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勿讓新詩教育成為“荒棄的園地”

2015-10-22 22:02李俏梅
中國大學教學 2015年9期
關鍵詞:核心理念

李俏梅

摘??要:新詩通識教育是詩性生命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使新詩獲得群眾基礎的重要途徑。但是目前面臨多重困境。論文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破除困境、改善教學的一些路徑,包括內容的選擇和詩性生命教育理念的貫徹,以及將詩歌融入詩人生命歷程的“敘議結合”式講授方法等。并認為適當采用網(wǎng)絡視音頻資料,注重師生互動、個性化朗誦、鑒賞與寫作相聯(lián)系等也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方法。

關鍵詞:中國新詩鑒賞;核心理念;授課形式

新詩教育,在目前的中國教育界可說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小學可能教過幾首兒歌,至于中學,初高中課本中有限的幾首新詩很多老師都是一帶而過,甚至布置自學。在大學中文系,一般還能開出這類選修課,但選的人也不會太多。而作為全校性通識課,開設現(xiàn)狀更加不容樂觀。劉小平教授在一篇有關新詩教育的文章中說,“全國開辦中文專業(yè)的高校有?500?多所,有新詩研究學者的高校,如北京大學、武漢大學、西南大學、山東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等綜合類、師范類大學大都開設了與新詩有關的課程,而其他很多高校卻很難開設。新詩研究、新詩鑒賞與寫作、現(xiàn)代詩歌理論與批評等課程在高??赡芰腥胫形膶I(yè)選修課,卻不一定能被成功選修,而在全校性通識課中被選修的幾率就更小了。”[1]這是實情。為什么會這樣?一是能勝任這個課程的教師不多;二是即使開出來了,學生選課的積極性也不高。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我于2014年下半學年在廣州大學嘗試著開出新詩通識課“中國新詩鑒賞”。下面主要以我上“中國新詩鑒賞”時的體會和調查為例,來談談我對大學新詩通識教育的思考。

一、新詩通識教育的必要性

詩是語言藝術的最高、最精粹的形式,也是最初的形式。人類最初的文學就是詩。詩與人類的關系是一種基于生命根性的關系,我們的生命需要得到語言的存放和慰藉。一個人可以不是一個詩人,但必定不時涌起一些詩性的情感和意念。所以從潛在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是一個詩人。海德格爾的哲學真正懂的人不多,但“人,詩意地棲居”卻成為幾乎中西方家喻戶曉的名言,它體現(xiàn)的正是人對于擺脫工具層面進入審美生存層面的普遍向往,也是人向著他的本真存在形式回歸的內在需求。所以詩歌教育就成了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中外,都是如此。在耶魯和哈佛的通識課表上,我們都可以看到關于彌爾頓、但丁和現(xiàn)代詩歌的課程。而在我國,古典詩歌的教育做得相對好些,現(xiàn)代新詩的普及教育卻做得很不夠。很多人可能認為,中國的古典詩歌有幾千年的傳統(tǒng),就藝術成就來說,遠高于現(xiàn)代白話新詩。既然如此,我們就學那最精華的部分,忽略不那么成熟和完美的現(xiàn)代詩歌,又有什么要緊呢?這個想法貌似合乎邏輯,符合效率最大化的現(xiàn)代信條,其實卻是有問題的。我的基本觀點是,古典詩歌是中華文化的優(yōu)秀遺產,我們當然要學,并且盡可能學得更好;但是也不要忽略了現(xiàn)代詩歌。

第一,古詩固然好,但我們畢竟在一個現(xiàn)代世界中生活,無論是生存于其中的語境還是所使用的語言,都已經(jīng)發(fā)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一個現(xiàn)代的生命如何感受今天生活中的詩意,如何打破固有的或傳統(tǒng)的詩性體驗模式去書寫生命,撫慰生存,依然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或者說需要探索的問題,而百年新詩恰恰在這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參照。我們不能否認古詩的精美,但也難以否認,古詩通常所表達的有限的幾個主題,如自然山水、游子思鄉(xiāng)、仕途失意等很難在我們自身的生命經(jīng)驗中找到對應。相反,書寫現(xiàn)代生活經(jīng)驗的新詩,有一種更切身的敏感性和更尖銳的思想性,常常是我們喚醒自己、反觀自身更有力的鏡像。而從寫作的一面看,很多現(xiàn)代詩人比如北島、顧城等都是從舊體進入新詩的,但他們感覺到舊體不能完全表達自己,而新詩開啟了另一種可能性。這一方面是自從語言由文言變成白話,能寫好舊體的實在不多了;另一方面舊體的形式也難以靈巧精準地表現(xiàn)現(xiàn)代人的生活?,F(xiàn)在寫舊體的依然不少,但往往停留在打油和應酬的水平,真正表現(xiàn)詩歌的生命深度和思想深度的是新詩。如果我們完全不讀寫現(xiàn)代新詩,我們可能會陷入對于自身詩性經(jīng)驗的壓抑和遺忘之中。是一些優(yōu)秀的現(xiàn)代詩篇,是它們的語言探索和形式探索,使我們建立起新的詩性經(jīng)驗模式。

第二,現(xiàn)代新詩需要培養(yǎng)自己的讀者。平心而論,現(xiàn)代新詩在百年的歷程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是為什么不能得到承認和傳播呢?美籍華人學者奚密曾在《為現(xiàn)代詩一辯》一文中提出過這樣的觀點:現(xiàn)代詩沒有培養(yǎng)好自己的讀者[2]。這是一個有見地的觀點。中國的古典詩歌恰恰在這方面做得極好。每一個讀書人都會做詩,會評詩,當然做和評的水平有個體差異,但是可說遍布“知音型的讀者”。而現(xiàn)代詩歌,讀者們覺得沒有培養(yǎng)自身作為一個合格讀者的必要。其實讀者也是需要培養(yǎng)或自我培養(yǎng)的。廢名在1920年代寫過一篇論新詩的文章,他說古詩是“詩的形式,散文的內容”;而新詩是“散文的形式,詩的內容”,這個詩的內容卻是最難表達和體味的?,F(xiàn)代詩的語言工具是白話,又放棄了格律、用典、對仗、押韻等明顯的詩的形式,它所仰仗的就是感性敏感和深刻包容的思想性,而白話本又是一種比較粗糙淺顯的語言,這之間就有矛盾。在提高現(xiàn)代白話的語言表現(xiàn)力和內涵承載量的過程中,現(xiàn)代詩歌就學習了西方詩歌也包括中國古典詩歌的很多技巧,導致了五四時期原本為普及而生的白話詩變得專業(yè)化并有理解的難度。當然白話新詩也在不斷的自我調整之中。但不管是哪一種詩歌,是通俗易懂的還是艱深的,都需要讀者有一定的藝術判斷力和解讀能力。我們恰恰在這方面做得不夠,我們沒有隨著新詩的建立培養(yǎng)具有現(xiàn)代詩學意識的讀者。而沒有高素質的讀者,對于好的詩歌生態(tài)的形成是有阻礙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新詩教育也是必要的,是其長久發(fā)展的一個必要基礎。

二、面臨的困境及努力之后的效果

無論從人的需要還是詩的需要,新詩通識教育都是必要的。但是困難實際地存在。在授課開始之前,我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大體上圍繞幾個基本的問題:(1)選這門課的學生中有多少是真正喜歡現(xiàn)代新詩的。(2)學生們對新詩的了解度。(3)如果他們不大喜歡新詩,原因是什么??他們對新詩有什么樣的先入之見?相關結果如下:僅有不到10%的學生因為“對詩歌有濃厚的興趣”而選修此課,“為了學分”而選修此課的占到40%,剩下的一半略強的學生因為“對新詩不了解,想彌補和提升一下”。這是個什么情況呢?我認為這不是最壞的情況??偣?50人(我校規(guī)定通識課一個班不超過此數(shù)目),有10多個學生很喜歡,有80來個學生想來了解,積極的課堂還是可以建立起來的。但是非常有難度。博爾赫斯曾經(jīng)說讀經(jīng)典要抱著“先期的虔敬和神秘的忠誠”,在大學課堂,尤其是新詩課堂,幾乎是難以實現(xiàn)的了。可以說,這些學生對于本課的“忠誠度”是極低的,一旦他們覺得“沒什么意思”,逃課或者完全不聽課的情況就會發(fā)生。另外的情況是,約25%的學生從未讀過中學課本以外的新詩,僅有9%的學生“非常喜歡自己找詩”來讀,這和表示因為興趣而選修此課的學生數(shù)接近。學生們喜歡的現(xiàn)代詩人主要是徐志摩、顧城、海子、余光中,很多重要詩人的名字他們“從未聽說”。他們的詩歌觀念也比較陳舊,一般學生都認為“唯美的語言、浪漫的情懷、強烈的感情”是詩最重要的品質,僅有20%的學生認為“精煉、準確揭示真相的能力”是重要的。這實際上說明學生們是在不了解或不太了解新詩的前提下不喜歡新詩的,他們鑒賞新詩的能力也很有限。他們不喜歡新詩的原因可能多種多樣,但是有幾個因素是共同的:一是周圍環(huán)境,詩歌在一般人們的生活中不占有什么位置。二是認為新詩跟古詩相比,成就不大,沒多大意思。甚至有學生認為新詩是某種莫名其妙、裝腔作勢的東西,某種非常“無聊”的東西,有30%的學生則說看不懂。

然而,在如此嚴峻的困難面前,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我發(fā)現(xiàn)還是取得了相當?shù)闹辽偈浅隽宋业念A期的效果的。95%以上的學生肯定了這門課開設的意義,并且收獲是全面的,不但是對于新詩的知識方面的了解,更改變了不少學生對于新詩的看法和評價,尤其令人高興的是他們對于詩歌與自身生命關系的領悟。土木系一位學生在課后所寫的書面感想中說:“在高中,對一首詩的鑒賞往往通過特定的‘套路來賞析,但在這門課中,我更多的是用心,用情感讀懂一首詩。”美學與設計學院的一位同學這樣寫:“我越來越覺得,詩是一種很奇異的存在,你可以是娓娓道來,也可以是直抒胸臆,總之,自己的情感與心靈總會在詩歌中放松再放松。與其說這門課教會了我許多詩歌,倒不如說是詩歌教會了我和自己說話,或許這也是這門課對于我精神上的意義。以后我會讀更多的新詩,這畢竟是讓我心靈所動,一門獨一無二的課程?!敝谎云Z,足以說明他們對詩歌本質的體認,是令人欣喜的。這門課的學生評價也獲得了90分以上,說明它還是比較受歡迎的一門通識課。它也表明:新詩教育可能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難,只要努力去做,還是會有突破的。本來,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生命感受力最為豐富的時期,他們內心詩性的東西是很容易被喚醒,期待被喚醒的。當然我們也需要足夠的能力去喚醒它們,對于所要講授的內容有相當?shù)脑O計并注意傳授的方式。下面我主要總結和介紹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三、通識課的內容選擇和貫穿的核心理念

“中國新詩鑒賞”作為通識課,沒有規(guī)定的教材,也沒有人規(guī)定你非如此講不可,所以對于教師來說,還是有比較大的自由度的。關鍵是要能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引發(fā)對現(xiàn)代詩歌的好感,實現(xiàn)這個目標就是“功莫大焉”。當然跟中文系的選修課程比,應該還是有一些區(qū)別的??偟膩碚f,我是弱化了詩歌史的知識,強化了對單個詩人及其代表性詩篇的解讀,并且盡量讓當代有影響的優(yōu)秀詩人占有相當?shù)谋壤驗檫@些詩人往往中學課本中沒有涉及,但的確又能代表現(xiàn)代詩歌所達到的新高度。具體說來我講述的詩人包括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馮至、艾青、穆旦、北島、顧城、舒婷、歐陽江河、王家新、海子、王小妮等。由于時間關系(32課時),有些詩人講得比較簡略。而在進入具體的詩人講述之前,我有一個比較長的導論,講述我所認為的關于中國新詩的一些基本問題,它們包括:(1)放棄對新詩的偏見,以平等心態(tài)進入新詩;(2)現(xiàn)代新詩的基本特征:語言、思想、結構及歷史維度;(3)如何鑒賞:知人論世與“細讀”法。無論是在前面的導論部分還是后面的詩人個案講述,我都貫穿了幾個關鍵詞,也可以說核心理念:生命、技藝和歷史維度。

導論中的第一個問題,我覺得非常重要。如果不破除學生對于新詩的偏見,如果他們帶著不屑和誤解進入課堂,我這個課就沒法進行下去。除了向他們展示今天的“好詩”之外,我主要從詩歌的本質是一種生命抒寫這個角度來破除他們的偏見。詩人為什么寫詩?往往是感覺到一種內在的需要,我們可以舉出無數(shù)個例子說明詩人寫作的最初沖動是生命的,最后決定因素也是生命的。比如有些詩人開始寫得好,后來反而不好了,按說技巧是早就掌握了的,為什么不出好詩?郭沫若就是一個例子。在舊體詩里,我們也可以看到格律辭藻都不錯的詩,但就是沒有一種生命的靈氣。保持生命的敏感和穎悟狀態(tài),并能真切表達出生命的深層體驗,才能算是好詩,無關新舊。我在課堂上用PPT的形式打出當今詩人張執(zhí)浩的一段話:“文學是發(fā)展的嗎?詩歌是進步的嗎?在我看來,詩歌從來沒有‘進步過,當然也就不存在‘退步之說。詩歌從來就存在在它該待的地方,以四律、五律、七律,以歌賦,直至白話的形式存在著,并在不同時期、不同的語境里形成了一座座難以逾越的高峰。詩人的唯一使命是,就近找到你最為熟悉的語言,最合乎你個人氣質的語言,‘說出你對世界、對生活、對命運的感受、理解和洞見,而勿須擔心你的這種感受和見解是否會與前輩‘撞車。”[3]這段話在課堂上產生了很好的影響,不少學生認同這個觀點。我盡量讓學生認識到,任何時代都既有好詩也有壞詩。而在每一個時代的當代,壞詩甚至看起來更多。比如清代,乾隆皇帝一人就做了四萬首之多,是《全唐詩》的總量,其中的“壞詩”一定多過好詩。今天的詩歌也一樣,有壞詩很正常,關鍵是這個時代最好的詩和詩人所達到的高度。這個問題的講述可以使學生比較客觀地對待新詩,而不再有先入之見。

詩歌是生命的,但詩歌也是技藝的,技藝為生命的表達服務。技藝考慮的問題是:如何才能更準確、更深刻、更優(yōu)美地呈現(xiàn)出生命經(jīng)驗?我以專節(jié)的形式講到現(xiàn)代詩歌對語言、思想和結構等的追求,比較集中和全面地呈現(xiàn)現(xiàn)代詩和古代詩不一樣的美感經(jīng)驗。畢竟我們必須讓學生確確實實感受到現(xiàn)代詩歌的美和魅力,詩歌才能走進他們的心靈。要讓學生理解這些現(xiàn)代詩的基本詩學問題也是有些困難的,我的方法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舉出大量的例子,不一定是中國詩歌,也有外國詩,因為實際上中國現(xiàn)代詩受到西方詩歌的強烈影響,而在某些方面,西方詩更加技勝一籌。以現(xiàn)代詩歌的思想表達為例,我講到現(xiàn)代詩與古詩的區(qū)別:現(xiàn)代詩更加注重思想的表達,并且要達到與現(xiàn)代哲學媲美的層次,但是它“不直接說出哲學,它只是暗示”,這與宋詩的“問渠哪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直接給出答案不一樣。我以卞之琳的《斷章》、里爾克的《嚴重的時刻》來說明現(xiàn)代詩的這種思想表達趣味。而在進入具體詩人的講述環(huán)節(jié)時,馮至、穆旦、歐陽江河都是極好的、可深入闡述的例證。他們也是技藝性和生命性結合的典范。

“生命的”讓學生對詩歌有親近感,“技藝的”則使他們保持一種謙遜的態(tài)度。但是“歷史之維”也是不能欠缺的,這涉及對于經(jīng)典的相對性以及現(xiàn)代詩歌依然存在的欠缺性的理解?,F(xiàn)代新詩的產生作為白話文運動的一部分,原本是源于一場思想和文化的啟蒙運動,白話僅僅因為更加通俗易懂被選為了載體。在詩歌這種形式化要求相當高的文學體裁中還存在許多不足是可以理解的,我們也因此可以理解那些曾經(jīng)為新詩的發(fā)展做出過巨大貢獻但現(xiàn)在看來也不見得叫好的詩人詩作。比如郭沫若的詩作,這時我會帶領學生回到“原生的歷史語境”中去,理解他“詩的解放”與“人的解放”的結合的現(xiàn)代詩學意義??傊?,生命的、技藝的以及具體寫作語境的某種還原,是我在整個教學中貫穿的理念,而以詩性的生命教育作為核心中的核心。

四、基于學情的有效教學方法

詩歌課難講又不難講,難講在于詩意的傳達。有人曾經(jīng)這樣說詩歌翻譯的困難:詩就是翻譯中失掉的部分。就是說,詩歌是不可翻譯的。甚至,我有時也感覺,詩是不可講的,詩就是我們講的過程中失落的部分。在中學,很多老師講新詩,就是把詩用散文的方式翻譯一遍,把空白的部分都填實了,那確實又有什么必要呢?如果講一個詩人,就是首先簡述生平,然后再一首一首地翻譯下去,整個課程就會顯得枯燥無味,而且也缺乏某種行進的內在動力。我采取的方式基本上是“夾敘夾議”,用我一個學生對我課程的評價用語說就是“把詩歌融入到詩人一生的經(jīng)歷里頭,再細細道來”。這樣的效果就是“她把詩歌講得鮮活,是鮮活的詩人寫的鮮活的詩”。詩人在什么樣的情境之下與詩歌相遇,在何種情形之下寫下某詩,背景材料與對于詩歌本身的駐足細讀結合起來,融匯起來,在課堂上也形成一種“走走停?!睆埑谟卸鹊墓?jié)奏?!白咦摺钡臅r候有某種故事性,有點關于詩人背景或生平的小故事,“停?!钡臅r候是對于詩歌的深度品讀,這樣比較容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而在細讀詩歌的時候,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能準確地、點穴一樣地說出某個詞、某個句子、某首詩和某個詩人的好處來,并盡量講出點新意。比如講徐志摩。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是中學時學生都學過的,那還有什么好講呢?除了精美之外,我會講它的好“在眼前景與過去景之間的疊加和轉換”,這也是個寫作的技巧,現(xiàn)代詩歌及繪畫藝術常用的手法。講戴望舒的《我的記憶》,我會講這是一首中年的詩,它寫出了“一個以記憶為生的中年人的生命狀態(tài)”,而戴望舒生命狀態(tài)的最大特點就是“寂寞和孤獨”。這樣我就把《雨巷》《我的記憶》《樂園鳥》等很多寫孤獨、寂寞的詩串起來了,并揭示出他的“現(xiàn)代性寂寞”——帶有形而上色彩的寂寞的這一特點。而對于歐陽江河等相對較新的當代詩人,作為教師也有一個自我鉆研的問題,真正能理解、能把握的才講。

除此外,比較具體的做法還有如下一些:

(1)會適當?shù)剡x用有關現(xiàn)代詩歌的視頻、音頻資料?,F(xiàn)在的網(wǎng)絡上有大量關于現(xiàn)代詩歌的視頻、音頻資料,尤其是關于詩人生平的,有些制作得相當不錯,資料性強,信息量大,我在課堂上放過關于郭沫若、徐志摩、聞一多、穆旦、歐陽江河、北島、顧城、海子等人的資料片。歐陽江河的我選的是《歐陽江河的異想世界》音頻材料,是一個電臺錄制的連續(xù)節(jié)目。選了其中一段約半小時,有對于歐陽江河的總體簡評,有對一般讀者的采訪,也有歐陽江河自己在節(jié)目現(xiàn)場,我讓學生安靜地閉著眼睛聽。有的學生說自己“比較八卦”,所以喜歡看這些資料短片。在我,是想讓學生了解詩人的生命之旅與詩歌之間的關系,視頻、音頻材料可以給學生更直接的印象,對于漫長的課堂(一連三節(jié)課)來說,也是一種調節(jié)。

(2)采取生講師評等互動方式。除了導論的課程,有關具體詩人的講述,大部分是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在老師指定的詩人范圍內,讓學生報他們有興趣上臺來講的詩人(可自組小組),每次課給予他們30~40分鐘,并要回答老師事先提出的兩個問題。之后,老師再點評、回應、補充和深化。

(3)課堂朗誦。盡管網(wǎng)上有不少詩歌朗誦資料,我還是很少采用。我的方式是自己朗誦和學生朗誦。之所以堅持自己朗誦,是想傳達一種理念: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朗誦詩歌,不一定要帶那種標準的朗誦腔——像詩人一樣地朗誦。有些人并沒有標準的普通話,無法字正腔圓,但是一樣是很動人的朗誦。

(4)鑒賞的時候也注意聯(lián)系寫作的技巧。盡管我們說現(xiàn)在是詩歌邊緣的時代,但是寫詩的人是多的,有“寫詩的比讀詩的多”這樣的說法。因為在今天這個時代,詩歌越來越承擔了一種自我治療的功能,所以不少學生是有一種內在的寫作要求的。人生最富有詩意的年齡段實際上是兩個,一是童年期,孩子的話非常有詩意,有想象力;二是青春期,每個人都是詩人,所以寫作的沖動是一定有的。在考查的作業(yè)里,我也要求學生寫一到兩首詩,大部分學生寫得不怎么樣,但也有令人驚喜之作。

當然,方法使用之外,我覺得最關鍵的還在于授課教師本人必須是有較為深厚的詩歌素養(yǎng)和底蘊的,是有傳播新詩文化的熱情的,這樣方法才可以成為活的方法,并且可隨實際情況而調整。

參考文獻:

[1]?劉小平.?大學新詩教學與校園詩歌發(fā)展的困境及對策[J].?學理論,2012(3).

[2]?奚密,崔衛(wèi)平.?為現(xiàn)代詩一辯[J].?讀書,1999(5).

[3]?張執(zhí)浩.?詩說,說詩[N].?深圳特區(qū)報,2012-06-20.

[責任編輯:陳立民]

猜你喜歡
核心理念
以師為本:學校發(fā)展的核心理念
試論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背景下的討論式教學
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之我見
論中華武術之核心理念
“做中學”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論高校思政工作人文關懷的理論基礎
經(jīng)濟管理類專業(yè)教育的核心理念與教學改革路徑之研究
基于人才成長的職校班級文化建設研究
企業(yè)文化建設的核心在于以人為本
我國休閑體育產業(yè)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