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穎
摘 要:團體心理輔導的技術(shù)方法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質(zhì),鞏固思政教育的成效。對團體心理輔導與思政教育的聯(lián)系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團體心理輔導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途徑。
關(guān)鍵詞:團體;心理輔導;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19016102
思政教育主要是通過思政課的形式開展,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把團體心理輔導融入思政教育中,不僅有利于加強思政教育課堂的生動性,而且能夠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之用,不斷深入思考,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保障自身身心健康的成長。
1 團體心理輔導與思政教育的聯(lián)系
團體心理輔導與思政教育雖然兩者的概念不同,但是它們之間也有很多相同之處,兩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相同的服務(wù)對象
不管是團隊心理輔導還是思政教育兩者都屬于做人的思想工作,團隊心理輔導的主體是人,它主要是通過間接的方式來改變?nèi)说乃枷牒托袨椋耸菆F體的組成因素,在團隊心理輔導中發(fā)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團體中的各個成員因素在團體中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可以說團體中的每一個成員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輸出者,在這個團體中,成員不僅可以效仿其他的團體成員的行為,還可以從多個方面反觀自身的行為,進而加強對自身的了解。思政教育工作的主旨也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是引導人的思想與觀點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思政教育工作是以人為基礎(chǔ)的社會實踐活動,不論主體與客體都是人,而且是隨著人的需求變化而不斷變化著。
1.2 相似的目標
團體心理輔導與思政教育工作有著相似的目標,改變?nèi)说乃枷牒托袨槭莾烧吖餐哪繕?,團體心理輔導最終的目標是通過團體的活動,改變團體成員的思想與行為,是通過團體的各個成員之間互幫互助來完成的,從大的方面來說,是通過活動反射出自我的問題,促使成員不斷了解自我,接納自我,從而增強自信心,從另一方面來說,通過團體活動,可以掌握團體成員的共性問題,幫助團體的每一個成員解決自身的問題。而思想政治的工作的目標也是通過思政教育活動,促使人的思想和行為發(fā)生改變,并且這種改變要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團體心理輔導與思政教育工作的目標只能說相似,是因為團體心理輔導只要求某些行為是自身心理達到滿意即可,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則是需要全社會認可,才能稱之為目標實現(xiàn)。
1.3 相似的功能
團體心理輔導與思政教育都具備教育的功能,參與團隊心理輔導的成員本身都有一個共性問題,在心理輔導的過程中,他們通過團體討論等方法,從而改變成員的觀念與端正成員的態(tài)度,進而增強受挫折的能力,也可以說團體心理輔導也是團體成員接受教育的過程,而思政教育工作的最根本的內(nèi)容就是對人的思想進行教育指導,思政教育工作的本質(zhì)就是教育活動。
2 團體心理輔導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途徑
2.1 團體心理輔導方法運用到思政教育工作
團體心理輔導不斷的發(fā)展,也顯示出了其獨特的魅力,團隊心理輔導的主要方法有團體討論、角色扮演、行為訓練、快速聯(lián)想、辯論等,首先,團隊討論是團體心理輔導最普遍的方法,主要是針對一個共性問題,團體成員之間根據(jù)收集的資料和經(jīng)驗共同的合作以及更深層的探討,團體成員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不斷發(fā)表自身的看法,并聽取其他成員的建議,從而改進自身的不足,在討論的過程中成員由于積極地參與,不僅體驗到發(fā)表建議的快感,更從中學會了尊重他人,并掌握了與他人合作的方法,把這種團體討論的方式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助于團體成員及時了解到自身的問題并自愿接受到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其次,角色扮演主要是通過運用表演的方式來啟發(fā)團體成員對人際關(guān)系以及自我情況有比較全面的認知,通過模擬日常生活的情境,由團體成員來扮演其中的角色,促使團體成員的情緒在表演中得到釋放,并從中學習處理人際關(guān)系與問題的方法,通過角色扮演會加深各成員對社會地位的理解,這種方式比較容易被廣大學生所理解,把此種方法運用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很容易引起思政教育對象的興趣,從而使教育對象加深對教育內(nèi)容的印象,更好的理解,進而積極主動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2.2 團體心理輔導原則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
團體心理輔導是實踐性比較強的工作,把團體心理輔導的方法與技術(shù)應用于思政教育工作需要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則,才能使團體心理輔導與思政教育工作之間更加融匯貫通,才能促使團體心理輔導真正的發(fā)揮作用。首先,需要遵循專業(yè)原則,在目前的高校中都是以班級集體為單位,班集體成員不論是生活與學習,還是思想問題都是由輔導員教師來負責,也可以說輔導員教師的主要任務(wù)就是思政教育工作,而要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入團體心理輔導,這就給輔導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輔導員不僅具備思政教育工作者應有的素質(zhì)能力,還要具備團體心理輔導的能力,只有具備這樣的素質(zhì)才能團體活動中事先制定比較軸向的計劃,把思政教育工作切實做好;其次,需要遵循平等原則,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工作以強制灌輸為主,但是大學生正值青春年少時期,這種強制灌輸?shù)姆绞胶苋菀鬃尨髮W生產(chǎn)生抵觸的情緒,而團體心理輔導主要團體成員之間的互動為主,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始終保持有序而又輕松的氣氛,進而增強了團體凝聚力。也正因為如此,團體的領(lǐng)導者更應該把自己視為團體中的普通一份子,真誠的對待團體中的每一位成員,鼓勵成員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平等的與其他人友好的溝通,從而促使團體共同發(fā)展,在思政工作應用團體心理輔導這一平等原則時思政教育者,要時刻注意自身的形象,不能高調(diào)的以權(quán)威者的身份出現(xiàn),而是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進而實現(xiàn)雙方共同發(fā)展;再次,要遵循共同的原則,思政教育工作又可以分為兩種教育,即對個體的思政教育與對群體的思政教育,而團體心理輔導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應用,比較適宜引入對群體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去,而且在引入的過程中,不管是思政教育工作還是團體心理輔導都要遵循共同原則。群體思政教育工作主要是針對成員的共性問題而開展組織的教育活動,在引入團體心理輔導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成員之間共同的興趣以及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促使團體中的個人與團體之間要相互關(guān)注,從而保持共同的利用、共同的目的以及信念,進而促使個人與團體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最后,需要遵循保密原則,團體心理輔導的技能方法應用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做思政教育,盡管在輔導的內(nèi)容上與一般的團體心理輔導略有差異,但是其本質(zhì)仍然是團體心理輔導,那就應該遵循團體心理輔導的保密原則,保密原則是團體心理輔導的最基本的原則,在團體心理輔導中,團體的成員對于團體的領(lǐng)導以及其他團體成員給予高度的信任,把全部的隱私暴露出來,這對于成員自身的成長與治療都是非常的有益的。但是其他成員議論他人的隱私,這就會給暴露隱私的成員帶來很大的傷害,同時也會損害整個團體的形象,因此在團體成立初始,團體的領(lǐng)導者就應該向團體成員說明保密的重要性,并制定相應的規(guī)則強制各成員遵守,進而保障團體各個成員的利益,如果出現(xiàn)特殊情況,以保護當事人的利益為前提,及時采取相應地措施。
2.3 團體心理輔導技術(shù)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
首先,通過以團體心理輔導的示范技術(shù),樹立思政教育的榜樣,在團體心理輔導中,團體領(lǐng)導人要起到示范帶頭作用,這就給應用主體提出很高的素質(zhì)要求,團隊的領(lǐng)導者與思政教育者需要自身心理健康,具有自我調(diào)節(jié)的能力,還要求具備掌握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專業(yè)知識,才能成為團體的典范起到帶頭的作用;其次,合理應用團體輔導中面質(zhì)技術(shù),使思政教育效果達到最佳,面質(zhì)是指團體領(lǐng)導者當面對團體成員的思維與認知進行審察,在團體成員可接受的范圍內(nèi)進行溫和且善意的批評方式,促使教育的效果達到最佳,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面質(zhì)技術(shù)委婉的指出受教育者出現(xiàn)的問題并激勵受教育者直視自身的不足,促使受教育者努力改正;再次,以團體心理輔導的共情技術(shù),引導受教育者自我探索,共情技術(shù)是指團體成員建立的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團體成員之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關(guān)懷,從而促使團體共同成長,共情技術(shù)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就要真誠的投入到自身的工作中,引發(fā)受教育者的興趣,進而引導受教育者更深層的自我探索;最后,以團體心理輔導的引導技術(shù),進而形成良好的氛圍,引導技術(shù)也是團體心理輔導的常用技術(shù)把引導技術(shù)應用于思政教育工作中,通過引導把話題引導到思政教育工作者者所設(shè)計的方案中,避免出現(xiàn)應用主題的分散與偏離,并可以有效的解決受教育者的緊張與恐懼的心理,增強受教育者的自信。
3 結(jié)語
團體心理輔導與思政教育有著很多相似之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把團體心理輔導的多種技能方法以及原則運用到思政教育中是非??尚械?,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zhì),鞏固思政教育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李峰,呂瑤.論團體干預在大學生人際交往修正中的作用與意義[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3).
[2]黃麗戀.團體心理輔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12).
[3]李永青.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初探[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