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妹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煩瑣的分析來替代學生的閱讀實踐。學生只有通過閱讀文本、理解文本,超越文本,最終實現(xiàn)內(nèi)化知識,形成技能,積淀底蘊,才能厚積薄發(fā)。強化默讀訓練就是在于提高學生閱讀速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默讀 ? ? 略讀課堂 ? ?教學效率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是教學活動的排頭兵,一直以來深受廣大語文教師所關注。按照實驗教材資源的整合,課文分為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兩種,前者以讀為主,是以全面訓練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特征的綜合性課程,其教學任務通常包括理解、情感熏陶、知識習得、語言積累和運用幾個方面,以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為核心。后者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略讀能力,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課文的主要思想感情或深層含義,并學習略讀方法。簡而言之,精讀課是學方法,略讀課是練技能。顯然,教好精讀課文是基礎,落實好略讀教學是關鍵,它事關學生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訓練的提高。那么,如何實施有效教學,打造高效略讀教學課堂呢?
一、粗放地默讀,讀出文章的大意
默讀比朗讀更重要,它是個性化的閱讀,眼看心思,學生多項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同學之間互不干擾,注意力集中,適用于思考難度較大、需要進行抽象思維活動的閱讀??v觀實驗教材的編排,每冊教材都由6—8個不等的單元組成,每個單元又均由單元導語、課文和語文百花園三大部分組成,體現(xiàn)了教材排版的邏輯性和嚴謹性。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認知水平不斷提高,從中年級起,課文一般以3∶1的比例呈現(xiàn)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其教學目標的導向性開始擴張,逐步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學會解讀教材就是教師的一種智慧。我們語文教師要用語文的頭腦思考語文的教學現(xiàn)象,用語文的手段解決語文的教學問題。略讀課文是精讀課文的延伸,它在課文后面的思考題都安排了一些“默讀課文,思考問題”等之類的提示。透過紙面文字,我們讀懂了它內(nèi)在的本質(zhì)。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大膽放開手腳,當好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和好伙伴,讓學生帶著問題靜靜地讀書,在默讀中學習,在默讀中思考,在默讀中理解,在默讀中感悟,珍惜學生默讀思考的時間,保證學生通讀課文,初知大意,能夠羅列課文要領,做到一練一得,松弛有度。
二、選擇地默讀,讀出課文的重點
《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三個學段的默讀分別做出了規(guī)定:第一學段:學習默讀 ,做到不出聲,不指讀。第二學段:初步學會默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第三學段: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顯然,對象不同,默讀的深淺難易要求就有所不同。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事物呈現(xiàn)次數(shù)越多,學生對事物的記憶就會越深刻。強化默讀次數(shù)就是要讓學生多次來回地走進文本,實現(xiàn)與教材多次的對話。會讀書的人能夠把短的文章讀長;反之,又能把長的文章讀短。略讀相對于精講,長短相對而言,一般來說,略讀課文篇幅較長,內(nèi)容較多。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讓學生揮刀割舍,把較長的文章讀短,這需要我們教師及時引導學生二度走進文本,對文章進行強化默讀。
三、精確地默讀,讀出文章的空白
略讀課文文質(zhì)兼美,可讀性強,教材里的片段篇章無不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懸念和遐想,勾勒出一道道無痕的美麗。能看到的白紙黑字我們?nèi)菀桌斫?,那觸摸不到的深處我們難以讀白。教學時,富有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往往用教材來教,注重知識的拓展;反之,不成熟的教師僅僅教教材中的文字,跳不出教材的圈子。然而,教材的空白又是拓展教材的最佳切入點,是發(fā)散學生思維訓練的有效平臺。因此,在學生一次默讀、二次默讀的基礎上,教師要再次強化學生的默讀,有篩選、有揣摩地讀,讀出弦外之音,讀出文外之意。例如《月下槳聲》一文,課文前半部分濃墨重彩地描寫了人物的言行舉止,為下文做了鋪墊。眾星托月,文章的精髓濃縮在課文結尾,且看下面兩個片段:
片段一:“每天早上,我推開窗子,發(fā)現(xiàn)遠處的水面上總有一葉或者兩葉小船,像什么人無意中遺落了一兩個發(fā)夾,輕輕地別在青山綠水之中。但那些船上沒有一點紅。每天晚上,我走在月光下的時候,偶爾聽到竹林那邊還有槳聲,是一條小船均勻的足跡,在水面上播出了月光的碎片,還有一個個夢境。但我依稀聽得出槳聲過于粗重,不是來自一個孩子的腕力?!?/p>
“每天早上,”、“每天晚上”,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人貴在持之以恒。穿越那“均勻的足跡”,飽覽那“月光的碎片”,“我”看到了祖國下一代正在茁壯成長?!耙粋€個夢境”就是作者寄予下一代的希望。那“不是來自一個孩子的腕力。”,潛移默化,父輩熏陶,世代相傳。
片段二:“我不明白,是何處的槳聲悠悠飄落到我家的墻根?!?/p>
“我家的墻根”是為人之本,處世之基。根基不牢,何談高樓萬丈。那“槳聲”就是勤勞、誠實、淳樸的象征。姐弟倆就是勞動人民的縮影,不求名不求利,只圖一生過得實實在在。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生能夠捕捉到教材的空白,并不斷地縱橫拓展延伸,那就是我們所期待看到的課堂。
俗話說得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略教不略學,簡化不簡單,七分機智,十分扎實,略讀教學因強化默讀次數(shù)而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玉坤.圈畫批注 深入淺出[J].小學語文教師,2011(11).
[2]陸海燕.淺談小學語文的文本細讀[J].小學教學參考,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