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蓉
摘 要:語文教學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知識增長的過程,成為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發(fā)展的過程。下面,筆者就結(jié)合平時的課堂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與實踐。
關鍵詞:閱讀;感悟;收獲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24-096-1
一、在情境中體驗,讓情境調(diào)動興趣
運用多媒體課件,能最大限度地豐富語文的教學功能。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課件的優(yōu)勢就在于它能運用音樂、圖畫、動畫等手段把課文所描繪的客觀事物或現(xiàn)象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趣味盎然。
蘇教版二年級《鳥島》一課,上課伊始,我先與學生交流:上節(jié)課,老師說要帶小朋友們?nèi)B島旅游,還跟小朋友們簡單地了解了鳥島,哪位小朋友們能再向大家介紹介紹鳥島呀?再提議:老師當隊長,帶領同學們一起上島去看看!相機多媒體展示鳥島的圖片。學生觀看圖片,不時發(fā)出“哇……”的感嘆。我及時抓住這一細節(jié),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剛才小朋友們在游覽鳥島的時候,為什么不時發(fā)出“哇……”的感嘆呢?由此引導學生體會鳥島的鳥多,有機地調(diào)動學生的體驗去感悟,用語言渲染感情,指導學生通過情感朗讀來表達自己的體驗。相信只要把教材內(nèi)容融入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需求,選擇適當?shù)姆椒ê颓腥朦c,創(chuàng)設恰當?shù)捏w驗學習情景,就能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活動中體驗感悟和認知。
二、在朗讀中體驗,讓朗讀激發(fā)情感
誦讀吟詠是學生感知教材和獲得審美享受的基本途徑,它把無聲的文字化為有聲的聽覺語言,把符號還原成可以感知、體驗的真情實感。一次次的誦讀,就是一次次地擁抱課文語言,就是一次次地感受內(nèi)容、進入情境、體驗情感的過程。學生在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舒緩疾徐的節(jié)奏、色彩斑斕的景象中體驗語言文字之美,體驗語言文字所表達的生活之美,對課文所表達的情、物、事才能有真實的感受,切實的體驗。
在教學蘇教版二年級《臺灣的蝴蝶谷》一課第三個自然段時:我先讓生找出總起句: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接著讓生四人小組合作,采用導游的形式交流: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蝴蝶谷……介紹蝴蝶谷里的兩種景象,黃蝶谷和彩蝶谷,并用多媒體展現(xiàn)黃蝶谷和彩蝶谷的迷人景象,接著,我采用比擂臺的形式開展朗讀比賽,用上我來挑戰(zhàn),挑戰(zhàn)成功,或者是挑戰(zhàn)失敗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花蝶谷”抓住“金光燦燦,十分壯觀”?!安实取苯虒W時:我先讓生說說感受到了什么?(美)從哪些詞中感受到的?(五彩繽紛,像五顏六色的花瓣,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這句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這樣的比喻給你怎樣的感受,孩子們說,覺得蝴蝶像花瓣一樣的美,一樣的輕盈。再請學生來讀,見學生還是讀得不太到位,我又示范讀,接著我讓男女生分別表演朗讀蝴蝶谷和彩蝶谷,這下學生情緒高漲,邊讀邊演,十分投入,讀得也有滋有味,完全沉浸在這美的情景中了。
三、在想象中體驗,讓想象放飛思維
想象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們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想象的空間,鼓勵學生求異求新,大膽想象,進而體驗文本的內(nèi)涵,與作者產(chǎn)生心靈的悟?qū)Α?/p>
蘇教版六年級《半截蠟燭》是一篇故事性較強的文章,文中的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面前與德軍周旋時的細節(jié)描寫是引領學生感悟他們一家機智勇敢的重點。為了使學生更深入地走進文本,我引導學生通過說話、寫話訓練體會人物內(nèi)心,進行角色互換,“如果你是伯偌德夫人,當?shù)萝婞c燃蠟燭時,你心里會怎么想?”“如果你是杰克,當?shù)萝妼⑾灎T奪回時,你會怎樣想,怎樣做呢?”最后,杰奎琳成功地把蠟燭拿上樓,我設計的隨文練筆:“此時此刻,假如你就是當時的伯諾德夫人,或者你就是杰克,你心里會想些什么呢?”通過角色的內(nèi)心想象,放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設身處地地融入文章的角色,體驗主人公的所思所想,從而更加深入地領悟文章的內(nèi)涵,人物的形象也更鮮明起來。
四、在表演中體驗,讓表演內(nèi)化語言
在小語教材中,有許多內(nèi)容描述了生動的場景,學生通過朗讀,這些場景已在腦中留下初步印象,若進一步組織學生表演,靜態(tài)的文字就會化為一個動態(tài)的“社會文化情景”,既有聲,又有情,此時,聲情并茂,內(nèi)容會更加直觀、形象、豐富,學生的體驗也就愈發(fā)深刻,進入文我交融的情境之中。
蘇教版六年級《螳螂捕蟬》一課,關于“明白一個道理”環(huán)節(jié),我就采用了角色表演來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感受。我首先通過將“螳螂捕蟬”這個故事還原成具體可感的生活場景,讓每一個學生都以一個角色的身份置身于這個場景中,去體悟角色的內(nèi)心想法,體會蟬、螳螂、黃雀三者對于眼前利益高度關注的心理,而這,也正是使它們忽略身后隱患的原因。然后,我再以“采訪”的方式促使學生進行角色體驗,談談自己失策的原因,有了上一步的鋪墊,這一步“明理”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既在學習,也在游戲。角色體驗,既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又可以內(nèi)化文中的語言文字,提高學生綜合的言語表達能力;既幫助學生深刻明白了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氣氛。
五、在語言中體驗,讓語言浸潤心靈
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體驗角色的語言,從而走進角色的內(nèi)心世界,以體驗語言文字的魅力。通過角色語言的體驗,抓住了文本的心靈,挖掘出了文字背后的深刻意義。
蘇教版六年級《半截蠟燭》一課中的詞語用得精妙。怎樣才能更好地抓住文中的一些精妙的詞語來幫助學生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呢?在教學中,我通過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來解釋詞語。比如說到絕妙的意思。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到伯諾德夫人把裝著絕密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插在一個燭臺上,擺在顯眼的桌子上,騙過了敵人。妙在情報藏得隱蔽,令敵人意想不到。教師點撥:你從“終于”這個詞語中體會到些什么?這個絕妙的主意凝聚了伯諾德夫人的智慧。
課堂教學中體驗角色語言,使學生的語言更加生動,更加豐富,也使得角色語言有了新的理解與詮釋,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體會了不同的語言形式,也使課堂教學活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