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祺丹
【摘要】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語言學習的重要目標之一,而文化教學也是語言學習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跨文化交流的意識已經(jīng)深入人心。學生具備一定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夠有效避免因文化差異而產(chǎn)生的尷尬,保證了交流的順利進行。中職英語作為中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也是不斷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識。目前,在我國文化教學的意識逐漸受到重視,但在母語文化教學上有所匱乏,導致學生難以英語來表達中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產(chǎn)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為此,本文對中職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進行了一些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中職 英語教學 中國文化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125-01
引言
自我國實施改革開放以來,與國際間的交流日益頻繁,使得國人對英語的學習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需要的興趣,甚至出現(xiàn)了對英語學習的重視超過了對母語學習的重視,出現(xiàn)了很多英語學習者難以用英語向外國人學習中國的文化思想、概念和信息狀況。然而,在當今全球文化日益頻繁的背景下,學習英語既要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同時也不能忽視對中國文化的傳承,以免影響學習者與外國人們進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1.中國文化對外語教學的影響
中國文化對于英語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既對學生外語學習的成效產(chǎn)生積極的正向遷移,同時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阻礙作用。中國文化對學生外語教學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影響:其一,掌握較好的中國文化和母語交際能力的學生,在外語交際能力的獲得上相對更加輕松一些,因為母語語言學習目標和文化背景的相似有利于外語學習的正向遷移,使學生能夠更快掌握外語學習的能力惡化技巧,有效提高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其二,語言之間具有相通性,對中母語文化的掌握有利于學習者對英語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例如,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在理解某種英語文化困難時,可以通過引用相似的漢語文化實例作為輔助,幫助學生對英語文化現(xiàn)象的理解。由此看來,中職英語教學要想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必須具備一定的中國文化知識和母語文化素養(yǎng),這對于外語學習者跨文化交流有效性的提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目前中職英語教學中文化教育的現(xiàn)狀
英語作為國際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是實現(xiàn)國際間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并且其重要性已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然而,隨著英語影響的日漸深入,使得學校教育對英語教學的重視逐漸超越了漢語,從而使得人們對漢語文化的了解逐漸淡化。依據(jù)目前我國中職英語教育的現(xiàn)狀可以發(fā)現(xiàn),在語言學習的課程安排上大多比較重視對英美文化的教授,將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作為首要,而嚴重忽視了對中國文化的滲透。其是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尤其是對于中國的英語學習者,語言技能的學習并非主要目的,其文化影響應該貫穿始終,使他們能夠通過英語這一語言媒介來充分表達思想和對漢文化的認識。英語教學是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xiàn)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平臺。為此,中職英語教學應該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開闊視野,將中國文化滲透其中,是知識在文化的熏陶之下散發(fā)光芒。
3.加強中職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滲透的策略
第一,學生自身要加強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任何一個英語學習者同時都充當著文化傳播者的重要角色,其言行以及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都會影響外國友人對中國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因此我們每個人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都應該加強自身對中國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和認識,主動承擔起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偉大重任。作為學生,應該主動學習,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國文化的精髓,領悟漢文化的獨特魅力,結(jié)合時代的要求,尋找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結(jié)合點,使語言的文化表達功能能夠得到很好地體現(xiàn)。
第二,教師要注重文化意識的滲透和教學方法的選擇。近年來,為了能夠適應經(jīng)濟全球化發(fā)展的需要,我國英語學習的教材內(nèi)容在不斷充實和更新,但依舊很少涉及到中國文化的精髓。一直以來,我國的英語教學都非常注重對歐美文化的普及和教育,而對中國本土文化的涉及非常少。所以,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引導者,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具備豐富的文化素養(yǎng),并注重將文化意識滲透于語言的學習過程之中,結(jié)合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將英語學習推向更廣、更深的發(fā)展道路。
4.結(jié)語
總而言之,語言的學習不僅僅只是一種知識的學習,更多的包含著文化的輸入與輸出。為了能夠更好地達到語言文化交流的目的,中職英語教學應該全面理解中國文化對外語教學的影響,加強重視。一方面,學生自身要自覺加強重視,加深對中國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使語言的文化表達功能能夠得到很好地體現(xiàn);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文化意識的滲透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充當好引領者的角色,不斷推動中職英語教學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刁慧敏.談公外教學中的文化導入[D]. 遼寧師范大學 2007
[2]董琳. 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實證研究[D]. 武漢理工大學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