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光
摘 要: 語言是一個交際系統(tǒng),那么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yǎng),在教學實踐中側重語言知識在交際能力中的作用教育,要真正從學生需要出發(fā),創(chuàng)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中;要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滋潤每一位孩子的心田,培養(yǎng)具有一定認識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
關鍵詞: 職業(yè)中學英語教學 教學理念 教師素質(zhì) 教學方式
英語作為一種國際性語言,已成為國際合作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尤其我國正逐漸與國際社會接軌,具有一定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已成為高素質(zhì)人才必備的條件之一,英語教學能否滿足教育需求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英語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一、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
目前我國中小學英語教學普遍是應試教學,職業(yè)學校深受其影響,體現(xiàn)不出職業(yè)學校的需求與特色,教學普遍與實踐脫節(jié),語言與文化脫節(jié),語言與交際脫節(jié),教學方法普遍是“填鴨式”,死記硬背,枯燥無味。教學中多半要求學生適應老師,而較少要求教師適應學生,缺少師生之間的緊密合作,使得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多半是“聾啞教學”,很多學生會看大厚書,語法知識豐富,但不具備聽說能力。傳統(tǒng)教育忽視了對學生分析、歸納、推理、判斷、表達等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認識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教學理念的改變
首先,在“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變的過程中,要樹立這樣的教學理念:教師要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滋潤每一位孩子的心田。要真正從學生需要出發(fā),創(chuàng)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中,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做學習的主體,充分感受學習主人的樂趣。
其次,我們要明了語言是一個交際系統(tǒng),那么在教學中,我們就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yǎng),在教學實踐中,側重語言知識在交際能力中的作用,傳統(tǒng)的那種認為掌握了語言知識就等于掌握了語言的觀點是錯誤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是需要訓練、需要在實踐中實現(xiàn)的;在實踐模擬中,讓學生充分把所學知識加以應用,開發(fā)學生能力、潛力。
三、教師素質(zhì)的提高
(一)教師的關愛在教育中有著無法比擬的巨大力量。
親其師,信其道(Love me,love my English?。處熽P愛學生,才會讓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信任,讓學生獲得巨大力量,克服自身缺點,取得最優(yōu)的發(fā)展。2008年當幼師班的班主任時,我班有個女孩來自單親家庭,跟父親生活,母親在她上學一年后病故。聽到這個消息,我不知該怎樣安慰她,一天晚自習之前,我把她叫到辦公室,簡單問了問,她不多說話,眼淚默默流下來,我也流淚了,沒說更多的話,只是默默看著她,分擔她的憂傷,讓她體會我對她的愛。這個女孩是非常堅強的女孩,后來的日子里,她沒提過媽媽,但學習努力,不只英語學科,各個學科都有很大進步。畢業(yè)后工作認真,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位非常年輕的幼兒園園長。從她的身上我體會到,學生就是老師的孩子,很多孩子父母缺少的,老師給予他,家庭缺少的,學校彌補他,從中我體會到無私的愛是讓孩子健康成長的最大的力量。
(二)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把握學生。
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生理上,學生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哲學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類本質(zhì)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辈涣私鈱W生的需求,不但影響教學,還會影響學生心理健康。課堂上總會有活躍分子和一些擅長語言表達的學生,但也有或許以前的英語學習不是很成功,不擅長表達的學生,他們也期待著英語老師能給予指導,如果總是關注活躍分子,這部分群體就會被忽視,久而久之,就會帶來極其惡劣的影響。
(三)教師要積極進取,不斷實現(xiàn)知識的更新及教學能力的提高。
一方面,當代社會知識不斷更新和傳播方式多樣,社會形勢變化迅速,迫使我們必須終身學習,更新自身陳舊的知識體系,教師在進修過程中獲得的專業(yè)能力是不能滿足終身需要的,個人經(jīng)驗需要不斷通過多種渠道、培訓、科研、進修等日益提高。
另一方面,教育給予學生的是進步還是束縛,這一切不僅取決于教師的素養(yǎng)、能力,更取決于教師的教育教學態(tài)度。在教學工作的始終,必須認真、負責、積極、樂觀。具備高超的教學藝術、良好的教學組織能力、靈敏的應變能力的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出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把課堂組織得有條不紊,靈活駕馭課堂,最終實現(xiàn)因材施教,使個性豐富的學生各有所得。
四、教學方式的探索
語言首先是一個知識性系統(tǒng),那么掌握語言的基本知識:詞匯、語音、詞法等,是外語教學的基本目標,沒有基礎知識,交際只是空談。采取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游戲中學習,在實踐中應用。比如在攻破單詞關上,在強化單詞記憶上,游戲法,填字母,字謎闖關,首尾接龍,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游戲中,在活潑有趣的游戲中,學生放松了心情,感受到了游戲的樂趣,同時還記下了部分單詞;多媒體教學法,圖文并茂,配上講解,在視覺與聽覺上強化學生的記憶。精誠所至,金石為開(Faith will move mountains.)。學好英語,的確不易,但苦中求樂,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
英語課上能夠模擬生活場景是一種很好的鍛煉學生交際的方式,比如講到西方民俗風情,在wedding(婚禮)的介紹上,我們找了同學扮演新娘、新郎、花童等角色,學生興趣十足,找來了窗簾做新娘的婚紗,又找來戒指、鮮花等道具,在主婚人鄭重其事的主持下,在歡笑中學生上演習了一場西方的婚禮,相信這會是他們印象深刻的一課。
在日益的參與過程,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合作中,感受了集體的力量和智慧,使學生心胸開闊,提高交往能力,包括生生交往能力、師生交往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在參與中,學生視聽感官充分調(diào)動,結合肢體語言,把知識應用到實踐中。
參考文獻:
[1]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1997,9.).
[2]克里斯托弗·彼得森.徐紅譯.積極心理學.群言出版社,2010.06.
[3]李愛華.現(xiàn)代閱讀.如何把創(chuàng)新應用到英語教學中.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2010,8.