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毅
【摘 要】英文影片深受廣大中國觀眾喜歡,因此正確翻譯英文電影片名顯得尤為重要。英文片名的翻譯應講究語言形式與文化功能等方面的標準,在異化和歸化策略指導下,采取音譯、直譯、意譯和創(chuàng)譯的翻譯方法,以實現(xiàn)英文影片的藝術價值和商業(yè)價值。
【關鍵詞】電影片名 原名 譯名 翻譯標準 翻譯策略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1C-0141-03
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各國外文影片在中國的影視文化市場中層出不窮,其中,英文影片可謂占據(jù)了半壁江山。作為觀眾了解英文電影的第一個信息渠道,一個好的電影片名的翻譯尤為重要,它不僅可以傳達影片內容,凸顯主題信息,還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該片對觀眾的吸引度甚至是票房。那么,如何譯出一個好的英文電影片名?這成為電影界和文化界一直津津樂道的熱點問題。本文試對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標準和策略做一探討,以使譯名形式與原名內容達到統(tǒng)一,保證英文電影的藝術價值和商業(yè)效益取得共贏。
一、電影片名的翻譯標準
關于翻譯標準,翻譯界多年來比較認同和遵循的標準是由近代著名翻譯家嚴復在《天演論》中提出的“信、達、雅”。“信”指忠實于原文,即譯文要準確,不歪曲,不遺漏,也不要隨意增減意思;“達”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譯文通順明白;“雅”則指譯文選詞要得體,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優(yōu)雅。按照這一標準,以電影片名的功能性出發(fā),其翻譯標準可歸結為如下幾點:
(一)準確傳達影片內容
電影片名是觀眾會最先接觸的電影語言,其承擔著對電影內容的概括和提煉的功能。電影片名必須能真實反映影片內容,讓觀眾在第一時間就能準確讀取電影的主題信息,切不可與影片內容南轅北轍,誤導觀眾。林語堂曾提出過的翻譯藝術所依賴的三條標準之一就是“譯者對于原文文字上及內容上透徹地了解”,可見電影片名的翻譯必須基于充分了解影片內容的基礎上來進行。另外,英文影片的譯名還應在語氣和風格上保持與原題的忠實,否則也容易讓觀眾產生誤解,如影片Ghost,如果意為“鬼”,就會讓觀眾誤解為鬼片,而應結合影片的愛情風格,譯為“人鬼情未了”,才能貼切地體現(xiàn)出影片的愛情主題。
(二)通俗易懂,便于傳播
電影片名的表達應做到簡潔易記,通俗易懂,容易讓廣大觀眾所理解和欣賞。無論是從電影的文化價值還是商業(yè)價值來看,一個過長、過于生澀的片名對于任何一部電影來說都是一個敗筆。要使譯名能引人注目、便于群眾間的傳播,就應該以通俗為基本出發(fā)點,充分考慮群眾的理解能力和審美情趣,切不可為了標新立異而脫離了群眾性,這樣才能體現(xiàn)影片的親和力,增加影片的商業(yè)價值。
(三)富有藝術美感,符合觀眾的審美要求
著名的翻譯學者包惠南教授曾指出,影視片名的翻譯“既要符合語言規(guī)范,又要富有藝術魅力”。片名的翻譯不應拘泥于原名詞語的表達形式,而應深入把握影片的藝術內涵,用漢語的藝術形式傳達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語言的藝術美,從而將美感經驗傳導于觀眾,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中國觀眾在影片名的語言形式上追求的是和諧勻稱,朗朗上口,表現(xiàn)力強,因此四字詞語形式的譯名尤其受到中國觀眾的喜愛,如Dances with Wolves——《與狼共舞》、Forest Gump——《阿甘正傳》等。
(四)實現(xiàn)文化價值的功能對等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翻譯不僅是語言的轉換,也是文化的轉換。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特有的文化特性,在進行電影片名的翻譯時,應充分考慮其所附帶的文化內涵。當電影片名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在兩種文化中存在共性時,翻譯就能最大限度的忠實于原名,準確的傳達影片內容和異域文化;而當存在文化差異時,就應在目的語中尋找功能對等的文化信息進行轉換,使其更符合目的語國家的文化和語言習慣,更易被目的語國家的觀眾所接受和認可。
二、電影片名的翻譯策略
英漢兩種語言的文化差異使中國觀眾在電影片名的審美上產生了兩種心理:一是希望領略到原汁原味、洋腔洋調的別樣風情,一是期待感受到由耳熟能詳?shù)?、有親切感的語言表達而引起的文化認同感,如“俠、君子、正傳”等。面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審美情趣,電影片名的翻譯應采取異化和歸化的翻譯策略,使譯名充分體現(xiàn)出音律、形式與意境的美感,以滿足中國觀眾的審美期待。
(一)異化策略
異化(alienation)是指故意使譯文沖破目的語常規(guī),保留原文中的異國情調,使譯入語觀眾對其感到陌生。19世紀德國哲學家Schleiermacher將其稱為“譯者盡量不驚動原作者,讓讀者向他靠近”,異化是以作者為中心的。異化策略下常用的翻譯方法可將原片名的原汁原味傳達給譯入語觀眾,引起觀眾的好奇心,使其積極主動地去理解和感受影片帶來的異域風情。例如,Chicago——《芝加哥》、Shrek——《怪物史萊克》、The Godfather——《教父》、The Mummy——《木乃伊》等。雖然異化翻譯保留了原語言和文化的風格,使觀眾有陌生感,但隨著片名的多次重復,觀眾逐漸獲得領悟,一些異化翻譯的片名也自然的被譯入語觀眾接受和應用。如Seven Year Itch——《七年之癢》,這一片名起初是令人費解的,但隨著電影的廣泛傳播,觀眾接受了這一名稱,并用這一形象的比喻來指代婚姻經過保鮮期之后所遭遇的瓶頸問題。
(二)歸化策略
歸化(assimilation)是指盡量減少譯文中的異國情調,使譯文順應目的語文化的規(guī)范和標準,為目的語讀者提供一種自然流暢的譯文。Schleiermacher將其稱為“盡量不干擾讀者,請作者向讀者靠近”,歸化是以讀者為中心的。在歸化策略的指導下,譯者將原名盡量轉換為譯入語觀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和文化意境,使觀眾盡量解除語言和文化障礙,能夠輕松地理解和領會影片內容。例如,Batman——《蝙蝠俠》、The Merry Widow——《風流寡婦》、Forrest Gump——《阿甘正傳》、My Fair Lady——《窈窕淑女》、Gone with the Wind——《亂世佳人》等。兩種語言的文化差異會造成譯名和原名之間的偏差及部分語義的改變和喪失。有時觀眾因為不了解源語言文化而一時難以適應異域文化,因此電影片名的漢譯更多的以歸化為主。
歸化和異化的關注點從語言層面提升至了文化層面。兩種策略的選擇取決于翻譯目的、作者意圖和譯入語觀眾對影片的需求和期待。
三、電影片名的翻譯方法
根據(jù)電影片名翻譯應達到的功能和效果,異化策略下常用的翻譯方法有:音譯法和直譯法;歸化策略下常用的翻譯方法有:意譯法和創(chuàng)譯法。
(一)音譯法
音譯是指把源語言用目的語中與它發(fā)音相同或相近的文字符號表示出來的方法。當片名中出現(xiàn)為譯入語觀眾所熟知或具有重大歷史文化意義的人名、地名時,可采取音譯法。音譯法保留了原片名的音律節(jié)奏,最具異域特色,能對觀眾產生強烈的吸引力。如Titanic——《泰坦尼克號》、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Jane Eyre——《簡·愛》、Anna Karenina——《安娜·卡列尼娜》等。
(二)直譯法
直譯是指在譯文的語言條件許可時,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文的內容和形式。當源語言和目的語在功能上存在對應值時,直譯是最簡單、最理想、最保險的翻譯方法。直譯能有效地傳播原片名的文化信息,保證“原味”的零流失。
在實際翻譯中,直譯有時可以讓譯名與原名達到字字對譯。例如,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單》,The Age of Innocence——《純真時代》,F(xiàn)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等。
當遇到根據(jù)文學名著而改編的影片時,可直接沿用名著中譯本的書名。例如,Wuthering Heights——《呼嘯山莊》,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與偏見》,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等。這樣的直譯不會使影片與文學名著發(fā)生錯位,效果絕佳。
在有些情況下,譯名需在原名的基礎上增加或刪減一些詞匯,使其更符合譯文的表達習慣,這并不是不忠實于原文,而是為了達到電影內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例如,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圖未眠人》、My Fair Lady——《窈窕淑女》、Terminator——《魔鬼終結者》。
(三)意譯法
意譯是指不拘泥于原文語言形式和結構,按譯文的習慣將原文意義表達出來。就是說,當源語言在目的語中找不到對應表達,直譯又無法把原意傳遞出來時,意譯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由于英漢兩種語言文化的差異,一些英文影片的片名很難通過直譯來恰如其分地體現(xiàn)原片內容,這時就需要采用意譯法。在進行意譯時,譯者不得不拋棄原片名的語言形式,而是在經過對原片內容和其包含的文化信息的深刻理解后,盡量做到譯名與影片內容相吻合,使片名起到“導看”的作用。
翻譯學家傅雷曾經說過:“愚對譯事看法實甚簡單,重神似而不重形似”。鑒于英漢文化背景的差異,有些片名需意譯出其隱含意義,以免造成中國觀眾對原片名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的誤解和迷惑。例如,美國經典名片The Waterloo Bridge,其片名如直譯為《滑鐵盧橋》,就容易讓中國觀眾聯(lián)想到拿破侖打敗仗的地方,而該片卻與此毫無關系,是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該片名被意譯為《魂斷藍橋》,既保留了原片名的基本形式,又以“魂斷”二字貼切的表達出該片的悲劇內涵。又如,美國恐怖片Seven,片名充滿了濃厚的西方宗教色彩,指的是圣經中說到的七種罪過,影片內容包含了七個對應的恐怖故故事,如果僅僅直譯為《七》,會讓觀眾很迷惑,不知所云,因此意譯為《七宗罪》,使影片主題鮮明,讓中國觀眾能夠比較順利地讀懂其中的宗教內涵。
西方電影喜歡用人名或地名來命名,但遇到觀眾不熟悉的人名或地名時,為消除中國觀眾的疏離感,應采取意譯來體現(xiàn)片名與影片內容的語義對應。如英國影片Olive Twist,根據(jù)影片講述的一個孤兒在倫敦的故事譯為《霧都孤兒》,增加了影片的親切感。奧斯卡獲獎影片Erin Brockovich如果音譯為《艾琳·布勞克維奇》,既饒舌又費解,譯為《絕不妥協(xié)》就能很好地體現(xiàn)女主人公不畏強權,勇敢捍衛(wèi)正義的可貴精神。英國影片The Heroes of Telemark,其中Telemark為挪威南部一個長年積雪的地方泰勒馬克郡,意譯為《雪地英雄》更符合中國觀眾的審美情趣。
(四)創(chuàng)譯
創(chuàng)譯是指翻譯時脫離源語言在語意與語音上的束縛而進行的一定程度的創(chuàng)造性的翻譯,即所謂的“另起爐灶”,追求的是譯語與源語在功能或效果上的對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創(chuàng)譯是基于源語的翻譯,譯者有一定的“創(chuàng)作”空間,在翻譯時進行適當?shù)耐卣够蜣D換,但不是純粹的或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作。通過創(chuàng)譯翻譯的片名幾乎看不到原片名的影子,是譯者為了引導觀眾對影片的正確理解而進行的“創(chuàng)造性的背叛”。創(chuàng)譯在英文片名的漢譯中應用更廣泛,更具有中國特色。
英文片名采取創(chuàng)譯的上乘之作是根據(jù)同名小說改編的美國電影Gone with the Wind。原著譯名為《飄》屬于直譯,做到了忠實于原文,但作為電影片名其商業(yè)性與文藝性卻大為遜色。而譯為《亂世佳人》則取得了體現(xiàn)商業(yè)價值和符合中國觀眾審美心理的雙贏。“亂世”交代了故事發(fā)生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期間的背景,“佳人”則喚出了影片中美艷絕倫的女主角,譯名形象地道出了女主人公坎坷的經歷。再如,美國電影Top Gun,講述的是一群技能超群的飛行員的故事,top gun在美國俚語中正是指這樣的一群人,但如果譯者望文生義,直譯為《最好的槍》,就使得原片名的內涵完全喪失,并且還會誤導觀眾認為這是一部槍戰(zhàn)片,而結合原片內容創(chuàng)譯為《壯志凌云》,就傳神的表達出劇中飛行員們的風采,既符合影片的內涵又具有中國文字的藝術美感。
有時基于文化功能對等原則采用中國的傳統(tǒng)典故或成語來對英影片進行創(chuàng)譯,也是一個讓人拍案叫絕的做法,產生驚喜的效果。如Brief Encounter譯為《相見恨晚》,原名的神韻和原片的氣派都得到了再現(xiàn)。又如,Entrapment——《將計就計》,Affair——《疑云密布》,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若夢》等。
電影是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和文化交流形式,其片名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嚴復曾說:“一名之立,旬月踟躕”。英文片名的翻譯必須慎重嚴謹?shù)膶Υ荒芎翢o標準地隨意亂譯,而應在翻譯策略的指導下,采取適當?shù)姆g方法,基于原片內容、片名來源、語言功能及文化內涵,使譯名形式與原名內容達到統(tǒng)一,譯名的文化功能與原片的文化內涵達到對等,譯名的藝術美感與觀眾的審美情趣達到和諧,保證英文電影的藝術價值和商業(yè)效益取得共贏。
【參考文獻】
[1]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2]陳宏薇.漢英翻譯基礎[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3]賀鶯.電影片名的翻譯理論和方法[J].外語教學,2001(1)
[4]何躍敏.當前西片譯名中的問題與策略[J].中國翻譯,1997(4)
[5]陳青.電影片名的翻譯[J].電影評介,2007(5)
【作者簡介】左 毅(1977- ),女,廣西柳州人,“英語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教育學碩士,柳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公共教學部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課程建設、教育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