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淑瓊
【摘 ?要】導學案是對教師教案的升級,從學生能力培養(yǎng)上來構建語文基礎知識,重視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作為教學預案,在新理念的指導下來設計與優(yōu)化,特別是從知識與技能的協同發(fā)展上,增進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克服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的弊端和不足。
【關鍵詞】初中語文 ?導向案 ?教學設計 ?教學實施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1-1270(2015)02-0051-01
一、導學案設計的基本要求
導學案的設計在總體上遵循“以學定教、以教導學、以評促學、自學為主”的要求,在實踐中,需要通過學習策略的選擇,靈活、科學的調節(jié)教學內容,促進課堂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氛圍的形成。其基本要求:
(一)做好學生基礎現狀的科學診斷
從學情調查在紅來分析學生的起點,研究當前教與學的差異性,并從學生為原點來進行導學案設計與優(yōu)化,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認識學生的心智特點,明確應該教什么,如何去教。
(二)在以學定教后,要從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上,凸顯學生的主動性
哪些是需要去發(fā)現的,哪些知識是需要學會的,哪些是學生不懂的,哪些是需要重點跟進的。這些問題的明確,教師需要通過課堂時間和空間,為學生自我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
(三)注重教學的分層性,凸顯學生的差異
分層教學是導學案設計的重要內容,也是兼顧以生為本理念,從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上來貫穿分層教學與評價。
(四)注重學法的滲透
從學習過程中來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養(yǎng)成,避免單一被動的教學方法,而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特別是在一定情境下來轉化教法,凸顯導學案的可操作性,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五)注重合作學習的滲透
合作學習是從學生的個體差異中來進行重新編組,以互動、互助來溝通與交流,提升學習效果。
導學案在設計中,應該能夠從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六是鼓勵學生在導學案設計中的參與性。學生不僅僅是接受導學案,還要從導學案的學習準備上參與到設計中,從學生的認知結構上來進行文本質疑,從參與設計中獲得啟發(fā)。
二、基于導學案的課程設計
與傳統(tǒng)教案相比,導學案在設計上更加注重教學實效的展開,特別是從語文課的備課及教學重點難點的預設與解決上,利用相應的導學活動,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流程,突出教學任務,引領學生從中來掌握相關的知識體系。以《馬來的雨》一課為例,在目標設定上,一要明確馬來雨的特點,主要通過課文閱讀來尋找關鍵詞句;二要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特別是從多視角上來進行刻畫;三要體會作者的情感,對馬來雨的一份深情。在重難點設定上,一要掌握個體、小組合作朗讀的方法,對關鍵詞句的鑒賞與學習;二是難點要從情感的理解上揣摩馬來雨的內在含義。在導學案設計與優(yōu)化上,明確四項教學任務。
(一)做好課前的預習與準備
從初讀課文來整理易錯字詞,并有計劃的查閱和歸納課文中的描寫特點,不同的觀察位置,不同的感官體驗、表露的情感及名句鑒賞;利用聽雨、淋雨、觀雨來進行自我感受書寫,以一百字為限進行文筆練習。需要強調的是,對于本任務的實施上,要從教材的熟悉及學案的分發(fā)上,鍛煉學生的提取閱讀,自主學習。
(二)做好課堂實施中的互動與交流
如在全文朗讀中注意字詞的梳理與思考;對于文本中景物描寫的方法進行圈畫,并歸納馬來雨的特點。在本任務中,可以通過表格設計來進行不同觀察點的多重描寫,利用小組間的探究與合作,從文章字詞的使用、修辭的運用、句子段落的結構等方面進行評點。教師在點撥中需要強調,語言特色的分析,三個感官、三個視角、多重修辭手法的對比;利用小組合作來進行關鍵詞句的品讀,把握文章的主旨及思想。
(三)做好課堂達標訓練
主要涉及到馬來雨的特點總結,不同感官的不同體驗。如手伸到窗外來觸摸雨的清涼;雨點落地時對泥土的挑釁,對青石板的撞擊;引入《虞美人·聽雨》中詩句來講解。本階段任務主要側重于課堂練習,對知識的掌握及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與檢測。
(四)進行課后延伸與課堂拓展
結合文本內容來多角度的描寫雨,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感知力;熟讀文章的重點詞句,并結合《僧廬雨》進行范文延伸;結合本地實際來描寫雨的特點。通過對本節(jié)內容的優(yōu)化設計,在導學案的實施中,需要從任務的明確上抓住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對學生自主朗讀及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要從學生的學情實際來制定導學案,凸顯導學案的因材施教。
(五)導學案的設計要凸顯“導學環(huán)節(jié)”
導學案的設計要凸顯“導學環(huán)節(jié)”,要從具體的學習任務及學習過程中,結合個別指導與小組學習,積極的開展對學與群學,發(fā)揮各自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如通過問題情境的構架,引導學生能夠從教學預設中進行自主學習,有效掌握相應的知識;最后,對于導學案的優(yōu)化,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學生的方法及方式,要避免傳統(tǒng)單一的講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識。
三、結語
導學案的設計與優(yōu)化對教師提出了較多要求,教師首先應從教學理念的學習上規(guī)范自身的教學行為,主動通過“教”來提升學生的“學”,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同時,對于教材的把握與分析,也是影響導學案設計的重要內容,教師應該從實施上把握教材的取舍,從學情的判斷與教學重難點中關注良性發(fā)展。如對于課前預習的設置,應該明確且易操作,避免學生自學積極性受挫;對于課堂調控上,要積極給予點撥與引導,既要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權,又要讓學生參與到設計中,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廣泛的平臺和思維空間。最后,對于教學評價應該圍繞多元性目標,從學生的學習反饋及評價中來優(yōu)化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