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鳳春
摘要:浙教版的初中科學是集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學科于一體的綜合性科目。其中的一些重難點知識由于太抽象而在實際教學中往往難以突破。語文中“打比方”和“擬人化”的教學方法在科學教學中也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打比方;擬人化;科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 ? 文獻標志碼:B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5-0238-02
初中的科學是一門知識面非常廣的學科,涉及了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諸多的內容。這對授課老師是很大的挑戰(zhàn),但同時,學生也容易在變化莫測的學習中找到對科學的興趣。初二的科學是初中科學教育的一個轉折點,從初一的觀察性學習到初二的探索性學習,不管是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都有了一個明顯的提高(浙教版教材)。學生在進入八年級科學的學習后,普遍反映知識難度太大,學習比較困難,導致不少學生,特別是一部分女生接受起來比較慢。如何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接受重難點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語言的直觀性非常重要。所謂語言直觀性,就是指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既活潑、有趣、逼真,又深入淺出、易于接受。語言直觀最好的形式就是“打比方”。教師能深入淺出地選用一些富有情趣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有味,降低學生思維的難度,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現(xiàn)根據作者本人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形象化化教育使知識點更加簡單易懂的方面進行簡單的舉例。
一、“打比方”教學在“物體浮沉條件”中的應用
浮力這一節(jié)的學習是繼密度和壓力壓強之后的又一個重點和難點。該節(jié)的知識往往綜合密度考察學生的應用能力,在判斷物體沉浮條件時,如何根據液體和物體密度大小判斷物體的沉浮情況,學生往往難理解,且不易記住。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物體浮沉情況,請根據物體的重力和所受浮力的大小來判斷。
1.一個密度為1.2×103千克/米3的物體浸沒入水中,試判斷該物體是否下沉?(答:下沉)
2.一個密度為1.0×103千克/米3的物體浸沒入水中,試判斷該物體是否下沉?(答:懸?。?/p>
3.一個密度為0.6×103千克/米3的物體浸沒入水中,試判斷該物體是否下沉?(答:上?。?/p>
4.一個實心鐵球浸沒水銀中,試判斷鐵球是沉還是?。浚ù穑荷细。?/p>
師:同學們認真觀察看看,物體的浮沉還可能跟什么因素有關呢?
通過受力推導了浮沉與液體和物體密度的關系:
以懸浮為例:F浮=G物→ρ液gV排=ρ物gV物
∵物體浸沒
∴V排=V排,約簡得
∴ρ液=ρ物
其他類推可得:
F浮>G物→上浮→ρ液>ρ物→漂浮
F浮 F浮=G物→懸浮→ρ液ρ物 我們如何來記憶呢?當物體的密度比液體密度大時,物體比較厲害,液體休想把它抬起來來;當液體和物體的密度相同時,液體此時就認為物體是自己人,那么液體就說你在我里面任何地方都可以,因為大家是自己人嘛;但是當物體密度比液體小的時候,此時液體就來勁了:你密度這么小,別想到我里面來,出去出去!給我乖乖待在液面上!這樣記是不是方便多了呢?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特殊物質替代法”將該知識落實:學生都有石頭投到水中下沉,塑料在水中上浮的生活經驗。如能將這樣的生活實例和理論教學結合起來,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把復雜單調的知識投入生動活潑的日常人際關系中,給抽象的知識以豐富的生命活力。增加物體課堂的趣味性。 二、擬人化教育在“溶液”的應用 1.飽和溶液。在定義飽和溶液的時候,有諸多的限制條件。嚴格的定義是: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xù)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這里有三個關鍵點:一定溫度、一定量溶劑、強調這種溶質。抽象的概念如何讓學生理解深刻?我們可以這么比喻:夏天某同學吃了兩碗飯吃飽了。我們必須限定一定的季節(jié)(即溫度)、某人(即一定的容量)、吃飯吃飽了,那么可能季節(jié)不同(溫度不同),人不同(容量不同)就沒有飽,也可能其他都相同,飯是吃飽了,但是還可以吃水果等。據此同理。 2.質量分數。在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我起先發(fā)現(xiàn)質量分數是小學數學的問題,應該不難理解。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這個概念與飽和溶液一樣,看似簡單但實際抽象,對于科學和數學基礎薄弱的同學來說,理解起來比較費解!在教學中,我們從學生最熟悉的生理鹽水濃度引入: 師:生理鹽水的質量分數就是0.9%。它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100份質量的鹽水中,含有食鹽的質量為0.9份。——但這樣的解釋比較抽象。 師:我們怎么來理解呢?比如現(xiàn)在有一家總資金為100萬的企業(yè),你的股份是20萬,那么你的股份占公司總資金的多少呢?生:20% 師:質量分數也是同樣的道理。就是溶質占總體質量的百分比,這個總體就是溶質和溶劑的總和,也就是溶液。如果你繼續(xù)投資,那么你占公司總股份的百分比會增加,同理,老師往溶液里面繼續(xù)加溶質(相當于你繼續(xù)投資),溶質的質量分數就會增加。當別人投資增多(即溶劑增多)的時候,你的百分比就會下降,溶液的質量分數也會下降。 這樣的處理站在學優(yōu)生的角度看來有些畫蛇添足,但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形象的比喻不僅能更好地幫助學困生更直觀地理解知識,對整個課堂的氛圍調節(jié)也起了積極的作用。 三、擬人化教育在“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的應用 [活動一]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有關嗎? 師:在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控制哪些變量呢? 生:控制導體的材料和粗細相同,研究當導體長度發(fā)生變化時,導體電阻的變化情況。endprint 教師指導學生按表格完成實驗并記錄數據: 分析實驗數據,可以得到鎳鉻合金線什么結論? 生:導體的材料、粗細(橫截面積)都相同時,導體越長,電阻越大。 師:對,我們把電阻(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比作街道(道路對人流的阻礙作用),當路面的材料相同,街道寬度相同時,如果這條街道很長,要過去的阻力就會比較大。越短,阻力就越小。 [活動二]研究導體的電阻與粗細的關系 師:在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控制哪些變量呢? 生:控制導體的材料和長度相同,研究當導體粗細發(fā)生變化時,導體電阻的變化情況。 完成實驗并記錄實驗數據: 分析實驗數據,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生:導體的材料、長度都相同時,導體的越細(橫截面積越?。?,電阻越大。 師:當街道路面材料相同,長度相同時,道路越寬,阻力就越小。 導體的電阻跟長度、橫截面積的關系相當于我們人在街上行走,街道越長,街面越窄,行人受到阻礙的機會越多。同理,導體越長、越細,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受到的阻力也就越大,電阻就越大。 四、擬人化教育在“金屬的活潑性(置換反應)”的應用 教師設置以下實驗讓學生操作: 1.在盛有硫酸銅溶液的試管里浸入一段潔凈的鐵絲——表面有一層紅色物質生成 2.在盛有硫酸亞鐵溶液的試管中浸入一段潔凈的銅絲——銅絲表面沒變化 3.在盛有硝酸銀溶液和硫酸鋅的試管中,分別浸入一段潔凈的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的銅絲表面有一層銀白色物質生成,而浸入硫酸鋅溶液中的銅絲卻沒有發(fā)生變化 指導學生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Cu+2AgNO3==Cu(NO3)2+2Ag 教師在介紹置換反應和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之后,如何讓純理論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呢? 師:金屬的活潑性跟人有相似之處,較活潑的人往往更有主動權。當活潑的金屬碰到不活潑的金屬化合物后,活潑金屬就把不活潑的金屬趕出來,不活潑金屬就變成單身了——單質?;顫娊饘僮约簞t占據了它原來的地位,跟陰離子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化合物。 五、擬人化教學在“原子結構”的應用 教無定法。重難點的突破需要教師對教學過程的精心設計,也需要語言的生動活潑,才能更好地將學生引入到科學的奇妙園區(qū)。所以,在許多教學難點上,教師若能巧妙地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就可以把深奧的理論形象化,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復雜的東西簡單化,使學生有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物之感,在增強理解知識的同時,給人以美的享受。學生學習氣氛活躍了,啟迪了思維,也達到了易于理解和接受知識的目的。生動的比喻增強了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形象理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