提高誠信缺失處罰力度。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制定了誠信相關的制度規(guī)范和處罰辦法,執(zhí)行到位、懲罰嚴明,具有切實可行的意義并收到實效,為誠信教育落實到位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3誠信教育體系的構建
只有建立和完善高校誠信教育體系,才能推動高校大學生誠信教育[11-12]。安吉校區(qū)結合國內外誠信教育的通常做法,以學生為本,高度重視誠信教育,加大對誠信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力度,積極探索建立了一種大學生誠信教育的科學體系,即從管理機制出發(fā)保障誠信教育,從環(huán)境營造出發(fā)培育誠信教育,從特色活動出發(fā)促進誠信教育及從自我教育出發(fā)強化誠信教育。該體系涵蓋觀念、內容、方法、途徑、機制等方面,讓學生具有清醒的誠信意識、深厚的誠信情感、堅定的誠信意志、完善的誠信行為,塑造新時期的誠信人。
3.1完善誠信教育管理機制
誠信管理與誠信教育是互相影響的,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誠信教育是誠信管理的最終目標,同時誠信管理可以保障誠信教育的實效性。在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均需要誠信管理制度,比如學習誠信、政治誠信、經濟誠信、就業(yè)誠信、網絡誠信、交往誠信等[13]。在制度中體現對誠信的要求,各類管理制度中增加相關要求或條件,如入黨申請要求、學術誠信要求,學費交納及信用貸款要求,對各類社團學生干部的行為要求及誠信就業(yè)要求等都寫入相關制度規(guī)定,從而讓學生知道,立德樹人,誠信為本,事事都要講誠信。
安吉校區(qū)制定了誠信相關的管理制度,如《關于聽講座申請獲得創(chuàng)新學分的規(guī)定》《學生自修教室管理規(guī)定》;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學生簽署誠信承諾書,對學生在校期間的各種行為進行全程記錄,完善誠信檔案,并將其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考核、評優(yōu)、助貸、畢業(yè)、就業(yè)等掛鉤。誠信檔案不僅對學生具有監(jiān)督和警示作用,更是會讓學生受益終身的一筆無形財富。
3.2營造誠信教育優(yōu)良環(huán)境
大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都在高校環(huán)境中進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育人環(huán)境對學生的言行舉止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用校園環(huán)境和校園文化引導學生誠信做人、做事、做學問。誠信環(huán)境的營造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實施:一是制定行為規(guī)范,對易于出現不誠信行為的教育教學活動如考試作弊、抄襲論文等進行針對性的行為要求管理,并進行必要的教育警示,嚴格執(zhí)行獎懲制度,對不誠信事件快速從嚴處理;二是組織和開展活動形成氛圍,針對學生日常校園生活,組織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誠信活動,提高誠信意識,建設誠信校園目標,讓學生逐步形成誠信為人處事的習慣;三是注重宣傳教育,即加強誠信主題宣傳,開展各種誠信主題活動,讓師生共同思考并開展誠信教育教學活動,讓誠信教育貫穿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活動中并多次得到誠信的檢驗。
3.3開展特色誠信教育活動
目前,許多高校均開展了誠信道德相關的活動,但是普遍未形成融合入自身特色的品牌,便不能持久舉行,且不具有很好的宣傳推廣意義,也就難以形成良好的影響力。安吉校區(qū)組織的誠信教育活動包括自助取水、自助結賬、自助咖啡、自助借還書、“誠信在我心中”創(chuàng)意設計比賽、名人名家聊誠信、誠信主題班會活動評比、學術誠信簽字儀式、誠信考試學生作品宣傳和“I honest”活動等。通過設計和開展靈活多樣的系列活動,打造全方位誠信教育活動品牌。
3.4加強學生自我誠信教育
大學生經過多年的學習和經歷,自我意識不斷加強,已經有了許多自我的觀念和見解,普遍希望教育方式可以適合自己,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他們期待獨立自主的學習和自我教育,而不是單一灌輸和簡單輸出[14]。這要求教育者從學生需求出發(fā),以人為本,創(chuàng)新誠信教育的理念和方式,留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思考空間和自我學習空間,由單一灌輸向獨立自主轉變,由單向教育向雙向溝通轉變。通過自我設計誠信主題,自我策劃并參與誠信教育主題班會,讓學生在自我教育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理解“立德樹人,誠信為本”的育人理念。
4誠信教育實踐與效果
安吉校區(qū)作為浙科院教育教學改革的“試驗田”,結合地理環(huán)境條件和入住學生狀況,探索了 “四化為領、三自為體、三創(chuàng)為核” 的育人新模式,以“現代化、國際化、生態(tài)化、高雅化”為引領,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為根本,以“創(chuàng)新理念、創(chuàng)新平臺、創(chuàng)新機制”為核心,開展全方位育人模式改革,誠信教育作為這一模式的重要實踐內容在安吉校區(qū)系統(tǒng)化、全覆蓋開展,取得了一些成效。
4.1誠信學分及誠信管理
誠信學分可認定為實踐創(chuàng)新學分,作為學生評優(yōu)等重要參考依據。新生入學即簽寫誠信承諾書,學生在學期末自己對誠信情況進行檔案記錄,通過學校審核后,依據規(guī)定對無失信行為的、積極參與誠信活動的學生給予誠信學分獎勵,學校制定了《關于聽講座申請獲得創(chuàng)新學分的規(guī)定》,通過學生聽講座,自主申報聽講座次數,每學期聽講座次數達到5次及以上,即可獲得0.5分誠信學分。學生畢業(yè)時,根據其在校學習期間堅守誠信,學校頒予誠信榮譽證書。另外,學校網絡化誠信教育管理流程也在研究實踐中,以提高誠信教育管理效率。
4.2誠信學習實踐
通過參加安吉校區(qū)“誠信在我心中”創(chuàng)意設計作品比賽,學生在自己創(chuàng)意設計制作作品過程中思考如何來體現誠信,推薦自薦學生作品達到362件,獲獎作品40件;舉辦名人名家聊誠信講座,邀請成功校友企業(yè)家、社會知名專家學者做誠信主題講座,使學生了解并思考誠信的意義和作用,參加學生達1 800多人;全校區(qū)開展誠信主題班會活動評比,班級組織誠信演講、誠信游戲、誠信宣誓等形式多樣的誠信主題班會活動,舉辦學術誠信簽字儀式,簽寫承諾書并存入誠信檔案;開展“I honest”活動,把誠信承諾作為微信傳遞接力內容,提倡堅守誠信,誠信上網、誠信學習等倡議活動,學生會、各學生團體組織參加并在浙科院兩校區(qū)間用學生微信群轉發(fā)傳遞。
4.3誠信生活實踐
教室內自助取水,學生自覺將購水款放入收款箱;食堂自助打飯菜,自覺到收費臺完成交費;宿舍區(qū)設立自助咖啡吧,學生自覺將可回收垃圾費補貼咖啡吧的經費開支。圖書館、書院自助借還書等,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讓學生時刻用誠實守信的理念約束自己,逐步自覺形成誠實守信的良好習慣,從而實現培養(yǎng)誠實守信的高素質人才的目標。
4.4誠信考試實踐
通過開展誠信考試宣傳,制作宣傳畫、展架、縱橫幅宣傳,宣傳畫和展架均從學生競賽作品中選取,實現學生設計制作宣傳畫進行誠信考試自我宣傳。組織開展無人現場監(jiān)考的誠信考試,誠信考試是對學生誠信教育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的檢驗。杜絕作弊是校區(qū)誠信教育的預期目標,經過生活、思考誠信活動,營造誠信環(huán)境氛圍,學生已經形成誠信習慣。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總校區(qū)23 門課程自主申報誠信考試,共 5 155人次參加;安吉校區(qū)所有課程505個考場,考生18 715人次參加誠信考試。 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總校區(qū)101門課程自主申報誠信考試,共6 549人次參加;安吉校區(qū)所有課程共505個考場,考生19 485人次參加誠信考試。全校作弊人數明顯下降,安吉校區(qū)在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達到了無人作弊的要求。
5結語
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修訂稿中已將誠信教育寫入管理規(guī)定,結合學校建設優(yōu)良學風、培養(yǎng)誠實守信高素質應用型卓越人才的教學改革要求,浙科院在安吉校區(qū)全面開展的誠信教育實踐,形成頗具特色的誠信教育體系,營造誠信環(huán)境、建設誠信制度、實施誠信考試、建立誠信檔案等措施,使得不誠信行為明顯減少,校區(qū)誠信氛圍濃厚。誠信教育的效果還要看學生今后就業(yè)走向工作崗位后社會的檢驗,要努力實現誠信教育的育人宗旨,讓學生終生受益,形成人人講誠信的社會氛圍,最終形成良好的文明風氣,這是誠信教育的根本和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俞美麗. 大學生誠信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D]. 蘭州:蘭州交通大學, 2013:2.
[2]李美華. 大學生誠信教育研究[D].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 2006:7.
[3]肖艷紅. 構建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的研究[D]. 大慶:東北石油大學, 2013:13.
[4]林海悅. 試論大學生的誠信教育[D].上海:復旦大學, 2008:8-11.
[5]魏長領,趙云,徐哲. 當前大學生誠信教育問題探析[J].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3,29(4):102.
[6]何靄. 大學生誠信狀況與誠信教育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06(1):39.
[7]蔡秀磊,周順. 大學生誠信現狀調查與誠信教育研究[J]. 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0(5):60.
[8]張雷婷. 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構建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學, 2012: 21.
[9]秦艷. 美國大學生誠信教育及其對中國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啟示[D].重慶:西南大學, 2009: 19.
[10]馮顏利,崔延強. 國外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及其啟示[J].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34(4):68.
[11]馬學思. 大學生誠信教育制度建設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 2012: 36-37.
[12]張運明. 大學生誠信教育環(huán)境建設論[D].重慶:西南大學, 2008:43-48.
[13]張穎香. 基于國際化背景下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探略[J].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3(2):118.
[14]歐巧云. 探索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的三維建構[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09(13):34.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n integrity education system of undergraduates
CHEN Lianga, MAO Xiaodonga, CHEN Yeb
(a.Teaching Affairs Center of Anji Campus, Anji 313301, China; b.Office of Educational Adminstration,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Abstract:University integrity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cultivating qualified undergraduates as well as the essential content of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yste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integrity education, an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xcellent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i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by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honest and trustworthy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as well, we not only construct featured integrity education system and integrity behavior environment, but also conduct comprehensive integrity education activities, thus realizing the purpose of integrity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with integrity.
Keywords:integrity education; educational system; integrity environment; honest habit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8798(2016)02-0158-05
作者簡介:陳靚(1967—),女,吉林省農安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英語語言學及教育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2016-02-25
doi:10.3969/j.issn.1671-8798.2016.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