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東
摘要:課堂提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十分有效的教學策略,能明確教學目標,啟發(fā)學生思維,實現師生有效互動,增強教學效果。對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策略的實施進行分析,為小學一線數學教師的教學提供有效的指導。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課堂 提問策略
1、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策略的應用現狀
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應用,是教學有效開展的需求,設計出有層次性的問題有利于學生開展更加高效的教學。教師就應當與不同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任務結合在一起,設計出有針對性的課堂提問方式,按照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組織并實施高效的學習方式,繼而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促使學生在課堂有效提問中進行問題的分析、思考以及解決,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也要提升學生的教學水平與質量,促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然而課堂提問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著一些不足,仍然是以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單一模式,很少學生能主動地提出問題,或者是對教師的教學進行之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掌握著課堂的教學節(jié)奏和進度,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不出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難以得到培養(yǎng)。還有,教師在實施課堂提問模式的時候,提問方式一般都是單一的口頭形式,學生的回答方式則是以學生答題為主,或者是集體齊答的形式,這樣問答形式過于單一,也缺乏創(chuàng)造性,很難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機會回答問題,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以及學生學習思維的拓展。還有,小學教師在實施課堂提問模式時,提問的內容缺乏針對性,有的直接來自于教材內容,提問也比較側重于記憶性的問題,缺乏對發(fā)散性、啟發(fā)性的問題設計,學生的思維能力也無法得到有效調動。目前,小學生出現學習困難的情況還是比較多的,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提問的次數比較少,或者是教師針對一些數學知識點進行記憶性的提問,這種情況下,教師很難得到學生的信息反饋,學生也怯于向教師請教問題,久而久之,對學生有十分不利的影響。還有一點就是課堂教學整體氛圍很難提升,教師提問的比較隨意,不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的問題,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往往被忽視在,這樣的課堂提問并沒有太大的意義。
2、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的對策
2.1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面向全班學生提出數學問題,根據班級內學生的平均能力設定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問題解析之中,改變指定學生回答問題的形式。為確保提問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設施的配合下提出問題,讓問題直觀形象地展示給每一個學生,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當學生積極性不佳時,可以用隨機抽查的方式,讓學生將注意力專注到課堂教學中。在講解空間與圖形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所媒體設施展示立體圖形,將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形象,讓學生通過觀察圖形,分析空間圖形的特點。
2.2科學控制課堂提問的難度
在開展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時,教師要立足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特點,控制好課堂提問的難易程度,讓問題具有挑戰(zhàn)性的同時,匹配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并秉承先易后難的原則,先設定簡單一點的問題,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避免一開始難度過大,使得學生的積極性大大降低。因此,為保障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教師要合理控制問題的難易程度,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從已經學過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入手,讓學生分析平行四邊形與這些圖形的外觀差異,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和重難點。循序漸進的提問方式符合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利于促進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此外,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選擇適宜的問題在課堂上討論。
2.3數學課堂提問要有多樣性
由于問題的內容、性質和特點的不同,課堂提問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幾種:(l)直問,對某一簡單問題直接發(fā)問.它屬于敘述性提問,是教師在講述性談話中的提問。其表現形式為“是什么?”“有什么?”等。(2)曲問,有些問題原本可以照直敘述,但那樣往往缺失啟發(fā)性,難以啟動學生的思維,學生印象不深。若改變原來敘述的方式,巧設提問的角度,讓學生的思路拐了一個彎、搭上橋,才能找到答案,這樣就能更有效地刺激學生的大腦,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興趣,促使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3)反問,針對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或是某一問題的糊涂認識和錯誤癥結發(fā)問,使學生幡然醒悟,達到化錯為正的目的。(4)激問,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學生處于準備狀態(tài)時使用激勵性的提問,激發(fā)學習情緒,促使其進行知識間的類比、轉化和遷移,把學生從抑制狀態(tài)調動到興奮狀態(tài)。(5)問,對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需要疏導或提示時,在關鍵處發(fā)問,循序漸進地達到理解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目的。
2.4師幣生關系融洽,活躍課堂氣氛
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情感溝通,主要靠語言,教師語言情感的流露,對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影響特別大。學生們會隨著教師富有激情的語言進入到興趣中去,隨著教師鼓勵的語言投入到認知中去,隨著教師贊揚的語言沉浸到成功中去,在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除了要準確、清晰、精煉,更重要的是要親切、自然,富有童趣、富有情感,具有激勵性。低年級學生心靈比較脆弱,教師過多地指責和過高的要求會刺傷他們的自尊心,降低其自信心,削弱他們的創(chuàng)造興趣。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的選擇、學生的個性,關心每一名學生。在學生出錯時,不過分批評指責,而是給他們改過的時間,使學生感到“老師在期待著我”,從而自覺地投入到積極學習之中。所以筆者在教學中盡量采用“你真棒!”“再想想”“淮有更好的辦法?”等富有激勵性的語言。
總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還能在師生之間搭建有效的溝通橋梁,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傊?,一線數學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注重課堂提問方式的應用價值,及時革新課堂提問的應用觀念,增強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魏佳.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的相關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33.
[2]高煒.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3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